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在藝術圈交白卷的哥們,是如何把畫賣一個億的|知物美術館

2020-12-15 知物美術館

知物美術館序

羅伯特·雷曼(Robert Ryman)1930年出生於美國,是極簡主義主要的藝術家之一

極簡主義繪畫的特徵是整個平坦畫面巨大簡單,通常呈幾何形;講求精確、輪廓突出;在不施底色的畫布上刷染大塊明亮而未經調和的顏色。極簡主義繪畫只是一個簡單客體的匿名結構。極簡主義繪畫作品以在大畫布上塗滿強烈色彩的格子、條紋、方塊、正V、倒V及圓形圖案聞名。

從音樂夢到繪畫,他都經歷了什麼?

1930年3月30日,白羊座的羅伯特·雷曼出生在盛產美國鄉村音樂田納西州。值得一提的是這位藝術家並不是繪畫科班出身,他是一個學習理科的學生,我們都知道學習理科的人多半都比較理性,這可能也和他所呈現的過於冷靜的畫面有關。(知物美術館)

但他並不是一個安於現狀的理科生,他還懷有自己的音樂夢想,1948年-1949年曾經在田納西州理工學院主修音樂,並且在喬治大學短暫任教,後來他應徵入伍,被分派至軍旅樂隊。1953年,羅伯特·雷曼退伍後來到美國紐約,懷揣著對音樂的夢想,他為了成為一名職業的爵士薩克斯風樂手。但發揚田納西州爵士的美國夢並不好實現,幾經轉折作罷。(知物美術館)

追逐完夢想這時候他也不年輕了,也不是什麼職業他都能去做了,後來他去了藝術館裡面當保安,受藝術薰陶,他在這裡一呆就呆了七年起來,在當保安的過程中,他也開始接觸繪畫,《無題》就是這個時候創作出來的。(知物美術館)

他是如何在藝術界享有一席之地的?

2014年他的作品被售賣,這幅純粹是白色的空白畫面,居然拍出了人折合1.2億人民幣,這一消息傳出引來大規模的討論。

他創作過很多類似的作品,他專注於自己的白色創作,探索白色的多樣性,並憑藉自己的研究在藝術界裡有了一定位置,很多人認為看他的畫更多的是看一種油畫的肌理變化。(知物美術館)

他的畫以「極簡」和「概念」著稱,他稱自己的作品只是展現繪畫材料的原始樣貌,他的繪畫思路是「畫什麼不重要,怎麼畫才是個問題。」

羅伯特·雷曼花了大半輩子去研究材料,在不同的布料、金屬、複合材料板上使用不同的繪畫材料,如丙烯、乙烯、油畫棒、石墨、膠水等等,在這個基礎之上,他選定白色作為一種中性顏色,去呈現不同作品的表面(即畫面本身)在空間與光線下的視覺感受。初看一片白,讓人摸不著頭緒的作品,其實是藝術家探討繪畫表面與光線、空間關係的結果。(知物美術館)

排除了敘事性的繪畫性語言,在不同的機理、質感、薄厚圖層、相同色之間,由於微妙的反差和變化,產生了類似於光的效應和色的微差,它們之間的這些微妙變化和我們的生理、審美產生了共鳴,這和法國畫家蘇拉熱的黑畫有異曲同工之處。

羅伯特·雷曼很少給他的作品命名,他認為他的繪畫標題是沒有意義的,只是作為身份的一個標註而已。他不願意在標題上為觀眾指出一條明確走近他繪畫的路,這在他的作品中被認為是完全多餘的。

知物美術館

大家是如何看待評價的?

如今他辦了屬於自己的畫展,畫展也很簡約,白色的牆面上掛著20幅以白色為主題的作品,走進來的人仿佛置身於一個空白的空間。

知物美術館

也許是外行人想看出門道,他的畫到底有什麼不同,可以買的那麼貴,畫展中看畫的方式也很奇怪,有的人歪著身子將目光轉移到畫框,甚至對畫框背後的狹小空間感興趣。

藝術評論人羅伯塔·史密斯曾在《紐約時報》撰文寫道:「雷曼的藝術提醒我們,對於所有繪畫而言,最重要的是顏料、尺寸和顏色」。

事實上,雷曼作品在市場上並不多見,負責拍賣活動的蘇富比全球當代藝術部門聯席主席亞歷山大·魯特表示,一方面是因為對於收藏家而言,極簡主義的單色繪畫並非是人人都能欣賞的收藏品。

「這幅畫遠看貌似一目了然,但實際上,這幅畫比一般人想像的要複雜得多。藝術家本人也花了很多時間去創作每一幅作品」,魯特表示,「有些事是市場機制決定的,這就是為什麼它的價值會這麼高」。知物美術館

