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工作10年,升職無望,是什麼成為了你職業的天花板?

2020-12-11 騰訊網

翻翻網上文章,

什麼「我們不招35歲以上的中年人」,

什麼「要罵就罵中年人,他們不敢跳槽的」……

寫得都很對,事實也是如此……

一般來說:一個人進入職場第10年開始,大概也就是30到35歲左右,開始遇到天花板,上又上不去,往下又不甘心,真的不要太普遍了。

你說中年人不拼嗎,

也是很拼的……

業務熟不熟呢,

那必須是很熟的……

但就是卡在那裡,很無奈,也很無力,有點像在海裡往岸上遊泳,你使勁遊,海岸還是那麼遠……

問題出在哪兒呢?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喜歡把這樣的職業天花板歸咎於年齡,性別和外在環境。

不可否認,外界有很多天花板,但外界的東西不是我們能控制的。當我們想要去突破這些障礙的時候,卻發現唯一能控制的只有我們自己。

01

職業天花板之一:傲慢

大多數人成長最快,都是在剛進職場的時候。

為什麼?

因為你不成長就得淘汰,所有的進步都是逼出來的。

但隨著我們學的越多,工作越順手,越沒人逼著往前趕了,就越容易鬆懈下來。

於是就容易開始「傲慢」,人一旦變這樣,什麼新思路、新知識、新技能……就統統跟你沒關係了。

但你自己是不自知的,反而優越感還強得很。漸漸地,這種「傲慢」便成了阻礙職場成長的絆腳石之一。

02

職業天花板之二:勤奮

很多職場人覺得自己超勤奮,每天從早到晚忙個不停,跟個陀螺一樣。

後來,看到過一篇文章中的一個觀點,非常認同,是這樣說的:

他說發現之前的工作,其實90%都是離開公司以後,沒什麼用的。

只有10%,是可以沿用到別的公司,甚至別的行業的。那10%不是具體工作,而是:思考。

比如看待行業的某個角度,比如快速學習新東西的套路,還有辨人識人、待人接物的細微體感,等等。

幹活兒當然重要,但是思考比幹活兒重要100倍。

一個人剛進職場,不得不思考如何幹活兒、如何與人打交道,但是當他越來越熟練,形成思維定勢以後,他就停止思考了。

你雖然勤奮,但是太忙太累,以至於不再思考。那「勤奮」就是你的天花板。

03

如何打破

擋在你眼前的職業天花板

1. 持續實踐知識技能,內化成能力

我們都清楚,職場中真正重要的是把事情做成。

給你一個任務,你可以發現困難在哪,知道如何解決這些困難,並能立刻設計方案後開始執行,這其中涉及到了分析能力,思考能力,計劃能力,執行能力等等。

刻意練習加上思考,打造屬於你自己的思維方法和能力體系,就相當於你在不斷升級自己的作業系統。

理論上,年齡越大,經驗越多,你的作業系統會越高級,越智能,你也就擁有了獨特的競爭力。

到那時,不管你身後有多少優秀的後輩,你也不會焦慮,因為你們的能力根本不在一個競爭維度上。

2. 不斷嘗試和總結,發揮優勢

在職場上碰到了很多障礙,很迷茫很不快樂,這其中的根源,是因為你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你不知道要什麼,所以你不知道去追求什麼,你不知道追求什麼,所以你一直在原地打轉,沒有長進,也一無所獲。

只有你開始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發掘出自身優勢,你才會賦予自身新的身份,用新的價值觀來突破職業的天花板,甚至換一個新的跑道來彰顯自己的價值。

亞馬遜的CEO貝佐斯曾說:「人們經常問我,未來10年會有什麼變化,可是他們從來不問我,未來10年什麼不會變。」

在變化的時代,我們需要有以不變應萬變的核心競爭力,而能力和獨特優勢就是那個不變的東西。

寫在最後

當你覺得自己遭遇了職業的天花板,請試著向內看,是能力不行,還是優勢無用武之地?是自己不夠自信,還是內心過於恐懼而不敢行動?

