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招工難:40萬招不到面點研發人員,僱20歲女孩是奢望

2020-12-20 新浪財經

來源:第一財經

餐飲業招工難: 40萬招不到面點研發人員,僱20歲女孩是奢望

作者: 陳夏怡 樂琰 欒立

張敬偉是不回籠建德豆腐包的創始人,由於公司剛在杭州開了第一家門店,員工數十餘人,總體試運行情況不錯,便規劃向連鎖店的方向發展,但招工問題是其「心頭大患」。

「我目前已經開出30萬~40萬的價位準備招一位面點研發人員。」張敬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由於想往連鎖化方向發展,食材速凍化是主要途徑,如何使得速凍豆腐包的口感與現做一致則是必須解決的問題,但目前市面上很難找到這一類的人才。

招人難、留人難是許多餐飲企業面臨的共性問題,無論是中餐西餐大餐小餐,概莫能外。

招人難,留人更難

「目前急需基層門店人員。」連鎖餐飲集團王品的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即使巨頭也難以倖免,百勝中國的管理層在剛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中表示,公司第三季度勞動生產率提升,是因為兼職員工短缺所致(疫情影響),並計劃在未來數月增加人員以平衡服務與效率。

「目前餐飲行業人員的短缺問題呈現出結構化的特點。短缺的不僅僅是門店人員,後端的研發、技術、供應鏈管理人才亦非常緊缺,」和府撈麵運營、品牌負責人餘晨向記者表示,「從瑞幸咖啡被曝出財務作假之後,奈雪的茶挖走了前者100位IT員工,就足以見得技術人才是餐飲行業比拼的關鍵因素。」

除了招人難問題以外,留人難亦是行業痛點,記者了解到,有些門店的人員流動率甚至高達200%。一家西餐廳的門店人員小瑤(化名)向記者表示,餐廳內有好幾個職位正在招聘,但遲遲沒有招到滿意的人選,身邊的同事也是經常在換。中專畢業的小瑤每月到手工資為5000元左右,在公司包食宿的情況下,這個待遇基本能滿足她在上海的生活所需。但是小瑤對於門店服務員的工作似乎已經開始厭倦。「每天都在做同樣的事情,沒有什麼盼頭」,小瑤向記者吐槽,門店的管理混亂,對員工缺乏激勵和培訓,人員流動率很高。當記者問及對未來的規劃時,小瑤表示目前正在考慮通過考大學的方式改變自己的現狀。

「今年疫情期間,不少餐飲企業停業,當時盒馬、沃爾瑪等公司跨行業接收了不少餐飲業員工。但由於其他行業,尤其是部分帶有網際網路元素的企業,給予員工的酬勞是明顯高於餐飲業的,於是即便在餐廳重新開業後,大量餐飲從業人員也不太願意回到原來的餐廳工作,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餐飲業用工和留人難。」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餐飲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隨著大批年輕人的「出走」,那些薪資更不具備吸引力的連鎖小餐企業只能招到四五十歲左右的阿姨。「我們想要招一些20歲左右的年輕女孩。」大鼓米線的一家門店店長向記者表示,但目前為止鮮有應聘者。店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門店員工的工資僅為2000~3000元(包食宿),對於年輕人來說根本不具備吸引力。

人才短缺之故

事實上,餐飲行業招人難、用工難的問題由來已久,背後的原因並不複雜。餘晨向記者坦言,由於長久以來許多人對餐飲行業持有偏見,加上即使選擇餐飲行業也會被肯德基、麥當勞、星巴克這樣的跨國企業所吸引,因此國內餐飲行業對人才的吸引力較為欠缺。

張敬偉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餐飲行業平均工資較低,且較為辛苦,很多時候需連續工作十多個小時,且休息時間倒置。此外,一線員工整體學歷不高,以初中和中專為多,沒有明晰的職業規劃,亦對企業沒有太強的忠誠度,因此人員流動性較高。

加華資本董事長宋向前表示,從人口結構的角度來看,我國目前已經進入到人口結構的劉易斯拐點上,行業整體勞動力供給不足。此外勞動力素質普遍偏低,勞動力的技能提升和培訓較為欠缺。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餐飲行業從業人員數量的最高值出現在2013年,之後便逐漸下滑,於2017年左右開始回升,但回升幅度不大。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餐飲行業有3000多萬的從業人員,其中傳菜員有數百萬。

