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道理不給孩子講清楚,每天嘮叨孩子學習都無濟於事

2020-09-10 女人的心情驛站

文 / 女人的心情驛站


現在放暑假了,孩子在家,家長與孩子是不是弄得雞飛狗跳。


孩子每天拿著手機或者其他電子產品不願意離手,家長們非常著急,不願意看到孩子的這幅德行。


孩子我行我素,根本不把父母的話放在心上,父母著急上火,孩子無動於衷。


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嘮叨多了,孩子還特別的煩躁,家長說一句,孩子頂10句。


但是看到孩子一天一天的消磨時光,感覺就是在浪費生命。其實家長每天不停的嘮叨,只會增加親子之間的矛盾。


青春期的孩子,心智越來越成熟,主見也越來越多,家長應該換一種方式來與孩子溝通交流。


孩子大了,給孩子講道理最有效,而不是每天嘮叨。講道理不是一味的講大道理,應該從實際出發,講對孩子受用的道理。


有一個道理,應該趁早給孩子講清楚,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必然聯繫與重要性。

01


孩子在家庭當中,是非常重要的家庭成員,可能家裡每一位長輩都會以孩子為焦點。


孩子一旦犯了錯誤,家長也會包容原諒。孩子甚至在外面犯了錯誤,家長也會留足夠的顏面給孩子,不會當著外人的面而責罵孩子,即使教育孩子,也是回家關起門來好好教育。


家長不會當外人的面責罵孩子,就在孩子心裡形成了一種習慣。覺得自己即使犯了錯誤,也會有人給自己留足夠的顏面。

02


孩子一旦在學校犯了錯誤,就沒有那麼幸運了,老師會把孩子當個案,在班級當中或者在學校的大會上點名批評。


這個時候孩子就會產生一種承受不了的心理,可能會覺得老師不喜歡自己,刻意的針對自己,不給自己留顏面。


其實孩子犯了錯誤,如果老師不嚴厲糾正孩子所犯的錯誤,就會給班集體或者全校學生帶來不利的影響。


如果孩子犯了錯誤,老師像家長一樣,偷偷的給孩子上教育課。那麼其他學生就會認為老師,偏袒那位犯錯誤的孩子,老師的行為就會在其他孩子心中失去威信。


所以孩子一旦犯了錯誤,老師會及時的在班集體當中,點名批評犯錯誤的學生。老師在整個班集體當中提出來,就是讓每個學生今後不犯同樣的錯誤。


一個班的學生那麼多,老師根本沒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單獨去糾正某個孩子的缺點,只有發現孩子的問題所在以後,統一上教育課。


有的孩子習慣性的受家裡的偏袒,犯了錯誤以後,老師以他為典型案例來教育,就會受不了。認為老師不喜歡他,就會跟老師當面頂撞,與老師產生衝突,甚至不喜歡某個老師的學科。


如果家長不及時的把這個道理給孩子講清楚,孩子與老師產生隔閡,不去認真學某一個學科,孩子就會嚴重偏科,孩子一旦偏科,對以後升學就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己的孩子,孩子要知道犯了錯誤,不僅給同學帶來不好的影響,還會給自己帶來惡性循環。


所以家長要教育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守規矩,不要觸犯學校的校紀校規,小學生與中學生行為規範守則。

03


一個孩子從小不養成守規矩的習慣,不管在學校還是以後步入社會,都會對自己的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


