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不懂換位思考,是什麼導致父母,陷入了「自我視覺」?

2020-12-14 大寒教育

(本文原創,歡迎轉發分享)

今天聽同事說,帶著孩子去自助餐吃飯。孩子特別喜歡吃油炸食物,所以孩子拿的全都是炸雞什麼的。

但是同事看到孩子這麼喜歡油炸食物,便嘮叨道:「你能不能不吃那麼多油炸的?對身體不好!多吃點青菜和牛肉!」這話一說完,孩子立馬什麼都不吃了。

同事卻抱怨孩子的態度不對,覺得孩子就應聽挺自己的話,不然怎麼乖乖的長身體?當我聽了同事的敘述之後只是淡淡一笑,我也是覺得這個同事管的有點太寬了。

其實大部分父母總是喜歡說:「我這是為你好,你怎麼就是不聽勸呢?」既然已經選擇去了自助餐廳,自然就是孩子喜歡吃什麼就去拿什麼。

如果你不喜歡孩子吃炸雞,你完全可以挑選一個有菜有肉的飯店,這樣孩子就沒得選了。其實這種不懂得換位思考的教育方式是很容易讓孩子出現問題的。

一、父母不懂得換位思考,容易出現什麼問題?

1. 會讓孩子陷入被動,不知道如何抉擇

總是去管孩子的事情的話,是很容易讓孩子陷入被動的。以至於他們都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只能一味的聽從父母的派遣。

父母讓你做這個你就得做這個,打著對孩子好的旗號,其實已經限制了孩子的發展。

2. 孩子漸漸缺乏興趣

孩子因為總是被父母限制,漸漸地孩子就會失去自己原有的興趣。譬如孩子喜歡玩積木,可是父母就是想讓孩子踢足球。

最後孩子會因此討厭積木,這些愛好是活生生的讓父母給弄垮的。孩子以後對於自己的想法不感興趣,永遠都是這麼逆來順受。

3. 孩子不敢去創新,怕被父母說

被父母過度引導的孩子基本上都不懂的創新的,因為只要是自己有著一些想法,就會被父母無情的拒絕掉。

他們其實走的都是父母所選好的路,根本就沒得選擇。所以大部分孩子已經不願意去思考了,聽父母的命令就是了。

通過一系列的問題足以證明這種強制性教育的確是沒有什麼好處的,可是有些父母仍是覺得自己選擇的路肯定是對自己的孩子最有利的。

他們從來都不去感受孩子的想法,那到底是為什麼會讓父母變得如此呢?這其實就要歸功於「自我視覺」了。

自我視覺所指的是,父母只是按照自己的思考角度去做事,而從來不看孩子的想法,這樣會大大扼殺了孩子的思想。

二、父母到底是為什麼會陷入「自我視覺」呢?

1. 以過來人的經驗去與孩子交談

其實大多數父母都是以過來的經驗去跟孩子交流,他們覺得自己懂得多,所以就必須要讓孩子聽自己的。

儘管他們有些時候所表述的東西是有錯誤的,可是他們依舊會誘導孩子挺自己的話。時間長了他們也就相信自己說的東西是對的了,孩子也就沒根本沒有辦法去反駁了。

2. 因為孩子什麼都不懂

大多數父母都覺得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所以說自己必須要面面俱到,告訴孩子什麼是能做的,什麼是不能做的。

他們也不需要考慮孩子到底是怎麼想的,只要按照自己的想法照做就可以了,反正父母覺得自己是絕對不會坑孩子的。

3. 想要樹立自己的權威

父母之所以要無條件讓孩子順從自己,無非是想要樹立自己的權威而已。他們想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是最強大的,自己是無堅不摧的。

所以才會用這種極端的方式來對待孩子,孩子有的時候也是敢怒不敢言。

就好比簡簡單單的一件事情,父母也會把很多道理融入其中。譬如吃甜食容易蛀牙,晚上睡得晚容易影響記憶力,又或者是早睡早起對身體好。

他們從來都不去考慮孩子為什麼要吃甜食,孩子為什麼要晚睡,孩子為什麼會睡懶覺。所以想要根治這個毛病,父母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避免「自我視覺」。

三、如何才能避免「自我視覺」呢?

1. 嘗試一下換位思考

當孩子做了一些你不能理解的事情的時候,你要選擇換位思考。就好比為什麼孩子會晚睡?是不是他們有著比較重要的事情沒有完成?孩子為什麼會睡懶覺?