編輯:田園

監製:大熊

圖片來源:網絡

「藝知物」是一座線上虛擬藝術衍生、交流社區,以「生活美學創造者」結合藝術和生活器物,圍繞90後年輕人的興趣社區之路,發展成為國內年輕人專屬的生活社區。

旗下知物美術館,位於北京吉裡國際藝術區,佔地面積3000平米,專注於推動中國年輕藝術力量的發展,為年輕藝術家的培養貢獻力量。

藝知物小程序即將上線,敬請關注。

本文版權歸知物美術館所有,請勿用於商業用途

相關焦點

  • 讓藝術改變生活方式……|知物美術館
    ——知物美術館藝術在當代中國,對許多人而言是有錢人的玩具,是拍賣行不停跳動的數字。當藝術與生活沒有關係時,的確,藝術只是金錢的遊戲。但當藝術進入生活,當收藏成為嗜好,並改變生活的方式時,藝術已經進入精神層面,成為自我的一部分。
  • 幼兒園讓畫車標,孩子畫4個圈交上去,老師「借車」老爸苦不堪言
    導讀:幼兒園讓畫車標,孩子畫4個圈交上去,老師「借車」老爸苦不堪言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當代藝術就只能去美術館拍照嗎?|知物美術館
    Close to Art or Close to Machine-About the Thoughts Conversion of WalterGropius現在很多人有事沒事喜歡逛美術館,美術館一個向來是文藝青年的聚集場,現如今也成了「網紅們打卡」的必備的新時尚。
  • 人民藝術|「幻」中求真 知美術館呈現陳福善回顧展
    // 「幻」中求真 //知美術館以新方法論解謎陳福善。到場的四位「知時代」新學者:楊簡茹女士、李世莊先生、邱敏女士、沈奇嵐女士分別發表了精彩演講,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學術發布由知美術館藝術總監王從卉女士主持。
  • 一幅裸女畫賣3.2億,富豪上演「龍松大戰」,揭秘大佬的「藝術圈」
    這套房子是王中軍2010年花1.32億港元購入的,時隔十年出售,淨賺8800萬港元(約合人民幣8000萬元),漲幅約66%。比房價漲勢更兇的是字畫。在甩賣香港豪宅前,王中軍已經靠賣畫解決了部分現金流問題。「嘉德的一場拍賣會上,有一半都是我的畫。」去年亞布力論壇上,王中軍自曝,2018年秋,他以1265萬元的價格,賣掉劉曉東油畫作品《求婚》。
  • 「藝術」|藝知物當代藝術空間
    6 December 2020YIZHIWU 編集No.132Contemporary Art藝知物當代藝術空間「藝知物」是一座線上虛擬藝術衍生線下「藝知物當代藝術空間」,位於北京市宋莊藝術區,專注於推動中國年輕藝術力量的發展,為年輕藝術家的培養貢獻力量。
  • 【知美術館】「幻」展解密
    香港從來都是一個複雜的地方。東西相交、華洋雜處。漁村與都市相交錯、自然與人海相輝映。 海市蜃樓般的繁華之下湧動著躁動與活力、逼仄與扭曲。 多姿多彩、名利幻象的商都生活與神仙鬼怪、靈異奇絕的世界多維重疊。這樣一個城該如何描繪?
  • 「ART SHOW」知美術館王從卉:我們是藝術的「門童」
    美術館的建築和視覺是一個高度的呈現,整個建築物既有流暢的動感,又有含蓄內斂的氣質,而知美術館所在的成都老君山,有著幽然恬靜的山水風光,老君山則賦予了項目所在地塊很深的道教文化底蘊,是傳統而莊嚴的地方,與美術館的氣質分外契合。藝:提到「知」這個名字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哲思」,這個名字有什麼特別的寓意?
  • 美術館與城市(三)|「消失在自然中」的成都知美術館
    一座城,一座館,城市和美術館似乎有著說不完的故事,在美術館與城市這個系列中,我們走進幾座具有濃鬱地域風格的美術館,去探究一下美術館和城市之間究竟存在怎樣奇妙的關聯。第三站 成都·知美術館「美術館是一座城市文化性的地標,這是美術館的首要功能。
  • 浙江美術館和杭州市賣魚橋小學共同打造吳冠中美育教室
    ,來自杭州市賣魚橋小學吳冠中美育教室社團的22位同學,這是浙江美術館自疫情開館以來第一次讓同學們走進美術館內的館校合作。杭州賣魚橋小學的「吳冠中美育教室」社團是與浙江美術館在2019年吳冠中先生誕辰100周年之際,經多次實地考察並為學校量身打造的一間美育課堂教室,改造後的教室遍布吳冠中先生作品中的藝術元素。美育教室負責人梅璐琳老師通過對吳冠中的現代水墨畫、油畫、書法作品的欣賞與探究,將其作為研究學習中國水墨畫色彩、構圖以及形式美的重要資源。
  • TANC丨首屆Art Chengdu與知美術館同期開幕,西南藝術生態擴容升級...
    ▲ Art Chengdu現場4月25日,籌備兩年之久的首屆Art Chengdu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在成都春熙路遠洋太古裡地鐵廣場開幕,同期,知美術館、藍頂美術館、麓湖·A4美術館、千高原藝術空間等成都的各大藝術機構也均有展覽推出,當代藝術界的目光迅速聚集到中西部地區,「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一個博覽會,能夠讓成都整個藝術生態有一些新的改變
