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年輕人怎麼了?隨意裸辭,還有人25歲就不想上班了……

2020-12-20 前程無憂求職錦囊

錦囊君最近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工作1年,厭了倦了,25歲可以不上班嗎? 25歲,剛上了職場這艘船,有人準備長期遠航、闖出天地,也有人「累了、厭了、慫了」想匆匆下船。換作是你,你會如何選擇?先來看看網友的一些想法。

只能做做白日夢了

網友「Ninokk」:我是沒得選,養家餬口的社畜也只能在這個話題下做做白日夢了。25歲可以不上班嘛?當然可以,前提是背後有足夠的金錢支撐,有願意養你的父母/伴侶,或者在25歲之前實現了後半生的財務自由;再或者意外中了筆巨額彩票。工作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嗎?既然已經有了錢,那還需要上什麼班?最後想說一句,做夢真好。

沒了辦公室八卦,生活索然無味

網友「凌晨6點」:這年頭,每個人都在告訴你尊重個人選擇是政治正確,所以你問我25歲可不可以不上班,我的答案是可以但不支持。今年身邊也有不少小夥伴裸辭後經歷了長時間的「不上班」生活。大多數人的反饋不是爽,而是空虛。不上班的生活聽著挺吸引人,但真的讓你經歷這種生活:睡覺、吃飯、看劇、打遊戲,日復一日、無限循環,又有幾個人能真的享受?反正我覺得挺無聊的,沒了辦公室八卦,生活索然無味。

上班的常態,就是真實的生活

網友「江江」:年輕人還是上班吧,做個打工人真的挺好的!25歲剛走出象牙塔,正是需要社會「暴擊」你、打磨你的時候。不上班意味著你的知識體系、思維能力、甚至是價值觀都會停留在校園階段。暴躁易怒的老闆、善良有愛的同事、吹毛求疵的甲方、寫字樓下的保安、到點就開的公交、來來往往的擁擠地鐵……這些上班的常態,是真實的生活。而所謂的人生成長,更多的是工作的過程中獲得的。

上班的樂趣?真心體會不到!

網友「聽海哭泣」:別問,問就是不想上!工作3年的社畜告訴你,上班的樂趣?真心體會不到。只體會到了皮膚差了、頭髮禿了、身心疲了,錢包卻也沒增厚啊!工作的價值感?不好意思,更沒體會到。職場上,大家是一臺沒有感情的工作機器,同質的工作本質上與流水線沒有區別,這個項目無論誰做都能完成。在這種情況下,你還能說工作給了你成就感嗎?沒樂趣、沒價值感、更沒錢,上班上了個寂寞,那索性就別上了吧!

「工作1年,厭了倦了,25歲可以不上班嗎?」你的觀點是?你會在25歲的時候停下工作的腳步嗎?

