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女孩不想上學,中式家長的「反話」,消磨掉孩子自信

2020-12-25 金葉哥哥

導讀:現代人的抑鬱,是種默不作聲的崩潰,看起來很正常,實際那些糟心事已經積累到一定程度了。他們會說笑、會打鬧、會社交,甚至旁人察覺不出什麼異樣。看似不會摔門和砸東西,也不會流淚到歇斯底裡,但可能突然情緒失控,再也沒有以前那樣快樂了。

文/金葉哥哥

有個抑鬱症患者說過這樣的話:「我每天熬夜,總想死於一場意外」。我們不知道她經歷過什麼,也許忘不掉的,是十幾年來那記在骨子裡摧殘自己的話。

醫生複診一個患有抑鬱症的女孩,她正在看書,於是便表揚道:「這個孩子真用功」,然而,母親卻依舊不忘貶低:「用功?假用功」。交談中一股腦地說「反話」,這種感覺讓她既熟悉而又感覺稍微帶著些嘲諷和鄙夷。醫生在旁邊急得直跺腳:「你看,又說了…」,空氣中似乎瀰漫著無奈氣息,無論怎樣叮囑,他們還是忍不住用這種語氣給孩子交流。

就算已經確診,更何況醫生站在孩子床邊,這些家長們,仍然熱衷於在陌生人面前,無所不用其極地打壓孩子,把他們說得一無是處。俗話說「孩子是娘身上掉下來的肉」,嘴裡卻用最尖酸刻薄的話詆毀她,然後又問:「你為什麼不聽話」?

現在的家長似乎真的不知道為什麼小孩會抑鬱,也不理解他想要「死亡」的原因,美其名曰「教育小孩」,殊不知,把他們的自信一點一點兒地消磨掉,甚至還被說成是「裝病」。青少年抑鬱的病因裡,永遠都有「中式家長」那不可撼動的地位,他們認為孩子就是「不想學習和做事」。

要說現在的人們為何偏愛「遊戲」和「追星」?他們只想用這樣的方式,來釋放內心中那無形而又沉重的壓力。部分家長會用「別人家的孩子」來做比較,慢慢地就會讓他認為自己很差勁,只能被父母用「懶」這樣的理由,強迫著必須「學習和做家務」,理由則是「教你學會獨立」。

分明知道上班時可能會做著重複而繁忙的工作,就算日積月累,也攢不下多少錢,而他們卻不願待在家。與其說是不想當「啃老族」,還不如說是不想「受氣」,寧願八個人擠一間宿舍,也不願睡在家中寬大的床板上。

提到較為普遍的「空巢老人」現象,農村的部分年輕人選擇在外地務工,每當逢年過節時,原本有空閒的時間,卻不願意回家探望父母一次。曾幾何時,父母通常念叨:「棍棒底下出孝子,黃荊條下出好人」,於是這句話就成為了他們打壓孩子的理由,用俗稱「老古董」的思維,試圖強行壓制住後輩人。

小時候在家要「洗碗」、「拖地」,甚至還要「擦桌子」,家長總說在外面風吹日曬地掙錢,全都給了孩子花,老師還教我們要「理解」他們;成年後不想像他們一樣賣苦力,就會被說成「不切實際」,假如想要創業,他們還會說「你不可能成功」這樣的話語。不知這些是否就是中式家長的「反話」,總是想要阻攔子女脫離他們的「監視」,這種固化思維,反而會害了孩子。

那些因情緒失控而墜樓的大學生、因失戀而墜樓的年輕人,甚至因學習壓力大而墜樓的高中生,他們本擁有著美好的未來,究竟是誰讓他們變成了這樣?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也累,但並不是出自於肉體上的,有些父母根本不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家長們從小教育孩子,「男子漢要頂天立地」,可是當我們成年後才發現,自己扮演的角色不僅是兒子、父親,甚至還是丈夫、在公司的身份更是員工。

朋友問過我這樣一個問題:在世上活了幾十年,可至今不明白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又說:我終生忙忙碌碌,沒有給後代留下什麼,感覺枉來世上走一遭。或許成年人的世界都不容易,後來有了兒子,亦或「混」到抱孫子,最後悄無聲息地離開,或許,這就是多數普通人的一生。

自從唐朝「開元盛世」以來,我讀過李白、杜甫的詩篇,也看過清代吳敬梓筆下的《範進中舉》,更領略了魯迅的思想,不曾想,我們究竟能給後世留下什麼呢?

在中式家長的「反話」中,環境正在逼迫著她學會獨立,從而慢慢地消磨掉孩子自信。為什麼有人會認為「覺得父母教育方式不對」就等於「長大以後不會孝順父母」呢?其實我們可以從「大人說話,小孩子不要插嘴」的話語中找到答案。

本期話題:

抑鬱症女孩不想上學,母親依舊不忘貶低,這真的是她「不聽話」的原因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本文系「金葉哥哥」原創發布,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刪圖致歉!

