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貢丸、基隆甜不辣",逛逛北京臺灣街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新竹貢丸、基隆甜不辣、臺南棺材飯……想要品嘗地道臺灣小吃的京城人,如今不用發愁沒地方去了。

  位於北京石景山區國際雕塑公園西南的臺灣街,長約500米,由12棟獨立建築組成,設十大主題館、一條街中街、一座藝術館。其中,位於地下一層的「寶島夜市」集結了數百種臺灣風味小吃、40多個攤位。這是大陸首家集臺灣民俗文化和臺灣特色小吃為一體的臺灣夜市,前不久才開業,現在門庭若市。

  百種小吃 滿足食客味蕾

  夜市門面不大,走進去卻別有洞天。下了電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臺大型背投電視,正播著臺語版的《三氣周瑜》。灌進耳朵的音樂是閩南語歌《歡喜就好》。放眼望去是幾十家店面,食客端著託盤來回穿梭,氣氛與吆喝聲聲的北京小吃不同,這裡顯得更溫馨。

  來自臺灣的張老闆微胖,戴著副眼鏡,紅色T恤上搭了條毛巾,他在店裡忙得連軸轉,熱情地推介他家的酥皮濃湯。酥皮濃湯盛在耐熱湯杯中,杯口蓋上一層起酥皮,金黃的脆脆的,用叉子把酥皮搗成小塊浸入湯汁中,待軟化後即可食用。濃湯甜而不膩,裡面配有玉米、蝦仁、火腿等物料,醇香無比、奶味十足,送入口中,那香甜柔滑的滋味仿佛在舌尖跳舞。

  吃到一半,張老闆笑容可掬地送來兩個蛋撻,並詢問我們濃湯味道如何。得到我們的肯定之後,他顯得特別驕傲,直言:「我們家的酥皮濃湯不比必勝客差,再嘗嘗這蛋撻,絕對能媲美肯德基。」

  喝完濃湯,我們接著轉戰到「大腸包小腸」。這家店的李老闆是個上了年紀的臺東人,戴著一串紅色佛珠,一臉慈祥。他家的大腸包小腸賣得很火爆,每天都要烤上三四百根,這個小吃是將體積較大的糯米腸對半切開,再夾住體積較小的臺灣香腸,再輔之以蒜、醬、花生粉等作料增味,口感一下子就豐富了起來,挑動著客人的食慾。他家的粥也很受歡迎。無論是蔬菜粥還是海鮮粥,都有特殊的口感,李老闆說,他在粥裡加了從臺灣帶來的特製香料,正說著,一位客人來到攤前詢問鮑魚粥要煮多久,李老闆忙招呼開了,邊開火邊說:「鮑魚粥要現煮的,但是只能煮五分鐘,這樣才有嚼勁又不失味道。」

  一個晚上的時間,我們吃的小吃不下10種,但仍覺得有遺憾,因為彰化肉圓、擔仔麵、蚵仔煎等臺灣名小吃還來不及品嘗。算下來,人均消費大概40元左右,對普通百姓來說價位還算合理。

   用愛做美食 用心來交流

  「臺灣小吃當然要臺灣人來做,這樣味道才會道地。」被問及為何親自掌勺時,張老闆答道。

  「做食物要付出心,付出愛,和你的食物有溝通,這樣做出來的食物才會好吃。」李老闆認為烹飪是一件需要投入感情的事。

  並不是只有年紀較大的人才有這樣的觀念,今年30歲的小陳和父親從臺北來這裡開小吃店,可謂「上陣父子兵」。已在臺北拿到廚師證的他對做食物也有自己的見解:「你有沒有對食物用心,是能體現在食物的味道上的,像我們的招牌牛肉麵,光熬製湯汁就要8個小時,這過程要一直守著,你要是隨便應付,口感自然就會差。」

  開小吃店既要和食物打交道,也要和人打交道。在北京經營了一個多月以後,張老闆原來擔心的交流問題完全沒有發生。他說:「我經常和客人聊天,北京話常有捲舌音,我也都能聽懂,我們店有很多回頭客,大部分是專門跑來喝我家的酥皮濃湯。」

  信佛幾十年的李老,把能來大陸工作看作是一種緣分,他說隨著兩岸交流的增多,兩岸人民的心也走得更近了。「就像是調頻廣播,你也聽這個頻道,我也聽這個頻道,我們倆就有共同語言,更不用說兩岸人民了,本來就是一家人嘛。」李老闆眼裡滿是深情。

  現在,李老闆和小陳都在積極籌備在北京開第二家店,談起未來的發展,小陳信心滿滿:「臺灣的美食市場基本飽和了,而大陸市場潛力無限,兩岸合作還有巨大的空間。」(楊瑜婷 王馨恬)

