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網絡賭博:郵儲銀行員工竟以「攬儲」為名詐騙存款 30名親友中招

2020-12-20 金融界

來源:券商中國

2018年初開始,一名沉迷網絡賭博的銀行女職員,竟將手伸向了自己的親姐、姑姑等人的存款。

一年半以來,該職員編造「單位攬儲任務」、「定期理財高息回報」等理由,利用其銀行員工身份和親友信任,共騙取30人存款共計200餘萬元。事後,其將錢用於網絡賭博並揮霍一空,最終無力償還。

近日,裁判文書網曝光了此案的一審判決:銀行職員黃某秋因涉嫌詐騙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6個月。

編造「高息回報」進行詐騙,親姐、姑姑都中招

被告人黃某秋出生於1987年,廣西田林縣人。大專學歷的她原為中國郵政集團田林縣分公司工作人員。

當地檢察院指控,從2018年初開始,黃某秋利用其郵政儲蓄銀行網點員工的身份,編造「完成單位下達的攬儲任務」、「定期理財項目獲得高額利息回報」等理由,騙取其親戚、朋友及群眾30人共計201.6萬元人民幣。

羅某被黃某秋騙取了21萬元。羅某稱,「黃某秋說單位有攬存款任務,問我是否有錢存到銀行幫她完成攬存款任務,過後多給我一點利息,我相信她了。」當時,黃某秋拿了一張蓋有銀行公章及私章的業務回執單,連同一些油和大米交給了羅某,但單據並無顯示存款數目。定期存款到期後,羅某到銀行取款時被銀行工作人員告知卡裡並無存款。

另一被害人黃某是黃某秋的親姐姐,她同樣因黃某秋編造的「高息」存款理由被騙11.6萬元,被害人黃某表示「因她是我親妹妹我就沒多問,後我六叔和我說黃某秋詐騙他人錢財一事我才知道自己被騙。」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同樣以「單位攬儲任務壓力」和「定期存款高利息」為由,黃某秋還騙取了其姑姑、姑父、堂姐等多位親屬的存款,其中還涉及老年人。其一位親屬表示,曾有好幾位親屬追問黃某秋將錢用於何處,但她一直未透露。據該親屬估計,七八位親戚合計將約80萬元交給了黃某秋,其中包括該親屬80多歲的公公。

除了利用親友信任完成其所謂「攬儲任務」外,黃某秋還以「投資理財產品」為由,詐騙了他人資金。

一位受騙者表示,黃某秋以其資金流動少,不如購買三個月短期理財為理由,主動幫其40萬元的資金辦理了所謂「理財產品」,聲稱每月有1200多元的收益,之後取錢時又以各種理由拖延。在其不斷追問下,最終黃某秋承認騙取了這筆錢。

為防銀行擠兌,單位領導籌錢還款

由於黃某秋騙取的受害者多達30人,且眾多被騙者陸續前往黃某秋所在的銀行網點進行維權,該銀行網點領導覃某及黃某等人擔心造成不良影響,一起籌錢幫部分受騙者還了款。

該銀行領導覃某證實,「當時在潞城郵政任職的黃某秋以高額利息回報為由讓一受害者拿40萬元做投資,最後錢都找不見了,要不回來了,這時我才知道黃某秋詐騙。」

覃某表示,起初由於認為數額不是很大,就私自籌錢退還了一些受害人的資金,但後來陸續有將近20多位受害人找上門,數額也越來越大,均是以「投資理財」、「高額回報」被騙,才帶人進公安局處理此事。

該行另一位領導黃某表示,「當時我和覃總擔心客戶到公司拉橫幅併到處宣揚,造成不良的社會輿論,造成群眾到我們金融部門的擠兌的嚴重後果,就幫助黃某秋還了部分款。」

就黃某秋編造的攬儲任務,覃某解釋稱,該郵政分公司只對下屬銀行下發吸納存款任務,且未完成也不做懲罰。他說,「我們公司不允許有吸納存款任務分擔到個人」。

針對郵政下屬公司覃某等人私自籌錢還款給部分受害者一事,中國郵政集團廣西田林縣分公司做出說明稱,「黃某秋詐騙客戶存款,客戶到單位要求協助處理,但黃某秋無力償還而由覃某和黃某個人借款代黃某秋償還客戶部分資金,不存在單位退賠行為。」

