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評教,怎樣操作才合適?

2020-08-13 禾水廣隸

怎樣評價每一位教師?近些年來,可謂新招不斷,花樣頻出,但最基本最重要的壓軸節目還是發動學生來評價。只是由於校情和領導者的好惡不同,在評教的具體操作上各有不同,或者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就我的了解,這異同差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評價的頻度不同。有的一天一評,有的一周或一月一評,有的一學期兩評(期中與期末各一次)。

二是評的名目不同。有的評最有收穫的一堂課,有的評最尊敬或最喜歡的教師,有的評最佳教師,有的製作一份問卷表讓學生按其中設定的項目及分數比值逐一打分。

三是評議方式不同。有的是由全班學生都參與,有的由當天班上的值日幹部隨便分發若干評議表隨機評定。

四是評議結果在整個考核體系中的比重不同。就我所知,最高的佔30%,最低15%,像我們學校是15%。

儘管有上述種種不同,但學生的評價對老師的業績考核、評優晉級有較大的影響,這是毫無疑問的。有的學校因為這個事情還發生過許多矛盾,如教師與領導的矛盾,教師與教師間的矛盾,教師與學生的矛盾。

我個人認為,學生評教可以施行,可以看作整個評價體系中的必要環節,但不論依哪種方式評出的任何名號或量化結果,都不能佔比過大,甚至可以只把它作為參考條件。之所以應該如此,是因為無論怎麼評價,都存在無法彌補的缺陷。

一是學生無法準確理解和把握評價細則,導致結果出現嚴重偏差。

比如評最有收穫的一堂課,儘管許多學校擬定了一個具體的評價標準,如突出重點吃透難點;講解分析簡潔準確,易於接受;注意啟發互動;問題設計科學合理;作業布置適量且有較高訓練價值……但是,學生哪裡知道每科老師每節課的重難點是什麼;至於簡潔準確,易於接受,也是因人因內容而異:可能有的老師本來講得很好,但因所講內容難度大不好學,也有許多學生聽不懂,有的老師本來講得一般,但因學生對其講的內容較感興趣或較熟悉,也可能大家都聽得很明白;至於注意啟發教學注意師生雙邊互動,有的學生很容易把一些滿堂問、全班搶著答的看似熱鬧非凡其實沒有什麼內涵的表演課誤解為好課,而把一些以訓練思維能力為主的看似提問不多卻極有啟發破題作用、但氣氛上卻略顯沉悶的課看作一般的課。

更何況,《教育學》上就明確指出,中小學課堂常見單一課型就有&34;五種,像練習、實驗課,一般又哪有什麼啟發互動之類的環節呢?

還有評最尊敬或最喜歡的老師,都一樣存在評價標準抽象或不合理,學生無法準確把握、以致評價出現嚴重偏差的問題。

二是容易摻雜太多的私人感情因素,導致結果很不客觀。

學生評價老師,當老師的實力不相上下、又非要他們評個三六九等時,他們往往主要憑藉老師對自己態度的好壞或者管得是否嚴格來決定。這樣一來,要求嚴格、工作特別負責的老師得差評的可能性就較大,相反,管理隨便、態度隨和、不太批評學生的老師往往能得到更多的好感和認同,因而評價也較高。還有一點,性格溫和、能夠從小節上關愛學生的媽媽型的老師,比只重大節、不大注重從細節上關懷學生的嚴父型的教師,也更容易得到好評。

但是,從道理上說,上述的一些情感、性格因素又怎麼能成為評價教師工作能力、工作實績和責任心的主要依據呢?

