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停止不開心》:學會整理內心的負面情緒,這八大工具很有用

2020-08-06 果凍雙雙

「生活是艱難的。並不是因為我們過錯了生活,而是因為生活本身很艱難。」

——格倫農·道爾·梅爾頓

「媽媽,給你這根長的魔法棒。」

從幼兒園回來的路上,我閨女在花壇邊找毛毛草,她稱這種杆子細長頭戴毛絨的小草為魔法棒。

她找到了一根更長的毛毛草,在幾番嘗試不成功後,氣鼓鼓地喊我過來幫忙。

「媽媽,你快來幫我拔,我拔不動。」

拿到那根身高冠軍毛毛草後,我閨女快樂得在一旁跳跳跳,之後她把手中其他的毛毛草驕傲得分給了我和玩耍的小朋友。

那一刻,她開心極了,臉上綻放著光芒,眼睛笑成一個咪咪縫,彷佛魔法棒真的有魔法一般。

《如何停止不開心》:學會整理內心的負面情緒,這八大工具很有用

那一刻,我很羨慕她。自己不知道多久沒有這樣開心過了。

在小的時候,開心和快樂似乎垂手可得,一張貼紙、一片樹葉、隨便溜達都能觸發開心的閥門。長大後,快樂和開心就漸漸從生活中溜走了。

作為成年人的我們,似乎更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但也更壓抑自己的負面情緒。

捫心自問,你是否經常不開心嗎?

上一次無憂無慮的開懷大笑是多久之前的事情呢?

你知道究竟是什麼讓你不開心嗎?

你正處在人生低谷之中嗎?

你是否經常自我懷疑和批評?

《如何停止不開心》:學會整理內心的負面情緒,這八大工具很有用

那些導致不開心的負面情緒

糟糕的情緒人人都會有,要如何處理和面對我們的負面情緒呢?

安德烈婭·歐文所著的《如何停止不開心》探討了常見的14種導致人們不開心的行為模式,以及背後存在的心理因素和應對方法。

如書的副標題,我們可以將這本書當作一本負面情緒整理手冊加以練習運用。

《如何停止不開心》:學會整理內心的負面情緒,這八大工具很有用

人們所在的社會與無形的文化觀念通常提倡積極、有愛友善、獨立、進取等正面情緒,這本身沒什麼不對,一個社會應該是積極向上的。

但它有小小的副作用,導致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對某些負面情緒感到羞恥。

布琳·布朗是這樣描述羞恥的,這或許對你有所啟發——

「一種讓我們相信自己是有缺陷的,因此不值得被愛或獲得歸屬感的強烈的痛苦感覺或經歷——我們所經歷過的、做過的或沒有成功做到的事情讓我們不配獲得他人的感情。」

「羞恥」這個話題很少被當眾提及和討論,有些人甚至意識不到它的存在。

經多年實踐研究,作者安德烈婭·歐文指出羞恥感是大部分負面情緒的始作俑者。

為了逃避羞恥感,人們落入了導致不開心的自毀行為模式——寧願不開心,也不想感到羞恥。

《如何停止不開心》:學會整理內心的負面情緒,這八大工具很有用

書中的14種自毀行為模式/負面情緒是普遍存在的,當然不是其中每一種情緒都必然困擾著我們,但大概率有幾種情緒導致我們的不開心、失控和生活窘境。

這14種負面情緒分別是內心的自我批評、孤僻、麻木機制、與他人比較、自毀、冒充者綜合症、討好別人、完美主義、故作堅強、過度控制他人、災難化思維、歸咎於人、裝作無所謂、過度成就

仔細想想,這裡出現的哪些詞困擾著你?

哪些情緒讓你不得不逃避自己的內心感受,戴上「一切都很好」的面具強顏歡笑呢?

