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達哥拉斯的「數字」是如何操縱人類的?

2020-12-11 OFweek維科網

然而,和大部分歐美民眾更加注重個人隱私不同,國內民眾對於隱私洩露的敏感性偏弱,這給了更多商家可乘之機。在昨日召開的中國高層發展論壇上,百度公司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如是表示:「中國人對隱私問題的態度更加開放,也相對來說沒那麼敏感。如果他們可以用隱私換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況下,他們就願意這麼做。」

他的表述確實是當下中國關於數據隱私問題的現狀,但卻混淆了實然與應然。實然中國民眾對於大數據所暴露的隱私不那麼敏感,但這主要是因為對於隱私洩露所可能引起的嚴重後果缺乏認知。服務商應該做的是什麼?起碼要把隱私數據除了本次項目服務之外是否還會做其它使用進行說明,同時說明使用目的是什麼,以及如果不希望洩露隱私可以怎麼操作。

然而,並沒有。

人們剛開始偶爾收到營銷電話和詐騙簡訊還略感隱私被竊的恐慌,但成規模發生後,尤其體會到當下可即刻享受的便利和效率,便輕易放鬆了警惕。在各式各樣應用APP出現後,信息竊取和利用的手段變得更加「高明」。用戶只要使用軟體就必須同意相關協議,其中包括信息獲取,大部分APP在安裝過程中強制要求獲得地址、手機聯繫方式、讀取相冊,以及讀取手機及簡訊等隱私要求,如果有一項選擇了「否」,該軟體即不可用。

這一點上,國外廠商要好的多,當然也是因為「血」的教訓。谷歌是在被政府開具繳納5億美元的大罰單之後才開始收斂自己的行為,包括開通隱私權選項,告知用戶會收集哪些隱私數據,以及主要做了什麼並徵求用戶的同意,同時說明通過怎樣的技術手段進行收集。

小結

究竟是民眾對隱私數據不敏感,所以為了便利可以將信息拱手相讓;還是開發商認為民眾不敏感,所以肆意妄為?我們不知道開發商對於客戶信息資料是否能夠做到切實保密,也不能確保接觸到信息數據的每個工作人員都能堅持職業操守,堅守道德底線。

