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增值稅留抵稅可抵減查補稅款欠稅嗎?
根據《關於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將增值稅進項留抵稅額抵減查補稅款欠稅問題的批覆》的規定: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拖欠納稅檢查應補繳的增值稅稅款,如果納稅人有進項留抵稅額,可按照《關於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用進項留抵稅額抵減增值稅欠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4〕112號)的規定,用增值稅留抵稅額抵減查補稅款欠稅。為確保稅務機關和國庫入庫數字對帳一致,抵減的查補稅款不能作為稽查已入庫稅款統計。
自2020年3月1日起,對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納稅擔保人應繳納的欠稅及滯納金不再要求同時繳納,可以先行繳納欠稅,再依法繳納滯納金。所稱欠稅是指依照《欠稅公告辦法(試行)》(國家稅務總局令第9號公布,第44號修改)第三條、第十三條規定認定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納稅擔保人超過稅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期限或者超過稅務機關依照稅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確定的納稅期限未繳納的稅款。
2、單位或者個體工商戶向企業員工個人無償提供借款,需要繳納增值稅嗎?
不需要視同銷售,沒有增值稅。根據《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 》第十條第三項規定,銷售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是指有償提供服務、有償轉讓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但屬於下列非經營活動的情形除外:(三)單位或者個體工商戶為聘用的員工提供服務。
3、遞延所得稅資產如何確認?
遞延所得稅資產產生於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認因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應以未來期間可能取得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如果不能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不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對於按照稅法規定可以結轉以後年度的未彌補虧損,應視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處理。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時,應當以預期收回該資產期間的適用所得稅稅率為基礎計算確定。
4、哪些快遞收入免徵增值稅?
快遞收派服務免徵增值稅的範圍必須是疫情防控期間(政策規定的執行時間為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資快遞收派服務取得的收入。無論是小規模納稅人還是一般納稅人,都可以享受。需要注意的是,免徵增值稅需要進行免稅申報。免徵增值稅不是零申報,是需要按照規定「自行判別、申報享受」,通過增值稅免稅申報享受稅收優惠。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資快遞收派服務取得的收入,是指為居民個人快遞貨物提供的收派服務取得的收入。
5、加計抵減政策執行至2021年12月31日,該政策到期前納稅人註銷時結餘的加計抵減額如何處理?
根據《關於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第七條第(六)項規定,加計抵減政策執行到期後,納稅人不再計提加計抵減額,結餘的加計抵減額停止抵減。加計抵減政策執行到期前納稅人註銷,結餘的加計抵減額同樣適用上述規定,不再進行相應處理。需要說明的是,此處加計抵減額的結餘,包括正數也包括負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