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幹部時如何寫「缺點與不足」

2020-12-17 騰訊網

  如何精準表述缺點與不足,歷來是幹部考察材料的難點所在。有的幹部考察材料對缺點表述程式化、臉譜化較為明顯,有些缺點變成了「軟缺點」「可愛缺點」,還有像「希望」之類的「假缺點」,與其說「缺點」更像是「優點」。

  具體表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不夠詳細。寫優點洋洋灑灑,寫缺點往往一筆帶過,如表述某幹部缺點「有時工作粗些」、「個性較強」

  二是不夠直接。常用「有時、有些、過於、偶爾」等一些限制詞加以弱化,如評價某幹部「有時過於求穩,工作節奏慢了點」,還有的先戴個客觀的帽子再虛晃一槍,如,「平時忙於日常事務,理論學習不夠」,與其說是缺點,不如說是在為其解釋;

  三是不夠具體。抽象概括多,具體事例少,無法得到印證,諸如「有時有急躁情緒」、「抓工作有時過急」等;

  四是不夠鮮活。程式化、雷同化多,個性化語言少,「急躁」、「批評嚴厲」、「不夠大膽」等成了常見語;

  五是不夠辛辣。直言不諱的少,迴避主要缺點,拿小毛小病說事,無關痛癢,有的甚至以「建議」、「希望」來代替。

  破解「五不夠」的對策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相關焦點

  • 有效破解幹部考察缺點表述難題
    原標題:有效破解幹部考察缺點表述難題 如何精準表述缺點與不足,歷來是幹部考察材料的難點所在。浙江省委組織部實施幹部考察「五步成像法」以來,幹部考察材料在「特點寫清、成績寫實」方面有較大改進。但是,在考準寫準幹部的缺點方面,還存在不小差距。
  • 幹部考察「沒有缺點」就是缺點
    陳瑞根  從制度入手,營造出良好的幹部評價環境,讓談話對象實話實說、應說盡說,進而使組織部門真實、全面、準確地掌握考察對象的情況  近段時間,筆者參與了一些地方對基層幹部的考察工作,在相關談話中,有這樣一個現象值得注意:在提及考察對象的優點時,談話對象總是侃侃而談;一旦問起缺點和不足,對方要麼回答「沒有缺點」,要麼以
  • 畫得像,寫得實,內容精——例談幹部考察材料的撰寫要領
    就幹部考察材料的撰寫來說,難就難在怎樣用洗鍊的筆法、較短的篇幅,對考察對象作出全面、準確、客觀而又充分體現個性差異的評判,避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要像高手畫人物速寫那樣,寥寥數筆,一個惟妙惟肖、活靈活現的形象就躍然紙上。關於如何寫好幹部考察材料,我的認識、經驗和體會可以濃縮為這麼三句話:第一,「識人準」才能「畫得像」古人說:「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
  • 換屆期間幹部考察材料要這樣寫!
    幹部考察材料,是用靜態的文字記載考察者的考察過程和被考察者一段時期的德、能、勤、績、廉。總體來說,幹部考察材料要實事求是地反映幹部的思想品德和工作表現,準確、全面而客觀地描述其特長和缺點,有一說一,給組織部門、用人單位和上級領導選拔使用幹部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 幹部考察談話應把握「三度」
    考察談話是掌握幹部思想動態和現實情況的重要手段,也是組織部門察人識人的傳家寶。考察談話對於聽取幹部心聲、摸清隊伍現狀、找出問題根源、推動問題解決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利用有效的談話時間為考察對象準確「畫像」,談話技巧很重要。考察談話方式方法要有準度。「談得多不如談得好,談得好不如談得巧。」
  • 幹部考察要由「平面圖」到「立體畫」
    為幹部「畫像」是幹部選任的必經程序,是了解幹部思想動態、工作狀態的最佳方式,只有為幹部全方位多角度畫出精準「肖像」,掌握幹部的主要特點和實際表現,才有助於幹部選任工作中識人用人的精準度,防止幹部選用「千人一面」;才能讓「帶病者」曝出隱疾、現出原形,讓好幹部脫穎而出,用當其時、用其所長
  • 幹部政治考察有哪些困難、怎麼幹,這篇文章算是講明白了
    進行政治素質考察時,一般只注重了解考察關鍵時期和重大事件的大致情況。對日常工作中的政治素質考察,缺少一個基本的結構框架。哪些崗位的幹部需要重點考察其理論素養、政治敏銳性,哪些崗位的幹部則需要特別注意考察其政治立場的堅定性,哪些要素又是所有崗位必須考察的,這些都沒有明確要求,以致幹部政治素質考察不易操作。(三)知情者心理偏差導致政治素質考察信息難分辨。
  • 如何提高幹部考察準確性
    原標題:如何提高幹部考察準確性 為政之要,惟在用人。如何把好幹部選出來、用起來,始終是組織人事部門的一件大事。對於上述情況,在研究確定考察人選時,應看票不唯票,注意結合黨組織平時掌握情況、班子結構、工作需要等進行綜合考慮。對那些堅持原則、敢抓敢管、真正幹事、實績突出的幹部,即使得票不是最靠前,也要公正對待,敢於提拔使用,把幹部心思引導到幹事創業上,而不是用在拉選票搞關係上。
  • 軍轉幹部自傳怎麼寫?
    軍轉幹部自傳作用1、自傳是組織上歷史、全面地考察和了解幹部的重要渠道,通過幹部自傳,可進一步了解和熟悉幹部情況。4在幹部退役後,可以作為用人單位考察了解幹部的重要依據。2、幹部經歷過哪些學習階段,學習哪些基礎知識和專業,成績如何,曾參加過什麼群眾組織、團體及社會活動,擔任何職務,對幹部的思想意識、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的形成、變化有何影響。