不知道畢達哥拉斯穿越到兩千多年之後發現基於其數字哲學的大數據可以如此改變世界,他會作何感想。

相關焦點

  • 古希臘哲學——畢達哥拉斯哲學
    在數學領域裡,畢達哥拉斯的名字首先是與那個數學定理聯繫在一起的,即畢達哥拉斯定理。但是,畢達哥拉斯研究數學並不局限於數學本身,他把數學尤其是數的理論置於他的哲學的中心位置。此外,據古代傳說,畢達哥拉斯是按我們今天通行的理解運用「哲學」一詞的第一人。
  • 數字財富玄機:「數字能量學之父」畢達哥拉斯究竟帶給我們哪些啟示?
    不過,很多老師都普遍認為,生命密碼是由畢達哥拉斯那裡來的。所以,很多老師的課程裡,會把畢達哥拉斯稱之為數字能量學之父。它以12星座為代表,來解釋人類的12種基本性格原型,卻又不乏籠統。所以,星座學也經常被心理學拿來說事。
  • 西方哲學史:畢達哥拉斯學派篇
    這些屬於日常生活中的禁忌與規訓,可能來自最原始部落亦或最初的宗教禁忌,這些在今人看來倍顯荒誕無稽的教規,卻被畢達哥拉斯學派所嚴格遵守,我們從中可以看出,人類最原初的規訓。看出人類作為社會性的動物所傾向的群體性生存的天性,以及群體性生存所必要的規範,以及群體性偏好的聚集。
  • 用數字構造世界,畢達哥拉斯學派帶頭大哥
    你是否聽過這麼一個觀點「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基礎都是數字」?這個觀點來自於畢達哥拉斯學派,他們的帶頭大哥就是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畢達哥拉斯。畢達哥拉斯距離我們太遙遠了,以至於我們關於他的事跡都是他去世後幾百年才被別人書寫的東西。
  • 萬物皆數,畢達哥拉斯的宇宙法則
    (演繹法證明畢達哥拉斯定理)古中國和古巴比倫其實也對直角三角形的性質有所窺探,然而,第一個用演繹法將其證明的人,是畢達哥拉斯,這個定理如今在國際上公稱為:畢達哥拉斯定理。3.萬物皆數數學思想是畢達哥拉斯思想中最光輝燦爛的,他不僅發現幾何規律,也想辦法用數學手段證明,這對後來歐幾裡得的數學公理化產生了影響,可以說,畢達哥拉斯用智慧改寫了歷史。
  • 《數學好的人是如何思考的》---畢達哥拉斯數秘術
    尤其是以哲學家畢達哥拉斯為首的畢達哥拉斯學派,他們認為「數是萬物之源」,他們就像信仰神明一樣,忠實地堅信整數的比(分數)。甚至給數字1~10給予不同的含義,也稱為「畢達哥拉斯數秘術」。「女性x男性=戀愛」2+5=7是「女性+結婚=幸福」3x 3=9是「男性x男性=野心」萬事不能一概而論,數學家比一般人更能感受到每個數字的 「個性」,因此,他們這樣定義數字也是可以理解的。
  • 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的傳奇
    這個畢達哥拉斯是一位學術裡極其富有傳奇色彩的人,在各代數學家眼裡,他就像神話裡的角色一樣,大數學家萊布尼茨還自稱是畢達哥拉斯最後的弟子。西方有句詩尤為經典:最古典的也是最現代的。數學傳奇必然包含數學家的傳奇,畢達哥拉斯就是一位傳奇的數學家,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畢達哥拉斯古典的數學光輝是如何照耀時代的。
  • 最神秘的哲學家:畢達哥拉斯——他的那些「不能說的秘密」
    另外,到公元3世紀,當完整保存下來的畢達哥拉斯的第一部詳細記述終於被寫出來的時候,畢達哥拉斯的記述幾乎完全變成了聖徒的記述。因此,問題在於試圖確定某個人的傳記,而該人的傳記比人類更神話。考慮到這些情況,回答畢達哥拉斯問題的唯一可靠方法就是儘可能從最早的證據開始。故事的其餘部分必須用合理的理由編織在一起,這樣才能給畢達哥拉斯問題最準確的答案。
  • 數學小故事(1):畢達哥拉斯定理
    畢達哥拉斯定理的歷史最悠久、證明方法最多、應用最廣泛,它是人類科學發現中的一條基本定理
  • 關於畢達哥拉斯,你也許不知道的10個秘密!
    畢達哥拉斯,這個畢達哥拉斯定理背後的人不僅僅是一個數學家。畢達哥拉斯的追隨者們認為他是上天派下來的,並且尊其為精神領袖。對畢達哥拉斯學派來說,數學是一種宗教體驗,而有些方程式是神聖的秘密,不宜為普通人所知道。當你的中學老師教你如何求出直角三角形的斜邊長時,你可能不會跪下來把他當作神來崇拜。但是,當它第一次在古希臘發生時,這卻是很多人的反應。
  • 他發現了一個數字,向畢達哥拉斯請教,畢勃然大怒,將他殺害
    他發現了一個數字,向畢達哥拉斯請教,畢勃然大怒,將他殺害。說起西方著名的數學家,畢達哥拉斯大家並不陌生,他是一個很優秀的教師,他在數學方面的貢獻對後來數學的發展影響很大, 畢達哥拉斯認為萬物都可以用數字表示,他宣稱數是萬物的本原。
  • 他發現一個數字,向畢達哥拉斯請教後,竟遭到畢的暗害
