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幾乎沒有好女人的真實原因

2020-12-22 鳳凰網讀書

摘自:周汝昌 著 《周汝昌評說四大名著》 中華書局 2008年6月 出版

閱讀提示:在《水滸傳》這個作者對當時的女性有偏見。這可能是由於他個人的經歷,沒有遇見好女人——我的看法是,這是個別例子。女性在傳統社會裡的地位、遭遇簡直沒法說,年紀輕一些的可能沒法理解,我們有旁觀的體會,那真是痛苦不幸。閱讀連載

《水滸傳》裡的人物

《水滸傳》裡什麼人給我的感動最多?可以說第一個就是魯智深,魯達。你說這個人物可愛不可愛?他為什麼使我感動?他不過就是搭救了一個唱曲的,在茶館、飯館賣唱的,舊社會專門有這個。魯智深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鎮關西,由此走投無路,被好人介紹到佛寺剃度當了和尚。有沒有剃髮?我鬧不清了,應該是剃髮做和尚。可是戲臺上的《魯智深醉打山門》還是戴發修行,戴著一個月牙箍,京戲裡邊都是這樣,又像沒有剃髮。他手中有一根禪杖,耍起來如同旋風,不要說直接挨上,就是沾上個邊,大概性命就完了。他是個真正的英雄,不顧個人安危,可以捨身為人。

《紅樓夢》裡第二十二回中,賈寶玉和薛寶釵發生文化關係的時候,寶釵過生日,點了一出《魯智深醉鬧五臺山》,就是《醉打山門》,原來叫《山門》。--崑曲裡邊一出一出的戲名,原來都是兩個字,多的字數是後來加的,如《夜奔》加了「林衝」兩個字,後來就叫《林衝夜奔》。寶釵告訴寶玉:「哎呀,這齣戲可真好。」賈寶玉那時候還不太懂戲,說最不愛看那個熱鬧戲。寶釵說:「這可不是個熱鬧戲,你哪懂啊,有一個曲子最好。」寶玉說:「寶姐姐,念給我聽聽。」寶釵就念了那出曲子。你說我這是講《水滸》嗎?那當然了,這就是講《水滸》,這是用另外一個方式講《水滸》。我還是那句話,我不要來背《水滸傳》,跟《水滸傳》有關的,我們都應該知道。寶釵說,這支曲子叫「寄生草」(曲牌子),怎麼說的?「慢搵英雄淚」,魯智深流淚了;「相離處士家」,辭別寺廟和介紹他的趙員外;「謝慈悲,剃度在蓮臺下」,謝謝你們的好心,救我,幫我剃度--剃度就是執行出家的手續,披上袈裟,出家了;「沒緣法,轉眼分離乍」,可惜我跟佛門,跟你們長老、員外、佛都沒有緣法,剛剛不久就分離;底下「赤條條,來去無牽掛」,一身無憂,無親無故,沒有一件是他本人的財產,等於就是赤身一個人,赤條條來去,了無牽掛。我們講禪學,佛學,一個人活一輩子,你家產萬貫,你現在趁幾千萬,幾萬萬,都是假的,一閉眼,沒有一分錢是你的,所以你還是赤身來赤身去。當然,我們不是在這裡參什麼佛法,而是說對魯智深這個人物的感受。就是這樣一個人,他走投無路,什麼都沒有,孤獨寂寞到極點,赤條條來去無牽掛,是可憐可痛,而不是什麼悟了道。這是我個人的意見,我把我的心情,我讀《水滸傳》的感受在這個場合跟您們說,您們來聽也就是為聽這個,是吧?

讀到林衝的故事,我的感受如何呢?真是沒法說,林衝的故事最感動人了。大家都知道,林衝最後差一絲毫就被火燒死。發配到草料場,已經是末路了,對手還不放過他,你看心黑手辣到什麼地步?那一場大雪,拿著一條花槍,挑著一個酒葫蘆,打了酒來,不論是畫,還是影視,那個詩的境界,多麼濃厚!《水滸傳》裡邊最美好的文字,也是文學藝術家之筆,大家都公認,不用我來重複。壞人暗地裡要燒草料場了,幸而林衝因為天寒躲到山神廟裡,才逃過一劫……看《水滸傳》,真是感情沸騰,想像人生,想像社會,想像人的心田,想像人和人的關係,真是萬言難盡。

