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大師」趙季平來蓉 講《笑傲江湖》《水滸傳》《1942》裡的...

2020-12-22 川觀新聞SCOL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李婷)「唉,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哇,往前走,莫回呀頭…」作曲家趙季平為電影《黃土地》《霸王別姬》《水滸傳》《笑傲江湖》等創作的歌曲唱響了大江南北。5月26日,滿頭銀髮,一身黑色線衫的趙季平來到成都,與觀眾分享歌曲創作拾零。

談劉歡唱《好漢歌》:好的配樂來自民間

「市面上太多程式化、晚會化、雷同化的音樂作品,它們譁眾取寵,不是來自創作者內心。」一開場,趙季平針便分享了他最近的憂慮,他認為好的歌曲創作,應該有獨特個性,有感人的魅力,同時要有創意。

1997年,張紀中擔任《水滸傳》製作人,他帶著厚厚的48集劇本找到趙季平寫主題歌。當時已經配樂過《大紅燈籠高高掛》的趙季平是拒絕的,為了保證音樂的完整性,他希望做的是整部劇的配樂和主題曲。

「說走咱就走,你有我有全都有,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闖九州。」趙季平回憶,易茗的詞讓他很喜歡,於是與劇組談妥後,創作了《公道在人間》《好漢歌》《天時地利與人和》等系列作品。

而《水滸傳》中大名鼎鼎的梁山泊,位於山東省濟寧市下轄。當時他去當地採風,結合山東方言的音調,最後《好漢歌》唱出來的開頭「大河向東流,天上的星星參北鬥。」其實與山東方言白話相差無幾。「好的民樂來自民間,方言是一塊寶庫,這是音樂對語言的延伸。」趙季平說自己去山西採風《喬家大院》,聽到嗩吶和夥伴感動到流淚,這些源自民間音樂最令他動容。

同時,《好漢歌》並沒有用傳統歌曲的開頭,轉而用打擊樂,民間戲曲結合,最後讓流行歌手劉歡演唱。「劉歡的版本是最讓我滿意的,匪氣不過分,又不是中規中矩。」

談王菲錄《笑傲江湖》錄了40遍:藝術是嚴謹的

而在1999年創作的《笑傲江湖》主題曲中,趙季平反其道而行之。他考慮到老版《笑傲江湖》中有《滄海一聲笑》這樣膾炙人口的歌曲,和「好漢歌」有異曲同工之妙,於是把《笑傲江湖》主題曲定位為既能感受到江湖難平危機紛紛,但同時又能優雅大氣。

「咿—呀——」趙季平現場唱出了這首歌的開頭。「其實這就像是令狐衝寶劍出鞘寒光一閃。」趙季平分析,配以「一劍飄飄,一生笑傲,浮世滔滔,人情渺渺,一劍飄飄,一生笑傲」的男聲合唱作為背景音樂,從而帶出男主音,令人盪氣迴腸。

由於《笑傲江湖》主題曲是劉歡和王菲合唱,令趙季平印象深刻的是,王菲錄中間的合唱錄了40遍之多。「這不是我們不滿意,而是她為了達到自己心中的標準。」這一點讓趙季平非常讚賞,他認為做藝術就是應該這樣,真正厲害的藝術家,會十分嚴謹地對待自己作品,對自己的作品有極致的追求。

談姚貝娜絕唱《1942》:要錄一首「天上的歌」

《1942》中的《生命之歌》是趙季平近年來的新作。提到這首的創作,趙季平說,這首歌的歌詞原本取自教堂上的歌詞。

「生命的河,喜樂的河,緩緩地流進我的心窩。」趙季平當時一看到這句歌的歌詞就深深被打動。「在那樣一個地震的年代,荒蕪的年代。」需要一首「天上的歌」,我們雖然頂著頭上的烏雲,但是要把憂傷灑落。

趙季平現場播放了這首歌,當他看到已經過世的女歌手姚貝娜演唱視頻時,聲音有些哽咽。「這也算是她的絕唱了,那時候她身體還很好,我們錄了幾遍,溝通彼此的想法,也合作得不錯。」

趙季平簡介>>>

趙季平,作曲家、教授。現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陝西省文聯主席,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主席,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及主席團成員,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他在中國音樂創作領域獨樹一幟,被譽為中國樂壇最具中國風格、中華氣質和民族文化精神的作曲家,是目前活躍在世界樂壇的中國作曲家之一。代表作交響詩《霸王別姬》、交響音畫《太陽鳥》、交響組曲《喬家大院》、民族管弦樂《慶典序曲》、《古槐尋根》、大提琴協奏曲《莊周夢》、管子協奏曲《絲綢之路幻想組曲》、二胡協奏曲《心香》、《第二琵琶協奏曲》、《第一小提琴協奏曲》、舞劇《大漠孤煙直》、《花兒》、陝北秧歌劇《米脂婆姨綏德漢》、交響京劇《楊門女將》、室內樂《關山月》、歌曲《大江南》、《斷橋遺夢》、《好漢歌》、《關雎》等。