外界會有很多聲音,但真正會影響到我們的,還是我們自己選擇聽到的聲音和做出的反應。

無論你怎麼看待自己的工作、生活,我覺得有兩點還是應該保持。

一個是開放的心態,二是學習的欲望。

把自己修好了,你的世界就會煥然一新,因為你看世界的眼光不一樣了。

相關焦點

  • 34歲,工作10年,升職無望:該辭職還是安於現狀?
    作者 | 孫瑞希讀者小陳今年34歲,在一家公司工作了近10年。目前,升職無望,但工作穩定。0134歲,屬於職場中期,這一時期,隨著人生角色的增多,比如撫養子女,贍養父母等等,職場人的壓力非常大。他們對自己的職位、薪水都會有高於職場早期的期待。因為工作的本質是一種交換,人們需要通過持續工作換來的資源來支撐人生任務的完成。同時,企業對於職場中期的人要求更嚴苛。
  • 人到中年,升遷無望,3招化解「職業倦怠」危機!
    人到中年,升遷無望,導致自我價值懷疑、工作決策質疑、工作熱情降低、冒險精神缺乏、職場規劃迷茫等缺乏自信、又懶又喪、得過且過的職場症狀。中年人工作中不被理解、有挫折感、不贊同工作價值、目標和現實差距太大等成為「職業倦怠」的重要原因。
  • 33歲清華大學土木專業高材生,職業迷茫達10年!職業規劃得早做!
    87年33歲,工作10年,一直對自己的職業定位有些許迷茫!87年33歲清華大學土木高材生迷茫圖另一個是30歲研究生,畢業於香港Top3的中文&新聞,需要賺錢,需要幫忙!無論工作簡單還是複雜,都要不要地思考——如何將工作做得更好。世界著名的商業實業家稻盛和夫,27歲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現名京瓷Kyocera),52歲創辦第二電信(原名DDI,現名KDDI,目前在日本為僅次於NTT的第二大通訊公司),這兩家公司又都在他的有生之年進入世界500強。
  • 什麼樣的工作才能升職加薪?別讓現在的工作扼殺了你的職業生涯
    適合你自己的工作,才能確保你升職加薪,在長達幾十年的職業生涯中越走越順、越走越寬!所以,找一份真正適合你的工作,真的非常重要。假設你飢餓難耐,發現周圍除了一個你不喜歡吃的東西之外,實在是沒有別的食物了。這時候,你雖然會比較不情願,但還是會忍著去吃掉它。
  • 領導在暗中考驗你,會有這三個信號,不要自作聰明,不然升職無望
    在職場上,對於很多新員工來說,他們進入公司都希望能夠儘快升職加薪,可是當他們工作多年卻發現自己,即便是努力工作卻無法獲得領導的認可,反而是公司裡很多新同事卻得到領導的關注,在公司裡升職成為部門的主管,讓他們甚是寒心,其實不少員工他們沒有注意到,領導其實已經在暗中觀察他們,他們的工作表現無法被領導所認可
  • 明世教育學員故事|22歲到了職業天花板,該怎麼辦
    劉茂,今年23歲,職業是小學語文老師。19年成為我們的自考大隊中的一員,學前教育專業自考本科。連續3次報4門科目全過,明年就可以順利拿證。他成功吸引了小自老師的注意力。「很好奇,你說的職業天花板是什麼意思?」
  • 好領導的標準是什麼,跟錯人升職加薪無望,標準就在這五點
    這時候如果你的直屬上司是個好領導,那就不一樣了,跟對人會讓你職場越走越順,升職加薪只是時間問題。如何判斷上級是個好領導呢,標準有以下五點最為關鍵:一、領導是否會識人、是否會用人是最主要的,做一個好伯樂,了解你擅長什麼,短板在哪裡,如何培養你快速成長。
  • 你35歲後,面對升職無望,該創業還是轉行?精明人,從這3點分析
    這兩天,朋友老王給我打電話訴苦,說他在公司已經幹了11年,工資還是月薪5000,自己也已經35歲的高齡了,但現在公司的氛圍他很不喜歡,大多不看工作能力,而只是看跟領導的關係,自己感覺升職無望。他說自己現在想換個行業工作或者自己創業,但要真換一個跟現在毫無關係的領域,也不知道自己的年齡是不是已經受限,而且沒有相關經驗不知應該從何開始,這可怎麼辦好呢?
  • 年薪50萬是什麼概念?網友:大部分人的天花板
    在職場中,一般年薪達到50萬的人,普遍都是工作了十幾年,在企業中起碼都已是中高層管理或者業務技術骨幹了。但職場本就是一個金字塔,越是往上越是難走,越往上晉升的機會越小。特別是中層幹部,想要走上高層難度比當上業務經理大了N倍。
  • 八字測工作:最近幾年工作很不順,想要升職總是被壓制,什麼情況
    你的八字命局上地支寅卯辰三會,但唯獨缺少了月令,會而不化,三會拱官,又是印格,對於職位官位過於追求,喜歡權力,對追逐地位名利有很大的想法。【大運流年】你在25歲到35歲的時候是庚申大運,地支巳寅申三刑,官印都有損傷,不利名利不利工作事業,所以你總是得不到機會,上升的路被堵住了。
  • 聊聊我所理解的網際網路行業職業天花板
    天花板指的是在職場中,達到一定級別後,即使你再有能力,晉升的空間也越來越小。網際網路行業也不例外,本文作者結合所思所想,對網際網路行業各工種的天花板進行了總結。
  • 「5年不升職,你就廢了」,我只同意一半