《如何停止不開心》:學會整理內心的負面情緒,這八大工具很有用

找出這些負面情緒,承認它,並勇敢地面對它。

或許我們沒法徹底消除它,但面對並著手處理問題是減少負面情緒侵蝕自我的必要方法。

我們不能把這些負面情緒掃到看不見的角落,不能強行壓抑自己的真實感受。

這和掩耳盜鈴、把頭埋到沙子裡沒什麼分別,壓抑住的負面情緒會在某一刻猛然間翻湧上來,像衝破瓶塞的氣泡酒、使勁搖晃過後的可樂。

無法控制的情感奔流而出,把你逼到谷底,對你的自我、生活造成或大或小的傷害。

《如何停止不開心》:學會整理內心的負面情緒,這八大工具很有用

面對情緒的八大工具

《如何停止不開心》書中詳細的展開了每一種負面情緒和可能的處理方法,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了。

對我有幫助的是「麻痺機制」這章所提及的八大工具,在此和大家分享。

生活中,大家多多少少都存在著自我麻痺行為。

所謂麻痺機制,就是我們逃避自己的感覺——悲傷、挫敗、焦慮、無助、愛與被愛等。

當這些感覺來的時候,我們視而不見,轉頭向美食、遊戲、手機、工作奔去,試圖否認這些讓我們不開心的情感。

但這樣的逃避,恰恰加重了我們的不開心,畢竟裝作看不見不等於真的不存在。問題依然在那裡,日積月累,早晚會爆發。

《如何停止不開心》:學會整理內心的負面情緒,這八大工具很有用

只有感受這些情緒,經歷它,我們才會更加堅韌,生活的更好。

「當天氣風和日麗、事情一帆風順時,我們沒有變得更好。當事情分崩離析,我們把碎片撿起來時,我們才會變得更好。」

所有的情緒都有意義和價值。

只有感受到負面情緒,穿過黎明前的黑暗,才能更好的欣賞生活中那些美好的情緒。


一起來試試這八大工具吧——

工具一:把那些糟糕的情感大聲說出來。

可能有點傻,但這是一個微小而容易的開始。

工具二:凝視痛苦的深淵。

找一個不受打擾的日子,花幾個小時,放些音樂,翻出舊的信件或照片,把想迴避的回憶找回來。打開情緒閥門,釋放創傷,大哭一場、使勁砸枕頭也沒關係。

工具三:理解自己的經歷可能是混亂的。

感情存在不確定性,比如對某件事、某人有兩種情感,對同一個話題頻繁產生情感波動。信任自己的情感,不要過多深究。

《如何停止不開心》:學會整理內心的負面情緒,這八大工具很有用

工具四:接受自己的情感是值得存在的。

有些人的痛苦可能更嚴重,譬如生活困窘疾病纏身,與其相比,你可能覺得自己的痛苦太微不足道而不值得被感受。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困境,不要認為自己的痛苦太渺小而忽視自己的真實痛苦。

工具五:理解感情是自己一個人的。

尊重但不要全盤接受別人的感情處方,不要讓別人告訴你應該對自己的某件事如何感受。

工具六:對自己的情感感到好奇,打開一扇深入挖掘內心的門。

比如當你聽到某些社會新聞和周圍的八卦時,內心壓抑的負面情緒忽然出現,想想為什麼自己會有這種情感,是害怕它發生在自己身上嗎?