三是長期按程式評價,學生有厭倦感,導致評價隨便草率,不能很好說明問題。

學生評價老師,大多數並不熱心,認為是不該他們應做的事。加上長期按一種定式評本班的幾個一般連續三年或六年無變換的老師(因為中小學教師多是跟班上),普遍顯得心灰意懶,熱情不高。只要幾個老師實力差不多,教學能力和責任心都過得去,多是平均分配,即每個老師得到較好評價的次數差不多,讓老師都沒有意見。要麼隨便評一下,根本不按規定程序。

有一次我進教室上晚自習,正見值日班長拿著那個&34;的評價表,對著班上另幾個當天評議代表喊:&34;有個代表半天之後才說:&34;這時才又有一同學開玩笑:&34;值日班長旁邊有個不是代表的學生小聲說:&34;那值日班長一聽馬上說:&34;你看,這哪是在認真評議,就像小孩子做遊戲一樣。

四是無論怎麼評,其實考察的還是教師教學工作有限的幾個側面,真正硬核的東西學生沒看到,因而評價天生就有嚴重局限。

無論評″最好一節課&34;最美教師&34;最喜歡的教師″,還是填調查表,如果讓學生評,都有片面或錯誤的嚴重不足。比如″最喜歡教師",無論你列出多少條評選依據,學生們能看到和感受到的只有課堂教學、作業批改和班級管理幾個方面。其實,許多老師在上課之外花了多少時間和精力思考教學問題、查閱相關資料,有的老師上的課看起來不熱鬧卻最顯功力……而這樣一些,學生是不知道或者感覺不到的。

正因為學生評教存在較多的局限,所以依我的看法,不如將這個環節模糊化。怎麼模糊,我覺得我們學校二十年前的做法就很值得提倡借鑑。

那時我們學校每學期在期中、期末時,各班從班上選出十來個學生代表開評議會,由學生對班上每位科任教師的工作情況發表看法,主要談改進建議。學生談時年級的有關領導做詳細記錄,然後由這個領導把學生看法轉達給每位教師。但如果沒有嚴重問題,則所有結果不做於老師的實績考核依據,只作評優晉級的參考。

但是,學校在校內好幾個地方設立了意見箱,校長在每學期的開學典禮都公開對學生說,如果哪位同學對老師有意見,可寫成書面材料投入意見箱,校長會及時看法並通報處理結果。如果是這樣被學生投訴,且情況屬實,學校則要嚴肅追究,並視情況在實績考核等各方面予以體現。但是,對於學生的投訴,校長一般要分辨是否師德問題,或是工作能力、態度、責任心方面的嚴重問題,如果不是,校長只安排年級領導找該老師談話,一般也不正經處罰,基本一帶而過。

