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停止不開心?學會應對14種負面情緒,做自己的情緒管理專家

2020-12-16 暖說心語

前言

人人都有不開心的時候,面對負面情緒,我們常常難以做到理性應對。一旦有風吹草動,內心往往丟盔棄甲,似乎永遠不能為自己的情緒做主。

心理學界已經證明,情緒、想法和行為是互相影響的。美國心理專家安德烈婭歐文(Andrea Owen)告訴我們,負面情緒的連環套是由內心的14種壞習慣交織起來的,即內心的自我批評、孤僻、麻木機制、與他人比較、自毀、冒充者症候群、討好別人、完美主義、故作堅強、過度控制他人、災難化思維、歸咎於人、裝作無所謂、過度成就等。

安德烈婭歐文把她多年的實踐經歷和發現寫入了《如何停止不開心》這本書裡,在對問題條分縷析之餘,還根據每一種行為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幫助讀者成為自己的情緒管理專家,提升情商和生活質量。我選取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具體闡述。

自我批評:習慣性批評自己的人,很難真正快樂

你是個會常常批評自己的人嗎?

開會時,自己說錯一句話,同事還沒什麼反應,你的內心小劇場已經開始了一場戲:"天哪!我怎麼又做了這樣的蠢事,我太不會說話了,一直都是這樣,情商好低啊,以後怎麼辦啊!"然後苦惱了半天,這件事也成了心裡的一根刺。

區分一下正常的自我批評和過度的自我批評可以從一個方面來看,即:如果這件事發生在你朋友身上,你會把對自己說的這些話跟他們說嗎?如果會,那麼大概率你的自我批評是客觀的,如果不會,那就說明你對自己的批評過度了,顯然對自己太苛刻了些。

道理我都懂,實際上如何解決呢?作者給了5條實操建議:

盤點一下內心的自我批評對你說了什麼。列出你生活的各個方面:關係、身體、工作、子女、過去、未來……在每一個方面下面,看看自我批評在這些方面說了什麼,辨別出最影響你生活的部分。發現觸發事件。再列出你生活的各個方面:關係、身體、未來……在每一個方面下面,找出你永遠不想讓別人來形容你的幾個詞,問問自己這些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如何預先識別自己的反應。憐惜自己,做友好的自我對話。想想經歷過的挫敗事件,問問自己希望從朋友那裡獲得什麼;或者想想,如果這件事是朋友做的,你會說什麼?給自己寫封道歉信,告訴自己要對自己更好一些。如:"我要對過去幾十年來我對你說話的方式向你道歉。對不起,我一直對你很不好。我對……(情景)感到內疚。從今以後,我的打算是,練習……(用新的方式)與你對話。"當寫下所想的話時,這些想法會流動起來,然後體現在行動上。自我原諒,你是個凡人,應該從對自身人性缺陷的指責中解脫出來。告訴自己,犯錯誤並不意味著你是個不好的人,只意味著是一個凡人。

麻痺自己:逃離情緒,逃離空洞的內心

你是否害怕負面情緒的洶湧來襲,讓你無法應對,而選擇將其封閉?失戀後,吵架後,為了逃避那些難受的情感,你通過食物、酒精、購物、工作、社交網絡、不健康的愛和性、假裝快樂,來隔離你內心最真實和痛苦的感受,將其封鎖起來。

但是,趕走情緒的唯一方式是接納它們,感受它們,然後讓它們離開你的情緒是信使,它們希望被傾聽、被尊重,然後釋放。如果不給情緒一條釋放通路的話,它們早晚會以報復性姿態爆發。我們無法控制我們的感受,但是可以選擇如何回應它。

有句話說得很好,"只有一再暴露在毀滅的邊緣,我們才能從自己身上發現那些堅不可摧的東西。"而最終, "所有被治癒的痛苦都將成為智慧。"

