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邊的小豆豆》:累計發行超750萬,書中教育理念,現代仍適用

2020-12-17 歷史知心人

簡介:黑柳徹子的自傳體小說《窗邊的小豆豆》,發表於1981年,講述二戰前一年級小學生徹子因調皮被退學,轉學到巴學園小學的故事。在巴學園所接受的教育,奠定了徹子輝煌一生的基礎。該書累計發行量超過750萬本,書中的教育理念誕生於近百年前,仍適用於現代教育。

註:「窗邊」指被排除在外。「小豆豆」是黑柳徹子的小名。

小豆豆,因為太淘氣了,就被原來的學校退學了。無奈之下,媽媽把小豆豆送到了一個叫巴學園的地方。

剛到的第一天,小豆豆就發現「巴學園」是個十分神奇的地方,校門是兩棵樹立著的大樹,裡面有一個與眾不同的校長——小林宗作,一見到小豆豆,小林宗作立即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他坐到了小豆豆的對面,然後探著身子微笑著,聽小豆豆吧啦吧啦講了四個小時的話。在這期間,小林宗作校長不但沒有絲毫的厭倦和不耐煩,反而一邊點頭一邊詢問:「還有呢?」,最後直到愛講話的小豆豆沒有話可講。

小豆豆高興壞了,覺得自己有生以來第一次碰到了真正可親的人。初次見面之後,小豆豆就發現自己就喜歡上了這裡。

當然了,巴學園最特別的還要數上課方式了,他們的教室在廢棄的電機車上,而且,上課的內容也沒有固定安排,每天第一節課開始,老師就會在黑板上寫下今天所要學內容的全部問題,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性的上課,遇到不懂的就來請教老師,但所有問題都必須在放學前完成。巴學園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不僅淡化了學科之間的區別,還使老師充分了解到學生們的興趣所在。

學校裡的午餐也非常的特別,總的分為兩種:「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雖然我們都很清楚這兩個名詞指的是什麼,但是聽上去,就感覺這些食物,似乎變得更美味了。

就像校長和小豆豆第一次見面時的場景一樣,巴學園十分重視師生和同學之間的平等,小豆豆有兩名同學,身體上有著缺陷,一個患有小兒麻痺,而另一個身材異常的矮小,為了消除他們覺得自己「與別人不同」的感受,小林校長想盡了一切辦法,他專門設計了利於兩個同學表現的運動會項目,使他們的缺陷轉換為了優勢,並贏得了各個項目的冠軍,讓兩個孩子有機會憑著自己的本事取得成功,讓他們能「感受到冠軍的快樂」,不僅獲得了學生們的尊重,更讓自己贏得了自尊。

在巴學園中,小豆豆最常聽校長對自己說的話就是:「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呀!」,於是,小豆豆就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從一個一般人眼裡「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並奠定了自己一生的基礎。正如

小林宗作校長原話說的那樣:「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優良的品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的環境的,也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地發現這些『優良印品質』,並讓它們得以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有個性的人。」

任何人都有閃光之處,如果老師善於發現孩子們的「好」,就會讓孩子們自信起來,逐漸變成真正的「好」。

1937~1945,巴學園被毀於二戰的戰火,小林先生最終也沒能再創辦第二個巴學園。

《窗邊的小豆豆》其實已經不僅僅是兒童讀物,裡面溫暖純淨的教育方式,也治癒了許多成年人。書中的巴學園雖然在 1945 年的東京空襲中毀於一旦,但它的真實存在至今仍激勵著許多投身教育的理想主義者為之奮鬥。

其實,與其說這是一本一個小傢伙的成長傳記,不如說是一個帶有強烈的個人魅力的校長的教育寶典。最後,我想通過我的理解來總結一下下對於孩子來說最寶貴的是什麼,我覺得應該是這兩個:最大程度的可支配的自由,教養者最大善意的溫柔。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在育兒類裡面很有名氣的書,作為孩子的家長,或者從事教育工作的你,最好抽出點時間來看一下。