此外,他接觸電影音樂從《黃土地》的配樂開始。先後又創作出了一系列為電影《紅高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霸王別姬》、《秋菊打官司》、《梅蘭芳》、《孔子》以及為電視劇《水滸傳》、《大宅門》、《喬家大院》、新版《三國》等家喻戶曉的音樂作品。他曾兩度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音樂獎以及法國南特國際電影節最佳音樂獎,中國電視「飛天獎」優秀音樂獎,「飛天獎」突出貢獻獎,四度獲得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音樂獎,六次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中國金唱片「藝術成就獎」,中國音樂金鐘獎「聲樂作品大獎」,「二十世紀華人經典作品獎」, 榮獲2017「中華之光」 傳播中華文化年度人物大獎。

相關焦點

  • 影視作曲大師趙季平談《大話西遊》音樂創作
    就要這種原汁原味的東西,跟電影畫面裡呈現的隴縣山區的玉米、辣椒一樣,非常直觀。  廣州日報:你如何平衡電影畫面和音樂的關係?  趙季平:音樂能賦予一部電影一個內核,就像我常說的那樣,電影音樂是一部電影的靈魂,音樂不能將就於畫面。如何平衡主要是靠個人的感悟,比較難用語言來描述。
  • 「趙季平這個中國人,你們要注意他」
    >……以及《黃土地》《紅高粱》《大閱兵》《霸王別姬》《大話西遊》《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活著》《白鹿原》《水滸傳》《三國》《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神鵰俠侶》《喬家大院》《大秦帝國》等等這些當代中國最優秀的影視劇,它們的配樂也都由趙季平操刀。
  • 趙季平:我的音樂中,大量的是老百姓的聲音
    演出時,年逾90的女作曲家黃準、86歲老作曲家呂其明,分坐趙季平兩側,為他助陣。中場休息時,一位上海老觀眾認出了趙季平,直接對他豎起大拇指,「你寫出了中國民族音樂的大作!」上海音樂學院教授楊燕迪也來到音樂會現場。「業界公認,趙先生的作品雅俗共賞。他是寫旋律的大師,酣暢淋漓,又帶有強烈的陝西風格。」
  • 趙季平:把音樂寫到老百姓心坎裡
    在近60年的藝術生涯中,趙季平創作了逾千部音樂作品,其中既有《黃土地》《紅高粱》《霸王別姬》《大話西遊》《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白鹿原》《水滸傳》等優秀影視配樂,也有交響樂、協奏曲、室內樂、歌劇、民族管弦樂、舞劇、藝術歌曲等不同類型的音樂作品,題材之廣、數量之多、質量之高,令人嘆服。他堅持從民族民間汲取音樂養分,為人民創作,以傳統和世界對話,因此被譽為「最具東方色彩和中國風格的作曲家」。
  • 從《笑傲江湖》裡的小人物狄修來看大師是怎樣煉成的
    今天我們就從金庸的經典作品《笑傲江湖》裡,一個叫狄修的小人物來看一看。何物狄修?沒有看過《笑傲江湖》原著小說的人可能都會覺得疑惑:狄修是誰?狄修是左冷禪座下的弟子,排行未知。但他這個人物雖小,人品之惡劣,為人之惡毒無恥,卻是在整部人稱「腥臊撲鼻」的《笑傲江湖》裡都是很難找的。他的第一出場,是在劉正風「金盆洗手」的宴會上。在劉正風控制住了嵩山派費彬,而陸柏等人又控制住了劉正風的家人的時候。
  • 趙季平:靜不下心寫的音樂都是活兒,留不下來
    在中國當代作曲家中,趙季平是把音樂寫得「好聽」的典範,而不管是為影視配樂,還是寫樂隊作品,中國民族民間音樂都是他的根,是他脫不去的「鄉愁」。2月1日,在上海交響樂團「2019新春音樂會」上,趙季平的《絲路音樂瞬間》、交響組曲《喬家大院》將由指揮家餘隆執棒,依次奏響,後者除了請來女高音歌唱家雷佳領銜演唱,更邀來曾為電視劇《喬家大院》配樂伴奏的晉胡演奏家李保青、二股弦演奏家尤建明獻演。
  • 作曲家趙季平:把音樂寫進百姓心坎裡
    「我在學校學的是西洋作曲技法。得知我的分配單位,父親很高興,認為學習民族民間音樂有很大好處。」他開始研究秦腔、碗碗腔、眉戶,了解它們的曲牌形式、唱腔結構、鑼鼓特點等,並與其他劇種作比較,尋找不同點。那些年間,他跑遍了關中、陝南和陝北,創作戲譜疊起來的高度可以到屋頂。「可以說,我一直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民間文化滋養著。」
  • 趙季平力作《交響組曲--喬家大院》專輯正式發行
    《交響組曲---喬家大院》專輯照片近日,由著名作曲家趙季平創作的交響樂作品《交響組曲--喬家大院》精裝專輯正式發行。據悉,趙季平先生是在創作電視劇《喬家大院》的音樂時,深受晉商文化的感染,於是產生了創作交響組曲的想法。經過兩年對晉商文化和中國各種民族樂器的精心研究,並多次赴山西採風,又歷經過半年的艱辛創作,終於完成了這一巨作——《交響組曲—喬家大院》。