在家庭中,家長可以一味的包容自己的孩子所犯的錯誤,但是一旦步入社會,孩子所犯的錯誤就應該自己去面對,得不到任何人的包容。


如果某一天孩子參加工作以後,仍然是我行我素,不按照規矩行事,也會受到單位領導的批評教育。


如果單位的領導批評了孩子所犯的錯誤,孩子不能虛心接受,與領導產生牴觸情緒,單位領導與員工之間彼此都看對方不順眼,心生厭惡,關係就很難維持下去。


如果員工總是不尊重單位領導,單位領導也不會把重要的崗位或者任務,交給一個總是與自己抬槓的下屬。


如果孩子對自己的行為屢教不改,去到一個單位,與領導同事的關係也會處理不好,每一個單位都有規章制度,觸犯了單位的規章制度,單位有權解僱員工。


如果總是不按規矩行事,頻繁的遭遇公司的解僱或者頻繁的跳槽,對自己工作的積極性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所以家長不要每天只嘮叨孩子的學習,閒暇之餘多給孩子講講這些不守規矩,而帶來往後的一些惡性循環,給孩子以後的學習與生活,會帶來哪些的不良影響?


孩子知道這些道理之後,對他們以後會受益終身。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不光要學習好,品質也是非常重要的,以後能不能在社會立足,品質教育是刻不容緩的。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孩子的一言一行與家長都有密切的關係,孩子是自己的,家長還是要多花心事幫助孩子成長。


家長如果想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必須用正確的教育方法,結合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全面發展的成長軌跡,給孩子鋪一條健康的成長大道。

作者簡介:我是 一位非常熱愛生活的女人,碼字成為我每天的興趣愛好,希望結識有緣的你,如果喜歡我的分享,請點讚加關注,謝謝您的閱讀!

