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晚,患者楊先生受朋友邀請參加聚會。晚餐時食用了一些附子煮豬腳,原本是為了養生祛寒,沒想到食用後卻出現了全身麻木的症狀。
患者 楊先生:「因為我有痛風,我有個朋友是麗江的,他說有好幾個朋友都吃附子,能治療痛風好多了,我朋友說已經煮好了,讓我過去吃,其實吃也不是我一個人,是好幾個人,但吃了之後別人就沒有感覺,我就有感覺。」
楊先生最先感受到的是舌唇麻木,後來逐漸伸延到臉部,最後發展為全身。晚上9點,他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雲南大學附屬醫院急診科治療。
患者 楊先生:「勉強能走,在家人的攙扶下就到急診科來,來了之後請醫生搶救,其實那時候我的意識都不是太清楚了,全身包括四肢都是麻木的。」
嘔吐、腹瀉、胸悶、渾身無力,楊先生到醫院時血壓偏低,已經出現了休克血壓,心電圖提示心臟有異常。
雲南大學附屬醫院 急診內科醫生 符陽山:「看上去曲線很亂,出現了心臟早搏,典型烏頭鹼中毒導致心律失常的表現,烏頭鹼主要造成心室心肌細胞應激性增加,容易誘發心律失常,這種心律失常就相當於,在心肌細胞沒有完全舒張開時就提早收縮了,而且位點是多元的,如果進一步發展沒有得到控制就會發展為室顫,特別嚴重會造成心臟驟停。」
讓楊先生徘徊在生死邊緣的毒物,就是在民間常用於滋補的中藥材附子。醫生介紹,附子能否治療痛風,西醫暫時無法驗證,但草烏、附子、附片、川烏、雪上一支蒿等都屬於烏頭鹼類藥物,成人口服純烏頭鹼0.2毫克即可中毒,3至5毫克即可致死。而且普通的燉煮、浸泡等加工方法難以破壞其毒性。烹飪食用後因每個人的體質不同,發生中毒的概率也不相同。但一旦中毒,在食用半小時至2小時之間,就會出現口、 唇、舌發麻,全身發麻、胃部出現強烈燒灼感,甚至逐漸出現癱瘓,四肢痙攣,言語困難,視力、聽力下降等等,嚴重者可導致心律失常和呼吸抑制而死亡。
雲南大學附屬醫院 急診內科醫生 符陽山:「在控制心律失常的基礎上。我們先維持患者的生命體徵進行洗胃導瀉,(楊先生)患者用藥之後心律失常得到了控制,烏頭鹼入血時間比較快,吸收比較快,後來患者做了血液淨化,血液灌流清除血漿裡的毒素, 現在他的心律失常已經完全糾正了,還有兩天左右就可以安全回家了。」
因救治及時,楊先生此次中毒沒有生命危險,但近年來食用草烏、附子、附片等藥材養生發生的中毒事件不在少數。2021年10月26日,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預防烏頭類中藥材中毒預警公告》,公告指出我省平均每年烏頭類中毒事件高達30餘起,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視,不要擅自加工、食用和邀約他人食用草烏、附子等烏頭類中藥材及製品,包括自製的泡酒,以防中毒。
相關報導↓↓↓
雲南省衛健委發布最新預警公告!
雲南大學附屬醫院 急診內科醫生 符陽山:「救治過程中我們常見的是把外用藥酒誤口服,造成中毒比較重,雪上一支蒿外用藥酒,烏頭鹼含量比較高,4毫克以上就會致死,烏頭類中毒主要會造成心臟的問題,如果本身心臟有基礎性疾病,更容易引發心律失常,或導致不良結局。」
醫生表示烏頭鹼中毒沒有特效解毒藥,只能根據症狀治療。所以醫生建議拒絕食用加有草烏、附片等毒性藥材為原料,自行配製的藥酒或其它食品。用酒浸泡後或者用酒衝服此類藥物,也有可能會增加毒性,所以儘量不飲或少飲自泡藥酒。如果確因病情需要服用此類藥物,應該到正規的醫療機構就診,並在醫師或藥師指導下服用。目前草烏、附子等毒性中藥材已列入《醫療用毒性藥品管理辦法》管理,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加工、出售、食用以草烏、附子等毒性中藥材為原料的食品,也禁止學校食堂(含託幼機構)、單位食堂、建築工地食堂等群體性聚餐。
雲南大學附屬醫院 急診內科醫生 符陽山:「大家心裡還是要有一個基本的概念,中草藥首先是藥,俗話說是藥三分毒,首先是適不適宜用這個藥,任何毒物量達到累積都會對身體造成損害,如果生活中遇到烏頭鹼中毒的情況,我們不推薦自己催吐,催吐也會刺激神經,造成交感的反射,可能會造成誘發心律失常的情況,如果出現口麻儘快到醫院治療,我們的基本原則是在保證生命體徵平穩,控制心律失常的情況下再來洗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