相關焦點

  • 不到臺灣夜市怎麼稱的上來過臺灣旅遊?去了就不想走
    由北部到南部,臺灣每個城市幾乎都有紅火的夜市,那無疑是臺灣文化的縮影,然而讓大家讚不絕口的就是臺灣各式各樣的小吃,蚵仔煎的美味,九份肉圓的道地,阿婆豆花的清甜,天下第一杯的芳香,都讓我們忍不住想要去一一品嘗。在那裡你能找到濃鬱的地方特色與地道的鄉土原味,真切地融入到普通的臺灣社會中。1.臺北夜市
  • 成都甜不辣,最好吃的甜不辣?深藏在方正東街的兒時味道與記憶!
    成都甜不辣,最好吃的成都甜不辣?深藏在方正東街的兒時味道與記憶!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一家具有80後成都兒女兒時記憶的美食「甜不辣」!甜不辣,始於日本,而後臺灣音譯為之:「天婦羅」(tempura),後引入中國後在四川成都這個地方就叫做甜不辣了,也就是既有甜味也有辣味。經過無數好吃嘴們的改良與的提煉最終形成了今天色香味俱全的這種美食「甜不辣」。
  • 臺灣最佳美食——甜不辣
    我們在臺灣的街頭或者是夜市的小攤上,就經常看到人們為甜不辣而焦頭爛額,排著長長的隊伍,即使是忍受著夏日的悶熱,也非要吃上一口甜不辣不可。臺灣人有多喜歡吃甜不辣,在臺灣最熱門的社區網站的統計中,甜不辣成為了臺灣人在吃小吃攤時必點品。而且甜不辣這種小吃在臺灣隨處可見,因為它的熱量不高,所以也是很多女性朋友的選擇之一。再加上口感很好,自然而然很受大家的歡迎。
  • 臺灣味甜不辣引進上海圖
    ,最近臺北阿婆甜不辣的供貨商就在上海開了一家小吃店,很多想家的臺商,吃到甜不辣直說眼淚都快流下來了。  甜不辣、豆腐、貢丸、豬血糕,再淋上橘紅色醬料,這樣一碗甜不辣在臺灣到處都有,不過在上海,可是讓不少臺商魂牽夢縈的夢幻逸品,熱呼呼的咬上一口,家鄉的回憶全都湧上來了。
  • 基隆米香 大陸遊客愛
    記者阮南輝/攝影     安利中國首發旅遊團今天將搭乘郵輪抵達基隆港。基隆政府今天下午5時到晚上10時,在田寮河金雞橋兩側,設「攤」迎陸賓、搶商機,現場還有咖啡、啤酒免費暢飲,不限陸客,民也可到場同樂。     安利公司也委託基隆市泉利米香業者包裝第1份伴手禮,包括米香、牛肉乾及旺來酥。
  • 臺灣味"甜不辣"引進上海 讓臺商解饞解鄉愁(圖)
    臺灣味"甜不辣"引進上海 讓臺商解饞解鄉愁(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6日 22:34 來源: 來源:中國新聞網臺灣味「甜不辣」已經被臺商引進到上海。
  • 美食天堂——臺灣
    除了擁有怡人的風景名勝,臺灣更是一座美食天堂。      民以食為天。食是一種文化,臺灣也不例外,稱臺灣為「美食島」,或者說「食在臺灣」,都不過分。臺灣物產豐富,糧食充裕,菜果極多,禽畜甚眾,漁產亦多。因此,臺灣民間講究飲食之風特盛。
  • 臺灣夜市美食地圖!【史上最全】臺灣自由行必備,你不收藏就虧了!
  • 【專題】臺灣夜市美食地圖!史上最全-臺灣自由行必備,你不收藏就虧了!
    《悠然微旅行-您手上的旅行專家》夜市是臺灣觀光的一大特色,夜市小吃基本上也是臺灣庶民飲食文化的縮影,如:蚵仔煎、大腸面線、豬血湯、臭豆腐、炒米粉、豬腳、甜不辣、擔仔麵、潤餅、燒仙草、貢丸湯、魚丸湯、筒仔米糕、花枝羹、肉圓、滷肉飯、雞肉飯等具代表性的臺灣小吃,在夜市大多都能吃到,價格也很平民化,此外,夜市內也充斥當地特產,各有不同特色與風味。
  • 基隆:港市合一的歷史見證臺灣滄桑
    ,首先遴派臺灣首富林維源為基隆築港事宜的總辦,延聘外國工程師多人進行港灣測量及設計,計劃包含浚深內港深度、填埋新生地、建設運河及倉庫等港埠設施。而由於基隆自古就是臺灣東北角一個易受盜匪及外國勢力介入的港口,在基隆地位日漸提升之時,清廷自然加重了港口的軍事防衛,增建炮臺、水雷局及增加駐兵等等。
  • 吃貨的天堂,臺灣夜市簡直滿足了所有的幻想
    說到臺灣的夜間美食就會讓人第一個聯想到夜市,越夜越美麗的稱號用在臺灣的夜市小吃非常地恰當,除了中華美食之外,臺灣小吃更是獨步全球,種類多樣化,是臺灣人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飲食文化。只要是走入臺灣夜市,就算已經讓晚餐給撐死了,但看見那麼多向你大拋媚眼的臺灣小吃,你還是會把「過了晚上10點不應該進食」的養生教條給忘得一乾二淨。1.
