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錦繡未央》涉嫌抄襲 看著作權侵權新類型

2020-12-15 人民網傳媒

原標題:從《錦繡未央》涉嫌抄襲 看著作權侵權新類型

  電視劇《錦繡未央》一經播出就成為收視熱門,但其原著同名小說《錦繡未央》的作者卻被告上法庭。據報導,近日,11位網絡小說原創作家,狀告《錦繡未央》原著作者侵權。原告提交的證據目錄顯示,11部作品中僅《身歷六帝寵不衰》一書,涉嫌被《錦繡未央》抄襲的語句就達到540句之多,抄襲情節97個。11位作家要求被告停止侵權,賠禮道歉,賠償經濟損失200萬元。另據網友們自發組織的《錦繡未央》抄襲案助手統計,270萬字的《錦繡未央》總共抄襲了200多本小說。

  本案中,被告行為是否構成侵權,自有法院公正判決。筆者這裡想指出的是,本案從某種角度反映出近年來文學創作領域出現的一種新型侵權現象,其具體表現是「博覽群書」,搜集各種熱門小說作品的經典情節進行「高仿」串聯,然後「彙編」成書。此外,據某些「寫手」爆料,現在很多類似的小說,都是用「自動寫作軟體」完成的。有記者展開調查後發現,網絡上的確存在銷售這種「神器」的商家,有的甚至直接打出「錦繡未央寫作借鑑軟體」的廣告,有的軟體介紹頁面宣稱,可在一秒內寫出兩千字的故事。從原理上來看,「寫作軟體」能夠快速「創作」的機理在於其軟體中自帶「素材庫」「模板庫」,而這些「素材」和「模板」很多很可能就摘自他人作品中的字詞、句段。

  那麼,用如此「博採眾長」的方式創作的文學作品,是否涉嫌構成對他人著作權的侵害?筆者認為,需要考慮如下三個方面。

  首先,如果行為人完成的作品使用了很多他人作品,但是對每部作品都僅僅使用了少數語句或者段落,也可能涉嫌侵權。從法理上說,這種匯合他人作品片段的做法實為「彙編」,即指「彙編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構成作品的數據或者其他材料」,如果彙編者對其內容的選擇或者編排還能體現出獨創性,那就可以構成「彙編作品」。但是,「彙編」本質上仍是一種對他人作品的「演繹」,「彙編作品」實為「演繹作品」的一種。而對於「演繹作品」而言,在行使權利時必須取得所演繹(使用)的作品的原作者的同意並支付報酬,否則,就涉嫌侵權。那麼,如果僅僅使用了他人作品的少數語句,是否還需要獲得授權呢?答案取決於這少數語句是否可以單獨構成作品。必須明確的是,作品的獨創性與字數有關,過少的字數不足以體現出獨創性,這就是作品標題為何至今難以得到著作權法保護的原因。但是,對於一般的作品語句,只要有足夠的個性化,仍然可以主張單獨的著作權。

  其次,行為人完成的作品對每部作品都僅僅使用了少數語句或者段落,是否可以主張「適當引用」?「適當引用」規定在現行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第(二)項,屬於「合理使用」制度的一種形式,即「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從對每一部作品的「引用」來看,如此完成的作品對每部作品都僅僅使用了少數語句或者段落,從數量上來看似乎非常「適當」,似乎可以算「合理使用」。然而這種看法是有失片面的。「適當引用」除了有「量」的限制,同樣包括對引用內容「質」的限制。對於一些引用,雖然數量不多,但只要構成他人作品的靈魂或精華部分,同樣不能允許。因此,對每部作品即使僅僅使用少數語句,如果系他人作品的核心情節或關鍵部分,同樣涉嫌侵權。

  最後,如果行為人完成的作品雖然使用了很多的他人作品,但是對每部作品都僅僅使用了少數語句或者段落,而這些語句或段落本身缺乏足夠的顯著性不足以單獨構成作品,那麼最後完成的作品著作權歸誰?在這種情況下,筆者認為,由於此時的作品完成沒有涉及對他人作品的侵權,系合法的再創作,由於投入了一定的匯合、選擇、編排的努力,因此可以合法取得最後作品的著作權。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推薦閱讀

新聞媒體踐行"2.19"講話精神放了啥"大招"  一年來,全國新聞戰線深入學習領會、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努力把新聞輿論工作做得更好。值此「2.19」講話發表一周年之際,我們特集納媒體的一些優秀案例。【詳細】

傳媒視線:一封信一首詩為何打動心靈  人文類綜藝突然開啟了「刷屏模式」,播出以來好評如潮,獲得社會各界的普遍讚譽,被譽為電視界的一股清流,也成為電視綜藝中的一匹「黑馬」。【詳細】