染上網絡賭博,將贓款揮霍一空

黃某秋不惜騙取包括親姐姐、姑姑等在內的眾多親屬及群眾共計200餘萬元,究竟是有何動機?在審問中黃某秋承認,其將錢都投入了網絡賭博,並揮霍一空。

黃某秋供述,「2017年底,我在網上註冊加入一個賭博網站,並捆綁了自己實名的銀行帳戶。剛開始下注2元錢,經常贏錢,沾上了網上賭博,後輸越來越大,越陷越深,輸了錢又想扳本,自已沒有錢了就想方設法、找藉口騙親朋好友的錢來進行網絡賭博。」

「剛開始時每次下幾十元至幾百元,到後面輸多了就越下越大,多時一次下2萬元、3萬元,有時一天輸掉十幾萬元,一直到2019年春節前把從別人那裡騙來的200萬元全部投入賭博並輸光。」黃某秋稱。

黃某秋還供述了其更多的犯罪細節。在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間,她編造「單位下達攬儲任務」,「定期存款、投資理財高息回報」兩個理由,騙取親戚、朋友和客戶的資金,利用他們的信任資金轉入她其他銀行帳戶中。

為了讓受騙者更加放心,黃某秋在上班期間利用銀行電腦,仿造銀行存款單的格式、內容進行設計,並用印有「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標識的辦公紙列印出來,蓋上她的私章後交給受騙者。

經審理,田林縣人民法院認為,被告人黃某秋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利用其擔任田林縣郵政儲蓄銀行網點員工的身份,編造、虛構完成單位下達攬儲任務、定期理財項目獲得高額利息回報等隱瞞事實真相的方法,騙取他人198.6萬元用於個人網絡賭博揮霍,數額特別巨大,此種行為,已觸犯刑律,構成詐騙罪,依法應追究其刑事責任。

審理意見認為,由於部分金額經過民事調解,不計入詐騙數額;再加上黃某秋犯罪後有自首情節,且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且其及原單位領導退賠被害人部分損失,依法可以從輕處罰;但同時,被告人黃某秋詐騙多次且詐騙對象中部分為老年人,可酌情從重處罰。

最終,法院一審判決黃某秋犯詐騙罪,有期徒刑10年6個月,並處罰金12萬元人民幣,上繳國庫;責令黃某秋退賠被害人羅某等20餘人近200萬元資金;將其作案物品予以沒收等處罰。