相關焦點

  • 家長理解不了為什麼孩子會得抑鬱症?
    剛刷到一個醫生複診患抑鬱症的孩子,小孩在看書,醫生說「這孩子真用功。」表揚了她,然後她母親緊接著說了句「用功,假用功。」言語裡那股子說反話,鄙夷嘲諷的味道真的太熟悉了,醫生急得跳腳:「又說了又說了……」無奈,真的就是無奈,無論怎麼叮囑,他們還是忍不住要去用這種譏諷的語氣和孩子交流,醫生們辛辛苦苦修修補補把孩子的心理問題救回來了,家長一句話,前功盡棄。
  • 家長居然不知道,為什麼小孩會得抑鬱症?
    剛刷到一個醫生複診患抑鬱症的孩子,小孩在看書,醫生說「這孩子真用功。」表揚了她,然後她母親緊接著說了句「用功,假用功。」言語裡那股子說反話,鄙夷嘲諷的味道真的太熟悉了,醫生急的跳腳:「又說了又說了……」無奈,真的就是無奈,無論怎麼叮囑,他們還是忍不住要去用這種譏諷的語氣和孩子交流,醫生們辛辛苦苦修修補補把孩子的心理問題救回來了,家長一句話,前功盡棄。
  • #家長不知道為什麼小孩會得抑鬱症#
    剛刷到一個醫生複診患抑鬱症的孩子,小孩在看書,醫生說「這孩子真用功。」表揚了她,然後她母親緊接著說了句「用功,假用功。」言語裡那股子說反話,鄙夷嘲諷的味道真的太熟悉了,醫生急得跳腳:「又說了又說了……」無奈,真的就是無奈,無論怎麼叮囑,他們還是忍不住要去用這種譏諷的語氣和孩子交流,醫生們辛辛苦苦修修補補把孩子的心理問題救回來了,家長一句話,前功盡棄。
  • 你的不經意間,奪去我好多自信
    而前段時間有位醫生發布了微博,講的內容是他複診一個患有抑鬱症的女孩交談中一股腦地說「反話」,這種感覺讓孩子既熟悉而又感覺稍微帶著些嘲諷和鄙夷。現在的家長似乎真的不知道為什麼小孩會抑鬱,也不理解他想要「死亡」的原因,美其名曰「教育小孩」。殊不知,把他們的自信一點一點兒地消磨掉,甚至還被說成是「裝病」。
  • 家長注意!孩子不想上學是有心病了
    19歲女孩不想上學,問其原因,總感覺同學瞧不起自己,想害自己,家人給換學校也不行,最後只好來看心理醫生。7月31日,記者從市心理調試中心兒童青少年心理單元了解到,這種厭學的孩子還真不少。為此,專家提醒,家長對孩子學習不要逼得太緊,這樣只會適得其反,最後讓孩子患上心理疾病。
  • 學生抑鬱症發病率逐年攀升!父母這些行為,正「毒害」孩子未來
    ,引發大量討論:< 剛刷到一個醫生複診患抑鬱症的孩子,小孩在看書,醫生說「這孩子真用功。」言語裡那股子說反話,鄙夷嘲諷的味道真的太熟悉了,醫生急得跳腳:「又說了又說了……」無奈,真的就是無奈,無論怎麼叮囑,他們還是忍不住要去用這種譏諷的語氣和孩子交流。醫生們辛辛苦苦修修補補把孩子的心理問題救回來了,父母一句話,前功盡棄。
  • 孩子患抑鬱症、焦慮症、精神分裂症,不去上學,家長該怎辦
    每天都有大量的家長問我:云爾老師,我的孩子不去上學,到底應該怎麼辦?我接觸了很多不想上學和斷斷續續去上學以及正在休學的孩子,有男生也有女生,小學、初中、高中生、大學、研究生都有。當然,也有一些已經退學的孩子。
  • 關注孩子精神健康:抑鬱症,世界第二大殺手
    這是一個博主在微博上發表的一條關於抑鬱症的看法,並衝上熱搜,引發大量討論:< 剛刷到一個醫生複診患抑鬱症的孩子,小孩在看書,醫生說「這孩子真用功。」表揚了她,然後她母親緊接著說了句「用功,假用功。」
  • 抑鬱症成為世界第二大殺手:父母的這些教育,是給孩子最毒的未來
    這是一個博主在微博上發表的一條關於抑鬱症的看法,並衝上熱搜,引發大量討論:< 剛刷到一個醫生複診患抑鬱症的孩子,小孩在看書,醫生說「這孩子真用功。」表揚了她,然後她母親緊接著說了句「用功,假用功。」
  • 抑鬱症成為世界第二大殺手:父母的這些教育,是給孩子最毒的未來
    但還有許多人單純的認為抑鬱症是一個人的矯情、是抵抗能力差、是自作自受。這是一個博主在微博上發表的一條關於抑鬱症的看法,並衝上熱搜,引發大量討論:< 剛刷到一個醫生複診患抑鬱症的孩子,小孩在看書,醫生說「這孩子真用功。」
  • 認識心理健康,完善抑鬱症篩查和評估,搭建抑鬱症心理測評系統
    以下內容是微博博主@愁容騎士典當記的一段話,他寫道:「剛刷到一個醫生複診患抑鬱症的孩子,小孩在看書,醫生說「這孩子真用功。」表揚了她,然後她母親緊接著說了句「用功,假用功。」言語裡那股子說反話,鄙夷嘲諷的味道真的太熟悉了,醫生急得跳腳:「又說了又說了……」無奈,真的就是無奈,無論怎麼叮囑,他們還是忍不住要去用這種譏諷的語氣和孩子交流,醫生們辛辛苦苦修修補補把孩子的心理問題救回來了,家長一句話,前功盡棄。
