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山東地區合村並居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大家比較關注的還是補償標準、農民上樓等方面的問題。
為什麼要從山東地區開始試點呢?從數據來看,山東農村地區人口比較分散,據相關統計,整個省就有6.95萬個行政村,數量排在了第一位,但是平均人員卻只有530人,排在了倒數第二位。
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村地區老人兒童多、空心村多,養老、醫療等方面的問題就顯現出來。但是在推行合村並居的過程中,卻遭到了很多農民的質疑。
為什麼農民會產生質疑呢,當地也展開了調查,具體還是在於這個方面。比如:合村之後有沒有聽取農民的意見,相關的一些信息是否有公開,拆遷以後農民如何妥善安置,種地不方便,農具沒地方放,就業的問題等等都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
山東有些地區已經開始合村並居的試點,有些農民對這項措施不是很了解,影響了進度。甚至有的人還質疑合村並居「逼農民上樓」。
為了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6月17日的時候,山東省相關部門,開了發布會,也對這些質疑做出了回應。大概的意思就是不再「一刀切」,沒有進行大範圍的大拆大建。
對於農民來說,存在一些擔憂也很正常,畢竟在農村地區,獨門獨院生活了很長時間,突然做出改變,集體上樓肯定會有不適應的地方。
尤其是一些老人,如果讓他們選的話,肯定喜歡住農村平房,這樣出行也更方便一些。有的老人,到城裡幫忙子女帶孩子,生活不習慣也是這個原因。
而現在官方已經發出了通知,合村並居在實施的過程中,不能強推硬上,充分聽取農民的意見。如果農民有哪方面的疑慮,可以向相關人員進行反饋。
因為這件事,與農民的切身利益有很大關係,拆遷以後的補償能不能買得起新房,以後種地怎麼辦,這是農民比較關心的問題。
隨著當地經濟的發展,有的村落,人口也越來越多,在實施合村並居時,有了更好地規劃。哪些村子保留,哪些村要搬遷,都需要經過仔細分析。不能頭腦發熱,不顧農民的意願,趕農民上樓。
合村並居是農村發展的一個趨勢,畢竟在農村地區,村子分布情況還是比較分散。但是在執行的過程中,要充分聽取農民的意見,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農民都願意了,這項工作就好開展下去,把好事辦好,也是大家希望看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