相關焦點

  • 年底靠理財攬儲玩不轉 銀行員工在朋友圈拉存款
    N海都記者 鄭靚 海都訊 進入12月,不少行業都在抓緊衝業績,銀行的「攬儲戰」也悄然打響。昨日,記者走訪榕城多家銀行了解到,今年年底,由於跨年理財產品收益率不高,靠理財攬儲玩不轉,銀行員工為攬儲也蠻拼的,有的都發微信朋友圈拉存款。
  • 郵儲銀行又有30名儲戶被盜刷 客戶求自保忙取款
    獨家調查  郵儲銀行卡盜刷潮追蹤  昨日近30名被盜刷儲戶再向新快報投訴  昨日,新快報獨家報導了《郵儲銀行驚現盜刷潮》,數十名郵儲銀行客戶集中在今年5月至7月連續遭遇盜刷。儘管受害者來自全國20多個城市,但遭遇卻驚人的相似:全部都是郵儲銀行的儲蓄卡,無論帳戶內餘額多少,均被連續多次小額盜刷,每筆少則幾十元,多則數百元的被盜資金多流向了充值業務。  就在昨日新快報報導出街後,不到一天就接到了數十名郵儲銀行客戶的投訴電話。令人觸目驚心的是,其中有郵儲銀行客戶就在昨日(7月25日)中午時分被盜刷。
  • 沉迷網絡賭博!貴陽銀行一員工利用蘿蔔章、APP等斂財超646萬元
    記者 賀向軍 實習記者 彭鑫 報導一銀行員工沉迷網絡賭博並虧損了大量資金,從此走上了違法犯紀的歧路>2018年8月,何某開始沉迷於網絡賭博,並虧損大量資金。但只收到50萬元房貸,之後何某以銀行需要償還人民幣30萬元,才會將剩餘貸款人民幣50萬元進行放款為由(實則銀行已放款),利用貴陽銀行APP轉帳功能,在王某某不知情的情況下將上述款項人民幣80萬元轉至個人帳戶。另外,2019年4月至6月期間,何某以提升貸款金額必須全額償還貸款為由,為龔某某、鄧某在貴陽銀行APP中操作還款事宜。
  • 湖南查處39名涉電信網絡詐騙行業「內鬼」
    新華社長沙8月13日電(記者譚暢)記者從湖南省公安廳13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今年以來,湖南公安從嚴從重打擊為電信網絡詐騙提供服務的「黑灰產」犯罪,查處39名行業「內鬼」。湖南省公安廳刑偵總隊副總隊長姚桂華介紹,今年以來,湖南省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4423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684名,同比分別上升444.03%、92.81%。
  • 貴陽銀行一客戶經理沉迷網絡賭博 用APP盜竊客戶550餘萬
    此外,2019年6月10日,何贛平虛構為被害人趙某某辦理貸款程序的事實,騙取被害人趙某某14萬元。一審法院認為,被告人何贛平多次利用被害人手機APP轉帳功能,在被害人不知情的情況下,盜竊金額共計555萬元,貸款詐騙金額80萬元,詐騙金額14萬元。
  • 2018年銀行內盜案頻發 郵儲銀行最讓人害怕
    形形色色的銀行風險案件,背後既有從業人員道德風險的影子,還有銀行內控的失守。2018年銀行員工違規挪用案件頻發。據券商中國記者不完全盤點,銀行員工大都通過偽造假存單、截留貸款等方式,挪用金額從幾十萬到數十億不等;在挪用資金的用途上,有的用於賭博,有的用於買彩票,還有的用於炒股。
  • 年末攬儲大戰,銀行存款利率上漲30%,正是「薅羊毛」的好時機
    年終歲初,是銀行最缺錢,但是儲戶資金卻最充裕。這個時候攬儲,是最合適的季節。幾乎每年的年底,各大商業銀行為完成內部的考核指標,爭取年終獎拿得多一些,想盡各種辦法讓儲戶的錢存到自己的銀行。如果銀行沒有攬儲到足夠多的錢,不僅會影響工作人員的年終獎,還會影響下一年度的放貸規模,沒有規模,顯然賺的錢就少了。攬儲大戰拉開,各大銀行都使出了自己的「殺手鐧」。甭管是黑貓白貓,逮到老鼠就是好貓,各大銀行為完成攬儲任務,或者超額完成計劃,也是修煉內功,做足功課。
  • 思南縣一銀行職員沉迷網絡賭博空存套取銀行資金1200餘萬元
    日挪用了銀行資金59餘萬元,並將其中50萬元用於網絡賭博。4月20日,王某某父母籌措資金29.35萬元到王某某所在銀行,幫助其填平空存實取的資金,使銀行沒有發現這一錯漏。王某某並未因此而戒賭,而是繼續沉迷於賭博。
  • 銀行信貸員深陷網絡賭博,詐騙500餘萬,被判20年
    夢想著「一夜暴富」,銀行信貸員深陷網絡賭博無法自拔日前,裁判文書網公開一則刑事判決書顯示,酒泉農商銀行一支行信貸員因沉迷網絡賭博,通過利用職務便利向多人實施詐騙,同時以他人名義騙取銀行貸款。該案中,共有12名被害人被騙94餘萬元。造成銀行貸款損失超422萬。
  • 中小銀行「花式攬儲」 50元存款利率超大額存單