「目前我國70後人口總量有2.28億,80後人口為1.98億,90後大概是1.7億,00後人口為1.48億~1.5億,10後人口僅為9800萬,未來勞動力整體緊張局面是個不爭的事實。」宋向前分析稱。

餐飲走向工業化

在招工壓力之下,宋向前認為餐飲行業機器化、智能化的趨勢會越來越明顯,特別是火鍋、烤串這類有限服務的場景面臨著提質增效的挑戰。不過機器不能完全替代人,大家最終會在機器和人的結合上尋求平衡。「餐飲行業畢竟還是服務性行業,需要的是人與人的溝通,如果純粹依靠機器人,本身會失去服務行業的溫度。」餘晨向記者分析。

除了機器化、智能化之外,通過建立培訓學校以及學徒制度,亦能幫助餐飲企業解決招人、留人的問題。在一家名為「椰庭椰子雞」(隸屬於海南龍泉集團)工作的餐廳店員向記者介紹,她本人畢業於海南龍泉集團旗下的職業技術學校,在經歷了三年的學習之後,她被分配到了「椰庭椰子雞」成為一名服務員,目前已經在此工作三年。她表示,由於店內的人員均畢業於集團旗下的同一所學校,對整個集團的文化有較強的認同感,且培訓內容與工作相關度較高,用工質量提升的同時,人員流失率也較低。一些跨國企業也正在用類似的方式,試圖解決人才供應問題。

此外,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目前許多連鎖餐飲機構都通過中央廚房提供標準化、定製化的半加工菜品,依託這種模式,後廚僅需在此基礎上進行簡單的加工,門店便節省了專業廚師以及用於切菜、配菜等方面的人力。而規模沒有那麼大的餐飲企業則選取代加工模式,向供應商採購需要的半成品及原料。

「以前都是供應商僅提供原料,之後如何烹飪是餐廳的事情。但現在不一樣,如今更多的餐廳會要求供應商提供餐品解決方案,這就對供應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廚師的工作。」 華食智造創始人、蜀海供應鏈高級顧問張鴻烈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比如在新茶飲中,頗受歡迎的是奶蓋類茶品,其實奶蓋的製作就來源於乳業供應商,而不是茶企。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結合了工業化、人工智慧或供應鏈服務的模式會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和緩解餐飲企業的用工壓力。

「餐飲業未來肯定是要在提高勞動生產率、品相上下功夫,並不是簡單地依靠營銷、口味取勝。」宋向前認為,未來整個餐飲行業將進入到管理制勝的時代,資源也都會向頭部集中。頭部企業向科學化、現代化、連鎖化、品牌化發展將是趨勢,「未來中國的產業在5到10年會發生巨大的變化,而這個變化也將奠定未來中國餐飲工業的基本競爭態勢」。

