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不少關於京師同文館的史料,包括該校的一些考試題目及學生答卷等,覺得挺有意思,便隨手在網上分享了一頁,沒想到有朋友表示很有興趣,希望能看到更多,於是,我決定當一回「搬運工」,與更多感興趣的朋友們多分享一點這方面的資料。
目前,我們能夠找到不少京師同文館1872-1897年間的考試題,不過,具體的學生答卷內容就要少得多了,現在能看到的只有1872-1875年間的5份答卷或作業,均刊登在一套名叫《中西聞見錄》的雜誌上。該雜誌系當時在京外國傳教士成立的「在華實用知識傳播會」的機關刊物,1872年8月創刊,由美國長老會傳教士、京師同文館總教習丁韙良(William AlexanderParsons Martin)擔任主編,為北京地區的第一份近代報刊,不過僅僅只辦了3年就停刊了。在這短短3年時間裡,該雜誌總共刊登了5篇京師同文館的學生試卷和作業。其中的第一篇開頭部分是這樣的——
該圖片來自上海圖書館「晚清民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早在1983年,便已有一些教育史學者將這批史料整理出版,以下內容均摘自當年由朱有瓛先生主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一輯上冊)一書——
順便說一句,本頁最上面的那段話是京師同文館1898年「大考」中的一道外文翻譯題,這清末的白話文讀起來還挺有意思的!不過,也只有這一道題是白話文的,其他的都是文言文。
以上這些試題中的相關知識,用今天的眼光來看,還是比較淺顯和稀鬆平常的,大多數應該都屬於中等教育的範疇,可能也有少數略略超出了中等教育的程度。但不管怎樣,在當時那個國門初開、整個社會風氣還非常保守和閉塞的年代,能夠接觸和學習到如此先進的「西學」知識、得以「開眼看世界」的極少數中國青年學生們,無疑是時代的幸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