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回了一趟老家。
相對比較少關注網際網路,所以也沒有更文。
之前挖的坑,都快要把我埋了。
但還是注意到了一句刷屏的話:
「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說的是被美團收購的摩拜,它的創始人胡瑋煒套現15億。
好像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這種「驚世駭俗」的新聞出現。
之前是25歲的李叫獸,憑藉一個公眾號,
以近億估值成為百度最年輕的90後副總裁;
更早的是那個什麼超級課程表的90後CEO,
很串的在電視機前叫囂他分紅一個億;
……
嗯,人們總是熱衷於關注這種天然刺激性的新聞。
這是一個販賣焦慮的時代。
這樣的時代顯得很浮躁,也很勢利。
他們總在捅你的痛處,捅大眾的G點。
就如同去年疑是支付寶出的一句文案:
「年紀越大,越沒有人原諒你的窮」
這句話不但販賣焦慮,還製造恐慌。
而「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也是一句很有殺傷力的文案;
同時,也是一句毒雞湯,還是用砒霜熬製的。
由此,我想起了8年前,我寫的一套文案。
也是我第一次出街的作品,那是一套「自嗨成功學雞湯」。
那時候的我,真正進入廣告行業還不到半年。
那是當時大金空調的推廣,一套系列稿。
記得當時負責這個客戶的客戶總監,
提完案回來後開心地跟我說:
「你的文案獲得了全場好評哦,他們領導表示很喜歡。」
你們別提我聽到這句話心裡有多開心了。
但是這個結果沒有那麼順利,說一下背景吧。
2010年3月,大金空調要做一套平面推廣。
在5.1的時候投放地鐵車廂,好像還有居家類雜誌?
客戶給出了四段資料,讓我們梳理成四個賣點系列稿。
整理之後大概如下:
賣點1.
大金空調有86年歷史,是日本專業做製冷的品牌;
賣點2.
2009年銷售額59.8億,連續4年中央空調市場銷冠;
賣點3.
擁有領先行業標準的超強靜音系統,低至22dB;
賣點4.
想要從商用市場進軍家用市場,並且同樣很專業。
當然,這是當時從一大段的文字中梳理出來的關鍵信息。
一開始構思這套文案,我覺得我被他們之前的廣告框住了。
眼明手快的我一下子就被那幾個數字吸引了。
很快就提煉出以下的文案標題:
稿一:86年專注空調,世界級製冷專家
稿二:近60億年銷售額,4年蟬聯冠軍
稿三:22分貝超強靜音,領先行業標準
稿四:2個領域專家,商用家用同樣專業
這最後一個賣點沒有數字,還是硬凹出來的。
畫面上沿用了他們之前的廣告風格。
大概長這樣。
結果這次提案大敗而歸。
他們領導很不滿意,可能這種東西看多了,早沒了新鮮感。
那就是重新想創意,文案重新寫,畫面重新設計。
那怎麼辦呢?
文案指導告訴我:那得換種溝通方式了。
嗯,可以從消費群體想起,看他們需要什麼?
當時的大金空調賣的還挺貴,
目標群體可以說是高端客群了。
而那會的我,剛剛參與做完兩個房地產項目的提案,
有一些房地產廣告的思維,還停留在大腦。
我就想,是不是可以說一些那些高端客群認同的價值觀。
看能不能引起他們的共鳴,讓他們產生消費?
帶著這個想法,我寫出了一套「成功學雞湯」。
拿去跟文案指導和創意總監一碰,竟然通過。
然後就做了稿出來。
然後就有了下面這套出街的廣告。
「專業,就是比他人更專注」
這一句是我最喜歡的。
也是裡面最不像「成功學雞湯」的了。
我當時是從兩個關鍵詞想的:「專家」和「專注」。
86年一直在做一件事,那不就是很專注嗎?
極度專注的結果,那就自然帶來專業了。
「成功者,忘記自己成功過」
這句話,我大概受到了那句經典廣告語的影響。
艾維斯租車公司的那句「我們是第二,所以我們更努力」。
人家第二,都要更努力。
那連續4年銷冠,那不就是一直不滿足,一直很努力麼?
不就是每一次都是從零開始去做麼?
我覺得那些成功人士,應該會喜歡這種雞湯。
「境界,來自永無止境的追求」
這句後來是修改過的,原來去提案的版本是:
「靜界人生,人生境界」(額,現在想起來真是尬)
後來客戶說這句不像個觀點,跟其他的不太一樣。
然後我就想到了「靜界,來自永無止境的追求」,
客戶說我們不要諧音(不得不說,這個客戶真有追求)。
然後改著改著就變成了這樣,主標完全沒有了「靜音」。
是我覺得最不好的一句。
「強者,從容馳騁不同領域」
要現在的我說,這句不好的地方大概在「馳騁」兩個字。
這詞太書面語,太文縐縐了,並且略生僻。
文案指導跟我說,文案要寫得初中生都看得懂那種。
不要用生詞,不要用複雜句式。
客戶生怕自己的牛逼信息沒有傳遞完整出去。
說必須要有內文去詳細解釋。
所以,以前的廣告會認真寫正文。
正文跟標題一樣,也要字斟句酌。
我當時的文案指導,教我寫正文要有「起-承-轉-合」。
這套文案的正文就是嚴格按照這個格式來寫的。
但我現在讀起來,形式感有了,節奏感還是差了點。
想起來,當時真的是深受房地產的毒害。
這...尷尬到溢出屏幕的地產調性和自嗨腔調。
我想當時應該是歪打正著,正好寫出了那位領導的心聲?
唉,果然客戶大佬說好的才是真的好!
儘管如此,我到現在還清楚地記得,
那天上午,在擁擠的廣州地鐵3號線上,
我第一眼看到這四張稿華麗麗的出現在車廂時,
內心那說不出的激動與興奮,
畢竟是第一次自己的作品出街啊。
我也不是很懂之前說的打5.1的節點,
結果硬生生拖到了11月份才上。
而11月,不是天氣要涼快了嗎?
賣什麼空調?(手動滑稽)
說回來,回家幾天我翻了家裡書架裡的書。
大多數是我高中和大學時候買的書。
好多已經泛黃。
翻到其中一本,當時正備戰高考的我,
認真在書裡隨手寫了讀書筆記。
看著剛勁俊秀的字跡,竟有點恍若隔世。
那時候的我,還會認真看書,認真寫字。
嗯,寫這篇,好像思路挺亂的吧?
只是在當下這個時代,我有點懷念以前的自己。
我有點懷念,那個會認真寫文案,認真寫正文的自己;
我有點懷念,那個會因為客戶的誇讚而暗自雀喜的自己;
我有點懷念,那個會因為看到第一次出街的文案而無比激動的自己;
我有點懷念,那個會認真看書,認真寫筆記的自己。
「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但,你也要耐心等你自己!
就如同我很喜歡這套文案裡面的一句:
專業,就是比他人更專注。
全文完。
關於我
about me
七姑八姨都服氣的廣告八卦家
被判處終生實習的文案鍵盤俠
尬歌尬聊但不覺尬的重症患者
某佛系歌手音樂群的已故群主
育有一兒今年春天剛上幼兒園
想成為David Ogilvy一樣的
廣告教父?不存在的
想成為Neil French一樣的
文案之神?醒醒吧
聽過無數句slogan,依然寫不好一句文案
不妨看看《文案怪談》
你會發現上面說的都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