當情緒出現時,命名並說出來。這叫做"情緒標籤化"(affect labeling),把思想中的情緒成分命名後,就能弱化杏仁核(大腦中焦慮、恐懼和自衛發生的地方)的活動,並加強前額葉皮質(控制反思和衝動的部位)的反應,可以減輕我們的過度反應找一段安靜、不被打擾的時光,挖掘舊記憶,打開情緒閥門可控的情感釋放有助於療愈創傷。為了避免直面的痛苦,我們把傷痛貯藏於記憶中,於是它們被封鎖和壓抑。臨床心理學家研究證明,允許自己回到過去並重新審視這些想法,有助於治癒創傷。接受你的情感是值得存在的。情緒的產生是身體的需要,它們沒有錯,沒有什麼不應該出現的情緒。當有人告訴你應該有何感受時,要認識到你的情感是你一個人的,不能受別人差遣。將脆弱暴露給少數幾個親近的人,向他們傾訴你的感受。如果你擁有同理心強,可以對你感同身受的朋友,那麼這種人是最好的傾訴對象了。對出現的情緒感到好奇,深入挖掘內心。美國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如果一個人總是感到不快樂,那麼溯其根源很有可能是內心具有某種未被滿足的期待。薩提亞用了"冰山模型"來描述外顯行為和深層次的自我。我們每個人就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能夠被外界看到的行為表現或應對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表層行為下的深層部分包括感受、想法、期待、渴望、本性,那便是一個人的"真我"。

完美主義: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凡有缺憾,才能持恆

中國傳統文化講究中庸之道,月滿則虧,水滿則溢。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也說過,凡事得留個缺憾,才能夠持久。

但是在現代成功學大行其道的環境下,完美主義思潮非常盛行。男人要年入百萬,有房有車,事業有成,家庭美滿;女人要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鬥得了小三,打得過流氓;孩子要成績優異,熱愛讀書,興趣廣泛,聽話有禮貌……這仿佛才是完美的標配。如果達不到,或者哪裡有缺憾,完美主義者就會持續焦慮。

設定合理期望。完美主義者往往會把關注的焦點放在目標引發的結果上,當目標完成時,很少停下陶醉於自己的成就。問自己:你的目標是為了自己嗎?在即將完成目標時,如果沒有人在意甚至沒有人知道你將完成這些目標,會有什麼感覺?這些目標對你來說仍然重要嗎?理性處理批評。完美主義者傾向於對批評做防禦性反應,面對批評時,先注意到它,然後問問自己,這個反饋很重要嗎?是不是觸碰了某種你真正在意的東西?事實上,犯錯誤是很正常的,並不是要不惜一切代價去避免的東西。使自己放鬆。找到自己在某些方面具有完美主義取向,如工作、人際關係、飲食、子女……在每個部分列出你允許自己放鬆下來的事情,如偶爾不去鍛鍊等。再分享一個我喜歡的故事:"漏水之處也可以長出花兒"。

有一個挑水工,他的工作就是每天用扁擔挑著裝滿水的兩隻大水罐進村送水。有一隻水罐完好無損,從不漏水,另一隻水罐有一個裂縫,一路上都在滴水,到家的時候,只剩下半罐水了。漏水的水罐覺得很慚愧,它向主人道歉,說它讓主人失望了。挑水工卻提醒這隻水罐欣賞沿途路邊的美麗花朵。當這位挑水工意識到水罐漏水的時候,就在一路漏水的地方撒下了花種,就這樣,美麗的鮮花布滿了整個鄉間小路。

所以,不完美也有不完美的精彩。

結語

管理負面情緒是永恆的難題。在《情商2.0》這本書中,特拉維·布拉德伯裡博士和珍·格裡夫斯博士針對50萬多人進行了測試,最後得出了結論:當情緒發生時,只有36%的人能夠準確地識別出來。在理解和管理情緒方面,存在著"全球赤字"。因此,我們中有近2/3的人過著放任自流的生活,受負面心情左右,卻毫無意識。