工具七:不要把情緒藏在心裡,直接說出你的感受,了解和信任恰當的人。

工具八:學會逐漸信任自己和自己的情感。

不要逃走,面對現實,並努力前進。

《如何停止不開心》:學會整理內心的負面情緒,這八大工具很有用

最後用作者的話結尾——

如果朝著我們的痛苦和歡樂走去,而不是遠離它們,如果更坦率地談論我們的痛苦和歡樂,我們就會獲得治癒和成長,彼此會更緊密地連接在一起。

通過擁有這些連接,我們會覺得自己擁有了想要的一切。

加油吧,小夥伴們。

相關焦點

  • 如何停止不開心?學會應對14種負面情緒,做自己的情緒管理專家
    前言人人都有不開心的時候,面對負面情緒,我們常常難以做到理性應對。一旦有風吹草動,內心往往丟盔棄甲,似乎永遠不能為自己的情緒做主。心理學界已經證明,情緒、想法和行為是互相影響的。安德烈婭•歐文把她多年的實踐經歷和發現寫入了《如何停止不開心》這本書裡,在對問題條分縷析之餘,還根據每一種行為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幫助讀者成為自己的情緒管理專家,提升情商和生活質量。我選取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具體闡述。
  • 如何停止不開心?學會應對14種負面情緒,做自己的情緒管理專家
    前言人人都有不開心的時候,面對負面情緒,我們常常難以做到理性應對。一旦有風吹草動,內心往往丟盔棄甲,似乎永遠不能為自己的情緒做主。心理學界已經證明,情緒、想法和行為是互相影響的。安德烈婭歐文把她多年的實踐經歷和發現寫入了《如何停止不開心》這本書裡,在對問題條分縷析之餘,還根據每一種行為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幫助讀者成為自己的情緒管理專家,提升情商和生活質量。我選取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具體闡述。
  • 《如何停止不開心》:心情的改變源於內心的調控和正確的發洩途徑
    可是結果如何呢?也許我們會感覺到更加的孤單,因為我們選擇了封閉自己。不開心的原因是什麼,它來自哪裡?我們為什麼在不開心的時候想要選擇逃避?我們該怎麼樣擺脫這種心理狀態呢?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本書《如何停止不開心》,這是由美國作家安德烈婭·歐文編著的。
  • 如何停止不開心?這本書教你戒掉壞情緒,換個姿勢過生活
    應對負面情緒似乎是一個永恆的難題。人人都希望讓自己開心起來,但一有風吹草動,內心就往往丟盔棄甲,人們似乎永遠不能為自己的情緒做主。近日,《如何停止不開心:負面情緒整理手冊》中文版由後浪出版公司·貴州人民出版社引進出版。
  • 《如何停止不開心》:積極的比較心理,是排遣負面情緒的最佳方法
    安德烈婭·歐文在《如何停止不開心》一書中提出:「比較,低自尊由它構成。」>在《如何停止不開心》這本書中,安德烈婭·歐文就針對「比較心理」做出了深度分析,並針對這類問題給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你有沒有發現,上面提到的負面情緒,大多都是因為和人比較發生的,所以說,負面情緒的產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比較心理,我們把參考目標定錯了,自己一時難能達到,所以才會心累。書上說:「我永遠(甚至就算再過一百萬年)也不會告訴你停止與別人比較。
  • 被孩子氣得不行,放下你的這3種負面思維,就可以停止不開心
    真是意料不到,有一天會被孩子懟自己給氣瘋,心裡很不開心,要怎麼才能停止呢?美國作家安德烈婭·歐文寫了一本《如何停止不開心:負面情緒整理手冊》,他說自己也曾被負面情緒淹沒,不知所措。,於是分門別類,整理成《如何停止不開心》這本書,被翻譯成18種語言熱銷全球。
  • 「蔣欣」當眾崩潰大哭:如何停止不開心?3種方法戒掉負面情緒
    有戰勝惡龍的能力,也有爬出深淵的能力,這才是我們要做的事情。《如此停止不開心》一書,一針見血地為我們指出不開心的「14宗罪」,即內心的自我批評、孤僻、麻木機制、與他人比較、自毀、冒充者症候群、討好別人、完美主義、故作堅強、過度控制他人、災難化思維、歸咎於人、裝作無所謂、過度成就等。
  • 《如何停止不開心》:人生中的那些情緒失控,都來自內心的羞恥感
    這兩個時刻讓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愚蠢至極,哪怕我後來的高考英語135分,哪怕我的高考成績是全校前十,都無法挽救自己的自信心。每當羞恥感來襲,我的情緒就會陷入失控,我的生活和人生也隨之陷入一陣暫時的停頓。
  • 暑假孩子貪玩不寫作業太氣人,想要開心,你得停止這3種負面思維
    要說有了孩子,什麼是親子關係的最大殺手,非「作業」莫屬。這兩年,因為他不好好學習、懶得寫作業,我的肺都要氣炸,不開心指數爆增。怎樣才能讓自己開心地多活兩年呢?負面情緒的源頭是啥,又該如何整理?帶著這些問題,我翻開了手頭這本美國作家安德烈婭·歐文的《如何停止不開心:負面情緒整理手冊》。讀完之後,恍然大悟。原來自己的不開心主要源於14種錯誤的心理習慣,只要改變認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就能走出消極情緒的泥潭。
