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由負面情緒帶來的內心失望?

2020-12-17 是靜姑娘呀

在生活中,相信你也常常有這種感覺:

別人明明答應你下午五點完成任務,可是他沒完成,你心中就會失望,會覺得這個人怎麼這樣,說話不算數。

別人明明答應了你,周末請你吃飯,但卻沒有去,也沒有告訴你,你心裡莫名的一陣失落。

明明想這次考試要考個好成績,可是這次的成績卻是沒及格。

我相信,這樣的想法或心情,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

這就叫做「落差」。我們在生活中對很多事都是有一定期待的,但是實際發生的結果和我們期待之間是有一定差距的,這就是落差。

以上的這些事情,都是由落差帶給我們的失望。

反觀我們生活中絕大多數負面情緒都是來自心裡落差,這種落差可能給我們帶來的情緒感受有很多,比如失望、憂慮、憤怒、迷茫、空虛、不快樂、缺乏安全感等。如果我們認為由落差帶的的負面情緒是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感受的話,那怎麼樣去減弱甚至消除這種感受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分享的三個內容:

1、絕大多數的負面情緒都來自於假煩惱。

2、避開負面情緒首先要了解大腦的工作原理:鈴鐺模式和推拉系統。

3、改變思維方式能夠改變我們由落差帶來的負面情緒。

01

絕大多數負面情緒其實都是來自假煩惱。

什麼是「假煩惱」呢?我們的負面情緒又是怎樣受假煩惱影響的?

為了說明什麼是假煩惱,我們先來看個案例,了解什麼是「真煩惱」。

領導交給小王一項任務,讓小王第二天一早給回復。結果第二天小王沒能完成任務。領導說怎麼這點任務都沒完成呢?此時小王覺得很煩惱,這就是「真煩惱」。

那什麼是「假煩惱」呢?

小王被領導責備了,此時他心裡會想領導是不是對我有意見了,會不會討厭我,是不是自己能力太弱了不適合這個崗位,領導會讓我辭職嗎,我是不是要面臨失業了?

後面這一系列的煩惱就是「假煩惱」。假煩惱就是自己內心對真煩惱的進一步解讀。是我們假想出來的問題,而這些假問題往往比真正發生的問題要嚴重得多。往往是這種假問題讓我們陷入負面情緒無法自拔。

其實我們生活中99%的糟糕的結果都不會發生,可是我們卻真實地陷入到了這種糟糕的想像當中。所以,我們其實很少被事情本身所影響,真正影響的是這些事情本身給我們帶來的感受。

我們在生活中遇到負面感受,讓我們覺得很失落的時候,首先要想一想,我們這些失落的情緒來自於真的帶來負面結果的本身還是我對這個問題又進行了很多自己的聯想想像和解讀?

當同事沒跟你打招呼,你懷疑別人跟他說你壞話而糾結還是因為他只是心情不好?

你生老公的氣,是因為老公沒有給你送花還是懷疑他有外遇?

你給領導提建議領導沒回復,是因為領導還沒來得及回復還是你認為領導不想理你?

處理不好這些假煩惱會讓我們深深陷入到負面情緒中。如果我們要擺脫這種帶來的落差、失望那麼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消除這種原本不存在的由假煩惱帶來的負面情緒,直面真正煩惱的問題。

所以,要邁出第一步,我們就要直面真煩惱。那麼真煩惱該怎麼面對呢?這就是我們要思考的第二個話題。

02

如何面對並處理「真煩惱」?首先我們要了解大腦的工作模式:推拉系統和鈴鐺模式

我們大腦中間有一個小球,這個小球會向各個方面擺動,就像鈴鐺內部的小錘一樣,這個小球一樣的東西在醫學上就叫做扁桃體,或者說大腦的邊緣系統。我們的情緒,主要是受大腦邊緣系統的控制。在我們大腦中,還有一部分叫做大腦新皮層,這個區域,就是負責我們的大腦思考和理性分析。所以,我們大腦有專門負責情緒的區域和專門負責理性的區域。關於大腦的這兩部分有個重大發現:即這兩個區域不能同時工作。也就是說當我們感到很感動情緒佔主導地位的時候我們就會失去理智,而我們用理性腦思考問題的時候就不太容易開動感情,所以,生物學家就把這個系統稱為「推拉系統」。

什麼是「推拉系統」系統呢?