    最近他很煩惱,他已經參加工作5年多了,還在普通研究員的崗位上「原地踏步」。剛畢業時年輕,沒有太多想法,經濟上還有家裡後援,所以沒感到太大壓力。到什麼山唱什麼歌,在什麼年齡辦什麼事。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結婚已經提上了議事日程。買房、還房貸、養家,這是一個男人肩上的三座大山。然而,稅後工資卡裡7000多塊錢的收入,讓他體會到了實實在在的焦慮。
  • 2020升職加薪秘籍!這份職業數據報告請你查收
    這場職場報告或許可以幫到你。轉眼間走進了2020年,當年大家說的90後已經邁入30周歲的關卡,00後也不在是十幾歲的小孩,他們將承擔起工作的新生力量。面對苦苦勞作多年的崗位仍舊無法升職加薪,而裁員風波此起彼伏,看看自己的荷包「囊中羞澀」,根本沒有勇氣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我該何去何從……也許你還在躊躇滿志,也是你還沒有太大的勇氣和信心。沒關係,這一次,讓C君來好好幫幫你。
  • 澳亞裔談「虎媽」邏輯:移民教育理念與職業「天花板」
    她通過採訪和深入研究,希望解開這些概念背後的「真相」,並展示移民的教育觀念和他們與「竹子天花板(指一種無形的升職障礙)」的鬥爭是如何影響他們對教育的態度的。「沒有數字,沒有分數,你對孩子的表現一點也不了解。一切都是很委婉的。」於是課外輔導成了常態。「這些輔導中心很多都使用從海外引進的模式——有排名、分數、結構化的作業、明確的反饋。」家長想了解孩子真實水平喬伊(Joey Tsao)是一所為高分理科學生開辦的輔導學院的負責人。
  • 職業發展到一定程度,遭遇「天花板」該怎麼辦?
    我是熒在江湖,用職業生涯規劃的思維,為你解決職場問題,助力價值提升!關注我,一同笑傲職場,贏在江湖!文先生,39歲,在一家五星級酒店從事運營經理的工作已經5年了,7年前他來到這家酒店,從大堂領班做到了運營經理,全面負責酒店的內部運營工作。
  • 「我升職了,卻想辭職!」決定工作幸福指數,絕不是升職那麼簡單
    我們首先需要做的就是需要弄清楚問題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再去想解決辦法。一、升職背後,不開心的原因是什麼?其實恰恰相反,升職以後,你需要接受的工作任務和壓力會比以前更多、更大。如果你是主管的職位,你除了要做好團隊內容本職工作內容以外,還需要做領導安排的工作。同時,您還需要考慮如何管理好團隊,怎麼管理團隊下屬才能服你,心甘情願聽從你的命令,完成工作。
  • 教育部:打破職業教育止步於專科的「天花板」,擴招升本不是夢!
    在今年教育收官的系列發布會上,更是提到了一個對於職業教育來說的好消息!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介紹「十三五」期間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總體情況中說到:2019年以來,教育部批准了22所學校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打破了職業教育止步於專科層次的「天花板」!也就是說職業教育專科生還可以繼續學習獲取更高的學歷!
  • 職場攻略:遭遇職場天花板,讀MBA到底有沒有用?
    如果問你:「工作中最困擾你的事情是什麼?」相信很多職場小白會說:「剛步入職場,很多工作都覺得無從下手。」但是,在這個問題之上,還有一個問題,正在困擾著更多的人,那就是工作多年後「遭遇了職場天花板」。一旦你出現這種狀況,就是你遇到了職場天花板。遇到職場的天花板,意味著你在現有崗位的職業發展受限了,在這個跑道上的努力和付出跟收益相比,已經呈現出指數型下降的趨勢。
  • 工作勤懇為何卻升職無望?3步擺脫「蘇東坡效應」,提高自我認知
    朋友王明在公司工作3年了,不僅升職沒有他,連漲薪也比別人少。他每天看上去忙忙碌碌,第一個到公司,埋頭做事,還經常加班。然後三年下來,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業績,甚至都找不到工作亮點。空有一顆想要職場晉級的心,卻把忙碌變成了庸碌,看不到發展希望。後來,我不得不告訴他,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 職場潛規則:工作10年還在基層,老闆想提拔你,從來看的不是努力
    一位職業經理人說過,根據他的經驗,一個100人規模的公司,在管理有效的前提下,管理者的人數約為11-13人,平均一個管理者直接領導10個人左右,也就是說平均一個公司的管理者比例佔據10%,而90%都是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