相關焦點

  • 獨家|餐飲業招工難:40萬招不到面點研發人員,僱20歲女孩是奢望
    張敬偉是不回籠建德豆腐包的創始人,由於公司剛在杭州開了第一家門店,員工數有十餘人,總體試運行情況不錯,便規劃向連鎖店的方向發展,但招工問題是其「心頭大患」。「我目前已經開出30萬~40萬(年薪)的價位準備招一位面點研發人員。」
  • 餐飲業招工難:40萬招不到麵點師 僱20歲女孩是奢望
    「我目前已經開出30萬~40萬(年薪)的價位準備招一位面點研發人員。」張敬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由於想往連鎖化方向發展,食材速凍化是主要途徑,但如何使得速凍豆腐包的口感與現做一致則是必須解決的問題,但目前市面上很難找到這一類的人才。招人難、留人難是許多餐飲企業面臨的共性問題,無論是中餐、西餐、大餐、小餐,概莫能外。
  • 招人難,餐飲業招人更加難,燒烤如何招人?
    在廣州服務人員出到月薪4500,連阿姨都招不到,出6000元也招不到大長腿的美女」未來「做餐飲業的人力資源工作」,是十年後大的機遇,如何解決餐飲業,招人難,用人難的問題,是未來人力資源機遇。但是,老一傳統招人留人模式己經過時,怎麼招,還是留不住,太難了。 近日,傳統餐飲業遇到最嚴峻的招人難、留人難、用人難狀況再次引發社會關注。
  • 餐飲機器人銷量過萬,行業革新到來了嗎?
    據了解,國內餐飲機器人的銷量近兩年在迅速增長,銷量已經過萬,與此相對應的,是近日頻頻報導的「餐飲企業招工難」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在求職者中,95後佔比達到26.78%,00後佔比達到20%。這意味著,應聘餐企有近一半是25歲以下年輕人。
  • 5年後或爆發招工難 未來迎來娶妻難養老難等人口危機
    5年後或爆發招工難 未來迎來娶妻難養老難等人口危機時間:2015-10-20 16:34   來源:股城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5年後或爆發招工難 未來迎來娶妻難養老難等人口危機 人口的過快增長和過慢增長都將會帶來相應的後果,近日有筆者發文稱,未來我國將會迎來招工難、娶妻難、養老難等人口危機
  • 研發40萬年薪無人問津,女性服務員比店長還難招!
    餐飲業怎麼了?年薪40萬崗位無人應聘,招女性服務員全憑運氣!又到一年的年底了,2020年太難了,在這一年我們看見了許多的悲劇,基本上全都是壞消息,唯一的好消息就是,2021年馬上就要到來了,2020年即將成為過去了!
  • 如今餐飲業「招人」很難?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主要是這兩點
    而在那些招聘信息中,有很多餐飲店對「文化學歷」這一欄都沒有什麼嚴格的要求,但是對招聘者的性別和年齡這兩方面卻卡的特別死,要求也很高,尤其是對那些年齡大約為20歲左右的女孩,一向都是擇優錄取的。除此之外,那些開在一條街道上的餐飲店如果同時都在招人的話,會「變著法」的競相多次上漲工資的金額,為的就是能夠找到更多更好的年輕女孩。
  • 月薪七八千,仍招不到人!一線技工崗位招工咋就這麼難?
    浙江紹興某服裝加工廠廠長 竹麗:以前也是做我們做襯衣的車間,車間因為近期員工招不到,現在就是把機器都停下來了 現在外地招工也難,本地更難。 記者:是工資低的問題嗎?
  • 2020最後一個月,「用工荒」來了,工資漲幅達到15%還招不到人?
    文丨易蕭 審丨易桉導讀:疫情過後,餐飲業的春天又回來了,商場街頭的餐廳紛紛開門迎客,製造業也紛紛復工復產,但是在這樣的情形下,很多餐廳卻招不到服務人員,工廠的招工也變的困難,雖然服務業、製造業的用工荒情況是老生常談
  • 餐飲業旺季淡季都缺工
    在昨天舉辦的首屆餐飲業大型專場招聘會上,不少餐飲企業反映缺工成為常態。市職業介紹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介紹,全市有4萬多家餐飲企業,用工缺口約在10%至20%,且員工流失率較高,每月流失率一般達10%以上。市職業介紹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賀清泉介紹,目前,我市餐飲業用工呈現新特點:一是用工量大,長期以來餐飲業都是我市服務業中的用工大戶,從業人員以外來勞動力為主;二是用工缺口較大,餐飲業全年用工幾乎沒有淡季,常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招工難問題,對用人需求一直喊「渴」,用工缺口約在10%至20%,今年的缺工狀況暫未見有明顯改觀;三是就業門檻低,除了對高級廚師、營運人才等要求較高及對從業人員的健康有明確要求外
  • 【盤店·招工】02月20號沙縣小吃盤店招工求職信息匯總
