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現象由來已久,叫做暑假退步,這是一個真實的心理學試驗結果。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做過一組心理實驗,他們對亞特蘭大三千名學生(包括小學生,中學生,高中生,大學生)做了為期兩年的一項跟蹤研究研究,表明暑假結束之後的新學期優等生的學習成績會進步,相反呢,成績最低的25%的學生大部分在假期裡把上一期學的東西忘了一大半,中等生在暑假期間沒有變化,也就意味著又落後了優等生一大截,年級越高,暑假退步,這種現象就越為明顯。
針對孩子的暑假退步現象,螢光計劃的李巖老師為大家帶來了這樣7條建議,幫助家長和孩子充分利用暑期時間,獲得進步。
暑假作業是孩子與學習之間產生聯繫的載體,暑期不論是暑假作業還是其他學習安排都要注意這三點:
第一點:分級,定量,有規劃,
從暑假開始到結束,有一個明確的時間去確定孩子每天該完成的任務量,孩子每天給自己完成的任務打勾兒。每天必須按照這個定量有規劃的去做事,這樣更容易培養起孩子的習慣,
第二點:科學排序增信心
孩子做作業的時候,應該重點的去攻破當日難度最大的作業,他在完成難度最大的作業時,家長可以在旁陪伴,給他相應的支持。
第三點:善用工具提效率
番茄計時器和沙漏計時器,用這兩個計時工具,可以保證孩子在單位的時間內建立一個規則。
專注學習25分鐘,然後休息一會兒再繼續。只要能孩子養成這個習慣,他就對時間有了概念,有了概念才能夠掌控、管理自己的時間。
身體健康是本錢。家長應該陪孩子一起鍛鍊,帶孩子每天晨跑、踢足球,打籃球等體育運動。這也是最能夠幫助增進親子關係的,暑假期間制定一個鍛鍊身體的計劃吧,跟著孩子一起來鍛鍊一下身體,加強體育鍛鍊。
9到11歲是孩子打開閱讀世界大門的一個好年齡,家長應該鼓勵孩子讀經典名著,豐富孩子的知識層面,同時,家長也可以通過陪伴孩子去書店選書,建立好家庭閱讀時間來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為孩子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
用親子陪伴提高假期學習質量
相信老師給孩子營造學習氛圍
密切配合學校養成孩子好習慣
生命體驗大於一切說教,當代的孩子在很多事情上缺少生命體驗。應該讓孩子去向外走一走,不要老是局限於課本兒,有些東西有些知識課堂是教不了孩子。孩子走出去,讓山川河流成為他的老師,讓他的朋友們成為他的師長,讓他們相互影響,相互刺激。
孩子天性愛玩,他的約束力需要父母的幫助,在發展興趣愛好這一點上,家長需要給他推力,也需要幫他堅持。
興趣愛好不是一天兩天能練成的,因此,堅持很重要!激情,不一定是聲嘶力竭的吶喊,也可以是細水長流的堅持。同時,家長也要注意方法,不能急功近利。
父母千萬不要給幻想給孩子營造一個一輩子的溫室,那你的孩子永遠都走不出去,讓他去面對風雨,最關鍵的就是要學會照顧自己。幹家務對培養孩子的自理意識非常有用,多讓孩子參與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有助於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
完成暑假作業,加強體育鍛鍊,課外閱讀計劃,規劃暑假班學習,參與戶外學習,發展興趣愛好,幫父母做點家務活兒,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是多麼有難度的,這就是我們每天正在直面的生活,平凡又特別。
未經審視和安排的暑假也是不值得過的,希望家長們能夠作孩子最好的陪伴者,用父母對孩子負責任的安排能力,給孩子一個繽紛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