  • 孩子不想上學了,堅決不上了,家長怎麼辦?
    家長問:孩子不想上學了,堅決不上了,怎麼說都說不通,家長怎麼辦?題主你好,孩子一旦開始討厭上學,做父母的,就真的應該上心了。舉個例子:我們之前接待過一個小女生,小學的時候成績很好,但是上初中後,一下子對學習產生了厭倦,不想去上學。經過諮訪,我們發現核心的原因,是這個女孩長的比較胖,經常遭受一些同學的嘲笑,有時候,當她看到別人竊竊私語時,都覺得對方在說自己,所以,她根本就沒心思上課,上學的願望越來越低。
  • 愛說反話的孩子情商可能會更高,父母別著急糾正,家長要好好引導
    她的寶寶今年五歲了,我看到她第一眼的感覺就是,這個小女孩長的真好看!在跟我朋友聊天的時候,我朋友就問道她的寶寶:&34;她說:&34;我當時覺得很尷尬,我朋友就說,我還怕她說喜歡呢。她回答問題的時候說的都是反話,我們都習慣了。我當時還覺得這只是為了不讓我尷尬,但是後面的事讓我覺得我朋友的教育方式有問題。
  • 一年級女孩不想上學,怎麼辦?
    一年級女孩不想上學,在學校愛哭,說肚子痛,噁心。早上不愛坐校車,開學半個月不到家長早接回家兩次了,自己說是心理有問題。這是孩子還不適應小學生活的反應,就跟剛上幼兒園的孩子有分離焦慮症哭鬧是一樣的道理。只是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只懂得用哭表達,而一年級的孩子懂得找藉口而已。
  • 為什麼孩子的抑鬱症看起來好了,一上學就復發
    抑鬱症看起來好了,但是一上學就復發。這是抑鬱症沒有治癒嗎?這些創傷可能來自家長或者來自某些重要他人,或者他們本身就是易感體質,比如,集訓中,某個孩子受到了嚴厲的責罵,被責罵的孩子沒事,很多在旁邊的孩子也沒事,就有一個孩子受傷了,受不了了。教官的責罵不是根本原因,易感才是。
  • 抑鬱症正在毀掉你的孩子,身為家長卻還不重視
    帶給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現在孩子身患抑鬱症的現象越來越多,輕則影響成績,重則自殘,這無論是對於孩子自身還是家庭來說都是極大的打擊。  早在2013年,世界衛生組織的就有資料預測到了2020年,抑鬱症將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更糟糕的是抑鬱症開始低齡化,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罹患抑鬱症,尤其是中學生。
  • 孩子不去上學,是患抑鬱症、精神分裂症嗎?家長試試這三個方案吧
    孩子不去上學,是患抑鬱症、精神分裂症嗎?家長試試這三個方案吧孩子不去上學應該怎麼辦?這是很多家長非常頭疼的問題。是抑鬱症導致的嗎?還是精神分裂症導致的?,家長是否同意孩子不上學並不是最重要的;面對孩子不想上學的情況,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以及如何去做才是最重要的。
  • 孩子不想上學,家長不敢硬管,怕抑鬱,怕出意外,該怎麼辦?
    孩子不想上學,甚至有輟學的危險,家長不敢硬管,怕得抑鬱症,又怕孩子想不開,萌生自殺傾向,該怎麼辦?父母生了孩子卻不敢管教的話,那事實上就是在養個巨嬰了。眼界寬、見識廣的父母會把孩子往最廣闊的人生舞臺上引領,相反面上,孩子就成了啃老族了。孩子不上學,他是覺得學習太苦了,但這是對於我們這些過來人講,學習的時光,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大段,假如我們每一個人都能珍惜學習時間的話,每個人都可以成就自己非凡的人生的。
  • 孩子抑鬱症休學一年,今年回學校上學,又得病了,不去上學怎麼辦
    孩子得了抑鬱症,不去上學。孩子不想上學,一定有原因的。只有找到不想上學的原因,才能解決孩子不上學的問題。只有知道孩子的真實想法,通過溝通交流,才能化解孩子上學的顧慮,徹底解決問題。讓我們的孩子天天,快快樂樂的生活,開開心心的學習,健康幸福的成長。
  • 高三學生突然不想上學,要打工怎麼辦?家長從以下4點入手
    今天我一朋友找我,問我認不認識心理醫生,她的一位朋友的小孩,初三,突然說不想上學了。她朋友慌了,想諮詢一下心理醫生。我對這人的情況不了解,不好說什麼。我了解的是另一位孩子。他當時上高三,成績一直很好,準備是要考清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