有聽眾問,為什麼《水滸傳》裡的兩個壞女人都姓潘?那咱們就順便講講這方面的問題。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有趣,其實是這樣,豈止是都姓潘,《水滸》一開始就沒有一個好女人。大家佩服宋江,他成了梁山首領,但他是個什麼人呢?就是縣衙裡面代理民詞的人,說句不好聽的話,就是「刀筆小吏」。倆人打官司,他能舞文弄墨,把一點理都沒有的說成是佔理的。宋江娶了個小老婆,叫閻婆惜,閻婆惜是好女人嗎?她用不著姓潘,她姓閻。所以根本問題不在姓不姓潘,而在《水滸傳》這個作者對當時的女性有偏見。這可能是由於他個人的經歷,沒有遇見好女人--我的看法是,這是個別例子。女性在傳統社會裡的地位、遭遇簡直沒法說,年紀輕一些的可能沒法理解,我們有旁觀的體會,那真是痛苦不幸。有些話,不好當著群眾的公開場合揭開說,比如女人的貞節,這個品格方面有了缺點。四川寫劇本的怪傑魏明倫,不就是為潘金蓮打抱不平嗎?潘金蓮就一無可以同情之處?她也有難言之苦,她有苦悶,想另找合意的人,這當然合情理,只是丈夫再不怎麼樣,可以想辦法離開他,但不能用手段把他害死。你說,我們是同情武大郎,同情武松,還是同情潘金蓮?所以這個事情就非常之複雜,不是一句話能說清楚。潘金蓮有心理上的、生理上的多方面的需要,但是你不能害人,這是最主要的。武大郎本來是那麼可憐的人!至於武松,回到家一看,親哥哥不在了,一查原來是這麼回事,你能說武松不對嗎?當然,他的所作所為是否都合理?我們沒有那個意思。設身處地地講,武松是個粗人,他沒辦法跟林衝比。林衝是八十萬禁軍教頭,水平、人品、頭腦,非常人所能及。所以一切要具體分析、具體評論。要想到多方面的因素,不要執意而論,不能憑一句空話、一個名詞,就去給人家做法官,做定論,判案,這既不是我們讀文學的態度,也不是做學問的態度。

最新書摘

中醫能否治好癌症?解謎中醫治療癌症原則

三個小技巧讓姿色平常的女人立即「魅力四射」

為什麼說《易經》是中國第一本性學專著?