相關焦點

  • 《錦繡未央》被指用「寫作軟體」抄襲219部作品
    網友調查「小說294章僅9章原創」,作者秦簡回應「情節基本屬原創」,網售相關軟體宣稱「1秒寫出2000字故事」  自11月上旬開播以來,圍繞古裝劇《錦繡未央》原作涉嫌「抄襲」的聲音就不絕於耳。這部改編自小說閱讀網站「瀟湘書院」作者秦簡小說《錦繡未央》(原名《庶女有毒》)的作品,早在2013年前就被指涉嫌抄襲。
  • 《錦繡未央》原著用軟體抄襲 是否侵權?(圖)
    《錦繡未央》熱播  自11月上旬開播以來,圍繞古裝劇《錦繡未央》原作涉嫌「抄襲」的聲音就不絕於耳。這部小說早在2013年前就被指涉嫌抄襲。以小言(化名)為代表的數十位志願者,經過三年時間整理比對,發現這部294章的小說,僅有9章為原創,其餘章節涉嫌言情、科幻、歷史等219部書目的抄襲。」  事件  志願者建「抄襲舉報處」  從2013年在「瀟湘書院」上,發現秦簡的《錦繡未央》涉嫌抄襲,到將部分被其懷疑的抄襲段落和原作段落的對比,做成一個個「調色盤」,網友「在青」花了三年多的時間。
  • 《錦繡未央》抄襲案:讀書人的事能算抄嗎?
    據志願者統計,這本小說中成段成篇抄襲的作品竟然超過200部。「《錦繡未央》原著涉抄襲」一事要從去年說起。據現有報導可知,2012年6月起,秦簡女士(本名周靜)開始發表文學作品《庶女有毒》,後改名為《錦繡未央》正式出版。2016年,由該作品改編的同名電視劇播出。此外,小說《錦繡未央》還被改編為同名漫畫和同名手機遊戲。
  • 錦繡未央原著涉抄襲被指調色盤 錦繡未央抄襲了哪些書
    錦繡未央原著涉抄襲被指調色盤,錦繡未央抄襲了哪些書?庶女有毒抄襲了哪本書?根據「言情小說抄襲舉報處」統計,《庶女有毒》竟然抄襲了200多部網絡小說,很多為整章節複製,且故事主線和支線框架都在照搬其他小說,可以說是一部網絡抄襲小說的「集大成之作」。
  • 耗時兩年,判定《錦繡未央》抄襲成立!細數曾影視化的抄襲作品!
    同時被告周靜於判決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對小說《錦繡未央》的複製、發行及網絡傳播;被告當當網於判決生效之日立即停止對小說《錦繡未央》的銷售。據王國華律師介紹,此案為《錦繡未央》侵權案首案,另外還有11案等待法院後續宣判。
  • 《錦繡未央》原著被指抄襲:用軟體拼湊219部書
    自11月上旬開播以來,圍繞古裝劇《錦繡未央》原作涉嫌「抄襲」的聲音就不絕於耳。這部小說早在2013年前就被指涉嫌抄襲。以小言(化名)為代表的數十位志願者,經過三年時間整理比對,發現這部294章的小說,僅有9章為原創,其餘章節涉嫌言情、科幻、歷史等219部書目的抄襲。」
  • 《錦繡未央》侵權案代理律師回應:為何首案只罰了13萬
    《錦繡未央》小說一審被判抄襲。通訊員 謝雨佳 攝法院經審理認為,對於相同或相似的語句是否構成侵害他人著作權的判斷,不應將句子甚至短語或字詞進行孤立看待和割裂對比,還應結合文字的相似程度、數量,考慮上下文的銜接,將被控侵權的語句進行整體認定和綜合判斷。
  • 《錦繡未央》抄襲案昨日交換證據,被指抄了200多本小說
    1月初,由唐嫣、羅晉、吳建豪主演的古裝劇《錦繡未央》,原著被指出抄襲200餘本小說,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大家都在驚嘆,一是抄襲之作是如何變成收視大賣的影視劇IP的;二是原作者抄了200多本小說,她真的有這麼大的閱讀量嗎?
  • 小說錦繡未央抄襲案成立,受到所有人的抵制
    為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他們在拍攝電視劇時,通常會選擇好看的小說作為基礎,然後通過後期的改進來拍攝,當然,錦繡未央也不例外,但我們都很驚訝地發現,我們看了這麼久的錦繡未央中的一些內容竟然是抄襲並被判為抄襲,之後很多人都說作者周靜是假的,有的人甚至把責任推到了電視連續劇演員!
  • 設立「白蓮花獎」,輿論反抄襲能成功嗎?
    以《錦繡未央》為例,《錦繡未央》涉嫌抄襲能夠立案(2017年),和志願者的努力密不可分:志願者最早發現《錦繡未央》涉嫌大面積抄襲,志願者負責聯繫編劇、被侵權作者,搜集抄襲證據等工作——在長達3年的訴訟準備中,有近百位志願者參與。
  • 由《錦繡未央》主演的唐嫣的作者被判剽竊罪,但只有點錢被罰款
    來由唐嫣羅晉主演的電視劇《錦繡未央》使這部劇和《錦繡未央》的小說廣受歡迎。然而火災發生後,作者《錦繡未央》周靜被作者沈文文起訴為抄襲。花了兩年時間,7000多元的法律費用和十多位作家的共同支持,作者周靜才被判剽竊罪。
  • 錦繡未央抄襲成立,近百分之一的抄襲情節,賠償數額令人想不到
