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故事學邏輯長智慧之偷換概念

2021-03-02 人生茶館

請點擊上方「人生茶館」↑↑↑,立即「關注」航億葦公眾號


(小夥伴們,生活中你一定聽說過很多缺乏理性的言論。這裡的缺乏理性即是指缺乏邏輯思維。這裡好時光要與你一起用趣味故事分享學邏輯的體會。以下分享故事是舊的,分享成果是新的。所謂的舊瓶裝新酒)

 

 

蘇格拉底領了一個青年到智者歐底姆斯那裡去請教。這個智者為了顯示自己的本領,就想在初次見面時給這個青年一個下馬威。因此,一見面他就劈頭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你學習的是已經知道的東西,還是不知道的東西?」這個青年回答說,學習的當然是他不知道的東西。於是,歐底姆斯就向這個青年提出了一連串的問題:

 

  「你認識字母?」

 

  「我認識。」

 

  「所有的字母都認識嗎?」

 

  「是的。」

 

  「而教師教你的時候,不正是教你認識字母嗎?」

 

  「是的。」

 

  「如果你認識字母,那末教師教你的不就是你已經知道的東西了嗎?」

 

  「是的。」

 

  「那末,或者你並不在學習,只是那些不認識字母的人在學習吧?」

 

  「不,我也在學習。」

 

  「那末,如果你認識字母,那你就在學習你已經知道的東西了。」

 

  「是的。」

 

  「那末,你最初的回答就不對了。」

 

  這個青年就是這樣被歐底姆斯弄得昏頭昏腦,最後承認自己的失敗,而甘心拜他為師。

 

  請問:歐底姆斯使用什麼手法,把這個青年弄得昏頭昏腦?

 

 

 

智者歐底姆斯使用的是什麼手法?

【解析】還是偷換概念的問題

歐底姆斯問的問題是:「你學習的是已經知道的東西,還是不知道的東西?」這裡面的東西指代是很廣泛的,可能有語文,有數學,有地理,有歷史等等。

 

而他在下面又問道,你認識字母嗎?我們知道,所有的知識的掌握最基本的是要認識字母,而認識字母,並不代表就懂得了知識,就掌握了這門學問。

 

就如同我們都能讀懂漢字,但這距離我們會寫作、會研究還有很大的距離,認識漢字僅僅是學好各門學科的基礎,漢字的不同組合會形成無以計數的學問,所以並不是說認識了漢字所有想學的東西就全都學會了。

 

同樣,認識字母,也是基礎,而不同的字母又會組成不同的單詞,不同的單詞組成豐富多彩的各門學科。「那末,如果你認識字母,那你就在學習你已經知道的東西了。」歐底姆斯一直在偷換概念。

「掃一掃」歡迎關注航億葦微信公眾號:poem1962,更多珍藏送給您——


(運營:馨億文化)