  • 藝術的力量———帶娃逛美術館
    濟寧美術館,雖然近在咫尺,卻一直沒有去過。至今還記得幾年前去省美術館參觀時的心靈震撼,走近藝術,給人的那種無法言說的力量,一直讓我久久不能忘懷……今天,終於有時間,老大還在軍訓,老二休息,可以帶老二去美術館溜一圈,感受一下藝術的力量。雖然老二還不到三歲,但是上次去博物館就挺享受的,在這樣的大太陽天氣裡,去室內場館是明智之舉。
  • 民營美術館在「藝術」與「商業」間起舞——專訪寶龍美術館館長呂...
    商業與否也並不是我們美術館在這個展覽中需要考量的,我們需要的是通過這份名單為一個歷史時期進行『斷句』」呂美儀表示。對美術館而言,每一個展覽都是印象深刻的,每當做一個展覽,從前期規劃到執行推動,都融入了很多的心血。如果要回答印象最深刻,我認為是在時間上相隔最近的幾場展覽。包括「藝術史:40×40——從四十位藝術家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中國當代藝術」以及「韓國抽象藝術:金煥基與單色畫」群展。因為剛剛開始,所以感受更為深切。
  • 他畫一個Q版小女孩,卻賣了1.95億,網友:不值!專家:寓意深刻
    他畫一個Q版小女孩,卻賣了1.95億,網友:不值!專家:寓意深刻他畫了一個「大頭娃娃」賣1.95億,網友:小學生水平,專家:傑作導讀:「童年是一場來不及追憶的孤獨的夢!」沒有人不懷念自己的童年,那些在我們記憶中閃閃發光的童年回憶,充斥著無數的卡通和動畫。
  • 知·美術館 隈研吾的成都「詩意」
    知·美術館 隈研吾的成都「詩意」     □本報記者 簡霞 文/圖    說起隈研吾,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陌生,但提起北京長城腳下的公社·竹屋,也許很多人便會眼睛一亮地說「曉得」,竹屋的設計者正是這位日本著名建築設計師
  • 他一生只畫圓圈,如今一幅賣365萬!她更牛,畫圓點一幅就賣7個億
    陳洪標|文他一生只畫圓圈,如今一幅賣365萬,她畫圓點80年揚名世界,一幅卻賣7個億。畫圓圈,畫圓點,誰不會?竟然能賣出天價!這還真不是笑話,確有其事。畫圓圈的是吉原治良,他12歲開始學油畫,為了畫圓圈,還去法國留學,畫了55年,還創立了圓學說具體派。如今,他的圓圈價格不菲,而他當年舉行的一些活動,也成為日本前衛藝術發展史上的裡程碑,成為日本藝術界的「一個時代的精神」。這又是怎麼回事?
  • 美術館清潔工畫畫獲國際大獎,上央視後一幅賣20萬,專家:畫毛線
    文|起源美術館清潔工畫畫獲國際大獎,上央視後一幅賣20萬,專家:畫毛線,但是偶然的一個機會,她來到美術館工作,工作除了接待別人之外,就是打掃衛生,然而這期間也讓她越發的對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汪化畫作然而這個想法對於當時的汪化來說,有些異想天開,自己從十幾歲出門之後,動筆的機會都少之又少,文化又低,讓她動筆畫畫可以說是難入上青天了,然而汪化的一個朋友激勵了她,朋友告訴她藝術沒有想像的那麼難
  • 「浮生若夢」陳流水彩畫作品展亮相浙江美術館
    主辦單位:浙江美術館 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術委員會承辦單位:雲南藝術學院 雲南省美術家協會支持單位:青島康頌紙製品有限公司學術研討會地點:浙江美術館1號展廳由浙江美術館、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術委員會主辦,雲南藝術學院、雲南省美術家協會承辦的「浮生若夢—陳流水彩畫作品展」 將於2019年9月24日至10月24日在浙江美術館展出,其中學術研討會將於9月24日下午三點在1號展廳舉行。
  • 中國藝術研究院三人油畫個展亮相中國美術館
    中國藝術研究院三人油畫個展亮相中國美術館 探索油畫中國氣象  中新網北京8月3日電 (記者 應妮)作為中國藝術研究院中青年藝術家系列展之一,「姚永、芃芃、朱春林個展」展覽3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展覽匯聚了中國油畫院著名畫家姚永、芃芃 、朱春林三人近幾年的重要藝術作品共計120餘幅。
  • 繪本裡的藝術啟蒙——《我愛美術館》
    有些家長想帶孩子去美術館,但又擔心藝術作品太深奧,孩子不喜歡看,或是欣賞不了,還怕自己欣賞水平有限,不知道如何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所以,對美術館之旅總是有頗多憂慮。 但其實欣賞藝術品並沒有那麼難,不信的話,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美術館」裡看看。 繪本《我愛美術館》裡就有一座奇妙的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