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位於福州市中心,曾湧現出了林則徐、嚴復、林覺民、冰心、林徽因、沈葆楨、陳寶琛等一大批對中國近代史進程有著重要影響的人物,被譽為「一個三坊七巷,半個中國近代史」。近日故地重遊,仍帶著敬仰與感佩的心情
文儒坊——不難解析,據說當時住在這裡的人,是以鴻儒自居的
安民巷——據《福州地方志》載:「因唐代農民起義軍黃巢入閩時,到此巷即出示安民,故名。」
塔巷——塔巷有千年歷史。顧名思義,在這條巷裡曾經有座塔,是唐代閩王王審知的部下建造的「育王塔」。可惜在明代就廢棄消失了。到了清代,有人在巷門上立起了一座袖珍塔,作為紀念
黃巷——古代文化名人和社會名流的聚集地。以「小黃樓」著稱,是福州目前最秀美、且小巧玲瓏的古式花廳園林
屋簷上的精美雕塑,色彩豔麗
九十多塊清代、民國時期的名人牌匾與六十多幅對聯掛滿了小黃樓的廳堂、廂房、院門
中國「船政之父」,早期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沈葆楨故居,為近代海防與海軍專業人才做出卓越貢獻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覺民故居,「世紀老人」——冰心故居。古樸的故居朱門灰瓦,卻仍然在訴說著這個老屋曾經見證過的滄桑往事
著名的《與妻書》是林覺民寫給其妻子陳意映的訣別信,此文感人肺腑,讀來無不為這篇文章的真摯而動容,為這種至誠的大義之愛而感喟
位於衣錦坊的水榭戲臺,始建明萬曆年間,戲臺立於60平方米的水池上,水作為優質的導聲介質,可以增強回音,並且與戲臺上方形平闇形成回音共鳴,極具聲學原理和美學價值
主人宴客、品茶、聽戲的花廳,古時能有這樣的排場,可見主人家族地位的顯赫與財力的富足
光祿坊「劉家大院」是三坊七巷裡最大的單姓宅第,百年前福州最大工商家族「電光劉」的老宅
穩重、大氣的廳堂展示了劉家的富足和氣派
穿行於幽深清靜的小巷,如穿越時空與歷史的輪迴中
流連於坊巷間,青石板、馬鞍牆、朱門灰瓦、紅燈籠,充滿著古色古香的韻味及深厚的文化底蘊,依稀可見當年的風姿和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