相關焦點

  • 《窗邊的小豆豆》中文版問世十五年發行逾千萬冊
    是因為兩個國家的學校、教育體制不一樣嗎?或者說是媽媽不一樣?」日前,慶祝《窗邊的小豆豆》簡體中文版發行總量突破1000萬冊答謝會在京舉行,該書作者、日本作家黑柳徹子雖未到場,但通過視頻表達了欣慰之情。     2003年,《窗邊的小豆豆》中譯本由新經典文化公司引進推出,起印兩萬冊。
  • 曾被退學的問題學生,寫了巴學園的故事,《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在灑滿溫暖的窗臺上,有一本攤開的書,陽光落在書頁上,把字裡行間蒙上了絲絲的暖意,文章攜著自由流在指間,更是流在心田。這如水的文,滋潤著我心中那對純真、自由的童年的無限遐想與渴望。捧起書時,我總會隨著小豆豆一同在綴滿陽光的田野裡奔跑……但現在,我再次在陽光的溫情中拿起書,舊時的美好遐想不復存在,反而一種淡而不濃的憂愁卻瀰漫不散,淚水已在心底滴出了波瀾……在一二三四年級時的純真世界已離我如同隔世了,那時的自由、無憂無慮,我再也無法返璞歸真了。
  • 《窗邊的小豆豆》登頂日本戰後最暢銷圖書
    讀書報特約記者戴錚報導日本出版科學研究所前不久公布從1946年開始統計的戰後暢銷書榜單,黑柳徹子所著《窗邊的小豆豆》以581萬冊的銷量登頂榜首,「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的隨想集《開拓你的路》和JK·羅琳的《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分列二、三位。
  • 小豆豆和《窗邊的小豆豆》
    以上文字選自我手頭《窗邊的小豆豆》中文版前的作者簡介。這本書是五年前當時上小學五年級的女兒自己買回來的,我們一起讀了,此後,它成為五年中我們談論最多的書。五年中我又持續地將它推薦給我身邊做了媽媽的同事們。不過,上述文字卻是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才注意到的。以前肯定也看到過,但是完全沒有留下印象。可見影響我的肯定不是暢銷的力量,而是書籍本身。
  • 《窗邊的小豆豆》小林宗作老師的教育烏託邦(下)
    回顧1981年,日本著名作家·電臺主持人·女演員黑柳徹子的自傳作品《窓ぎわのトットちゃん》(《窗邊的小豆豆》)在日本出版,暢銷900多萬冊,成為了日本戰後最暢銷的作品,書中自由開放的教育理念得到了眾多的讀者擁躉,在日本形成了一股「小豆豆熱潮」。截至今日,該書相繼被翻譯成35種語言在世界各個國家出版。
  • 悅讀紀《窗邊的小豆豆》閱讀分享
    書中最讓我欽佩的是小林校長:小林校長很有耐心連續聽六歲的小豆豆說四個小時的話而不打呵欠,讓這個注意力不集中的、調皮的、愛搞亂的小孩子頓時喜歡上了他;當小豆豆為了撈起自己掉在廁所裡的一個錢包而把糞坑裡的東西撈出來堆成一座小山時,小林校長只說了一句「弄完之後要放回去喔」,讓小豆豆愉快地完成了後面的恢復工作;當殘疾的高橋君在遊泳池中赤裸著身體遊泳的時候,一開始感到非常害羞,但隨著一件又一件衣服的脫落
  • 好書推薦——《窗邊的小豆豆》
    於是,我確定了好書推薦的內容——《窗邊的小豆豆》。在聽完書後,我迫不及待地打開這本書,一口氣又把它讀了一遍。從本書故事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巴學園的幾點教育理念:小林校長耐心傾聽了小豆豆四個小時的話;小林校長的一句「弄完以後,要把這些全部放回去」;小林校長總是對小豆豆說得那句「你真是一個好孩子
  • 用孩子的眼光發現教育—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用孩子的眼光發現教育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徹子的代表作,自問世至今
  • 「窗邊的小豆豆」首次登上日本螢屏
    《小豆豆》除了將《窗邊的小豆豆》的經歷搬上螢屏,還將著重描寫黑柳徹子在電視圈的經歷。如果說前作《安寧之鄉》是昭和電視人的輓歌,《小豆豆》中或許將呈現出日本電視黃金時期的模樣。曾經拒絕影視改編本劇的主人公黑柳徹子出生於1933年,童年時被親切地叫做「小豆豆」。小學時因為淘氣被退學,來到了改變她一生的「巴學園」。
  • 愛在自由裡,經典育兒書:《窗邊的小豆豆》|教育改變命運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經典書籍《窗邊的小豆豆》。書的作者是黑柳徹子,她是亞洲第一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美國《紐約時報》讚譽她為日本最偉大的女性,而且這本書的豆瓣評分是9.1分。書中的小豆豆因為她的母親為她找到了一所適合她的學校——巴學園。具體來說,小豆豆是老師眼中的「不聽話的」學生。
  • 《窗邊的小豆豆》對孩子最好的愛
