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語滿族丨滿語錫伯語同義詞近義詞詞典

2021-02-08 紅纓滿洲

來源 | 遼寧民族出版社有限公司

本文僅供交流學習 ,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

..

女真是我國東北地區一個古老的民族,女真人經過與周邊民族不斷融合,最終在17 世紀上半葉,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滿族,滿語之名隨之出現。滿語脫胎於女真語,在形成過程中吸收了其他民族語言成分。本書是對滿語、錫伯語中意思相等或相近的詞彙進行的一次系統梳理。全書共有條目904條,收入的主詞條及派生詞達4800 餘條,內容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醫藥、衛生、歷史、法律、軍事等方面。本詞典作為一部專門性詞典,開創了滿語錫伯語詞典編纂的新思路、新方法,書中滿文選詞和漢文對譯準確、全面、規範,是滿漢文同義詞、近義詞對譯的首部工具書,對傳承滿語、滿文和發揚錫伯語、錫伯文,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滿語滿族丨淺談滿文的創製及推廣

滿語滿族丨清朝時期滿語的國際傳播

滿語滿族丨滿語漁獵詞語butha初探

滿語滿族丨《紅樓夢》與滿語言文化芻議

滿語滿族丨滿語口語108句--匯總

滿語滿族丨【清代滿語話條子】001-100匯總(轉)

滿語滿族丨靜修老師唱滿語版《兩隻老虎》

滿語滿族丨清末吉林新式旗人學堂及滿文教育

俄國間諜筆下新疆滿族:滿族人都說滿語

滿語滿族丨別樣的滿文書法

滿語滿族丨有關滿語那些事

滿語滿族丨有一種民族叫滿洲(Manju)