文中出現的圖片均由 123RF.com提供(除署名外)轉載請聯繫或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那些不想上班的年輕人,後來怎麼樣了
    最糟糕的是boss總喜歡在臨下班時說今晚開會改方案,可真的等他到八九點時往往只改了兩三句話或者說些無關痛癢的問題。小C恨透了這種無謂的加班,曾經滿腔的幹勁全部一掃而空。於是又裸辭了。這大概是現在許多年輕人的現狀:不喜歡的事情太多,但具體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總是無端頹廢,什麼也不想做,只想放空一下自己……處於離職空窗期的人,總是容易懷疑人生。裸辭一段時間後,小C又重新回歸了工作。 上班扼殺了她對生活的期待,但裸辭後新填補的生活,卻沒有想像中的那般自在。
  • 裸辭後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不想上班沒有目標沒有方向應該怎麼辦?
    很多人都有過辭職的經歷,在職場上辭職換工作是很正常的,對於辭職,有些人會先找到工作後,才從原來的公司辭職,然後直接去下一個公司入職,而有些人會選擇裸辭,休息一段時間,然後再去找工作。那麼,如果是裸辭,很長時間之後還找不到工作,久了就不想上班了,沒有目標沒有方向應該怎麼辦?
  • 逃避之歌爆紅網絡:那些不想上班的年輕人,到底在想什麼?
    作者:阿信來源:中信出版(ID:citicpub)最新一期的《脫口秀大會》,王勉唱了一首年輕人的逃避現實之歌,吐槽自己平時在生活中喜歡逃避:不想上班、不想回家陪女朋友、不想太早結婚、不想下樓倒垃圾……這樣的吐槽引發了很多年輕人的共鳴,因為過於扎心,很多人都表示:是不是又在我身上裝攝像頭了!
  • 那些裸辭的年輕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現在許多年輕人,做事雷厲風行,辭職也堅決果斷。2015年最火的辭職申請還比較文藝: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如今就不一樣了,有人用一張表情包「告辭」結束戰鬥。有的人是受了委屈辭職,有的人則是想追求純粹的自由。
  • 2020年裸辭的人怎麼樣了?30歲裸辭一年的我想說一說
    29歲裸辭,到今年我30了。這一年,我沒有上班也沒再找工作。那這一年,我過得怎麼樣了?狀態從最開始的恐慌、焦慮、煩躁,到現在依然焦慮但多了一點淡然。可就是這樣,我還是裸辭了,且不得已的原因,之後沒再找工作,就這樣到現在一年都沒再上班。
  • 現在的年輕人 為什麼都不想上班了?
    「不上班」這個詞,聽上去可能有點兒消極,但它在我的定義裡並不等同於「無所事事」和「消磨時光」,它不是為了逃避職場而做出的被動選擇,而是「可以在職場混得很好」的前提下做出的主動選擇。所以過去一年,每當有人問我「如何才能不上班」時,我都會給他們普及一個概念:不上班不等於不工作。大部分人說自己「不想上班」,其實並非「不想工作」。
  • 2019年,那些裸辭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兩人現在生活過的自在又美滿當然我不是在勸你裸辭我只是告訴你裸辭還有另外一種打開方式但往往我們大多數人確實大部分人的離職原因基本上被以上兩點已經概括了除此之外我認為離職原因還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不想碌碌無為過一生
  • 2020年裸辭的人怎麼樣了?我30歲,裸辭一年,想說一說
    從去年6月30日裸辭到現在,整整一年了!這一年,我沒有上班也沒再找工作。那這一年,我過得怎麼樣了?狀態從最開始的恐慌、焦慮、煩躁,到現在依然焦慮但多了一點淡然。可就是這樣,我還是裸辭了,且不得已的原因,之後沒再找工作,就這樣到現在一年都沒再上班。列舉我的這些情況,只是想說,其實對於很多因為各種原因而不得不暫時離開職場的人來說:難的不是接受它,而是自己心有不甘和心態的調整。
  • 裸辭很爽?誰裸辭誰知道
    面對「裸辭」,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 @無趣:天天加班,身體受不了。 @Acall:領導小心眼,還蠢,真搞不懂他是怎麼爬上來的。還有超過半數的職場人,在換工作時,選擇了裸辭。 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在當下,裸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而我們無從得知,他們是深思熟慮才下定決心,還是因為「好像大家都裸辭我也跟著裸辭」而盲目下定決心的。
  • 不想上班,如果裸辭,可以做些什麼呢?
    如果不上班,辭職後我覺得可以從以下2個方面來分析:1.假如未來都不想上班如果你很討厭枯燥無味的打工生活,但是,你仍然是個有夢想的上進青年,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活出自己的價值和精彩人生。畢竟,生活是需要Money 的,要不然不能稱之為生活。