    今天我將和大家繼續來聊一聊《窗邊的小豆豆》書中的故事。《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作者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了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裡「怪怪」的小豆豆逐漸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並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
  • 書評《窗邊的小豆豆》(黑柳徹子)
    (本文系作者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作者黑柳徹子根據個人童年在巴學園的經歷,創作了膾炙人口的《窗邊的小豆豆》一書。該書在日本創下有史以來圖書銷量的紀錄,並被譯為35種語言,感動了全世界數以千萬計的讀者。
  •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童書見證了中國與日本當代的漫長溝通與艱難...
    在巴學園散步或雨天在禮堂玩耍時,從小林一茶的那一句俳句「冰雪已消融,爛漫兒童嬉戲忙,奔跑小村中。」感受到無限的自然的韻味。這是小豆豆的故事,亦是黑柳徹子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一種教育理念的實現和一個完整地保護了一群孩子童年的故事。
  • 從《窗邊的小豆豆》來看看,皮格馬利翁效應在兒童教育中的魔力
    焦慮中的她感慨:「要是有一所巴學園就好了,我一定送孩子去讀。」我深以為然。「巴學園」,出自日本作家黑柳徹子的自傳性隨筆《窗邊的小豆豆》。書中的「小豆豆」因淘氣被原學校開除後,來到巴學園,遇到了校長小林宗作先生,也開啟了她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旅程。學校是特別的學校,以兩棵大樹為門,以廢棄的電車為教室,每天課表也並不固定,可以自主選擇先學自己喜愛的科目。
  • 《窗邊的小豆豆》:從默默無聞到備受喜歡
    她將書名定為《窗邊的小豆豆》,除了呼應上世紀80年代初日本當時的流行詞「窗邊族」(指在職場內不受重用的職員)外,也是想表達當年她作為一個好動的孩子被排斥在主流教育以外的情景。然而出乎她意料的是,該書在日本出版後立馬引發了「小豆豆」狂潮,該書年銷量突破450萬冊。兩年後,該書被翻譯成英文。  不久後,該書的簡體中文版也開始在國內出現。
  • 以《窗邊的小豆豆》為例,探究「無條件積極關注」在書中的運用
    雖然說"無條件積極關注"是心理界的一個名詞,但是心理關乎到每個人的生活中,所以"無條件積極關注"有時在其他人際關係中有所運用,尤其是父母與子女,老師與學生的關係中,比如《窗邊的小豆豆》一書中的母親和小林校長。
  • 《窗邊的小豆豆》:每個孩子都是會盛放的花朵
    每天晚上給兒子念一篇《窗邊的小豆豆》,這是他強烈要求的,也是我沒想到的。突然發現孩子長大了,他不再一遍遍要我給他讀《鼠小弟》系列繪本,開始喜歡這種沒有圖的故事書。《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主持人黑柳徹子以她的真實經歷創作的兒童文學作品。書中的小豆豆就是童年的黑柳徹子,小林校長對她的成長有著深刻的影響,在巴學園度過的小學時代,成為她一生中最美好的記憶。所以在她長大之後,突然某一天,就想把這些故事寫下來。
  • 《窗邊的小豆豆》能驚醒誰?成全誰?
    昨天,終於把《窗邊的小豆豆》讀完了,讀完之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它對我的教育觀念產生了很大的衝擊。下面是我讀完書之後的感想。1、世界是多樣的,孩子是多樣的,才需要有尊重多樣性的教育觀。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孩子是豐富多彩的,而不幸的是,許多教育卻是單調、整齊劃一的,是學生產品生產線,生產出模式一樣的學生,這怎麼去適應多樣性的世界呢?這究竟是教育的幸還是不幸?
  • 《窗邊的小豆豆》裡藏著的教育哲學
    最近一直在睡前給孩子朗讀《窗邊的小豆豆》。我認為,這是一本讓孩子羨慕,讓大人慚愧的書。成人看世界,難免帶有功利性,總是要衡量做一件事情的成本,做完一件事情能得到的成果。但是,孩子們真的是非常單純的因為「喜歡」才會堅持和反覆去做一件事情。
  • 2020星星薦書25——《窗邊的小豆豆》
    我上小學一年級的很多事情,都已經淡忘,只有做老師的媽媽一直都記得,每一個細節都在她的腦海中,她怎麼記性那麼好,是不是太愛我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