  • 加拿大召回臺灣「甜不辣」條
    食品夥伴網訊  據加拿大食品檢驗署(CFIA)消息,1月18日加拿大食品檢驗署發布過敏風險警報,告誡人們勿食用一種臺灣"甜不辣"條,因為這款產品含有蛋成分,但未標註。    這款產品由臺灣食品公司(Taiwan Food Products Ltd)生產,規格為365克,條形碼為7 77576 00410 6,日期代碼為EXP 2013 09 12 或 EXP 2013 09 13,產品在加拿大亞伯達省以及卑詩省有售。    目前臺灣食品公司正對這款產品實施召回,加拿大食品檢驗署正對召回效果進行監控。
  • 基隆:奇麗的山海風光(行走臺灣)
    基隆位於臺灣島東北角,古名雞籠,一說因基隆山像雞籠形狀而得名。清光緒年間改名為基隆,寓意「基地昌隆」。基隆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為北臺灣天然良港,也是重要的海洋漁業基地。基隆港的營運量在上個世紀80年代達到高峰,是世界知名的貨櫃港。這些年,基隆港的地位逐漸被超越,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嚴重滯後。好在離臺北不遠,基隆人可以到臺北找工作。也有臺北人看中基隆較低的房價,來此置產。
  • 任時光飛逝,依舊來一碗臺灣甜不辣嘗嘗這個樸實的味道
    你好我是民間小吃貨大寶時隔多年來到寶島臺灣,還是想念小時候的味道,那種最初樸實的味道,來一碗臺灣甜不辣。這種獨特的小吃,任憑風霜打磨,時代變遷,它依舊是寶島臺灣特色的小吃。臺灣甜不辣或天婦羅則和傳統的日本天波羅有些差異,臺灣甜不辣主要是用熱油炸魚漿混合物,不另外裹上澱粉漿。一般而言,臺灣甜不辣是油炸後再與蘿蔔、豬血糕等其他食材一起水煮的吃,或稱為「關東煮」,而臺灣甜不辣除了薄片外,尚有細條等樣式。又以基隆廟口夜市、臺北士林夜市、臺北萬年大樓等地的最有名。
  • 臺灣夜市美食地圖!【史上最全】你不收藏就虧了!吃貨真實體驗總結篇!
  • 饒河街夜市 臺灣最親民的夜市
    饒河街夜市全長約六百公尺,位於撫遠街與松山火車前的入口處,各設有一座燈火璀璨的牌樓,由牌樓處開始進入無寸步空隙的夜市區。饒河街夜市之一,以定期舉辦傳統技藝表演而聞名,目前有證攤販共計有一百四十餘家,而兩側商店及騎樓下的攤販不計其數。因此來到此地的人,無論採買服飾、生活用品或吃喝玩樂,絕對能盡其所欲。
  • 臺灣基隆 穿越雨港細品緩緩流逝的時光
    「崁仔頂這條街很奇妙,白天不存在,晚上才存在。」義隆魚行老闆彭瑞祺一語道破崁仔頂的奧妙:「以前在運河旁邊有兩個階梯,讓載貨的小船靠岸卸貨,臺灣人稱石階為崁仔,加上卸貨上岸到樓梯上,所以就叫做崁仔頂。」這裡是基隆新興的漁港,以休閒觀光為主,兩棟主體建築物分別是「漁市場」和「飲食街」,漁市場內匯集了數十家生鮮海產店,整齊規劃的攤位供應各式各樣的魚貨,在那裡除了能選購到剛捕撈的鮑魚、龍蝦、魷魚等海產品外,也可以買到養殖在水槽內的鮮魚,店家售賣的各式滷味及小食品更是讓人胃口大開,挑選完的新鮮魚貨還可以交給旁邊飲食街的店家代為加工料理。
  • 不甜!辣的……
    很少有人能從四川人的「不辣」騙局中逃脫。四川人和朋友吃飯的時候常常一邊熱情地說,不辣,快吃嘛;一邊往自己的碗裡再加一勺辣椒。「真哩不辣,不豁你,你sang嘛!」(真的不辣,你吃嘛!)說完後自己立刻嘗了一口,並再強調一句:「是不是不辣嘛!」
  • 《臺灣地名解說集錦·基隆市區地名由來》
    1、基隆市   平埔「凱達格蘭」族老家,漢人聽成河洛語的「雞犬加籠」,後簡稱「雞籠」,清代把「雞籠」改稱「基隆」表示「基地昌隆」。  6、仁愛區   原名「石牌街」,光復後改為仁愛區。  7 、七堵區   先民拓墾時期,防止當地先住民各族入侵的土牆,七堵就是第「七」座「堵」牆。  8、暖暖區   平埔族暖暖社的故鄉。
  • 去臺灣吃起來!你未必全都知道的臺北20個夜市!
    基隆廟口夜市是聞名臺灣的小吃市集代表,據說有「種類之多,全臺之冠」的美號,約有三十至四十年歷史,是24小時不打烊的夜市。 由於靠近港口,這兒燒活海鮮的種類很多。若意猶未盡,可買個薄有名氣的營養三明治,為夜宵行程添上美味。相比其他夜市,雖然人氣程度略嫌不足,但依賴樸實的舊港所感染,這裡很有地道風味,是為往基隆、野柳等地方路上的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