教師管理和教師實績考核評價方式,可以不斷創新,但要切合實際,客觀公允,不能僅僅為了追求花樣。

相關焦點

  • 高校學生評教:名存實亡
    著急看成績的同學還讓他順便幫忙評教——學校規定,學生必須先對這學期的課程全部進行網上評教,才能看見考試成績。 為了讓學生參與評教,校方的手段五花八門:有的學校規定要先評教才能看到期末成績,有的學校要先評教才能選課,還有的學校規定不評教會影響期末成績。 把學生和老師綁在「評價」與「被評價」兩端的評教系統,已經陸續覆蓋了國內高校。
  • 大學「學生評教」是怎麼被搞成鬧劇的?
    本文轉載自:小人物聊大事情我今天要數落的「學生評教」,是指我們通常所說的學生對老師進行的課堂教學評價。就學生評教這個事來說,學生每學期要上十幾門的課,到期末集中評教的時候,學生就會面對如此多份的問卷,每份問卷又會包含很多道既有客觀又有主觀的題目。所以客觀地說,如此操作很難讓學生做到對每個指標體系的內涵認真把握和研讀,這和服務行業服務滿意度評價的難度遠遠不是同一個量級。
  • 高校學生評教當真「名存實亡」?
    「評教是逼教師取悅學生」「學生評教等於誤人子弟」「學生評課加劇了教師的『丑角化』」等說法層出不窮,還有的老師乾脆指出:讓學生評教有弊無利,早該廢除。當然,為提高教學質量,改善師生關係,教師聽學生的評價,以調整教學方式、方法也是有必要的。很顯然,離開了自主授予學位、完全學分制、教師同行評價等制度,單獨推進的學生評教,很容易讓功利的師生關係變得更為功利。這不是學生評教制度本身不好,而是需要在推進學生評教的同時,深入推進我國教育管理體制和學校辦學制度改革。
  • 小程序評教評學,學生評和教師評(科任評班主任、班主任評科任)
    通過體驗雪鷺課程表的評教評學系統後總結如下:一、能做什麼評教模式比較簡單靈活,支持選修課評教模式、全校評教模式(可以細化到年級、班級),還可以設置評價時是否顯示教師名。選修課評教模式:學生只能對選修課程老師評價。全校評教模式:支持學生評、教師互評、學生評+教師互評並可以設置權重,學生評可以全校教師評價,也可以只對本班教師評價。教師互評可以科任評班主任、班主任評科任。被評價人和評價人互相關聯,評價人界面不會顯示其他無關的被評價人。
  • 大學評教:讓學生發出真實的聲音
    原標題:大學評教:讓學生發出真實的聲音 「老師不為難我,我也不為難老師」,這樣的表述反映了高校學生評教過程中師生微妙的博弈。臨近期末,一般在期末考試之前,各大高校又將啟動學生對教師的評教。從早先手寫分數、機讀卡到如今的網上評分,學生評教程序越來越便利,標準越來越規範。
  • 回歸常識才能避免學生評教名存實亡
    原標題:回歸常識才能避免學生評教名存實亡   學期臨近結束,一年一度的學生評教環節又即將來臨。   很多同學評教,只是為了看到自己學習成績而不得不去做的例行公事。除此以外,學生評教顯得非常「雞肋」,在諸多業內人士看來,學生評教早已「名存實亡」。
  • 高校學生評教名存實亡 學生會「大開殺戒」反擊
    著急看成績的同學還讓他順便幫忙評教——學校規定,學生必須先對這學期的課程全部進行網上評教,才能看見考試成績。  為了讓學生參與評教,校方的手段五花八門:有的學校規定要先評教才能看到期末成績,有的學校要先評教才能選課,還有的學校規定不評教會影響期末成績。  把學生和老師綁在「評價」與「被評價」兩端的評教系統,已經陸續覆蓋了國內高校。
  • 以評促教 以評促學——九江實驗中學開展學生民主評教促學活動
    本臺訊(九江廣電全媒體通訊員 遊雲 周琴)為了深入了解教師的師德師風、教學工作狀況,全面掌握教師教學動態,促進教育教學質量提升,11月17日上午,九江實驗中學教務處組織全校2200餘名學生開展了2020—2021學年(上)期中學生評教促學調查活動。
  • 教師一輩子不評職稱又怎樣?
    昨天,在頭條悟空問答裡看見有人提「教師一輩子不評職稱會怎樣?」這樣一個問題,很多友人發表自己的言論,講述了自己的故事。我今天也講述一個真實故事,「教師一輩子不評職稱又怎樣?」我師範時的一個同學,也是我的好友。她在市直學校任教。在市直學校晉升職稱不但硬體要足夠(學歷、優質課、個人成果獎、單項獎),還要軟體足夠(學校各項積分)。
  • 學生評教及查詢成績的方式
    各系部:根據學校的工作安排,現將本學期學生評教及查詢成績工作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1.本學期的學生評教工作全部採取網上評教方式進行
  • 評教評學傾聽學生心聲 家校攜手共促教學質量
    經過一個多月的實踐,學生是否喜歡老師的教學方式?家長還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為進一步規範教師的教學行為,提高教師職業道德水平及教學質量,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深入了解學生和家長對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以及課堂組織形式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近日,東方第四小學通過釘釘平臺開展了評教評學問卷調查活動。
  • 高校學生評教名存實亡:老師不為難我 我也不為難老師