相關焦點

  • 滿語滿族丨日本、日耳曼的滿語文研究與近世歐亞
    (楠木賢道著、阿拉騰譯,《江戶時代享保年間日本有關清朝及滿語研究》,《滿語研究》2013年第1期)在《清朝探事》外,朱佩章又曾自述其遊歷中國各地的見聞,題為《朱佩章偶記》,其中也曾描述清朝的滿人官職以及相關的滿語問題。例如《朱佩章偶記》中提到:「內廷包衣昂邦四員,分鑲黃旗兩員,正黃旗一員,正白旗一員。包衣昂邦者,漢語系家裡總管大臣也……黑撥大人數員,黑撥者,漢話議政也。」
  • 日本一教授自費出版滿語詞典 曾花20年時間搜集資料
    原標題:日本一教授自費出版滿語詞典 曾花20年時間搜集資料 據日本《朝日新聞》12月6日報導,日本京都大學名譽教授河內良弘(85歲)將在明年初拿出10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0萬元)自費出版一部滿語詞典。這部詞典將印刷500部,收錄的滿語詞條達4萬條,創下日本國內滿語詞典的最高紀錄。
  • 北方方言當中保留的滿語及滿語詞彙
    )中國滿學會、滿文書法研習會門戶網站——吉祥滿族,2002-2020年大多數滿族人已經不懂滿語了。  滿語小考       東北各族人民長期雜居共處,互相影響,逐漸融合。所以,東北的滿族在語言上早已習慣用漢語,一些滿族語言詞彙也被各族人民所用。這裡我們搜集一部分,供讀者參閱。    一、人物稱謂翁古瑪法:滿語,曾祖。阿瑪:滿語,父親。沙裡甘居:滿語,姑娘。
  • 滿語曾是大清的國語,為何大清才滅亡一百來年,滿語幾乎消失殆盡
    隨著女真族和其他民族的不斷融合,最終形成了滿族,滿語便是在這過程中繁衍出來的。隨著滿族的入關,滿語一度成為清朝的貴族語言,人人都以會說滿語為榮。然而,這種語言的光榮卻並沒有維持多久,隨著大清王朝的落幕,滿語也開始逐漸衰退。如今,清朝不過才滅亡一百多年的時間,全國竟然找不到幾個會說滿語的人了。
  • 滿語消失的最後一瞬
    作為滿族文化的最後遺存地,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三家子屯真正在日常生活中仍以滿語為首選語言的老人不過3位,而且都已經年過八旬。他們去世之時也就是滿語退出歷史舞臺之日。世界上將再沒有活的滿語存在。
  • 滿語、方言與習俗等
    )滿族門戶網站、中國滿學專委會滿文書法研習會門戶網站——吉祥滿族,2002-2017年大多數滿族人已經不懂滿語了。來源:以上均來自阿城網  扶餘縣滿語小考     信息來源:《滿族民俗民謠與傳說》  郭鳳山整理   發布時間:2013-02-20    扶餘歷史悠久,長期以來,扶餘各族人民長期雜居共處,互相影響,逐漸融合。所以,扶餘的滿族在語言上早已習慣用漢語,一些滿族語言詞彙也被各族人民所用。
  • 大清亡了,滿語也消亡了,漢語中保存的滿語詞彙,有哪些?
    漢語對滿語的影響滿語中存在著大量來自漢語、蒙古語、藏語、梵語等語言的借詞,其中尤以漢語借詞數量巨大,有一種觀點認為滿語中的漢語借詞佔滿語詞彙的三分之一左右。說到滿語中的漢語借詞,可追溯到滿語的前身女真語。明代的《華夷譯語》中,收錄了八百多個女真詞語,均用漢語標音,其中漢語借詞約佔10%。
  • 大清亡了,滿語也消亡了,漢語中保存的滿語詞彙,有哪些....
    直至1644年入關前,這一個甲子的時間,是滿族形成,活動範圍日益擴大,與其他民族尤其是漢族交往越來越頻繁的時期。在這段歷史時期中,滿族作為一個新興民族,充滿活力,蓬勃向上,不斷開拓自己的視野,接受新鮮事務,學習了不少新的生產技術和科學知識。為了適應新的形勢,適應自己的發展,向其他先進民族學習、借鑑是必不可少的。滿語中大量漢語借詞的出現,是順應這種形勢發展的必然結果。
  • 乾隆後裔助海外滿族人士尋根 籲拯救瀕危滿語
    中新社吉林10月24日電題:乾隆後裔助海外滿族人士尋根 籲拯救瀕危滿語中新社記者 蒼雁「王爺駕到!」但凡認識愛新覺羅·恆紹的人,見面時都會調侃著說上一句。這個有著清代皇室家族血液的男人,也已經習慣這樣的「問候」。作為乾隆皇帝第七世孫,身為吉林市滿族聯誼會會長的他,現在已成了海外滿族人士「尋根問祖」的紐帶。
  • 俄國間諜筆下新疆滿族:滿族人都說滿語
    原先滿族僅指支持清朝徵服中國的諸部落中的一個部落,而後其他講滿語的部落如錫伯索倫達斡爾也開始稱為滿族。所以現時在中國西部地區有四個滿族部族,或稱部落。這些部落各自都知道自己與其他部落相異之處,但同時又都意識到滿埃的共同之點,並以此區別於漢族和其他鄰族。
  • 河內良弘與他的《滿語辭典》
    這本1200頁的《滿語辭典》共收錄約5萬個詞條,被認為是超越日本現有滿語辭典的一本最新、最好、最充實的滿語研究工具,對世界的滿語學研究做出巨大貢獻。這部辭典由河內良弘自費出版。現年86歲的河內良弘,是日本研究明朝女真史的專家。他青年時代在京都大學學習期間,曾得到日本東洋史學泰鬥宮崎市定教授等人的指導,還曾幫助蒙古史及北亞史學專家田村實造教授編輯《明代蒙滿史料》。