  • 笑傲江湖:當你成為武俠小說的主角,怎麼玩轉你的江湖?
    「武俠」,是中國文化一個最為獨特的標籤,在武俠大師們的薰陶下,幾乎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都有一座嚮往的江湖,試問誰不想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鮮衣怒馬,笑傲江湖呢?在根據金庸原著改編的《新笑傲江湖》手遊中,就完全可以滿足你的願望!
  • <笑傲江湖>引"笑的思考":喜劇不是咯吱而是會心一笑
    圖為《笑傲江湖》節目中的參賽組合「默劇雙響炮」。  《笑傲江湖》歷時三個多月,來自全國各地的草根喜劇達人輪番登場,將各自對喜劇的理解、對幽默的定義呈現給觀眾,與其他同類型喜劇節目不同,《笑傲江湖》找尋的是沒有太多喜劇表演經歷的非專業選手,但他們都有一顆熱愛喜劇的心。在這樣一個節目中,喜劇不再局限於相聲和小品,歌聲、舞蹈、模仿甚至是默劇,都能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歡樂。
  • 《笑傲江湖》中,佛門領袖方證大師的武功,能與東方不敗相鬥嗎?
    說到《笑傲江湖》當中的高手,其實可以用任我行的一句話去總結,那就是任我行佩服的那三個半人,第一個是奪取了任我行教主寶座的東方不敗,不但武功高強,而心思機敏;第二個是內功已臻化境,但是為人謙讓,心地慈悲的方證大師;第三個是劍法通神,遠超任我行的風清揚;第三個半是劍法獨到,潔身自好的衝虛道長
  • 趙季平專場音樂會16日登陸成都 當晚會有一首神秘曲目
    作品專場音樂會 趙季平居然還有一首「隱藏曲目」 雖然早已是音樂圈內的大師級別人物,可是74歲的趙季平對作品依舊一絲不苟,早早來到排練現場,為16日晚的專場音樂會做最後的準備。
  • 趙季平代表:文藝創作應面向生活 講好中國故事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陝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趙季平。中國青年網記者 楊茜攝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18日電(記者 李川 楊茜 實習記者 梅寒)「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作曲家應該靜下心來,去掉浮躁,認真創作。用中國自己的語言,寫出有中國氣派、有中國風格,能和世界對話並留得下來的時代性作品。」
  • 笑傲江湖中,風清揚說一生中只遇到三個高手,他們都是誰呢?
    ——《江湖行》金庸先生筆下有武術英雄好漢,和《水滸傳》這類比較寫實的小說不同,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將我們想像中的江湖刻畫的淋漓盡致,很多人都是從小看著金庸先生的作品長大。諸如膾炙人口的笑傲江湖、射鵰三部曲等等。每一部小說當中都會有許多頂尖高手,大家最感興趣的話題就是給他們的武力值排序。
  • 五部《笑傲江湖》電視劇,發哥演的令狐衝你絕對沒有看過
    《笑傲江湖》是武俠大師金庸老先生創作的一部武俠小說,該小說最早於1967年開始創作並連載於《明報》,並於1969年完成。「笑傲江湖」源自吳承恩著《西遊記》中的一句詞:「得來烹煮味偏濃,笑傲江湖打哄。」從1978年開始,《笑傲江湖》便搬上了屏幕,從港臺到內地,到新加坡都有過拍攝,筆者精心選擇了五部比較經典,傳聞度比較高的,與大家一起賞閱。
  • 《新笑傲江湖》新手怎麼玩 新手快速入門指南
    導 讀 新笑傲江湖新手攻略姜維廣大的新手玩家們帶來福利,為大家更快的熟悉遊戲的玩法,帶來更好的遊戲體驗,
  • 《笑傲江湖》沒有朝代?金庸有3處伏筆,暗示1518年明朝正德年間
    事實上,金庸先生給《笑傲江湖》設置過年代背景,只不過都以伏筆的形式設置,如果不細心品味,很難發現此中的奧妙。武俠因架空歷史而精彩在討論《笑傲江湖》的年代背景前,筆者想說明一點,武俠小說是一種文學體裁,跟《三國演義》、《水滸傳》一樣,可以有具體的歷史背景,但它絕不能按照正史來寫,要不然還要「二十四史」何用。
  • 笑傲江湖裡任我行怎麼突然就死了,他到底是怎麼死的?是誰出了手
    關於金庸在笑傲江湖裡把任我行突然寫暴斃這一點,很多網友都不能理解,怎麼說任我行也是一代梟雄,而且自稱找到了解決吸功大法弊端的方法,怎麼就突然暴斃了呢? 關於這一點網上眾說紛紜,幾乎每一種說法都有點可信度,大家可以來看看。 一、是任盈盈下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