民國第一「變色龍」軍閥 先後背叛馮、閻、蔣、張、共

四個細節告訴你如何識別花心男人的「花招」

相關焦點

  • 《水滸傳》內劃分「好」女人的五大類型
    [摘要]《水滸》中僅有的幾位出場較多的女性,要麼不守婦道,要麼是被男性化的女人,要麼是純粹受害者。凡在《水滸》中出場較多的女性,幾乎沒有一個既符合古代「好女人」的標準,又落得圓滿結局。《水滸傳》中提到但未出場的人物還有102個。以上共787個人物。《水滸傳》百二十回本中出現過的女性大約有78位,約佔人物總數的10%。梁山108條好漢中,女人只有3個,佔總數的2.8%,比例實在可憐。在這78位女性中,略為提及但不作具體描寫的47人。可以說女性人物在《水滸傳》人物中所佔的比例是很低的。然而女性在《水滸傳》中的死亡率並不低,78位人物中明確描寫死亡的有34位,約佔女性總數的43%。
  • 水滸傳中的四個人物的奇怪現象,燕青排第三,孫二娘排第四
    水滸傳大概是四大名著中最為另類的一部作品,其他三部名著的價值觀容易理解。但是只有水滸傳,直到現在還有好多人都不太贊成那裡邊所表現的價值觀。比如說,水滸傳中的四個人物的奇怪現象,就會有很多人不能接受。燕青排第三,孫二娘排第四。
  • 寧稼雨:《水滸傳導讀》
    不能只是對血腥屠殺場面進行孤立認知和評價,而是需要把造成血腥屠殺的原因,及其相關的歷史文化背景搞清楚。換句話說,在沒有把事實原委、來龍去脈梳理清楚之前,與其急於下斷語,不如先做些科學而細緻的「描述性」工作,讓更多的人先了解清楚它到底是怎樣一部書,所謂「血腥屠殺」背後是否有可以理解和肯定的理由。這樣的態度也許更審慎客觀一些,也是對歷史文化名著負責的態度。
  • 《水滸傳》中的女性形象為什麼都不大正常?只因作者含有性別歧視
    人到中年再讀《水滸傳》,發現一個令人吃驚的現象——作者花了些筆墨刻畫的女性形象大多數都是不大正常的女人:要麼是像閻婆惜那樣貪婪瘋狂的女人,要麼是像孫二娘那樣殺人如麻的女人,要麼是像盧俊義妻子賈氏那樣沒心沒肺的女人。這就不免讓讀者心中狐疑,難道那時候的女人都是這樣的嗎?就沒有一個正常一點的女人?
  • 水滸傳:為何只有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怎麼沒有小三小四小六?
    水滸傳:為何只有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怎麼沒有小三小四小六?在愛好《水滸傳》的讀者當中,也許有人會提出疑問:書中的梁山好漢,阮氏兄弟三人的名字由來,水滸傳:為何只有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怎麼沒有小三小四小六?為此,也讓許多人提出了疑問。
  • 水滸傳中,武松把孫二娘按倒在地,她的丈夫張青為什麼不去幫忙?原因...
    水滸傳中,武松把孫二娘按倒在地,她的丈夫張青為什麼不去幫忙?原因很現實 張青本就是一名狠角色,他原本只是光明寺菜園子種菜的,一言不合把光明寺的和尚都殺乾淨了,還一把火把光明寺燒了個乾乾淨淨,索性就在十字坡做起了剪徑的強人。
  • 《水滸傳》中高衙內為何對林娘子情有獨鍾?其實源於這兩點原因
    提到《水滸傳》中的奸臣,很多人可能會馬上想到高俅這個人。此人原是東京城內的一個混混小流氓,只因為踢得一腳好球而受到端王趙佶的賞識。在端王即位成為宋徽宗之後,高俅也被他任命為殿帥府太尉,從此高俅的人生可謂是屎殼郎變季鳥-一步登天了。
  • 水滸傳唯一被凌遲處死的女人,只因她做了一件人神共憤的事
    水滸傳有名有姓的女人比較少,水泊梁山108將才3個女的,加上其他提及的全書也不過十來個,整部水滸傳,最著名的女人應該數潘金蓮了,因其與西門慶勾搭成奸,毒殺親夫武大郎,最後兩人被武松斬首,頭顱擺在武大郎的靈堂上用來祭祀。
  • 《水滸傳》中的「義」與真實含義大相逕庭,演盡江湖涼薄
    《水滸傳》上有, 義釋晁蓋,錦毛虎義釋宋江、宋公明義釋雙槍將。宋公明與晁天王的私交甚好,因此他們放走了盜走十萬貫金銀的晁蓋等人,晁蓋等人當然成功逃離,但是受罪的就是那些去緝捕晁蓋他們的人,如果我們用現在的眼光看待這件事,那麼很明顯,宋江等人是沒有分清公私的,作為官員與黑惡勢力溝通。
  • 孫二娘是《水滸傳》中可有可無的角色
    《水滸傳》凸顯現實荒謬之處在這裡明顯可見,即便是溫柔敦厚的張青,依舊跟著妻子在賣人肉、開黑店,顯然溫厚的性格與行為的良善未必相關。更進一步說,《水滸傳》從來不是一部標舉善良風俗的小說,更不用談有什麼教化功能。孫二娘與丈夫的性格差異,並沒有終結十字坡酒店的邪惡生意,但張青加入這「家族企業」之後,也確實帶了一些改變。
  • 《水滸傳》背後的真實人間
    開黑店、賣人肉餡兒饅頭的「母夜叉」孫二娘,應該是《水滸傳》最有爭議的人物之一。她的「服務宗旨」簡單粗暴:「實是只等客商過往,有那人眼的,便把些蒙汗藥與他,吃了便死,將大塊好肉切做黃牛肉賣,零碎小肉做餡子包饅頭。」