  • 清朝皇帝上朝,說滿語還是漢語?
    滿族和漢族的語言不同,那麼作為統治者,皇帝跟大臣在交流時候,用的是什麼語言?漢族和滿族大臣本身就存在溝通障礙,語言是很大的問題。更何況,皇帝是滿族出身,是否都能精通兩門語言,還是旁邊有類似的翻譯者?一、清朝前期,滿語為主皇太極時期 ,大部分權貴都是滿族的親貴,此時的清朝就像皇太極的家族聚會,所以不存在溝通障礙,大家都說滿語。
  • 葉赫那拉氏後人教滿語成網紅:不讓滿語在我們這代人手中戛然而止
    ▲譚珊珊在黑龍江省寧安市錄製滿語課(資料照片)。 寧安市融媒體中心供圖寧安,原名「寧古塔」,是滿族發祥地,也是譚珊珊生活的地方。她跟著長輩練習「大浪花」漁家樂秧歌——這是一種流傳於鏡泊湖畔的東北傳統秧歌,講述當地滿族「漁獵」「搶婚」習俗,已被列入黑龍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薩滿文化中很多表達都是滿語,各家族祭祀活動都需要,但是懂滿語的人越來越少。這些年,家裡老人逐漸離世,滿語要斷代了。」葉麗珍很著急,萌生了讓女兒學滿語的想法。
  • 這些唐山話,原來竟是滿語!
    在唐山地區方言中保留了很多滿族語言。這是因為關外是滿族的「龍興」之地,關內的北京是滿族的聚居之地。而作為清廷聯繫關外與北京的大通道唐山一帶又是清東陵的所在地。在滿族人逐漸使用漢語的同時,漢族人民也從滿語中汲取了不少富於表現力的生動語彙。清代中葉以後,漢族中下層人民在日常談話中兼用滿漢詞彙,稱「滿漢兼」,是滿、漢語言交匯中出現的一種有趣的語言現象。如同海外華人在說漢語時,時不時地說出一兩個外語詞彙一樣。久而久之,一些滿族的語彙便滲透到漢語口語的架構之中,成為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的一個組成部分。
  • 黑龍江流域滿語地名文化特徵
    肅慎族後來演化成為漢、魏、晉時的挹婁族,南北朝時的勿吉族,隋、唐時的靺鞨族,遼、金時的女真族,清代稱滿族,並分支有使犬部(即赫哲族)等。扶餘族大半南遷入居朝鮮半島,成為朝鮮民族。(一)地名反映滿族歷史活動區域黑龍江流域是滿族的發祥地,滿族入關後建立的清王朝在我國的統治達267年之久。滿族是這裡人口最多、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人口200多萬。因此,滿族地名也是黑龍江流域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少數民族語地名,僅在黑龍江省南部松花江、哈爾濱、牡丹江三個地市考證,滿語地名就達1000餘條。
  • 趣讀:東北話中的滿語詞彙 看完才發現自己居然會滿語
    「滿語是東北亞地區產生並發展起來的一種語言,只在東少數人使用。全國逾千萬滿族基本不會說滿語,面臨消失危機。」百科如是說。這個中國最後一個王朝的「國語」,已經落到如此不體面? 錯了,你可知道當唱「我們那旮都是東北人」的時候,是在說滿語嗎?
  • 【失落的語言】滿語歌者阿克善的前行之路
    滿語歌者的前行之路來源:《環球時報》記者:韋曦滿族,是人口數最多的少數民族之一,2010年,據官方人口調查顯示,滿族人口數已達到1041萬人。滿語,是清朝的官方用語,但是目前會說或者能聽懂滿語的滿族人少之又少。
  • 吉林推動滿語進校園 傳承傳統民族文化
    烏拉街滿族鎮中心小學供圖   中新網吉林12月23日電 (石洪宇)13歲的小學生吳姿橦非常重視這次期末滿語考試。這個學期已經上了16節滿語課,她希望拿到一個好成績迎接寒假。  吳姿橦就讀於吉林省吉林市烏拉街滿族鎮中心小學,全校1000多名學生是滿語課程的受益人。
  • 清朝皇帝上朝時到底說滿語還是漢語?
    影視劇中的多爾袞與皇太極多爾袞認為學習漢文化會極大削弱滿族本身文化傳統所建立起來的優勢,包括滿族打天下的騎射精神,因此要固守滿族優秀的文化傳統,避免被漢族同化。但朝廷為了緩解滿漢之間的矛盾,康熙同樣要求滿族官員也需要懂漢語,否則會被免職。
  • 滿語傳承 歲月無聲 印跡有痕 《中國民族教育》文章
    通過東北師範大學滿語研究中心子瑜老師和刁書仁老師的推薦,我被作為特殊人才引進為江源區滿族學堂的滿語教師。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區位於長白山腹地渾江源頭,是滿族的發祥地之一,清代渾江被稱為佟佳江,因為是滿族佟佳氏的祖源地和聚居地而得名,佟佳氏是滿族著姓,這個家族在清代出過很多高官和名人,努爾哈赤的大妃及康熙皇帝的生母都來自這個家族。江源區亦是中國松花石之鄉,清宮御硯松花石硯的石材就來自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