    他發現一個數字,向畢達哥拉斯請教後,竟遭到畢的暗害公元前500年,希臘的著名的哲學家、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提出「所有數字都能通過分數的形式表示」的觀點,可他的門徒希帕索斯對此表示懷疑。他決定從老師的畢達哥拉斯定理,也就是即勾股定理入手調查,找尋「沒法用分數表示的數字」。畢達哥拉認為,這樣的數字不可能存在,但邊長為1的正方形的對角線又確實有。最終希帕索斯的研究真的有了進展,他發現一個數字,向畢達哥拉斯請教後,竟然遭到畢達哥拉斯的暗害,這個數字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畢達哥拉斯要下狠手?
  • 數學史20大數學家之畢達哥拉斯
    畢達哥拉斯也在成年後離開故鄉來到埃及學習數學。十年後他又被波斯人俘虜被迫來到巴比倫。如果說埃及人長於幾何,那巴比倫人則精於代數。他們使用60進位,直接影響了現在的計時方式。目前出土的50萬塊刻有楔形文字的泥板文書中就有300多塊都是數學文獻。現存於哥倫比亞大學的普林頓322號上記錄著縱多a+b=c的數組。
  • 【走進數學】畢達哥拉斯定理
    這可真算得上是一個巨大的成就了,畢竟畢達哥拉斯這個人可能是虛構的,他同時還是一樁謀殺案的主要嫌疑人,甚至並沒有對這個使他彪炳史冊的定理進行過系統的陳述。在數學課堂上,除了乘法表和基本的算數運算之外,畢達哥拉斯定理應該是講授的最多的了。這條定理相當的簡潔,因此很容易記住:
  • 他發現一個數字,向畢達哥拉斯請教,卻惹禍上身
    他發現一個數字,向畢達哥拉斯請教,卻惹禍上身文/立尊讀史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就是,一個成功的數學家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對數字特別敏感,而且他們也對數字有特別的熱愛與研究。往往一個數學定理的發現,皆是來自於對數字的敏感及興趣。在西方國家就有一個這樣的人,他正是因為發現了一個數字,從而開始對這個數字進行深一層的研究,雖然他至死也沒有解決這個關於自己發現數字的問題,但是他提出來的這個問題在當時那個時代引起了重大反響。希帕索斯他就特別喜歡研究數字,而且他的師父還是當時古希臘很有名的一位數學家,也就是畢達哥拉斯。
  • 畢達哥拉斯質數
    從一部好番中挖掘一個神奇的數字,用二次元的視角去看待數學中的趣味問題,結果是.歡迎來到新世界!畢達哥斯拉~不好意思打錯了,畢達哥拉斯(年輕人不要那麼躁啊)畢達哥拉斯是古希臘的著名數學家、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創始人,一生有許多重要的研究和思想流傳至今,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了解。
  • 數學之父畢達哥拉斯及其學派
    ,因為在學習數學時有個畢達哥拉斯定理,也就是勾股定理。畢達哥拉斯出生年月約公元前580年~~約前500(490)年,古希臘人。他是一位影響西方乃至全世界的人。主要成就是第一個特別重視「數字」的人,證明了勾股定理,證明了正多面體的個數,創建了畢達哥拉斯學派等。
  • 從畢達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感受數學思維
    這個定理在西方叫做畢達哥拉斯定理。覺得它平淡無奇嗎?然而,畢達哥拉斯定理是整個數學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畢達哥拉斯定理的發現是數學史乃至人類思想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其影響極為深遠。這個定理最廣為人知的例子是:三邊長度之比為3:4:5的三角形構成直角三角形。
  • 坤鵬論:柏拉圖更像是畢達哥拉斯的註腳(中)
    這句話就是畢達哥拉斯二重世界、柏拉圖理型論的理解出發點,更是人類宗教、科學發展至今的基石之語。相對來說,就像畢達哥拉斯定理所顯示的,反倒是他拘泥於整數,阻斷了代數學發展的可能性。柏拉圖和歐幾裡得繼承了畢達哥拉斯的數學,開創了論證數學,但他們對實踐性數學的發展並沒什麼貢獻。
  • 畢達哥拉斯:數學、規律、永恆與上帝
    這種哲學形式也是從畢達哥拉斯開始的。——羅素《西方哲學史》摘首先我們要引用羅素在《西方哲學史》中介紹畢達哥拉斯時的一段話,我認為這段話對於認識畢達哥拉斯的思想會有一個概略的印象。正如本文標題和上述段落所表達的那樣,畢達哥拉斯的思想主要著眼於事物之間的形式,這種形式通過純粹的思索而獲得而數學公式來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