在古代兩姊妹的丈夫為何被稱「連襟」?

2020-12-22 雲翼看歷史

在我國民間,人們把姊妹們的丈夫俗稱為「一掃挑",而書面語則雅稱為「連襟」,這由何而來呢?

「連襟」這一稱謂最早見於唐代,大詩人杜甫晚年寓居川東,與一位當地的李姓老翁很合得來.經常互邀小聚,談天說地,煞有趣味。如果有幾天未見面,還要互致書信以慰思念之情。後來細細序論,兩家還是拐彎抹角的親戚,自然更添幾分親切。過了一-段時間,杜甫要出峽東下湖湘,臨別之際,杜甫憶起兩人在起度過的歲月和篤厚的友情,許多感慨湧上筆端,寫了一首詩《送李十五丈別》,裡面有幾句是這樣寫道:「孤陋忝未親,等級敢比肩,人生意氣合,相與襟袂連。」襟是衣襟,袂是衣袖,形容彼此關係像衣服的襟跟袖一樣密切。

北宋末年大詩人洪邁,把「連襟」一詞移用到姊妹丈夫間的稱謂上。洪邁有個堂兄在泉州做幕賓,不很得意,其妻的姐夫在江淮一帶 做節度使得知此事後,便寫了一封薦書,推薦洪邁的堂兄去京城供職。事成之後,洪邁的堂兄甚為感激,託洪邁替寫了一份謝啟,寄於妻子的姐夫,裡面有這樣幾句話:「連襟相連,夙愧末親之孤陋;雲泥懸望,分無通貴之哀憐。」這裡的「連襟相連」,就是用來形容姊妹丈夫之間的密切關係。

後來,人們又將「連襟相連」簡化為「連襟」,成為姊妹丈夫間專用,的稱謂了。而比洪邁還早一些的馬永卿,,在所著《懶真子》裡提及:江北人呼友婿為「連袂",也呼「連襟」。由此可見,宋朝時流行的稱呼已經具有今天的意義。

