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 每日7點,文化早餐
博文 | 通識 | 知古 | 鑑今 | 有品有趣
文:穿越君(讀史專欄作者)
要想解密商紂王瞬間滅亡的真正原因,我們還要從多角度考證,剖析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除了正史上中規中矩的介紹外,我們了解商紂王大多是通過虛構的神話故事《封神榜》。然而,真正的商紂王是神馬樣子,我們多是片面的認識。下面跟隨穿越君一起穿越到3000年前,揭開這段塵封了很久的秘密。
從夏桀暴虐,伊尹幫助商湯奪得天下起,大商朝歷經17世31王,統治了華夏整整554年。這可不是一個短暫的數字,孫悟空也只不過被如來壓在五指山下500年而已。可想而知,在商朝漫長的統治過程中,其根基是相當厚實的。
當然,商朝前期因繼承的問題同樣出現了多次政局的波動,但隨著盤庚遷都到殷,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安陽後,在長達273年裡,大商朝空前繁榮,達到了當時社會的鼎盛時期。這一段時期也常被我們稱為殷商。
據考古發掘和甲骨文記載,商朝的武器裝備齊全,有戰車、弓、箭、戈、矛、刀、斧、鉞、幹盾、矢鏃、頭盔、甲冑等,其中戈、矛、刀、斧、矢鏃、頭盔等是用青銅鑄造的。河南安陽侯家莊1004號商王陵墓內有大量武器出土,其中有70捆矛,每捆10個。
殷墟的發掘,也確證了殷商王朝的存在,證實了當時的繁榮與強大。同時也證明了當時的奴隸主貴族統治階級已經相當龐大,以及當時龐大的官僚統治機構和龐大的軍隊統治。
也許,這種空前的繁榮與當時的統治制度的不融合造成的臃腫統治體系,為社會的動亂和周武王的奇襲埋下了一定的伏筆。
都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如此龐大的國家機構,怎麼會在短短的一夜之間就灰飛煙滅了呢?難道真是制度的不能承受和酒池肉林(據說男女裸逐其間,長夜相飲)的緣故?
很顯然,這也並不是殷商瞬間滅亡的真正原因,只不過是一種表象而已。
先秦文獻對商紂王的指責並不多,甚至有些文獻稱讚商紂王聰穎勇武、才華橫溢。
《左傳》稱:紂克東夷而損其身。
由此推斷,徵戰也許是殷商元氣大傷的主要原因之一。
毛主席也這樣說過:把紂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壞人是錯誤的,其實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紂王伐徐州之夷,打了勝仗,但損失很大,俘虜太多,消化不了。他的俘虜政策做得不大好,周武王乘虛進攻,大批俘虜倒戈,結果商朝亡了國。
是的,商紂王繼位後,治理還是有效果的,他勵精圖治,銳意改革,不殺奴隸,重視農桑,發展生產,不事鬼神(打破長期以來的傳統信仰),更新觀念。他曾深山練兵,鑄造兵器,打退了東夷向中原的擴張,使先進的中原文化向淮河、長江流域傳播,為中華民族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討伐徐夷的勝利,把商朝的國土擴大到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沿海。
疆土擴大,農業發展,財糧增多,紂王便修建倉庫,儲糧聚寶。
郭沫若也曾說:但緣東夷已克服,殷人南下集江湖,南方因之慚開化,國焉有宋荊與舒。
然而,紂王一夜之間丟城,真正的原因《史記》中有記載,應該是他的自身問題:紂王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是非不分);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狂妄自大);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愛妲己,北裡之舞,靡靡之樂(荒淫無道);用重刑,有炮烙之法(殘暴殘害無辜);用費中為政,費中善諛,好利,惡來善毀讒(喜歡奸佞之臣)。
其實,紂王的身份是很值得研究的,或許對他的性格生成有所影響。
紂王的母親在地位很低時曾生育了一個孩子,就是微子啟,而其王后以後,才生了辛,即紂王。因此,雖然微子啟是哥哥,但是庶出,紂王是弟弟,但為嫡出。
更重要的是,微子啟素有賢名,其朋黨亦頗眾,幾與帝辛成抗衡之勢。微子屢次進諫,勸阻紂王不要實施暴政,要用「仁」、「德」的思想治國,但是紂王就是不聽。
此時,西伯侯姬昌也不斷修德建功,滅了隴國。微子啟勸紂王效仿姬昌施仁政,並對姬昌加強提防。紂王卻說:西伯昌雖強盛,又能把我怎麼樣?
結果,道謀不同的微子啟離他遠去。紂王的叔叔箕子也對紂王不聽勸表示傷心,遠遁朝鮮半島,開創了箕子朝鮮。只有王族重臣、商紂王的叔叔比幹因忠諫而死。
得知紂王統治集團分崩離析,而商軍主力遠徵東夷,朝歌空虛後,西伯侯姬昌之子周武王姬發立即率諸同盟軍,以日行三十公裡的速度急速進攻朝歌。
紂王驚聞周軍來襲,只好倉促武裝大批奴隸、戰俘,連同守衛朝歌的軍隊總計十七萬,開赴朝歌以外四十裡的牧野(今河南汲縣)迎戰。想不到這些夷人、奴隸組成的軍隊,忽然一夜之間譁變,倒向周武王。姬發居然不費吹灰之力,長驅直入,直至朝歌城下。
商紂王帝辛已無兵將可用,自知大勢已去,於是登上他的鹿臺(今河南鶴壁),集財寶於一身,在摘星樓點火自焚。
由此可見,商紂王的滅亡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沒了敬畏之心,殘暴兇狠、盲目自大。
沒有信仰和底線的人是最可怕的,因為他們不再有罪惡感的約束。人一旦沒有了敬畏之心,就會無限的自我膨脹,滅亡也就隨之而來。
. End .
好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