相關焦點

  • 邏輯謬誤:偷換概念和轉移話題
    今天來講講兩個與概念相關的相互關聯的邏輯謬誤:偷換概念和轉移話題。「偷換」這兩字本身並不好,因為「偷」這個字是主觀意願的的行為。也就是說偷換概念者是故意這麼做的。但很多時候,「偷換概念」是講話者無意識的行為。如果你懂得偷換概念這個辯論技巧而且能加以運用的話,你也就成了詭辯高手。不光辯論時有用,可能寫點廣告文案時還能用上。
  • 謊言第一招偷換概念
    《如何識別謊言——邏輯的理論與實戰 》之《理論篇》
  • 【我愛學邏輯】邏輯謬誤2--稻草人謬誤和滑坡謬誤
    C.甲:「為什麼我最近臉上總是長痘痘?」乙:「因為你上火了。」甲:「你怎麼知道我上火?」乙:「因為你臉上總長痘痘。」D.甲:「學習語言多聽是最重要的。只要每天都聽,過幾個月自然就能聽明白了。」乙:「可是我天天在家聽英語,已經聽了好幾年了,現在還是聽不懂。」
  • 行測技巧:練就火眼金睛 識破偷換概念
    邏輯推理主要分為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必然性推理主要圍繞著命題考查矛盾關係和推理規則,可能性推理主要圍繞著論證考查削弱和加強。在備考的過程中,很多同學反映對可能性推理掌握不到位,有時找不準題幹的結論,有時選項分析定性不準確,經常容易掉進「陷阱選項」。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如何識破選項中存在的錯誤,接下來中公教育將給大家介紹常見的選項設錯——偷換概念。
  • 修行必讀:警惕偷換概念給你帶來的「境界」!
    什麼是偷換概念呢?總之,這些老師講的都是丹道的術語,看起來都是丹經上所說的證驗,其實是混淆了相關概念,「掛羊頭賣狗肉」,因為學功者也不知道丹道的真諦,往往會以為這是真師傳的金丹大道。當然,我們很多學功者樂意接受這樣的「境界」,而不願意去深究其中的對錯。
  • 2021運營商行測技巧:練就火眼金睛 識破偷換概念
    邏輯推理主要分為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必然性推理主要圍繞著命題考查矛盾關係和推理規則,可能性推理主要圍繞著論證考查削弱和加強。在備考的過程中,很多同學反映對可能性推理掌握不到位,有時找不準題幹的結論,有時選項分析定性不準確,經常容易掉進「陷阱選項」。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如何識破選項中存在的錯誤,接下來中公教育將給大家介紹常見的選項設錯——偷換概念。
  • 智慧訓練:不可輕信網上的名言與故事
    暫時找到故事的最早出處是 2002 年的文摘報,當時故事並沒有用蘇格拉底或愛因斯坦充當老師的角色,只是用「老師」稱呼他。還有,那篇文章末段,提到「外表上、形式上好像是運用正確的推理手段,實際上違反邏輯規律,做出似是而非的結論,這就是詭辯!常見的詭辯手法有偷換論題、捏造論據、循環論證、機械類比、強詞奪理、斷章取義等等。」
  • 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謹防偷換概念
    在公務員考試行測科目中,很多部分涉及概念,命題者在設置選項時往往偏愛「偷換概念」,即選項看似與題幹有關,實則偷換了題幹中的核心概念,這種常見的迷惑性選項不僅會出現在片段閱讀中,也會出現在可能性推理,因此,提醒考生在做題過程中,務必要學會辨識,達到能夠準確排除這類錯誤選項的目的。下面以幾個例子為大家介紹。
  • 「偷換概念」在歸納推理題目中的應用
    偷換概念經常出現在歸納推理題目選項設置中,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什麼是偷換概念以及哪些選項屬於偷換概念。偷換概念是將一些看起來似乎一樣的概念進行偷換,實際上改變了概念的修飾語、適用範圍、所指對象等具體內涵。在概念上玩弄遊戲,這是詭辯者慣用的手段。只要我們澄清概念,正確地解釋概念,明確其內涵與外延,就足以堵住詭辯者的口。
  • 2019廣東省考行測技巧:判斷推理之偷換概念方法匯總
    一、偷換概念的概述偷換概念即選項看似與題幹有關,實則偷換了題幹中的核心概念。正確選項中的概念必須與題幹中保持統一,而有些選項包含的概念看似與題幹概念相同,但實際上不同,犯了「偷換概念」的錯誤。二、偷換概念的方法1、把對方言論作出曲解,把它推翻,再裝作已經推翻了對方真正的言論;2、斷章取義──從對方真正的言論中選取有誤導性的段落;3、選取其他與對方擁有相同立場的人,把他們支持該立場的軟弱論據推翻,再假裝已經辯倒
  • 誰偷換了概念,誰顛倒了常識