「推」指的是大腦將情緒向內部驅趕。此時,鈴鐺內部的小球和情感產生效應,我們會感動,失去理智。

「拉」則指大腦將事件推送至皮層,我們思考問題卻不會動感情。

這一發現是心理學上的一重大裡程碑。為了證明「推拉」系統,有人分三個步驟做了實驗。

第一步:讓志願者觀察令人難過的圖像和令人感動的圖像,例如哭泣的男人或女人。在他們觀察圖像的同時,有人會通過複雜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科技測量他們的供血量以及大腦的活動情況。當志願者感動時,腦部扁桃體(鈴鐺中的小錘)處於活動狀態而外皮層則幾乎沒有活動。

第二步:對同一批志願者進行心算測試,這就要求他們思考,而不會有感動。這種情況下大腦皮層開始活動而腦部扁桃體則處於休息狀態。

第三步:讓志願者看另一幅令人激動的畫(戀愛場景或事故現場),同時讓他們數一數圖片上有幾個人。在清點流淚的男女或婚禮見證人的數量時,他們大腦中的一切都變了。大腦皮層活動,情緒感變弱。心算會使得大腦皮層運作,而腦部扁桃體在此期間則「安靜」了下來。

研究大腦的實驗告訴我們,當我們在面臨各種情緒的時候,如果能讓我們的新皮層部分進行理性的思考的話,那就能控制情緒腦,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在有情緒的時候理性思考,那就會更好地控制負面情緒。

這就是第二個問題的答案,如何面對真煩惱?要利用情緒腦和理性腦不能同時工作的原理,在面對負面情緒帶來的落差失落的時候,調用理性腦思考問題,平復負面情緒帶來的落差失落。

知道了大腦處理情緒的原理,我們還要在實踐中加以運用。那麼有哪些方法,或者工具來應對負面情緒呢?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講的第三點。

03

有哪些方法、工具,甚至是思維模式能讓我們更好地應對負面情緒?

①思維阻斷

很多事情讓我們產生負面情緒其實是我們大腦自己建立起兩者的關聯的,比如早上被領導批評後很難過,可是反過來想想,被批評過後真的要難過嗎?為什麼一定要難過呢?要問問自己,真的只有這一種選擇嗎?

我們為大腦設定了一個固有的反應,或許一切都是因為大腦中的思維定勢,我們要做的就是打破這種思維定勢,在被領導批評後除了生氣難過還可以反思下怎麼做的更好,怎麼讓領導滿意。

選擇這樣思考的話下次遇到同樣的問題可能就不是負面情緒了,而是積極地看待問題。

②、多角度思考方法。

我們的生活其實不取決於某些事情的成敗,我們的成敗是由多元因素決定的,我們每個人不是只有成功或失敗,只有優點或缺點,我們的生活就是一個混合的成功與失敗的混合體,而這一切都不能決定我們最終的人生價值。

跳出固有思維,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就會發現其實都不是事。某一個維度沒有做好不代表我們的生活就搞砸了,要全面完整的看待事情。

③、自戀

多看自己成功的地方以及優點。把目前遇到的不開心的事情都看成通往成功路上的必經之路,就會把負面情緒賦予積極的意義。多肯定自己、看到自己的優點其實是處理負面情緒很重要的方法。

④、專注於化解問題

很多負面情緒都是因為問題沒有很好的解決,那我們就專注於解決問題本身。遇到問題,首先要明白這是什麼問題?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問題?要用理性腦分析問題並尋找解決方法。找到一個最可行的方法後充分的做出實施計劃,最後賦予行動。當我們解決了問題,負面情緒也多會煙消雲散。

最後:

負面情緒不可怕,但是一旦出現就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或大或小的影響。我們要充分認識並避免陷入由假情緒帶來的情緒陷阱。了解大腦的工作原因:鈴鐺模式和推拉系統,當出現負面情緒時充分調動理性腦,讓情緒得以更好的控制。利用一些方法,改變思維定勢,減少落差帶來的負面情緒,從而更好的控制情緒,掌控生活。

