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帶刺尻魚,拉丁學名Paracentropyge multifasciata,別名八仙新娘、十一間神仙魚,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輻鰭亞綱、鱸形目、鱸亞目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Barred angelfish。
該物種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可可群島、馬來西亞、日本、臺灣、菲律賓、印尼、澳洲、密克羅尼西亞、新喀裡多尼亞、馬紹爾群島、索羅門群島、庫克群島、東加、萬納杜、法屬波裡尼西亞、關島、吉里巴斯、薩摩亞群島等海域。生活於水深7~70米。
多帶刺尻魚在西太平洋地區,十一間神仙應算常見品種,但目前貿易中卻較少見到它。因為這種魚捕撈很困難,它們非常警惕地在珊瑚礁附近生活,一旦有人潛下,則迅速鑽到石頭縫隙裡去。
人們對這種多帶刺尻魚的飼養難易說法不一,有人認為十分粗生易養,有人則認為根本養不活。這大概又是罪惡的藥捕惹出來的事,的確對於這種警惕的多帶刺尻魚,不用藥物麻醉,很難將它們從水中弄出來。因此,如果你購買到藥捕的魚,自然不能成活。健康的十一間多帶刺尻魚身體擁有光澤,而且即便是在條件很差的售賣缸中也會到處尋覓食物。在被引入水族箱後會很快適應環境。一開始可以用冷凍的豐年蝦誘導其吃東西,然後逐步調換為人工飼料。當水質不好的時候,十一間多帶刺尻魚身體會略微發黑,這個特點在藥捕和疾病魚的身上也體現得十分明顯。我覺得必須用400L以上的水族箱飼養這種魚,因為它們十分好動,如果生活空間侷促,會導致健康程度下降。
它們似乎打鬥得不是很明顯,但也有互相排斥的現象。如果在大型的水族箱中可能更好一些。不過它們確實攻擊珊瑚和軟體動物,最好不要和這些動物飼養在一起。300px的個體已經足以讓它們能和蝴蝶魚和倒吊類掙搶食物,飼養在純魚缸中是不會有大問題的。
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