相關焦點

  • 和孩子不講道理,講什麼?
    很多網友的回答都是:講道理!有多少道理都是你長大後才明白的呢?那不講道理,講什麼?01家是一個不講道理的地方家是不講道理的地方,那講什麼?家是一個講愛的地方。是多少家庭,多少夫婦,又用了多少歲月,多少愛恨,糾葛在一起,梳理出來的一個結論。
  • 父母越嘮叨,孩子越差勁…笨父母才會不停地跟孩子講道理
    因為孩子,根本不會講道理!而且越小的孩子越不講道理!因為他們根本聽不懂。 為什麼聽不懂 不知道這些場景家長們有沒有很熟悉,是不是經常發生在我們身邊:孩子在小區樓下玩得興起,死活不肯回家;看到別人的玩具,非要一模一樣的,不買就蹲在地下耍賴皮;吃飯的時候一定要跑跑跳跳,追著餵飯;說不讓動什麼非要上手看看,一下就把東西弄壞了。
  • 李玫瑾:給孩子講的"道理"都成了"垃圾",高層次的父母這樣講
    孩子做得差了,我們就不想再繼續這個話題了,只能說一句&34;而且孩子幾乎是不聽話的時候多,聽話的時候少,令我們很是頭疼。跟他們講道理,結果也沒見他們能聽進去,結果是離我們的正常軌道越來越遠。他們對自己的身體以及思想都有了自己的認識。所以現在我們的父母怎麼說,孩子就開始拒絕。所以這時候就出問題了。我們家長越是嘮叨,孩子越是不聽,越是&34;,結果最終兩敗俱傷。
  • 和小朋友溝通的黃金法則:講道理不超過3句,多一句都是嘮叨
    孩子到了某一個年齡段,家長們便常常會碰到這樣的一些問題:告訴孩子少玩會手機,會傷眼睛耽誤學習,於是人家玩得更歡;督促孩子早點睡,不然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生病,孩子氣呼呼睡著了,下次還是你不催他不睡……這時候慈母的自我質疑就開始了:為什麼我不打不罵,好好跟孩子說話講道理,他還是不改?是我講得不夠清楚還是他聽不明白?
  •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道理心平氣和講得很清楚了,為什麼就是不聽?
    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孩子不聽話。講一遍,不聽。講道理,講得很清楚了,依然不聽話。心平氣和,語重心長得講,還是不聽話。講了一遍又一遍,總是不聽話。慢慢長大,他們基本上就不跟我們說話了。一回家就扎進自己的房間,吃飯的時候喊很久才出來。問TA學校的情況,最近的心情,有沒有什麼好玩的事情。得到的回應都是:嗯。嗯。嗯。爸媽們內心吶喊:怎麼辦啊?
  • 不停的講道理,可能你不信,真的會毀了一個孩子
    其實每個家長的出發點都是好的,希望孩子能改正自己的不足,讓孩子在未來的工作和學習中,表現的更加優越。很多時候相信是起到了相反的作用的,您在不停的講您認為對的各種道理,可能這時候孩子已經聽的不耐煩了,或者您說您的,他不聽他的,您前面在不停的講,孩子的大腦和耳朵直接忽視掉您喋喋不休嘮叨的各種大道理。您講述的很多道理,灌輸給孩子,真的是對孩子好嗎?會讓孩子朝著理想的方向發展嗎?讓孩子更容易接受了嗎?
  • 毀掉一個孩子,不停地給他講道理就夠了
    給孩子講太多,父母的話對他們來說就不再是道理。01講道理丟掉了孩子的思考力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場景:當孩子不聽勸告或是發脾氣的時候,父母首先會耐心地給孩子講道理。周圍人從沒有見過他的媽媽跟他講道理,但從小特別喜歡給他講故事:當孩子難過的時候,會講一個關於情緒的故事;當孩子和別的小夥伴鬧矛盾的時候,會講一個關於友誼的故事;孩子懶惰,不想勞動的時候,媽媽又會給孩子講一個關於智慧的故事。
  • 跟孩子嘮叨講道理,多是「低層次父母」,李玫瑾:聰明父母這樣做
    孩子能成為什麼樣的人,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家庭。只是很多家長很迷惑,明明都是認真對待孩子的教育,甚至可能比別的父母,花費的時間更長,為什麼孩子的學習和性格,都沒有別家孩子好呢?曉芹說,總是給孩子講道理,其實是沒有用的!二、李玫瑾說:低層次的父母,才會給孩子講道理!李玫瑾作為育兒領域的專家,她曾經提出在孩子六歲以前,你給孩子講道理,她可能根本就聽不懂!
  • 孩子犯錯後,父母不停嘮叨是下策,講道理是中策,上策卻很少人用
    有了孩子之後,媽媽的話題總是會3句不離孩子。這天,小雅和安安在一起聊天,聊著聊著就聊到了關於孩子犯錯後,家長應該怎麼處理的問題?小雅覺得要和孩子講道理,但是安安卻說這樣根本沒用,自己家的孩子講道理是根本不會聽的。
  • 「為什麼不和孩子講大道理」,因為三到六歲的孩子無道理可講