    (長按二維碼查看詳情)55、【招工】 城市:浙江,杭州小吃餐飲店招工,本店招工,非誠勿擾,做事簡單,需要勤勞肯幹,聽從安排,年齡在20-40歲,有無經驗均可,待遇從優。做事愛計較,手黨類朋友勿擾!(長按二維碼查看詳情)58、【招工】 城市:廣東,深圳招熟練師傅一名,招熟練師傅一名,年齡30~40歲做事自覺,手機黨、打醬油者勿擾!工資面議,做到過年報銷來回車費。。電話:188****0920
  • 英國中餐業招工難 老外經營「洋中餐」搶生意
    中新網6月6日電 據《英國僑報》報導,據數據統計,在英國約有6千間中餐館,1.4萬間中餐外賣店,中餐業僱工佔華人勞動人口近一半,華人餐飲業每年為英國政府帶來15億英鎊的稅收。儘管中國傳統菜餚,地方菜等餐館在英國開始遍地開花,同時中餐也成為了較為受到熱捧的外來菜,市場的歡迎的大背景下卻是中餐館面臨招工難的問題。
  • 假借招工詐騙他人40萬 男子潛逃國外2年終被抓
    經審訊,蘇某林對其於2016年底至2017年5月期間,假借招工名義先後詐騙他人40萬餘元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4月15日,蘇某林因涉嫌詐騙已被依法批准逮捕。現案件正在進一步處理中。警方為大家整理了常見的八種招工詐騙的「套路」,希望大家擦亮眼睛在應聘時要多思量、多詢問。套路1:「皮包公司」合夥詐騙。
  • 職匯招聘:工廠招工難,卻一口拒絕40歲工人,理由太扎心了
    最近幾年,招工難幾乎是一種趨勢。網上曝出一則新聞,一家工廠老闆把工人底薪開到6千,包吃包住,親自到大街上招工,一個月卻只招來2個人。儘管如此,職匯招聘卻發現,老闆哭訴招工再難,不少工廠卻都把招工年齡限制在40歲甚至30歲下。
  • 揚州園區企業5萬崗位可能招不到人 或現用工荒
    揚州市園區企業5萬個崗位可能招不到人 今年或出現用工荒  昨日,市勞動部門發布《我市園區企業用工需求情況的調研報告》。報告指出,我市企業用工需求量快速增加,部分行業、企業出現了招人難的現象。
  • 媒體探問今年招工情況 企業直言招人難留住更難
    企業招工難不難?外出就業還是主流嗎?家門口就業有多大的吸引力?本報記者日前深入廣東、安徽——傳統的用工大省及農民工輸出大省,探問今年找工、招工有哪些新情況。該中心工作人員梁振新告訴記者,春節後到現在,該市各級公共就業機構登記的就業崗位為34.87萬個次,而登記求職的勞動者只有31.84萬人次。「過去是廠挑人,現在是人挑廠了。」    這是整個珠三角地區農民工就業情況的縮影。近日,廣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在東莞、惠州等市調研發現,截至3月4日,已有919萬外省務工人員入粵,相當於節前返鄉總量的94%。
  • 西昌人力資源市場節後供需兩旺,但服務行業招工難
    3月17日,記者在人才市場看到,招工的企業和求職的人員,把市場擠得滿滿的;人才市場外的公告欄前,也圍滿了求職者。 據西昌市人力資源市場工作人員楊燕平介紹,春節後,每場招聘會進場的企業基本上都有100個,提供崗位500-600個,擬招聘人數達到1200名左右;而進場找工作的人數,也一般在1500人左右,最多的時候達到3000人。 「跟往年相比,今年求職者人數略有下降。」
  • 求職難? 青島用工市場冷熱兩重天
    今年23歲的淄博小夥李志軍剛站到招聘啟事的牌子前面,就有一個40多歲的中年婦女過來,問他幹不乾洗車的工作。小李稱自己之前沒有工作經驗,而且年後也不一定回來,只是臨時找份工作賺點錢回家過年。即使這樣,中年婦女還是非常爽快地答應了,待遇為月工資兩千元,管吃管住。  正在擺攤招工的李先生告訴記者,這種招聘企業多、應聘人少的情況已經持續了半個多月了。
  • 工廠「內部直招」,異地招聘補貼車費,工人開口,招聘人員懵了
    一位招聘人員講述了她們異地招聘的「收穫」。在廣東東莞某製衣廠,從2月份開始籌備招聘工作,預計招夠100位工人,就不再對外招工。時間過去4個月,工廠招聘的「百人計劃」進展不到3分之1,4個月只招到了28位工人。公司招聘人員到了外地,招工情況不太理想。
  • 農民工找不到工作,用工單位卻說「招工難」,究竟怎麼回事呢?
    農民進城就是為了能找一份好點的工作,也是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不過近些年,農民常說進城找工作越來越難,而很多用過單位卻說「招工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不過進城的農民職業比較多樣化,以前不少人會選擇進入工地工作,但目前工地仍需要大量的農民工,卻頻頻遭遇招工難的境地,不少包工頭對於目前的現狀也比較無奈,為了能招到工人跟著自己幹活,很多包工頭將薪水提高到一天三四百元,有些包工頭在村裡登門去找人跟自己幹活,但發現很多人卻不願意進工地,尤其一些年輕的農民,他們對於進工地工作都比較反感,但是有些年紀大的農民想去,包工頭卻不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