相關焦點

  • 你是如何化解負面情緒的
    很多負面情緒都是由於非理性信念B引發的。所以,負面情緒是由人對事件的解讀引發的,並不是事件讓人不愉快。只要調整人對事情的認知就能就能排解負面情緒。因此,當我們產生了負面情緒,好好反思一下,這個情緒是自己什麼樣的認知導致的,這個認知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找到對事件的合理的解讀方式,負面情緒自然就會緩解,或者化解了。
  • 心智提升:如何有效化解負面情緒?
    無論是正面情緒還是負面情緒,都會對周圍人的心態造成一定影響,正面情緒可以激勵他人,相反,負面情緒也會傷害他人。怎麼樣化解自己的負面情緒呢?《經理人》月刊上的一篇文章,給出了4條建議:①培養自己刻意調整和轉移負面情緒的能力當你覺知到自己有了負面情緒之後,要主動採取控制措施,你可以和朋友傾訴,找家人疏導,用最快時間把負面情緒消滅在萌芽狀態,最好的方式就是說出來,不要讓它繼續發展和蔓延。
  • 如何應對壓力帶來的負面情緒
    我們知道過度的壓力會帶來負面反應,出現消極情緒。如何來應對生活中的壓力呢?當遇到壓力時我們需要找到自我調節的方法,用積極的角度看問題,從壓力中找到生機,化壓力為動力。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來應對生活中的壓力所帶來的負面情緒呢?
  • 生活裡的負面情緒,如何有效地化解?
    如果把我們比做天空,那我們的情緒就像天氣,有時晴來有時雨。天空烏雲密布後就會下雨,而我們的負面情緒產生後,也需要合理宣洩。那如何宣洩情緒又不傷害其他人呢,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些經驗。1、對生活多留心,提高覺知能力。
  • 當我們在外打拼身心無助的時候,如何消除悲觀失望的負面情緒?
    緩解這種心理壓力,消除這些悲觀失望的負面情緒,需要我們,有明確的生活目標,經常的心理自省,積極溝通交流,努力找尋問題解決辦法。 案例故事:小朱是一個打工族,獨自在一個陌生的城市,身體和心理方面都已經很累,卻沒有一個人懂他。
  • 寶寶心情不好,感覺很失望,家長該如何引導寶寶走出負面情緒?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每天都有一個好心情,做什麼事情都能高高興興的,但是不僅是孩子,就連大人也無法保證自己每時每刻都處於一個良好的情緒裡,而且事實上,孩子負面情緒的經歷對孩子的成長經歷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強烈的情緒體驗會讓孩子認識和把握自己的情緒,有助於促進孩子情商的發展。
  • 「負面情緒」並不是壞事
    >如何面對生活中的「負面情緒」文 / 涼爽人是情緒性動物,每個人都在接收、解讀他人的情緒,同時也在發散自己的情緒給他人。「負面情緒」和「正面情緒」一樣。每一種情緒都來自於我們的內心,每一個情緒都是一種語言信息,作用是幫助我們更好地與人溝通。心理學上把焦慮、緊張、憤怒、沮喪、悲傷、痛苦等情緒統稱為負性情緒(negative emotion),又稱負面情緒。
  • 如何應對負面情緒?
    就如負面情緒來臨之時創作靈感往往會進階升級,如此便應抓緊時機將其書寫記錄讓負面情緒「不枉此生」為人間光熱添磚加瓦。下次負面情緒來臨的時候,可以換種思維,由:「如何把它趕走?」轉化成「如何把它運用?」心境轉化,水能覆舟亦能載舟。
  • 如何有效的調節負面情緒?
    當代社會的壓力競爭大,生活中也難免會出現一些難題和不愉快的事情,不良的情緒對我們的生活,家庭,心理都會產生不良的影響,我們面對著不良的情緒,要學會及時的調整心態,減少負面情緒,是十分重要的,在生活中,我們要積極地給自己一個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緩解負面情緒的方法有哪些?掌嗨app社群裡的情感導師分享的方法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當我們遭遇負面情緒時,我們該如何破?
    勢力的喪失、手足的離世,給劉備帶來了現實與精神的雙重打擊,令他痛心疾首,被怒火蒙蔽雙眼,憤然不顧當時蜀國的處境,一意孤行向東吳發起進攻,導致復仇大軍慘敗,折損大將重臣和軍中骨幹無數。這場戰役給了劉備致命一擊,最終讓他功敗垂成。那麼當我們遭遇並意識到已陷入了負面情緒,我們該如何化解呢?
  • 如何走出負面情緒?首先,不要「鎮壓」它