相關焦點

  • 妯娌和連襟的含義 是親是友你了解多少?
    有些親屬的稱呼很有趣,例如以「泰山」稱嶽父、以「東床」稱女婿,都是從歷史上名人故事來的,「泰山」之喻源於唐代的宰相張說,東床的典故人物則是王羲之,「東床快婿」的暱稱就指他。那麼,妯娌[zhóu li,ㄓㄡˊ˙ㄌㄧ]和連襟這兩種親屬稱呼又是怎麼來的呢?
  • 為什麼姐妹的丈夫,稱為「連襟」「兩喬」「一擔挑」?
    其實堂親就是能在一個大堂的人,古代重男輕女,認為只有同姓才是一家人,所以叔伯的孩子是堂親,姑姨的孩子是表親。就因為不同姓,所以不是一家人,一表三千裡嘛。親屬間的稱呼,除了兄弟的妻子叫妯娌外,還有姐妹的丈夫,叫「連襟」,也叫「兩喬」「一擔挑」等等。為什麼會有這些稱呼呢?先說「連襟」。
  • 由「連襟」一詞說開去
    大家馬上就查到了「連襟」的解釋:姐姐的丈夫和妹妹的丈夫之間的親戚關係。學生恍然大悟——原來是這個意思!我繼續讓學生看「連袂(同『聯袂』)」,詞典上解釋為「手拉著手,指一同(來、去等)」。「袂」「襟」都是「衣」字旁,同是指衣服的一部分。袂即上衣的袖子,是包裹手臂的,於是漢語用「連袂」來比喻攜手聯合。
  • 在古代兩兄弟的妻子為何被稱「妯娌」?
    如果一家有兩個兒子,兩兒媳就互為妯娌。妯娌這稱呼 在民間由來已久,追溯它的來源,有這樣種說法。據說妯娌一詞源自長江帶的方言。在古代,人們將比較小的居室叫「小築」。而民間,這樣成排成棟的小居室很多,於是人們便把這此小居室稱為「築裡」。古時,傳統的家庭主婦都要講究三從四德。
  • 在古代,妻子為何會稱自己的丈夫為「相公」?與曹操有很大關係!
    在古代,妻子對自己丈夫的稱呼有很多,如「良人」。但「良人」這個詞顯示不出男女性別,妻子稱自己的丈夫為「良人」,丈夫也可以稱自己的妻子為「良人」。但這種不加區別的稱呼也給夫妻帶來很多不便。後來,妻子對丈夫的稱呼就成為了「郎」或「郎君」,而丈夫則稱妻子為「娘子」,妻子稱丈夫為「郎君」,是對丈夫的雅稱,而丈夫稱妻子為「娘子」,則是對妻子的愛稱。等到了南北文化交流的宋代,在宮廷中出現了「官家」一詞,而平民百姓中,也有了「官人」這一稱謂。
  • 獻給基督徒姊妹:領丈夫歸主的三大絕招
    親愛的姊妹們,你們是否再為自己的丈夫還沒有信主而憂愁呢?你是否嘗試過很多種方法來向他傳福音但都以失敗告終呢?看到丈夫的剛硬不悔改,你是否對他已經失去了信心呢?今天筆者通過牧者們的分享整理了幾點領你丈夫歸主的絕招,願在你的生活中給你帶來幫助。
  • 為什麼姑父是父親的「父」,姨夫卻是丈夫的「夫」?
    為什麼姑父是父親的「父」,姨夫卻是丈夫的「夫」?這個稱謂不是隨隨便便的,有它深刻的哲理。在六親中,姑姑和姨媽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是自己父親的妹妹,一個是母親的姊妹,他們都是至親。而姑父是姑姑的丈夫,姨夫是姨媽的老公,他們也是自己最親的人。所以,作為六親的基本成員,「姑父」和「姨夫」的稱謂不是現在才有,古代的時候就出現了。我們知道孔孟之道主導了中國社會幾千年,是中國歷代統治者認可的的價值觀。
  • 泰山嶽父連襟妯娌,這些名稱都是怎麼叫出來的?順口編的嗎
    文博士讀到了一篇新聞,說是一家的兩兄弟娶了另一家的兩姐妹,兩家人一起照顧兩姐妹的父親。文博士就笑了:「又是姐妹又是妯娌,既是兄弟也是連襟,這家人夠熱鬧,這個嶽父當得舒服。」什麼是連襟?嶽父這個稱呼又是怎麼來的呢?簡單的問題吧文博士問愣了,很少有人追究這個。不過文博士還是很耐心地給傑瑞解釋了一番。中國人管妻子的父親稱為嶽父。還有丈人、泰山等稱呼。不過最先是丈人,早先丈人是對老年男子的統稱,後來為顯得對妻子的父親親近,所以慢慢地變成對妻父的尊稱。
  • 英語怎麼說「妯娌」和「連襟」?
    派屈克英語彙超有貨的英語學習博客有人說,第一次知道「妯娌」這個詞,是因為「妯娌老鴨粉絲湯」……所謂「妯娌」關係,就是「丈夫兄弟的妻子」;而「連襟」關係,就是「老婆姐妹的丈夫」。如果用英語描述,「妯娌」和「連襟」分別是:your husband's brother's wifeyour wife's sister's husband很明顯,這種描述太過複雜。
  • 李清照寫給姊妹的一首詞,看哭了多少人,尤其最後一句
    李清照的詞很多都與其丈夫有關,因為二人志同道合,有著共同語言所以夫妻二人生活是非常幸福的,所寫之詞都是與丈夫的快樂時光,可是後來趙明誠在萊州當知州,李清照在青州。詞風就逐漸轉變成了相思之詞。不過鮮為人知的是李清照在一次看望丈夫的路上,曾在一旅店中曾寫下一首詞,這首詞是寫給家鄉的姊妹,語言淺近,卻感情真摯動人,這首詞也成了一部經典流傳至今。
  • 在一夫多妻制之下,古代女子同是侍奉丈夫,為何妻妾差別那麼大?
    在我國古代的婚俗中一個男人一生可以娶好幾個老婆,但是一般第一個娶進門的都是妻子,後面娶進門的都是妾身。雖然她們共同的責任都是侍奉同一個丈夫,以及管理好家裡的各種事情,其次就是為丈夫生兒育女傳宗接代,協助丈夫教育子女成人。