《如何停止不開心》這本書告訴我們,只要發現自身問題,然後行動,就能夠活出真我,每個人也都能成為自己的情緒管理專家。

作者:暖暖,應用心理碩士,心理諮詢師,心理科普作者。

相關焦點

  • 如何停止不開心?學會應對14種負面情緒,做自己的情緒管理專家
    前言人人都有不開心的時候,面對負面情緒,我們常常難以做到理性應對。一旦有風吹草動,內心往往丟盔棄甲,似乎永遠不能為自己的情緒做主。心理學界已經證明,情緒、想法和行為是互相影響的。美國心理專家安德烈婭•歐文(Andrea Owen)告訴我們,負面情緒的連環套是由內心的14種壞習慣交織起來的,即內心的自我批評、孤僻、麻木機制、與他人比較、自毀、冒充者症候群、討好別人、完美主義、故作堅強、過度控制他人、災難化思維、歸咎於人、裝作無所謂、過度成就等。
  • 《如何停止不開心》:學會整理內心的負面情緒,這八大工具很有用
    自己不知道多久沒有這樣開心過了。在小的時候,開心和快樂似乎垂手可得,一張貼紙、一片樹葉、隨便溜達都能觸發開心的閥門。長大後,快樂和開心就漸漸從生活中溜走了。作為成年人的我們,似乎更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但也更壓抑自己的負面情緒。捫心自問,你是否經常不開心嗎?上一次無憂無慮的開懷大笑是多久之前的事情呢?
  • 如何停止不開心?這本書教你戒掉壞情緒,換個姿勢過生活
    應對負面情緒似乎是一個永恆的難題。人人都希望讓自己開心起來,但一有風吹草動,內心就往往丟盔棄甲,人們似乎永遠不能為自己的情緒做主。近日,《如何停止不開心:負面情緒整理手冊》中文版由後浪出版公司·貴州人民出版社引進出版。
  • 「蔣欣」當眾崩潰大哭:如何停止不開心?3種方法戒掉負面情緒
    有戰勝惡龍的能力,也有爬出深淵的能力,這才是我們要做的事情。《如此停止不開心》一書,一針見血地為我們指出不開心的「14宗罪」,即內心的自我批評、孤僻、麻木機制、與他人比較、自毀、冒充者症候群、討好別人、完美主義、故作堅強、過度控制他人、災難化思維、歸咎於人、裝作無所謂、過度成就等。
  • 改掉14種導致負面情緒的壞習慣,拯救不開心,換個姿勢過生活
    《如何停止不開心》一書給了我們答案和行動指南。書中介紹了14種導致負面情緒的壞習慣,如內心的自我批評、與他人比較、討好別人、完美主義、故作堅強等等,作者根據每一種行為習慣提出了具體的建議和解決方法,跟著書中的指南踐行,相信你可以戒掉壞情緒,甩掉不開心,成為更好的自己。
  • 經常不開心,14不良習慣是罪魁禍首,對症下藥,有效消除負面情緒
    人到中年,越來越覺得被負面情緒所包圍。生活、工作、人際關係都充斥著種種壓力,覺得怎麼自己遇到的人和事總是讓人不開心?後來聽到身心靈作家張德芬老師說,能為你自己的情緒負責的,只有你自己。才開始有意識地尋找調整自己、讓自己開心的方法,就這樣遇到了《如何停止不開心:負面情緒整理手冊》,讀完非常受益。
  • 《如何停止不開心》:改變14種自毀性習慣,重新感知快樂
    可真的是這樣嗎,為什麼我們常常會不開心呢?我們的不開心來自哪裡呢?我們又該如何解決這些不開心呢?其實,我們的負面情緒是因為我們的壞習慣引起的。「負面情緒的連環套是內心的14種壞習慣交織起來的,當生活把我們擊倒時,正是這些習慣擊倒了我們,通過關注、識別和改正這些習慣,我們可以讓自己重新找回力量和快樂」。
  • 別讓負面情緒左右你,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一個人情緒的好壞會影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家庭生活、職場表現、人際關係等,我們都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那些負面情緒強的人,不僅會讓自己處於消極焦慮的狀態中,還會影響家庭的和諧和事業的發展。如何才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緒呢?
  • 孩子常出現負面情緒?了解「鐘擺效應」,助孩子學會管理情緒!
    一個人管理不好自己情緒,或者經常出現負面情緒,對於孩子的成長有不好的影響。作為家長,如果沒有幫助孩子,引導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孩子的性格很有可能都會受到影響,這對孩子的社交以及人格都不好。咱們一定要了解一下,如果孩子經常出現負面情緒,都有哪些危害。
  • 《如何停止不開心》:積極的比較心理,是排遣負面情緒的最佳方法
    安德烈婭·歐文在《如何停止不開心》一書中提出:「比較,低自尊由它構成。」>在《如何停止不開心》這本書中,安德烈婭·歐文就針對「比較心理」做出了深度分析,並針對這類問題給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這種不健康的比較所帶來的負面情緒,如果一直伴隨一個人,那是相當不好的事情,不僅會影響個人的工作和生活,長年累月下去,整個人都會變得愁容滿面,所謂相由心生,心理負擔過於沉重會直接毀掉一個人的一生。情緒會影響一個人的方方面面,如果你發現自己正有情緒化方面的問題,那麼就要趕緊找到解決辦法,從根本上治療負面情緒。
