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秋天的第一碗王渠則富硒米粥,暖胃又富民
金秋十月,美麗小鎮王渠則已是滿城盡帶黃金甲。「從這裡進,從這開始......」「今天差不多就能全部收割完.....」熱鬧的人聲夾雜著機器收割的轟鳴聲,廟界村富硒穀子基地一派收割忙景。
2020年,廟界村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以「西澗丹林」富硒產業鏈條為抓手,結合農村「三變」改革,採用「村黨支部+公司+集體經濟+農戶」的模式,整合了上廟界村小組550畝土地,發展了富硒穀子種植項目。
春耕備耕
鋤草
谷穗
豐收
入庫
穀子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性喜高溫,生育適溫22~30度,海拔1000公尺以下均適合栽培 ,屬於耐旱穩產作物,在我國北方有較廣泛的種植。經過多方調查研究比對,廟界村土地十分適合種植穀子。同時,村支兩委在縣農業局、鎮政府的支持下,引進了山西省四行滲水地膜全覆蓋滴灌穴播種植技術,一來增加產量,通過滲水地膜可以蓄水保水、增溫提墒、提高單產,較傳統大田種植增產30%以上;二來提升種植效率,通過採用地膜覆蓋機械精準穴播,實現免間苗,省力省時。
穀米不僅供食用,還可入藥,有清熱、清渴,滋陰,補脾腎和腸胃,利小便、治水瀉等功效,又可釀酒,常吃小米還能降血壓、防治消化不良、補血健腦、安眠等功效。其莖葉又是牲畜的優等飼料,其谷糠又是豬、雞的良好飼料。穀子成長後期採用無人機葉面噴施硒肥技術給穀子富硒。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享有「長壽元素」、「抗癌之王」等美譽。如此一來富了硒的穀米營養價值更高,加之富硒產業市場前景好,附加值高,富硒穀子帶貧益貧十分明顯。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今年廟界村富硒穀子項目收穫穀子約18萬斤,按售價不低於3.5元每斤,收入約63萬元,入股農民資金收益約為15%,4戶貧困戶可增加收入約3000元每戶。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看著一粒粒金黃圓潤的穀子放進倉庫,入股農戶個個喜笑顏開,「好穀子啊,顏色亮、顆粒飽滿......」「就等著收錢了,嘻嘻......」富硒穀子不僅給農民帶來了「好胃口」,更帶來了「好收成」。
靖邊縣文化和旅遊文物廣電局主辦
主編:劉小飛
責任編輯:陳化銀
編輯:雷英
視頻製作:王俐
靖邊文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