  • 如何讓政治素質考察由虛變實?商南縣這樣做
    在好幹部標準裡,政治標準始終排在第一位。在幹部的使用和管理中,考準、考實政治素質始終是一個難點。幹部政治素質如何培養、怎麼考察?不少地方都在探索,如陝西鹹陽市的黨性體檢,遼寧阜新市的「四考四看」等,都有一定成效。
  • 公務員曝缺點被巡視領導勸告:少寫點,別太較真
    ,探索創新幹部考察的理念和方式。翻閱各考核組調研巡視案卷,不管是班子還是個人,都有兩三百字描述缺點與不足。(7月20日《人民日報》)說實話,對一個班子或個人寫出「兩三百字缺點」,我並不感到稀奇,在上世紀90年代公務員考核制度建立起,每年的年度考核,我就給自己寫過「兩三百字缺點」(或三條以上)。我不是單純湊字數,而是經過反覆思考,白紙黑字寫到考核表上,給自己一個警醒。
  • 面試時個人缺點如何回答?
    當你參加面試時總會遇到難以回答但又不得不回答的尷尬問題,其中在面試缺點都有哪些這類問題絕對會使一些人抓狂。
  • 【文學文道(24)】 寫好幹部考核評語應當把握的五個點
    三是作出結論時,既不誇大也不縮小。在全面考察、系統了解、深入分析基礎上,才能對考核對象作出具體評價,寫出考核評語。這一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堅持有一說一、有二說二,既不添枝加葉搞吹捧,也不截留剋扣去侵吞,既注意言之有據,也注重言而有信,把考核對象的真實情況如實地作出概括,確保考核評語的客觀準確。
  • 通州區推出近距離考察幹部辦法
    通州區推出近距離考察幹部辦法  在副中心建設重大項目中專項考察 在群眾口碑中分析幹部作風  通州區目前正承載著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重任,工程量大,任務多,如何在這樣的形勢中更加精準地選拔合適的幹部,  今年,通州區委組織部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將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環保督察等重點工作列為考察項目,成立了2個考察組,組織專項考察7次,進駐考察單位7家,與105名幹部進行了貼近式考察談話,近距離了解幹部的能力素質、精神狀態,特別是在面對急難險重工作任務時的表現情況。
  • 楊紅科:甘肅岷縣:考察「三問」為幹部精準「畫像」
    針對幹部考察「解析度」不高、「畫像」不準的問題,近年來,甘肅岷縣採取問「知情人」多聽日常表現、問「當事人」細聽自我認知、問「關鍵人」辨聽綜合評價「三問三核」的方式,重點在考察談話上求突破、出新招,使幹部考察的精度、準度實現了全面提升。
  • 【聲音】考察幹部也要「涉深水」
    考準考實幹部,需要「涉深水」,深入細緻地考察,層層遞進地了解,抽絲剝繭地分析選拔任用幹部,考察是必經環節,也是全面識別幹部,充分掌握其德、能等情況,防止「帶病提拔」的重要關口。「得人之道,在於識人。」如何在考察中煉就「火眼金睛」,考準考實選拔對象,為幹部精準畫像,辨出真才與偽才,是考察工作的重點,也是難點。東漢王充在《論衡》中說:「涉淺水者見蝦,其頗深者察魚鱉,其尤甚者觀蛟龍。足行跡殊,故所見之物異也。」意即在淺水裡只能見到小蝦,在水較深的地方能看到魚和龜鱉,但要見蛟龍,就必須到水更深的地方去。
  • 以數學思維精準考察幹部
    原標題:以數學思維精準考察幹部   幹部考察是選人用人的重要程序,也是確保政治生態風清氣正的源頭環節。如何精準考察識別幹部,既彰顯黨性覺悟,更講究方式方法。在這過程中,運用好數學思維理念方法,將定量分析有機融入定性評價,對考準考實幹部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劃定「等高線」,互動式聽心聲。
  • 【學習】提高幹部考察「解析度」
    當前,幹部考察工作中卻存在「解析度」不高的問題,有的「臨陣磨槍」,不到人事調整或地方換屆不考察幹部;有的「一年一度」,不到年終不考察幹部;有的「蜻蜓點水」,考察不深入、不具體,對幹部的了解掌握停留在感覺和印象中,致使幹部特點不清,「千人一面」。有效提高幹部考察的「解析度」,可以從以下方面努力。
  • 面試 缺點]-如何完美回答你的缺點有哪些?
    不管是參加學生會、社團的面試,還是求職時的工作面試,面試者最怕被問到「你的缺點有哪些?」這種問題,面試官主要是為了考察你是否真心想做這個工作(而不是當跳板或者聽說高薪體面而來)與你的性格和文化價值觀是否相符,故你的回答都應該圍繞這兩點來組織,即你所談的與缺點相關的每個經歷都應回歸到你通過這個經歷學到了哪些與該職位所需要的關鍵能力與技巧,這些經歷為何讓你想做這個工作,和該經歷體現出你什麼樣的適合這個職位的個人風格,當然要想因為好的回答而給面試官留下好印象很難,關鍵是避免留下壞印象。
  • 鳳翔建立「幹部促成長制度」 幹部存在不足提醒促成長
    2017年1月,鳳翔縣委發現在以往對幹部考察、綜合研判、民主生活會中發現的幹部不足,僅在考察和匯報材料中體現一下就被「束之高閣」,沒有及時進行反饋,使幹部很難正確認識不足,也容易使小毛病演變成大問題的現狀,提出了讓幹部「知不足、補短板、強弱項、促成長」的思路。為此,鳳翔縣委在多次調研的基礎上探索建立了《幹部不足提醒促成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