  • 如何應對壓力帶來的負面情緒
    我們知道過度的壓力會帶來負面反應,出現消極情緒。如何來應對生活中的壓力呢?當遇到壓力時我們需要找到自我調節的方法,用積極的角度看問題,從壓力中找到生機,化壓力為動力。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來應對生活中的壓力所帶來的負面情緒呢?
  • 如何管理負面情緒?
    如何管理負面情緒?大任我要好好想一想 。我們都說人嘛,總有七情六慾的,所謂情呢就是我們的感情,而情緒呢又是影響我們感情最重要的一種方面 。人本身就是一個比較情緒化的生物,一個沒有情緒的人呢是不完整的,而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緒的人一定是一個在生活中活得很辛苦的一類人 。有人做了一個這樣的比喻啊 ,情緒是大海裡面的風 ,我們人呢,就是在水面上航行的帆船 ,風順著我們航行的方向的方向去吹 ,那我們在生活的這條通往未來希望的大道上面,就會進行得越來越順暢 。反之波起雲湧 ,步履蹣艱。
  • 面對負面情緒應該如何管理,別讓負面情緒影響自己
    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小脾氣。往往都會因為負面情緒害了自己的感情。每個人應該管理自己腦海裡的負面細胞了,看完這幾點負面情緒統統消失。一:學會自我暗示無論生活怎麼樣,都要學會控制自己的心理情緒,這是一種好的選擇。面對負面情緒我們要學會自我暗示,當負面情緒出現的時候,要對自己說:「沒關係,冷靜下來,可以的」。
  • 如何應對負面情緒?
    就如負面情緒來臨之時創作靈感往往會進階升級,如此便應抓緊時機將其書寫記錄讓負面情緒「不枉此生」為人間光熱添磚加瓦。下次負面情緒來臨的時候,可以換種思維,由:「如何把它趕走?」轉化成「如何把它運用?」心境轉化,水能覆舟亦能載舟。
  • 如何認識正面情緒與負面情緒
    現在想一想,在辦公室裡,在家裡,因為一時的情緒衝動,你曾犯過多少錯誤?如果給你一臺時光機,你是不是希望回到過去,告訴那個發脾氣的自己,這個時候,該管好自己的情緒呢?那麼,情緒是什麼呢?我們如何客觀認識它?我們的情緒為什麼會失控呢?我們怎麼才能管理好情緒呢?
  • 為什麼負面情緒一定要說出來,如何釋放自己的情緒
    今天下午和一名在院治療的重度抑鬱症患者及陪護的丈夫一起交流,丈夫提到一點,患者性格內向,有什麼困難,或什麼不開心的事情不喜歡說出來,總喜歡一個人默默承受。是呀,這樣的性格對於心理健康一定是有影響的,而且尤其是對於精神障礙患者來說,負面情緒的積累,很可能成為下一次發病的直接原因。
  • 六招應對負面情緒 學會從積極的角度看問題
    六招應對負面情緒 學會從積極的角度看問題發布時間: 2020-06-08 11:28:58   |  來源: 新華網   |  責任編輯: 張豐如何來應對生活中的壓力呢?近日,天津市精神衛生中心臨床心理科主任兼司法鑑定中心主任陳清剛表示,不論是職場人,還是面臨各種考試的學生等,都需要找到自我調節的好方法,用積極的角度看問題,調整情緒,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好。天津市精神衛生中心臨床心理科主任兼司法鑑定中心主任陳清剛如何來應對生活中的壓力呢?陳清剛總結了6方面內容。陳清剛表示,第一情緒的早期識別。
  • 被孩子氣得不行,放下你的這3種負面思維,就可以停止不開心
    真是意料不到,有一天會被孩子懟自己給氣瘋,心裡很不開心,要怎麼才能停止呢?美國作家安德烈婭·歐文寫了一本《如何停止不開心:負面情緒整理手冊》,他說自己也曾被負面情緒淹沒,不知所措。在書中講述了不開心主要源於14種錯誤的心理習慣,只要改變認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就能走出消極情緒的泥潭。安德烈婭•歐文 擁有百萬讀者的作家、人生導師、播客主持人、演說家,在線社區yourkickasslife.com(你的人生了不起)的創始人。
  • 情緒心理學:學習情緒的產生原因,應對負面情緒
    一項心理學實驗也證明了這個理論:當被試組在不知情時被注入腎上腺素——這會引起心跳加快,而對照組則是被注射生理鹽水,當被試組和對照組同時處於憤怒的環境中或者開心的環境中時,被試組由於生理喚醒和不同的認知更多的報告產生了相應的情緒。
  • 情緒管理,從給情緒分類開始
    由此可見,對情緒的管理很大程度上對我們情商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關於情商的直接討論不多,我們就從我們身邊的小情緒開始,講講我們都會有的喜怒哀樂,看看這個陪伴著我們一生的神秘物質到底有著怎樣的規律可循。可以說:學會了情緒管理也就直接的提高了我們的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