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決策都是折中, 只是在當時情況下可選的最佳行動方案。
研究人員曾經做過一次調查,他們向每位管理者提出三個問題:「你每天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你每天做什麼花時間最多?」「你在履職時感到最困難的是什麼?」結果顯示,90%以上的答案都是一決策。
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決策。但是,我們不討論"What"——什麼是好的決策,我們討論"How"--如何做出好的決策。就好像不討論什麼菜好吃,而討論做出好吃的菜的方法。
為了幫助CEO提高決策質量,我與大家分享管理界關於如何做出好決策的三個主流研究。
第一,完全理性決策。
現在有4個項目可供選擇投資。項目A,投資40萬元,收益30萬元;項目B,投資50萬元,收益40萬元;項目C,投資35萬元,收益25萬元;項目D,投資40萬元,收益35萬元。假如手上有100萬元可以投,怎樣組合會獲得最大收益?
答案是:投項目B和項目D,總投資90萬元,收益75萬元。啊?這不是管理課嗎?怎麼好像開始講數學了?是的,完全理性決策,就是在信息完備情況下的決策,就是數學——一門叫作「運籌學」的數學。運籌學,是研究最優決策的學問。
不是每個CE0都學過運籌學,但至少要知道運籌學的存在。請記住下面五個運籌學工具,它們可能在你需要的時候,為你提供幫助。
1. 規劃論。研究給定任務,人、財、物等資源配置的最優決策。
2.網絡分析。研究最短路徑、最小連接、最小費用以及最優分派等問題的最優決策。
3.排隊論。研究機器排隊等待維修、船舶排隊等待裝卸、顧客排隊等待服務的最優決策。
4.存儲論。研究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庫存的最優決策。
5. 投入產出分析。研究有限資源在各部分配的最優決策。
第二,有限理性決策。
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信息不是完備的,人是有限理性的。著名管理大師林伯特.西蒙認為,完全理性的最優決策在現實世界中很少存在。
西蒙擁有9個博士學位,並因為研究決策理論,先後獲得心理學領城最高獎「心理學傑出貢獻獎」、計算機領城最高獎「圖靈獎」,以及諾貝爾經濟學獎。他說:當你無法獲得決策所需的所有信息時,不要追求「最優決策」,而要追求「滿意決策。
什麼叫滿意決策?他說:一切決策都是折中,只是在當時情況下可選的最佳行動方案。為了滿意,而不是最優,管理者的決策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1.定下最基本的滿意標準;
2.考察現有的可選方案;
3.如果有可選方案滿足最基本的滿意標準,不再尋找更優方案。打個比方,你面試了一個人,達到你的基本要求,就立刻通知他來上班,而不是想著可能有更好的人選;有收人滿意的商業模式,就立刻實施,而不是思著可能有收人更多的模式。
第三,博弈論。
如果不只你一個人在決策,你和對手的決策相互影響,那就更有意思了。這時你需要好好學習博奔論。
舉個例子,不要在旅遊景點買東西。旅遊景點的買賣,是一次性博弈。凡是一錘子買賣,賣家的最理性決策都是宰客。所以,從博弈論的眼光看,青島大蝦的宰客事件幾乎是必然的。
怎麼解決?不是重罰,而是把多個一次性博弈,通過用戶評價,合併成連續博弈,這樣賣家欺詐時會更加顧慮。這也是為什麼淘寶、大眾點評能火的原因。
決策是個高難度的技術活。關於決策有三個主流方法:第一,完全理性決策。 要了解五個運籌學工具:規劃論、網絡分析、排隊論、存儲論、投入產出分析。第二,有限理性決策。信息不是完備的,人是有限理性的,不應追求最優決策,而應追求滿意決策。第三,博弈論。當若干決策者的決策彼此影響時,博弈論就大放光彩了。
註:這個公眾號為個人號,旨在分享我日常見到的優秀的餐飲品牌包裝設計,非廣告盈利信息,如涉及版權問題,萬望海涵。
IP課程分享 | 先了解IP共性再談定位,定位是打造IP的第一步
IP案例分享 | 京東的「配送員」的相關與共鳴
IP工具分享 | 人生效率手冊
IP課程分享 | 如何打造成功的人設?
IP案例分享 | 農夫山泉的「搬運工」一一真實與認同感
喜歡就給老梁賞包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