    是的,那些金玉良言、苦口婆心的話語在孩子看來就是嘮叨、麻煩,耳朵直接屏蔽信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好脾氣、很有耐心的給孩子擺事實講道理,孩子呢?一個耳朵進一個耳朵出,心理歷程就是:您講你的,我玩我的……,滿不在乎!
  • 李玫瑾:有些家長「層次低」,只講道理,嘮叨是最不走心的關心
    打不得罵不得,只能夾起尾巴當爹媽,蹲下來好好跟孩子講道理,希望孩子能改正錯誤。有用嗎?李玫瑾:只會講道理的家長"層次低"育兒網紅、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曾在節目裡說,孩子12歲之後,父母再講道理,他就聽不進去了,父母說的話變成了垃圾。
  • 為什麼孩子都不喜歡一個愛抱怨、愛嘮叨的媽媽?
    但現實中,往往喜歡嘮叨的媽媽帶出來的孩子更多會是這樣的:孩子「砰」地關上門,用不吃飯和你對抗;孩子面對你的苦口婆心,只冷冰冰地一句「你煩不煩」……其中一個男生跟我控訴了他媽媽整整8條「罪狀」:得理不饒人、只談學習、動不動就嘮叨、激將、否定、情緒失控、講大道理、窺探隱私。
  • 媽媽和孩子講道理磨破嘴,孩子就不聽,聰明媽媽都用這4招講道理
    為什麼孩子對於父母的道理聽不進去?越講道理,孩子越不聽?怎麼講道理,孩子才會聽?這些問題困擾著當代父母,今天就讓我們攤開來聊一聊。為什麼孩子不愛聽道理?爸爸媽媽都戴眼鏡呢。」當孩子理解不了父母所擔心的「不良影響」時,父母的這種講道理,無疑是白費口舌。況且很多時候,爸媽給孩子講道理,是為了達到一個「不講道理」的目的:操控他們,讓孩子變得聽話,如果不聽,就再來一遍,再來一遍。不要認為孩子會一直記住所有的規矩,他們很容易忘記。你可能告訴孩子在博物館裡要保持安靜,不要大聲喧譁。
  • 知愈心理:所謂低情商的媽媽,就是和孩子不停的講道理
    果然,媽媽看到後不停的指責孩子,說他連喝湯這點小事都做不好,以後長大還能有什麼出息?整整半個小時,媽媽的嘮叨就沒有停止過,哪怕是爸爸在一旁勸說也無濟於事。孩子只能低著頭流著淚默默的聽著,不敢有任何的反駁。媽媽越說越起勁,一直到逼著孩子大聲認錯,保證下次不會再犯錯才心滿意足。
  • 「低層次父母」都愛跟孩子嘮叨講大道理,一流父母這樣教孩子
    每當談論到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很多媽媽都會臉色大變,變得愁眉苦臉的,都說自己在面對孩子的發脾氣的時候沒有任何的辦法。還有每當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孩子總會露出一副不耐煩的表情,而且也聽不進去大道理的,所以說,給他講道理是根本沒用的。
  • 想讓孩子懂道理,千萬別和孩子講道理
    當了媽媽的女性朋友們,應該都有所發現,自己以前溫柔甜美的形象早已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則是怒目圓睜,高分貝大嗓門吼叫講道理,什麼原因變成這樣,大家都心知肚明。每個媽媽在孩子面前都有一部心酸史。孩子在成長的路上,總是會出現各種千奇百怪,始料未及的狀況,讓我們這些當媽的應接不暇。
  • 低層次父母就知道講道理,高層次父母從不和這三種孩子講道理
    現代社會,提倡教育孩子時不打不罵,於是很多父母推崇和孩子講道理。有些低層次的父母,就知道不停地和孩子講道理,不注意場合和方式,效果往往並不理想。孩子長大了,很多道理也都明白了,如果父母依然喋喋不休地嘮叨個不停,其實是很容易引起人
  • 我再也不跟孩子講道理了.
    作者 | 魚爸;來源 | 養育男孩(ID:breedboy)「講道理」是很多家長喜歡的一種教育方式,一直以來被正面推崇。但所有道理都能被孩子認可嗎?家長們往往忽略了一點,家長講的永遠是家長的道理,而孩子只能從自己出發看世界。
  • 李玫瑾:別再對孩子嘮叨講道理了,眼界高、見識廣的父母都這樣做
    愛嘮叨的父母在生活中十分常見,每當孩子犯了一個小錯,家長都會不厭其煩地不停嘮叨,嘮叨到最後,發現孩子煩得要死,根本就沒有把自己話聽進去,這時父母就會對孩子說:「你有沒有在聽我說話?」或者「不要拿我的話當耳邊風!」等等,其實當你嘮叨一段時間就會發現自己不僅是對牛彈琴,反而孩子都不願意靠近你。
  • 日說芯語||081 楊景翔媽媽《父母講道理,孩子不聽怎麼辦?》
    大家好,我是華博學員楊景翔的媽媽,今天我與大家分享的是父母講道理,孩子不聽怎麼辦?       前幾天我看到一個場景,一對夫妻帶著兒子去商場逛街。媽媽看到旁邊有賣果飲的,就去買果飲,離開了一會兒,留下爸爸和孩子在原地等待。爸爸看到眼前就是玩具店,就帶著兒子去店裡看看。這不看倒沒什麼,一看,看出了狀況。兒子看上了一個玩具小汽車,纏著爸爸給他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