  • 《水滸傳》中唯美的愛情,燕青和李師師,張清與瓊英哪一個更美
    《水滸傳》作為四大名著之一,其藝術價值之高毋容置疑,而裡面的很多故事也是被人們津津樂道。看過水滸傳的朋友都知道,整部水滸傳中所提及的男女感情最多的就是姦夫淫婦,謀殺親夫,呼保義宋江如此、玉麒麟盧俊義如此、病關索楊雄如此,這也許是好漢們被逼上梁山的一個由頭,亦或是作者施耐庵對紅塵之事的不屑,對108將中唯有的三個女人:扈三娘、顧大嫂、孫二娘的身世也是寫的頗為悽慘,紅塵之事提及的少之又少。很多人都總結說水滸傳就是105個男人和3個女人的故事。
  • 《水滸傳》中誰死的最慘?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共塑造了108位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書中人物大都是英雄氣短,多數都以慘死而告終,作為頭領的宋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水滸傳》可以分為前後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各路好漢上山的情節,第二部分是歸降於朝廷的情節。前後兩部分,第二部分比較壓抑,很多人都在徵討方臘的時候慘死,108個人中只有少數幾個得以安享晚年。在慘死的這些人中,幾乎很難言哪個人死得最慘。
  • 歷史上真實的宋江真如《水滸傳》中一樣嗎實際上大不相同
    宋江後來因為戰事不順接受招安,但很快又再度反叛並被徹底消滅,與《水滸傳》不同的是,宋江並未參加平定方臘的戰役,因為方臘在宋江起義被平定之前就已經被消滅了。宋江起義過程簡介宣和元年(1119年),朝廷強令將梁山泊收歸「公有」,並要求靠打魚採藕為生的百姓必須按船納稅。
  • 水滸傳「壞」到極致的女人們,這個其實才是原罪
    眾所周知,《水滸傳》(以下簡稱「水滸」)是以男性為主的通俗演義作品。當然,其中也不乏特色鮮明的女性。這些女性雖然著墨不多,卻讓人印象深刻。盤點這些女性,就會發現她們大都喪失做人底線,甚至壞到極致,與社會道德更是格格不入。
  • 真實的《水滸傳》:英雄好漢還是烏合之眾?
    胡適情有獨鐘的這部奇書,正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水滸傳》的原型,是在史書中只有寥寥數語的宋江起義。北宋宣和年間,朝廷昏聵腐敗,以宋江為首的三十六人率領一支起義軍「橫行河朔,轉掠十郡,官兵莫敢攖其鋒」,「又犯京東,江北,入楚、海州界」。
  • 水滸傳好就好在投降,主席為何會這麼評價水滸?
    文/主任水滸傳到底好在哪裡?有人說水滸好在接地氣,好在有人情味,有煙火味道,沒有脫離生活,水滸裡面既有英雄主義,也有愛國主義,更有平常人的煩心事,還有各種各樣的糾葛。也有人說,水滸好就好在文學性,水滸給我們提供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語句,而且在人性的展露上,相比其它名著更透徹。
  • 他才是《水滸傳》108將中「小人物有大本領」的典範,知道是誰嗎
    原問題:《水滸傳》108將中,有沒有小人物大本領的存在?舉個例子?感謝提問!這裡小編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水滸傳》裡的相關人物,這裡也應著提問者的問題做一下回答。《水滸傳》大聚義後,中英雄好漢也因為其在先前的戰功,被排上了相關的座次,由天罡星三十六員和地煞星七十二員組成。這108好漢性格各異、各有所長,而且最終的結局也都不一樣。其中在108好漢中,有不少的「小人物」確有這大本領的。
  • 黑旋風李逵在《蕩寇志》和《水滸傳》中的結局為何差距那麼大?
    看他意思,便是山泊中一百七人,無一個入得他眼。《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是他好批語。」然而,若是精讀過《水滸傳》的朋友想必會發現,李逵的所作所為根本擔不起「好漢」之名,因而在一些也是描寫宋江起義的文學作品中,作者對李逵進行了「懲罰」,《蕩寇志》就是其中的代表作!那麼李逵在《蕩寇志》和《水滸傳》中的下場有何不同呢?我們還是先來看看李逵到底有多「惡」!
  • 《水滸傳》中「完美男人」的悲劇,盧俊義的老婆賈氏看上管家李固
    生活中,很多看似般配的愛人最後又分開了,讓人困惑。《水滸傳》中,武大郎娶了潘金蓮,最後被毒殺。人們在同情武大郎時,也會產生疑問,潘金蓮值得同情嗎,因為她嫁了一個不想嫁的人,如果嫁的是英雄好漢,就不會出軌了。我們有時還是太天真了,把人性看得太單純,沒有考慮到時空與心態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