    在日常的生活中,許多人都認為負面情緒是不好的。每當出現負面情緒,產生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怎樣可以擺脫這種低落又難受的感覺呢?怎樣才可以消除掉負面情緒呢?為了儘可能的消除和壓制這些消極情緒,人們採取了很多辦法,比如假裝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過,出去胡吃海塞使勁大笑;還經常藉助一些心理學手段:不停的對自己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去忙別的事情來轉移注意力等等。
  • 靜觀:化解負面情緒,順便搞定失眠,焦慮,身心健康問題,提升工作、學習效率.
    討好他人,是很多人生命的常態,很多人都沒有覺察到自己有討好的模式,只是會經常感覺到委屈、屈辱、憤怒、生氣、失望、窩火,這些情緒,往往都是放棄自己的需求滿足他人(討好、交換),沒有得到期待的回報之後的情緒反應
  • 當寶寶出現負面情緒時
    孩子一天中,會產生無數次喜怒哀樂的轉變,他們不會像大人那樣善於隱忍,懂得隱藏自己的情緒,鬱鬱寡歡、怒不可遏、無理取鬧,很正常。而面對孩子的這些負面情緒,家長們要做的就是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教會孩子如何釋放情緒。優佳寶貝來和大家討論討論,家長們應該通過哪些方法來幫助孩子。
  • 後疫情時代:失業、減薪、未來無望,如何擺脫你的負面情緒?
    無法面對負面情緒,讓你很難翻身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會產生負面情緒,失望、憤怒、緊張、膽怯、焦慮、發愁……有一些人會陷入這種負面情緒的漩渦,不斷的怨天怨地,抱怨自己不如意運氣不好,把問題都歸咎於外界因素,而自己不去做任何的改變,任由負面情緒不斷的發酵。
  • 爸爸媽媽,請不要把負面情緒帶回家
    當這些壓力給我們帶來一些負面情緒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去化解,這就變得很重要了。因為,如果把這些負面情緒帶到家裡,它們會在你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影響到你的家人,你的孩子,會給他們帶來一些傷害。 那麼,我們該如何化解這些負面情緒呢?
  • 《如何停止不開心》:學會整理內心的負面情緒,這八大工具很有用
    糟糕的情緒人人都會有,要如何處理和面對我們的負面情緒呢?安德烈婭·歐文所著的《如何停止不開心》探討了常見的14種導致人們不開心的行為模式,以及背後存在的心理因素和應對方法。如書的副標題,我們可以將這本書當作一本負面情緒整理手冊加以練習運用。
  • 如何調整你的負面情緒?
    人生無常,總會有喜怒哀樂,當你有負面情緒的時候不要激動,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你要接納這樣的自己。當然在你有負面情緒的時候千萬不要嘗試去用溝通解決問題,因為帶著負面情緒溝通,你以為自己表達的是內容,實際上你80%的時間表達的都是你的情緒。
  • 合理宣洩負面情緒
    人們總是習慣看表象,而事實上,作為一國統帥,面對強敵壓境,自己的國家遭受他人的欺凌,內心的憤怒自不必說,其所承受 的壓力也可想而知。而邱吉爾坐在沙發上織毛衣,不過是用這樣的方式來宣洩內心強大的 負面情緒罷了。心理學研究認為,當一個人被負面情緒控制時,很難作出理性的分析和判 斷,這一點邱吉爾是明白的,所以他要讓自己冷靜下來,並在冷靜的狀態下思考如何對付 德軍的大舉進攻。
  • 強大的內心‖擺脫負面情緒對人生的依附
    生活在紛擾的世界裡,人不可能永遠處在好的情緒之中,挫折、煩惱等因素結伴而來時,內心和情感也隨之波動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即便是心裡很成熟的人,也要善於調節和把控自己的情緒。經常被壞情緒控制,受壞情緒擺布的人,在面對所有的世態之時與能自制的人相比,會遇到更多的困難和考驗,無法控制負面情緒只能由情緒牽著鼻子走向更加糟糕的局面。一怒之下踢石頭,只會疼著腳趾頭。拿破崙是戰場上的「常勝將軍」,但他在精神領域卻顯得顯然不是強者,他太容易動怒了。
  • 如何認識正面情緒與負面情緒
    然後,我們時代心理(專注於定製化心理服務)會帶領你一起客觀認識情緒,並通過具體的案例分析糾正我們的一些關於情緒的思維誤區。接著,我們一起來聊聊情緒為什麼會失控?最後,我會告訴你如何管理情緒,做情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