    其實,這是在偷換概念,將文明的歷史與一個政治國家的歷史進行比較。美國是西方移民建立的,他們傳承的是歷史悠久的西方文明。就像我們的一些邊疆地區,開化得非常晚,但那裡的大多數居民是中原早期開發地區的移民。實際上,所謂五千年文明是指人類五千年文明,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大約五千到五千五百年,古印度和米諾斯文明大約四千到四千五百年,中國大約三千五百年,我們這裡又一次偷換概念,將指稱人類文明的五千年安到中國身上。在古代幾個重要文明中,中華文明是相對後起比較年青的一個。比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和埃及文明晚二千年,比西方文明要晚大約一千年。
  • 三個小故事,測測你的邏輯思辨能力!
    邏輯是這個世界的基本規律,它只能被發現,不能被發明。這就意味著,假如你還沒有發現它,就不能用它來駁斥詭辯。以下三個有意思的邏輯悖論,不妨測試下你的邏輯思維?1.布店裡來了一個客人,要買兩匹布。答案:1.偷換概念。這個故事中存在著兩個概念,一個是布匹本身,一個是布匹價格。老闆向客人要的是布價,而客人偷換了內涵,把布料等同成了布價,兩者不一樣的。2.試圖用否定的前提推出肯定的結論,是不符合邏輯的。
  • 【讀書隨想】董小英//智慧與法律,誰更聰明?——《埃及神話故事》中故事性修辭的邏輯分析(之三)
    確切地說,埃及人已經有了智慧這個概念,但是不知智慧為何物。因為,在故事中所表現的埃及人的智慧大部分都是詐騙,或者是整人,胡攪蠻纏,只有少部分通過邏輯推理的方法而達到自救的目的,這才是智慧因素。在刻意表現智慧的故事中,往往藉助於1)主人公對生活事理的頓悟。
  • 考研英語閱讀理解錯誤選項之以偏概全、偷換概念
    正確答案選[D]二、偷換概念在做考研英語閱讀理解題的過程中,同學們最常遇到的情況就是:從四個選項中快速排除掉兩個選項後,無法從剩餘的兩個選項中乾脆利落地找到正確答案。這就需要同學們對閱讀理解的選項類型有一個清楚的認識,以便在考場上能夠準確答題。
  • 郭敬明又開始偷換概念了,這次拉鄧倫進來
    郭敬明辯解的時候:「我的意思是……」「其實我想表達的是……」「你讓我解釋一下……」批評演員的時候:「我看不到人物之間的關係……」「你無法讓我相信……」「邏輯關係混亂到不行……」「電影理論中有這樣一個說法……」
  • 「女生學邏輯幹嘛?」「讓你少被男人騙啊!」
    第一天的約會中,博士提出了一個問題:「昨天你是不是說『一個女生,學那麼理性的東西幹嘛』這句話?」在得到肯定的答覆之後,博士開始了他的第一堂邏輯課。「這句話如果正確,必須有一個前提:女生比男生缺乏理性思維的能力。但這個前提……可靠嗎?」姑娘輕易掉進了博士的話題裡:「可是大家不都這麼說嗎?」
  • 方便麵被指比包子更有營養 專家:偷換概念
    幾位食品安全專家昨日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該報告「偷換概念」,並表示只認準一種方便食品,是無法獲得均衡營養的。  這份報告引起不少網友熱議,並還調侃諸如薯條、泡椒鳳爪同樣有「垃圾食品」之稱的食物,是不是也會被「正名」?  食品專家  方便麵無法替代多種食物  「這裡面存在的重大問題,主要在於『偷換概念』」。
  • 聽女兒講故事,向孩子學管理(成功=方向+智慧+體力+奉獻)
    晚上回到家,女兒又饒有興致地給我講她的故事和感受了。因為工作原因,我很少會認真聽。多時都是故作認真狀,不時地點頭贊成,然後思考著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或者變化語氣地附和著,然後繼續做著自己的工作。今天她給我講了班級的管理,講了她會怎樣對待問題學生,講了她如果是班長,她會怎樣去管理這個班級。還講了真正的朋友應該是什麼樣子的。還引用了一個動畫片《聰明的順溜》的一段故事。
  • 郭敬明的詭辯套路:多次靠偷換概念矇混過關,被北大教授揭穿
    這次在《演員請就位》,郭敬明確實大玩了一把偷換概念、情感綁架。李成儒先是批了郭俊辰和董力臺詞不好,還鄙視了《悲傷逆流成河》呈現的青春疼痛文學,他認為「不說是校園作品不適合上大銀幕,而是不能用廉價的筆觸去引發廣泛的共鳴」。
  • 國考必須懂的——邏輯判斷高頻考點之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的區別
    集合概念與非集合概念分別是對思維對象集合體、對象類的反映。集合體的根本特徵,決定集合概念只反映集合體,不反映構成集合體的個體。下列選項中所犯邏輯錯誤與上述推理最為相似的是()。解析:題幹推理涉及的就是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的混淆,犯了「四概念」的錯誤,所以是個錯誤推理:「我國的佛教寺廟分布於全國各地」這裡的「佛教寺廟」是一個集合概念,代表的是佛教寺廟這個群體,不代表其中的某個個體;「普濟寺是我國的佛教寺廟」中的「佛教寺廟」是一個非集合概念,代表的是普濟寺這個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