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大了,而父母與孩子的交流越來越少,孩子越來越不聽父母的話了,那麼父母怎麼說話孩子才會聽呢?下面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1、選擇合適的談話時機
選一個悠閒的、不會令你們感到匆忙的時間去和孩子聊天,可以是早晨送他去上學的路上等等。
需要家長注意的一點是不要試圖在自己脾氣快要爆發的時候和你的孩子對話,允許自己休息一會兒,當你和你的孩子恢復平靜後,再回到談話中。
2、家長要掌控好身體語言
在一個孩子的視角中所呈現的世界,和大人看到的世界是非常不同的。如果家長以憤怒的姿態和孩子相處,孩子的回應可能就是關閉自己。
家長需要試著保持放鬆,手掌打開,面部表情快樂而平靜。
3、保持說話的音量
家長要知道,當你開始向孩子嚷嚷的時候,他們的回應要麼是和你對吼,要麼是封閉自己。所以,在跟孩子說話的時候方式和說話的內容同樣重要。
4、站在孩子的角度說話
家長和孩子有較大的年齡,所以,有些家長總覺得孩子的事情就不值得一提,認為孩子的事情都是小事,久而久之,孩子會覺得和你溝通不來,影響親子溝通。
一旦家長和孩子溝通出現了問題,你說再多,孩子都會聽不進去。
5、傾聽孩子
家長和孩子溝通時主要是傾聽,要讓孩子傾倒他心靈的垃圾。孩子說的對我們及時肯定,說的不對我們不要指出來。
溝通時不能上來直奔主題,要談孩子感興趣的話題,讓孩子說出的心裡話。
總之,孩子有孩子的世界,家長在和孩子進行溝通時,需要做的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跟孩子同等的方式說話,這樣孩子才會聽你的話,願意與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