  • 為何現在稱呼自己的丈夫為「老公」,而不是古代的官人或者相公?
    各位看官,本場說書內容:古代、稱謂。說道這個稱謂,確實挺有意思,在我國古代時候時候,對於丈夫的這稱謂確實隨著朝代的不同,叫法自然是不相同的。在我國最早的時候妻子稱呼自己的丈夫叫「良人」,但這個稱謂不太好區分男女,因為當時的社會上,不管是男的還是女的,都統一叫的是「良人」,從這小小稱謂就可以看出這時候的女性地位其實和男性的地位是差不多的。在很很多的影視劇裡面你也會發現,有的人叫自己的丈夫也叫「郎」很多的詩詞裡面也提到了,如李白的「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等等。
  • 女兒的丈夫為何稱為「婿」
    女兒的丈夫為何稱為「婿」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7.12.05 星期二 具有等級意味的美稱    為什麼用「婿」來稱呼女兒的丈夫呢?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牽涉到古代的等級制度。其實「婿」的本字是「壻」,「婿」是俗字,所以「女婿」最初寫作「女壻」。「壻」的左邊可不是「土」,而是「士」,正如許慎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壻,夫也。從士胥聲。 」    在先秦諸侯國中,國君以下分為卿、大夫、士三個級別,屬於統治階層,再往下就是庶民,也就是平民百姓。
  • 古代為什麼不把自丈夫稱老公呢?原來竟是這種意思,漲知識了!
    古代為什麼不把自丈夫稱老公呢?原來竟是這種意思,漲知識了!丈夫一詞最早的由來據說是源自原始社會的搶婚,在當時男人只有長到一丈也就是七尺才能達到保護妻子的基本要求,這也是七尺男兒的由來。在《詩經》中有未見君子,憂心忡忡的用法,君子就是對丈夫的敬稱。隨著社會的發展,文明也在進步,然而現代「老公」這個稱呼用於廣泛,通常是指已婚女子稱呼自己的丈夫,也有戀愛中的青年女子毫不矜持的稱呼戀愛對象,更有用於網絡稱呼自己仰慕的男神偶像為「國民老公」。
  • 一首傳承千年的民間歌謠,道盡古代女子七夕節的心願,令人感慨
    乞巧乞巧節的歌謠有很多,民間統一稱為「乞巧歌」,人們互相傳唱,代代相傳至今也已有千年的了,這首歌謠比較短,歌謠原文如下: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顏容;乞我爹娘千百歲,乞我姊妹千萬年乞巧除了整體上的特點,我們可以來看看這首歌謠的內容,為何前四句乞巧的是「手巧」、「貌巧」、「心通」和「顏容」呢?這就得從古代女子說起。
  • 姐夫替小姨子把關47歲男友,灌酒到深夜0點起衝突,砸死準"連襟"被判死刑
    吳芳的姐夫金某和趙某同歲,下午下班回家後稱要幫小姨子把把關,便叫上趙某與其一起在東屋喝酒聊天。兩人便從下午5點一起喝到了深夜零點之後,猜拳喝酒,氣氛十分融洽。然而兩人突然因為一件瑣事產生了爭執,金某借著酒勁衝出屋門,拿起水桶旁邊近1米長的木棒返回東屋,對準背坐著的趙某後腦勺瘋狂的揮舞了三次,趙某當場死亡。
  • 紫禁城全景圖、名稱來歷及古代帝王為何稱九五之尊
    中國星官圖 紫微星垣是代稱天子的,處於三垣的中央。紫微星即北鬥星,四周由群星環繞拱衛。古時有「紫微正中」之說。紫微星垣也就成了皇極之地,所以稱帝王宮殿為紫極、紫禁、紫垣。它們兩側的日精、月華兩門,象徵著日和月。而象徵著十二星辰的東西六宮以外的數組建築,則表示天上的群星。從星垣學來看,其命名與建築設計是高度統一、珠聯璧合的。為什麼紫禁城要定中軸?
  • 高校觀察:中國最神秘的兩所院校!低調多金,竟是「姊妹院校」?
    今天關注的這兩所院校就極具神秘感,但是畢業生薪酬待遇不菲,堪稱低調多金的大學。此外兩校淵源頗深,被人稱為「姊妹院校」。外交學院-中國外交官的搖籃」,外交類學科實力雄厚提起外交官,那可是個讓人羨慕的職業。不過提起外交學院,很多人都未必聽說過。
  • 中國古代女子對丈夫的稱呼,你更喜歡哪一種?
    中國古代女子對丈夫的稱呼,你更喜歡哪一種?文/炎炎談歷史古代男女結婚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極其隆重講究,三媒六聘成婚之後,女子必須與丈夫相敬如賓。在古代丈夫就是女子的天,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對丈夫的稱呼也是講究的,不可以直呼其名。1.良人古語,十尺為丈,人長八尺,故曰丈夫。這是最早妻子對丈夫的稱呼,也用於夫妻互相稱呼。從中可以看出古代丈夫們的光輝高大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