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女人的心情驛站
現在放暑假了,孩子在家,家長與孩子是不是弄得雞飛狗跳。
孩子每天拿著手機或者其他電子產品不願意離手,家長們非常著急,不願意看到孩子的這幅德行。
孩子我行我素,根本不把父母的話放在心上,父母著急上火,孩子無動於衷。
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嘮叨多了,孩子還特別的煩躁,家長說一句,孩子頂10句。
但是看到孩子一天一天的消磨時光,感覺就是在浪費生命。其實家長每天不停的嘮叨,只會增加親子之間的矛盾。
青春期的孩子,心智越來越成熟,主見也越來越多,家長應該換一種方式來與孩子溝通交流。
孩子大了,給孩子講道理最有效,而不是每天嘮叨。講道理不是一味的講大道理,應該從實際出發,講對孩子受用的道理。
有一個道理,應該趁早給孩子講清楚,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必然聯繫與重要性。
孩子在家庭當中,是非常重要的家庭成員,可能家裡每一位長輩都會以孩子為焦點。
孩子一旦犯了錯誤,家長也會包容原諒。孩子甚至在外面犯了錯誤,家長也會留足夠的顏面給孩子,不會當著外人的面而責罵孩子,即使教育孩子,也是回家關起門來好好教育。
家長不會當外人的面責罵孩子,就在孩子心裡形成了一種習慣。覺得自己即使犯了錯誤,也會有人給自己留足夠的顏面。
孩子一旦在學校犯了錯誤,就沒有那麼幸運了,老師會把孩子當個案,在班級當中或者在學校的大會上點名批評。
這個時候孩子就會產生一種承受不了的心理,可能會覺得老師不喜歡自己,刻意的針對自己,不給自己留顏面。
其實孩子犯了錯誤,如果老師不嚴厲糾正孩子所犯的錯誤,就會給班集體或者全校學生帶來不利的影響。
如果孩子犯了錯誤,老師像家長一樣,偷偷的給孩子上教育課。那麼其他學生就會認為老師,偏袒那位犯錯誤的孩子,老師的行為就會在其他孩子心中失去威信。
所以孩子一旦犯了錯誤,老師會及時的在班集體當中,點名批評犯錯誤的學生。老師在整個班集體當中提出來,就是讓每個學生今後不犯同樣的錯誤。
一個班的學生那麼多,老師根本沒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單獨去糾正某個孩子的缺點,只有發現孩子的問題所在以後,統一上教育課。
有的孩子習慣性的受家裡的偏袒,犯了錯誤以後,老師以他為典型案例來教育,就會受不了。認為老師不喜歡他,就會跟老師當面頂撞,與老師產生衝突,甚至不喜歡某個老師的學科。
如果家長不及時的把這個道理給孩子講清楚,孩子與老師產生隔閡,不去認真學某一個學科,孩子就會嚴重偏科,孩子一旦偏科,對以後升學就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己的孩子,孩子要知道犯了錯誤,不僅給同學帶來不好的影響,還會給自己帶來惡性循環。
所以家長要教育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守規矩,不要觸犯學校的校紀校規,小學生與中學生行為規範守則。
一個孩子從小不養成守規矩的習慣,不管在學校還是以後步入社會,都會對自己的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
在家庭中,家長可以一味的包容自己的孩子所犯的錯誤,但是一旦步入社會,孩子所犯的錯誤就應該自己去面對,得不到任何人的包容。
如果某一天孩子參加工作以後,仍然是我行我素,不按照規矩行事,也會受到單位領導的批評教育。
如果單位的領導批評了孩子所犯的錯誤,孩子不能虛心接受,與領導產生牴觸情緒,單位領導與員工之間彼此都看對方不順眼,心生厭惡,關係就很難維持下去。
如果員工總是不尊重單位領導,單位領導也不會把重要的崗位或者任務,交給一個總是與自己抬槓的下屬。
如果孩子對自己的行為屢教不改,去到一個單位,與領導同事的關係也會處理不好,每一個單位都有規章制度,觸犯了單位的規章制度,單位有權解僱員工。
如果總是不按規矩行事,頻繁的遭遇公司的解僱或者頻繁的跳槽,對自己工作的積極性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所以家長不要每天只嘮叨孩子的學習,閒暇之餘多給孩子講講這些不守規矩,而帶來往後的一些惡性循環,給孩子以後的學習與生活,會帶來哪些的不良影響?
孩子知道這些道理之後,對他們以後會受益終身。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不光要學習好,品質也是非常重要的,以後能不能在社會立足,品質教育是刻不容緩的。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孩子的一言一行與家長都有密切的關係,孩子是自己的,家長還是要多花心事幫助孩子成長。
家長如果想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必須用正確的教育方法,結合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全面發展的成長軌跡,給孩子鋪一條健康的成長大道。
作者簡介:我是 一位非常熱愛生活的女人,碼字成為我每天的興趣愛好,希望結識有緣的你,如果喜歡我的分享,請點讚加關注,謝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