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李婷)「唉,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哇,往前走,莫回呀頭…」作曲家趙季平為電影《黃土地》《霸王別姬》《水滸傳》《笑傲江湖》等創作的歌曲唱響了大江南北。5月26日,滿頭銀髮,一身黑色線衫的趙季平來到成都,與觀眾分享歌曲創作拾零。
談劉歡唱《好漢歌》:好的配樂來自民間
「市面上太多程式化、晚會化、雷同化的音樂作品,它們譁眾取寵,不是來自創作者內心。」一開場,趙季平針便分享了他最近的憂慮,他認為好的歌曲創作,應該有獨特個性,有感人的魅力,同時要有創意。
1997年,張紀中擔任《水滸傳》製作人,他帶著厚厚的48集劇本找到趙季平寫主題歌。當時已經配樂過《大紅燈籠高高掛》的趙季平是拒絕的,為了保證音樂的完整性,他希望做的是整部劇的配樂和主題曲。
「說走咱就走,你有我有全都有,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闖九州。」趙季平回憶,易茗的詞讓他很喜歡,於是與劇組談妥後,創作了《公道在人間》《好漢歌》《天時地利與人和》等系列作品。
而《水滸傳》中大名鼎鼎的梁山泊,位於山東省濟寧市下轄。當時他去當地採風,結合山東方言的音調,最後《好漢歌》唱出來的開頭「大河向東流,天上的星星參北鬥。」其實與山東方言白話相差無幾。「好的民樂來自民間,方言是一塊寶庫,這是音樂對語言的延伸。」趙季平說自己去山西採風《喬家大院》,聽到嗩吶和夥伴感動到流淚,這些源自民間音樂最令他動容。
同時,《好漢歌》並沒有用傳統歌曲的開頭,轉而用打擊樂,民間戲曲結合,最後讓流行歌手劉歡演唱。「劉歡的版本是最讓我滿意的,匪氣不過分,又不是中規中矩。」
談王菲錄《笑傲江湖》錄了40遍:藝術是嚴謹的
而在1999年創作的《笑傲江湖》主題曲中,趙季平反其道而行之。他考慮到老版《笑傲江湖》中有《滄海一聲笑》這樣膾炙人口的歌曲,和「好漢歌」有異曲同工之妙,於是把《笑傲江湖》主題曲定位為既能感受到江湖難平危機紛紛,但同時又能優雅大氣。
「咿—呀——」趙季平現場唱出了這首歌的開頭。「其實這就像是令狐衝寶劍出鞘寒光一閃。」趙季平分析,配以「一劍飄飄,一生笑傲,浮世滔滔,人情渺渺,一劍飄飄,一生笑傲」的男聲合唱作為背景音樂,從而帶出男主音,令人盪氣迴腸。
由於《笑傲江湖》主題曲是劉歡和王菲合唱,令趙季平印象深刻的是,王菲錄中間的合唱錄了40遍之多。「這不是我們不滿意,而是她為了達到自己心中的標準。」這一點讓趙季平非常讚賞,他認為做藝術就是應該這樣,真正厲害的藝術家,會十分嚴謹地對待自己作品,對自己的作品有極致的追求。
談姚貝娜絕唱《1942》:要錄一首「天上的歌」
《1942》中的《生命之歌》是趙季平近年來的新作。提到這首的創作,趙季平說,這首歌的歌詞原本取自教堂上的歌詞。
「生命的河,喜樂的河,緩緩地流進我的心窩。」趙季平當時一看到這句歌的歌詞就深深被打動。「在那樣一個地震的年代,荒蕪的年代。」需要一首「天上的歌」,我們雖然頂著頭上的烏雲,但是要把憂傷灑落。
趙季平現場播放了這首歌,當他看到已經過世的女歌手姚貝娜演唱視頻時,聲音有些哽咽。「這也算是她的絕唱了,那時候她身體還很好,我們錄了幾遍,溝通彼此的想法,也合作得不錯。」
趙季平簡介>>>
趙季平,作曲家、教授。現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陝西省文聯主席,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主席,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及主席團成員,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他在中國音樂創作領域獨樹一幟,被譽為中國樂壇最具中國風格、中華氣質和民族文化精神的作曲家,是目前活躍在世界樂壇的中國作曲家之一。代表作交響詩《霸王別姬》、交響音畫《太陽鳥》、交響組曲《喬家大院》、民族管弦樂《慶典序曲》、《古槐尋根》、大提琴協奏曲《莊周夢》、管子協奏曲《絲綢之路幻想組曲》、二胡協奏曲《心香》、《第二琵琶協奏曲》、《第一小提琴協奏曲》、舞劇《大漠孤煙直》、《花兒》、陝北秧歌劇《米脂婆姨綏德漢》、交響京劇《楊門女將》、室內樂《關山月》、歌曲《大江南》、《斷橋遺夢》、《好漢歌》、《關雎》等。
此外,他接觸電影音樂從《黃土地》的配樂開始。先後又創作出了一系列為電影《紅高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霸王別姬》、《秋菊打官司》、《梅蘭芳》、《孔子》以及為電視劇《水滸傳》、《大宅門》、《喬家大院》、新版《三國》等家喻戶曉的音樂作品。他曾兩度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音樂獎以及法國南特國際電影節最佳音樂獎,中國電視「飛天獎」優秀音樂獎,「飛天獎」突出貢獻獎,四度獲得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音樂獎,六次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中國金唱片「藝術成就獎」,中國音樂金鐘獎「聲樂作品大獎」,「二十世紀華人經典作品獎」, 榮獲2017「中華之光」 傳播中華文化年度人物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