    著急看成績的同學還讓他順便幫忙評教——學校規定,學生必須先對這學期的課程全部進行網上評教,才能看見考試成績。  為了讓學生參與評教,校方的手段五花八門:有的學校規定要先評教才能看到期末成績,有的學校要先評教才能選課,還有的學校規定不評教會影響期末成績。  把學生和老師綁在「評價」與「被評價」兩端的評教系統,已經陸續覆蓋了國內高校。
  • 評教活動,看看學生都寫了什麼?一不小心就暴露了學生的高情商
    每年都有一次學生的對老師的評教活動,每次都有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評價。我記得我高中第一次參與這個活動時,非常激動,簡直熱血沸騰,非常認真地把內心的想法和建議寫了下來,包括各科老師的優缺點以及自己思考的改進意見,寫得滿滿當當。
  • 引領示範 市教研員作「教-學-評一體化教學」研討課
    盧臻老師執教「教-學-評一體化教學」示範研討課——《竹影》交流研討 達成共識  在鄭州市教研員盧臻老師的引領下,中原區80中全面推進「教-學-評一體化教學」已順利走過破冰之旅,由目標敘寫到教學設計到課堂實踐,不僅澄清了「教-學-評一體化教學
  • 宜春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開展學生評教活動
    為全面了解教師教學情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進一步規範教師教學行為,11月24日,宜春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組織19級各班學習委員和學生代表開展了評教活動。評教活動開始前,院長王軍民肯定了近年來學生評教活動對促進學院教育教學工作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同時指出了以往在開展這項工作過程中存在的不足,要求大家認真對待,不得馬虎,確保評教結果客觀、公正。在評教現場,同學們嚴格執行各項要求,19級學生第一次參加評教活動,態度格外認真。
  • 學生評價老師 三十八中開展不一樣的評教評學活動
    為改變傳統教育存在的不足,尊重學生的個性,為學生「量身定做」教育,三十八中定期舉辦生對老師的評教評學活動。    向學生發放調查問卷,學生以記名或不記名的方式,寫出自己心目中好老師是什麼樣的,在你的任課老師中,他們身上有哪些你欣賞的地方,有哪些不足,你對老師有哪些期望,你喜歡怎樣的課堂等,班主任及時收集信息並反饋給各位任課老師
  • 怎樣才是合適的線間距?
    「XX工,麻煩你把這組數據線的間距調大一些,我擔心串擾會比較大」「間距我已經按照3H處理了而且布線空間也沒辦法調整了」「這個DDR4是要跑2400M的,麻煩您調整一個合適的間距,儘量不要出問題」但是怎樣才是合適的間距,在layout工程師眼裡一直都是一個玄學的命題,只能放飛想像的翅膀,而不是一個可以用數字量化的結果
  • 科教科開展二季度住院醫師規培評教活動
    為加強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師資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教師帶教水平,確保培訓質量和實效,近日,科教科開展住培學員評教活動,140名住培學員參加評教活動。此次活動主要從教師的醫德醫風和師德師風、科務秘書對新入科學員是否進行入科教育、帶教老師在查體帶教和專科技能指導方面、對住院醫師規培輪轉要求了解情況、對住院醫師規培系統網上信息審核情況、書寫的病歷指導、對學員的疑難問題解答、人文關懷、每月的小講課、教學查房及病例討論開展情況、對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培養方面、出科理論考核情況、出科操作考核情況及手寫病歷修改情況等方面進行評價反饋。
  • 怎樣教二年級學生識字才記得住
    作為老師或者家長,怎樣讓孩子們在40分鐘內記住8——9個生字呢?一、大聲讀出來,也就是我們說的朗讀。朗讀有利於語言信號加深對大腦皮層的刺激,這樣「刻」的深,記憶的時間才久,不至於短時間內遺忘了。學生讀5——10遍就會枯燥無味,再不想讀了,這時就要變換方法,逐個逐個的為學生分析字形字義,才能提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1課的生字:詩,教孩子辨別:「左右結構,左邊一個言提旁,右邊上面一個土,下面一個寸。」妝,「左右結構,左邊兩點一豎,右邊一個女字。」碧,「上下結構,上面一個王,一個白,下面一個石頭的石。也可以說白馬王子坐在石頭上。」
  • 廬山市一中組織開展2017-2018學年度下學期學生評教工作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江華良報導:近日,廬山市一中組織開展2017-2018學年度下學期學生評教工作。  本次評教校辦公室從每班隨機抽取10名學生代表,採用問卷調查形式進行。各班學生對班上各任課教師的教學進行綜合評價,按A、B 、C、D分別為10、8、6、5分四個等級,給出對班級各科教師的總評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