  • 那些一言不合就裸辭的年輕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Dave Labold,一位31歲的社會學老師說,他已經裸辭過兩次,現在靠給朋友幹零活度日。Labold仍然不知道未來的方向,但他知道現在比以前要開心。27歲的Ashley Bernard在今年3月也裸辭了,數字營銷公司的銷售工作讓她看不到希望。她並不在意裸辭後的職場空白是否會對她的下一份工作產生影響,「大不了找工作時我就少談點薪水。」
  • 裸辭後不想上班也不想做其它,啥都不會沒目標也提不起勁,咋辦?
    網友諮詢:裸辭了三四個月,不想上班什麼都不想做,提不起勁沒有目標和想法,也啥都不會,怎麼辦?這種狀態每個人或多或少都遇到過,尤其是遇到挫折的時候。但你現在這種狀況維持了三四個月,看來是一直在逃避現實。「逃避現實」是人們面對艱難事宜的時候一個本能的保護機制,可以讓人在精神減少傷害的程度。只不過你的逃避時間顯得過於長了點,如果養成惰性後就非常不好了。
  • 年輕人辭職需要冷靜期嗎:那些勸你不要裸辭的人,都是在傷害你
    年輕人愛辭職,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最近一個話題「年輕人辭職需不需要冷靜期」,又重新引來大家的熱議。以過來人身份為代表的職場老司機認為當下年輕人不計後果的裸辭是不理性的行為。而我想告訴你,這些勸你冷靜的人,其實都是在害你!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想上班了?
    其實,這是因為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不想全職上班了,更渴望自由,不信,想想自己是不是也是如此: 每個月總有那麼30天想要辭職,想要在雲南或者大理開一個客棧
  • 裸辭後的一個星期,加油嗎?打工人
    天天都在加油打工人,但是當打工人不想加油的時候,也希望億萬能給到你勇氣。全文1490字,閱讀約需3分鐘文丨鄭雨晴編輯丨王鑫萬惡的周一,小王沒打到車,上班遲到被領導訓了。坐在工位上,看到周末加班做出的方案被客戶退回後嘆了口氣。周圍的同事在討論打工人的梗,社交軟體上大家也都在發表情包,她皺了皺眉頭向閨蜜發了個信息「有那麼好笑嗎?「沒錯,這是小王最後一天上班的早晨。她放下手機後就裸辭了。
  • 有些年輕人不想上班,為什麼?背後是什麼心態!
    年輕人不想上班,其實是不想做這件事,或者說這件事讓他感到痛苦,做起來不開心,自然就會怪罪到上班頭上。臺灣著名女作家龍應臺曾經寫給兒子安德魯裡說過這麼一段話:我現在讓你好好讀書,是為了將來你可以選擇的餘地更多,而不是為了生存而掙扎。一樣的道理:現在的年輕人不喜歡上班,是因為可以選擇的餘地不大,很多人終其一生只是掙扎在生存線上罷了。不喜歡又不能不做,但做了又很痛苦。這就是惡性循環。要想改變只能靠自己。怎麼改變的呢?
  • 「藍色星期一」來臨 調查稱澳年輕人最不想上班
    「藍色星期一」來臨 調查稱澳年輕人最不想上班 2017-01-16根據一項最新的調查,約3/4的18歲至24歲年輕澳人在長假之後更不願意工作,而年齡越大者,則越想要回到工作崗位。65歲以上的被調查人數中,僅有1/5人不想回到工作崗位。  「千禧一代」不想上班  澳洲電信(Telstra)近日開展一項調查,對長假之後是否想上班進行調查。
  • 四十歲,裸辭,悠長假期後,她決定重新回去上班
    辭職的念頭一開始冒出來就如野馬脫韁般拉不回來,但多年職業化的培訓,讓我即使裸辭也做了充分的準備,這大概是四十歲裸辭和二十歲裸辭最大的區別吧,我列了一張清單:- 給自己一年時間,調整自己的身心狀態,恢復身體健康;- 利用這一年的時間來探索和體驗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和將來能做的事情;- 目前的個人和財務狀況
  • 30歲有家庭的人,適合裸辭嗎?別問,問了就是不適合
    有個30歲的男生問我,自己能不能裸辭。工作了這些年,也算是小有成績,可最近想換一換,但看看自己身後的家,又猶豫了。當他在30歲問這個問題,就已經說明他不適合裸辭。能力差的,你就算求著別人收留你,別人也不想多看你一眼。甚至自己能力不強,就算在公司裡本本分分地做自己的事兒,也都會擔心某一天是不是會被公司給辭掉。所以在我看來,一個人有裸辭地想法,側面說明了兩個問題,要麼他對自己的能力還是比較有信心的,要麼他就是沒什麼能力,但對自我評價非常地高,也就是有些自信過頭了。
  • 那些年前裸辭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距離2020年只剩下不到1個月的時間了,年底來臨之際,儘管很多人工作不那麼如意,但是為了年終獎,再苦再累再壓抑,都會忍著,不會辭職。可凡事都不是絕對的,總有人會去打破束縛和常規,選擇裸辭。職場人其實對裸辭都有一種神聖的嚮往,認為敢於裸辭的人,都是追求自由至上,是很有勇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