    這不,當時成績不錯的《錦繡未央》,就被牽涉到一波口誅筆伐中去,具體情況還是由於其據以改編的小說被觀者控訴有抄襲之嫌。而且抄襲的還不僅僅是一部作品。不多不少,近小兩百部。有網友吐槽說,自己可能年也看不了兩百本書籍。這個被指抄襲的作者也是「博覽古今」,能從看過的幾百本書中東拼西湊出一本「自己」的作品,不能不服。
  •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甄嬛傳》陷抄襲風波 原創去哪了?
    不少網友表示心疼「大風颳過」,「一直被抄襲,從未被超越!」 近日,唐七公子專門去起訴了自己,並由委託機構出具了《著作權司法鑑定意見書》,鑑定結果為:文學作品小說《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和《桃花債》,其故事梗概、人物設置、人物關係、情節發展不同,不構成著作權意義上的抄襲。然而,在唐七公子的聲明獲得一些網友支持的同時,另外很多人對此並不買帳。
  • 抄襲判決賠償10萬,但實際獲利已過千萬,《錦繡未央》成反面典型
    導讀:抄襲判決賠償10萬,但實際獲利已過千萬,《錦繡未央》成反面典型。抄襲到底對不對?相信大家的第一反應絕對是,抄襲一定是可恥的。抄襲該不該罰?大家也完全認可,但到底該罰多少則需要法律來判決。就在最近《錦繡未央》的抄襲案,在正式判決之後才發現,由於證據確鑿,到目前為止包括損失費以及之後的宣發費用,兩年之內總共判決13萬元上下,在很多人看來終於有所判決,但其實仔細想想,比起所謂銷售版權所拍攝的電視劇費用,以及之後周邊產品所延伸出的費用來說,兩年13萬實在是太少了,甚至讓很多人覺得在這部劇開拍之時就遭受到了很多版權粉絲們的全網怒罵。
  • 《人民的名義》抄襲反起訴,《三生三世》《甄嬛傳》再次躺槍!
    然而,就在幾個月前,劉三田曾起訴《人民的名義》編劇周梅森及製片單位等八被告,侵犯其原創作品長篇小說《暗箱》著作權,並索賠1800萬元,要求電視劇馬上停播,小說停止出版。這種劇情的反轉、抄襲者與被抄襲者的轉換,讓吃瓜群眾大吃一驚!
  • 《錦繡未央》難成經典熱劇 嗨點一分鐘槽點六十秒
    「《錦繡未央》熱」既和「原著小說被指抄襲200本小說」再成話題有關,也受益於同檔期螢屏實在無佳作。整體來說,細節的粗糙和邏輯的缺失註定讓《錦繡未央》難成經典作品,也無法比肩《甄嬛傳》和《琅琊榜》,但是在暑期古裝劇整體「滑鐵盧」後,這部《錦繡未央》反而刷出了存在感,人設的討巧和節奏的簡單粗暴著實吸引了不少觀眾。
  • 避雷:火卻涉嫌抄襲融梗的小說
    之前《錦繡未央》BY秦簡這部小說就侵權入選了「2019年度北京法院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十大案例,此文分別抄襲了12位知名作家的16部小說《少年的你》BY玖月晞 抄襲融梗日本知名作家東野圭吾的作品《嫌疑人X的獻身》 《白夜行》,但這部電影出來以後
  • 法制日報:明確標準,才能根治作品抄襲
    原標題:明確標準,才能根治作品抄襲   立法部門和文藝界應站在促進文化繁榮和文化市場健康發展的戰略高度,細緻地為抄襲行為制定一個衡量標準   備受關注的《錦繡未央》抄襲糾紛案終於有了實質性進展。
  • 小說《錦繡未央》抄襲16部作品,入選北京智慧財產權十大案例
    為迎接第20個世界智慧財產權日,4月21日上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線上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北京法院2019年智慧財產權審判情況和2019年度北京法院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十大案例,「小說《錦繡未央》」侵權案等入選。
  • 蘇州大學一碩士學位論文涉嫌抄襲,研究內容系「著作權保護」
    日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收到爆料,蘇州大學一名2005屆法律碩士專業畢業生的學位論文,涉嫌抄襲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法律系一副教授的期刊論文。5月31日,蘇州大學研究生院學位管理相關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易斌已於2005年6月順利畢業,蘇州大學研究生院將對該生涉嫌抄襲一事做進一步核實,如果抄襲屬實,將交由學校學術道德委員會做出處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