  • 改掉14種導致負面情緒的壞習慣,拯救不開心,換個姿勢過生活
    《如何停止不開心》一書給了我們答案和行動指南。書中介紹了14種導致負面情緒的壞習慣,如內心的自我批評、與他人比較、討好別人、完美主義、故作堅強等等,作者根據每一種行為習慣提出了具體的建議和解決方法,跟著書中的指南踐行,相信你可以戒掉壞情緒,甩掉不開心,成為更好的自己。
  • 孩子常出現負面情緒?了解「鐘擺效應」,助孩子學會管理情緒!
    一個人管理不好自己情緒,或者經常出現負面情緒,對於孩子的成長有不好的影響。作為家長,如果沒有幫助孩子,引導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孩子的性格很有可能都會受到影響,這對孩子的社交以及人格都不好。咱們一定要了解一下,如果孩子經常出現負面情緒,都有哪些危害。
  • 如何停止不開心?4招搞定消極情緒,每一天都積極樂觀
    面對生活中的重重壓力,《如何停止不開心》一書答案清晰且實用。本書作者安德烈婭·歐文(Andrea Owen)曾被負面情緒淹沒,不知所措。在爬出人生低谷的過程中,她意識到有一系列壞習慣破壞著很多人的生活,並將其分門別類,整理成書。
  • 格格:你是如何排解負面情緒的?
    要想排解自己的負面情緒,首先我們要了解到底什麼是負面情緒,人為什麼會產生負面情緒。很多人都無法做到了解與理解這一點,因為現在社會生存法則中,出現了很多虛假的法則,而這些虛假的法則都在歪曲負面情緒,不斷的告訴大家不能有負面情緒,如果有就是不對的是不好的,會影響你。
  • 經常不開心,14不良習慣是罪魁禍首,對症下藥,有效消除負面情緒
    人到中年,越來越覺得被負面情緒所包圍。生活、工作、人際關係都充斥著種種壓力,覺得怎麼自己遇到的人和事總是讓人不開心?後來聽到身心靈作家張德芬老師說,能為你自己的情緒負責的,只有你自己。才開始有意識地尋找調整自己、讓自己開心的方法,就這樣遇到了《如何停止不開心:負面情緒整理手冊》,讀完非常受益。
  • 如何化解由負面情緒帶來的內心失望?
    我們的情緒,主要是受大腦邊緣系統的控制。在我們大腦中,還有一部分叫做大腦新皮層,這個區域,就是負責我們的大腦思考和理性分析。所以,我們大腦有專門負責情緒的區域和專門負責理性的區域。關於大腦的這兩部分有個重大發現:即這兩個區域不能同時工作。也就是說當我們感到很感動情緒佔主導地位的時候我們就會失去理智,而我們用理性腦思考問題的時候就不太容易開動感情,所以,生物學家就把這個系統稱為「推拉系統」。
  • 《如何停止不開心》:改變14種自毀性習慣,重新感知快樂
    可真的是這樣嗎,為什麼我們常常會不開心呢?我們的不開心來自哪裡呢?我們又該如何解決這些不開心呢?其實,我們的負面情緒是因為我們的壞習慣引起的。「負面情緒的連環套是內心的14種壞習慣交織起來的,當生活把我們擊倒時,正是這些習慣擊倒了我們,通過關注、識別和改正這些習慣,我們可以讓自己重新找回力量和快樂」。
  • 當你的負面情緒無處宣洩時,試試這個方法
    盧梭曾經說過:「如果你不開心,那是應該改變的時候了。」可是為什麼我們總是會感覺不開心呢?有人說是因為自己太渺小了,但其實更多的是因為我們的負面情緒太多所導致的。意識到自己的負面情緒已經領先大多數人了,如果有相應的方法來解決它,那就更好了。還真被我遇到這麼一本書《如何停止不開心》。
  •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討厭的自己,如何停止「自我厭惡」很重要
    文 | 小允兒媽媽(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提到,人在滿足基本的生理需要之後,會想要通過更多的途徑和方式滿足自己內心的需求,不再局限於物質層面的渴求。那麼,我們是如何滿足自我內心需求的呢?許多孩子和成人都沒能做到這一點。
  • 孩子出現負面情緒,家長如何引導?這3招很管用
    孩子的情緒分為正面和負面,正面情緒,一般來說主要是指孩子快樂、開心、高興,積極地面對生活,享受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光;而負面情緒,則恰恰相反,孩子會表現得生氣、憤怒、發脾氣,不想搭理身邊人,總和家長意見不一致。
  • 別讓負面情緒左右你,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一個人情緒的好壞會影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家庭生活、職場表現、人際關係等,我們都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那些負面情緒強的人,不僅會讓自己處於消極焦慮的狀態中,還會影響家庭的和諧和事業的發展。如何才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