    來源:第一財經中小銀行「花式攬儲」 50元存款利率超大額存單作者: 陳洪傑[ 與網際網路平臺合作攬儲叫停後,不少中小銀行開始了「花式攬儲」。例如,動員員工將存款產品分享朋友圈,讓客戶邀請好友、賺現金,支持定期產品隨時支取等。對於中小銀行而言,最重要的一招仍是在存款利率普遍下行的情況下,用較高的利率通過手機銀行進行獲客。
  • 郵儲銀行常州市分行成功攔截大額電信詐騙匯款
    揚子晚報訊:日前,常州市見義勇為基金會理事長黃廣餘和市公安局內保支隊領導專程來到郵儲銀行常州市分行,表彰成功攔截大額電信詐騙匯款的市分行營業部潘麗媛等員工,並頒發見義勇為獎勵慰問金。2020年3月19日下午1點半左右,退休人員朱先生在一位號稱其「老表」的男子陪同下來到郵儲銀行常州市分行營業部,要求跨行轉帳127萬至深圳市某實業有限公司。在填單的過程中,大堂經理潘麗媛發現該客戶轉帳金額較大,且全程由其「老表」代為填寫單據,並在填寫對方帳號時,發現其手機上有類似於理財產品認購書的頁面,就上前對其進行詢問。
  • 中原銀行員工詐騙66萬獲刑:私刻印章假扮銀行存款
    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的刑事判決書顯示,原中原銀行員工楊某,通過製作蓋有虛假銀行印章的存款證明,先後騙取兩名受害人存款40萬元、29萬元。除已經歸還受害者的3萬元外,剩餘違法所得的66萬元,均被其用於炒股票、期貨等揮霍一空。
  • 專坑朋友同事和發小 為賭博「金領人士」三年騙了900餘萬元
    「我們從小一起長大,沒想到他竟變成了這樣……」報案人馬先生口中的「他」是其發小朱某。朱某為了賭博,三年時間裡,竟把發小、朋友、同事騙了個遍,捲走12人共計900餘萬元。海澱檢察院17日通報,以涉嫌詐騙罪對朱某提起公訴。
  • 郵儲銀行廣東分行積極開展2020年系列反洗錢宣傳月活動
    本次反洗錢宣傳月活動以「拒絕出租出售出借銀行帳戶,遠離賭博洗錢違法犯罪」為主題,郵銀協同(包括中國郵政廣東省分公司及郵儲銀行廣東省分行)通過網點宣傳、戶外宣傳、媒體宣傳、教育培訓等多種方式,開展了豐富多樣的宣傳活動。
  • 郵儲銀行1年期存款利率2.1%,存一萬返80元現金,看後大吃一驚!
    也就是中小銀行以及郵儲銀行可以給出一年定存2.1%以上的利率。在央行存款利率上限放開之後,商業銀行有權根據自身資金運用狀況來決定上浮利率的幅度,所以郵政銀行上浮百分之四的存款利率,將存款利率上浮到年利率2.9%,都應該是被允許的,也不存在違規的嫌疑。
  • 郵儲銀行邵陽市分行成功堵截一起冒名開戶企圖電信詐騙案件
    2018年 3月16日,郵儲銀行邵陽市分行成功堵截一起冒名開戶企圖電信詐騙案件。這天上午11時55分,一名男性客戶持一張地址為廣東省陸豐市東海鎮烏坎管區鳥坎一村關部巷一號的曾姓身份證來到郵儲銀行邵陽市敏州西路營業所開戶,並要求開通網上銀行與手機銀行。郵儲銀行湖南省分行集中授權中心在進行授權時發現該客戶有冒名虛假開戶的嫌疑,立即電話通知網點。
  • 郵儲銀行推出的「開門紅」攬儲活動,五年定存5.125%
    說到郵儲銀行可能很多人都會有一些偏見,因為郵儲銀行之前曾經發生過一些存款變保險的不愉快事件,所以很多人說到存款都有點不敢到郵儲銀行去存。 但是目前郵儲銀行的存款利率明顯要比其他大銀行高出不少,在一些國有大銀行與股份制銀行當中,郵儲銀行的存款利率相對是比較高的。
  • 雙牌郵儲銀行:積極開展「斷卡」行動 堅決打擊電信網絡詐騙
    雙牌郵儲銀行:積極開展「斷卡」行動 堅決打擊電信網絡詐騙 發布時間:2020-11-27 14:33
  • 贛州某銀行員工詐騙100萬元,案發後逃至佛山擔任小區保安
    原來,這名小區保安是贛州市某銀行員工,因詐騙他人100萬元潛逃至此。江西省安遠縣人民法院一審判決,尉遲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12年,並處罰金20萬元。身著銀行制服佩戴工牌借錢經審理查明,被告人尉遲某原系江西贛州某銀行安遠支行員工。2018年5月7日至2018年6月28日期間,尉遲某虛構借款事由,分別向李某、黃某等人騙取「借款」共計99.5萬元,均未歸還。
  • 郵儲銀行大額存款利率多少?郵儲銀行最新存款利率2019
    郵儲銀行系我國的六大行之一,也是我國銀行網點最多的銀行,一舉一動牽扯到眾多儲戶的利益,那麼郵儲銀行什麼時候會執行新利率呢?  郵儲銀行的利率制度  郵儲銀行目前與其他銀行一樣,實行是基準利率與市場利率相結合的機制,也就是說所有的存貸款利率標準都是在央行發布的基準利率的基準上進行浮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