是不是因為前一天晚上太過於疲憊了?有的時候父母只是看表面,所以他們根本不知道孩子到底經歷了什麼。一味的批評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2. 不要總是儘快做決定

有些父母總是在孩子們解釋清楚的時候就立馬否決的孩子的想法,就好比孩子想要吃炸雞,父母就會立馬告訴他們炸雞是影響健康的。

但是孩子只不過是饞了,想要吃一次而已,這並不會有太多的危害。有的時候父母不要總是一次性否決孩子,這樣只會讓他們不敢去表達。

3. 用科學的方式引導孩子

想要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父母就應該用科學的方式引導孩子。老一套的教育模式應該儘早廢除。

儘量去了解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目前的處境,然後綜合孩子的狀態來去判斷孩子的行為是否是正確的。如果總是用自己的角度去看帶孩子的話,必然是怎麼看都不會順眼的。

所以說千萬不要用主觀意識來判斷一個孩子的對與錯,多多聽聽孩子們的想法,這會讓你清楚的知道孩子為什麼會這麼做。

如果連著一點都做不到的話,是不可能給孩子帶來良好的教育的。這也是絕大多數父母都不了解的一點,總是那麼武斷的批判一個孩子,著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加被動,更加不願意聽從父母的想法了。

今日話題互動:在你教育孩子的時候是否也是喜歡強制性教育的方式呢?如果說孩子總是不隨你的願,那麼你又將用那種辦法去改變他們?如果說你有更高明的辦法,歡迎與我們討論,我們期待你的留言,也期待更好的教育方式。

-----------------------屏幕前的你,在育兒的過程中,有什麼問題不明白,都可以向我提問,我會儘可能的為大家進行解答,如果有什麼育兒方面的心得,也可以向我分享,為了寶寶更好的成長,大家一起努力。喜歡本文內容的話,歡迎點讚評論+轉發,讓更多家長們看到吧

相關焦點

  • 自我看見 | 換位思考與自我要求一致性
    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怎麼樣才可以和自己關係好的人相處的更好?怎麼樣和自己的父母相處的更好?怎麼解決父母和自己溝通的方式與方法? 01  先想,再說,然後做所以我們應該非常明確我們要面對的是:一個事情,是一個什麼樣的事情,你期待的結果是什麼?一個關係,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你期待的關係是什麼?比如,我希望我和我的父母可以好好溝通,我們都相信,大家都不是期待說,父母要按照你的來做?
  • 人們經常陷入三種困境,就是因為不懂換位思考而導致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能聽到這樣的評價:「以自我為中心」「公主病」「ta想全世界都圍著ta轉吧」。這種評價已經屬於極其惡劣的範疇,然而被評價者往往還一頭霧水,十分委屈。其實,就是因為被評價者意識不到換位思考在人際交往中的重要性。
  • 學會換位思考,才能過好這一生
    一、換位思考,不要隨意攻擊和施暴他人現在的人們大多自私自利,從來不考慮別人,不懂得換位思考,以自我為中心,這種人到最後會一無所得,沒有人會願意陪在他們身邊,因為換不到他們的真心以待。在這個消息傳播迅速的網際網路時代,大家片面地獲取信息,斷章取義,隨意言論。
  • 《換位溝通》:換位思考外與溝通技巧成功打造有效溝通
    1、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從對方的角度出發進行溝通。所謂換位思考,就是子女站在父母的立場上思考、上司站在下屬的立場上思考、下屬站在上司的立場上思考,等等。必須認真對待與自己意見相左的觀點,從而逐漸提高雙面思考和多面思考的能力,將事物的方方面面考慮周全,才能掙脫出以自我為中心,可以並且能夠站在他人的立場上思考,能在說話時兼顧多方,從而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效溝通。培養換位思考能力的一種方法是進行辯證思考訓練,考慮問題時不要片面地強調自己的主張和看法,應辯證從對方的角度出發進行思考。
  • 學會換位思考,不要以偏概全.
    心靈雞湯|閱讀先生 · 文章小姐|作者:凇凇來源|閱讀先生與文章小姐(ID:LisWyy325)拿破崙:「懂得換位思考圖片來源於網絡換位思考,我們很多人都說過,但真正能做到的幾乎沒有,換位思考的前提是,人要大度才會換位思考;(小肚雞腸的人請自覺繞行)著名演員黃渤說過:曾經有一個粉絲把黃渤認成了王寶強,但黃渤並沒有明確告訴粉絲自己不是,而是直接說自己就是王寶強
  • 能換位思考的,都是聰明人
    善用換位思考,耳朵就順了,心就寬了。 他問瞎子:「你自己都看不見,還提個燈籠幹什麼?」 瞎子說:「正因為我看不見,所以才要提個燈籠。這樣就不用擔心別人會撞到我,也不用擔心自己會給別人造成不便了。」 以自我為中心,是看不見好風景的,只會讓你陷入焦慮和暴躁的漩渦之中。
  • 健康心理需要換位思考
    通過這個實驗,皮亞傑認為,2~7歲的兒童採取一種自我中心的「我向思維」。他們只會用自己的角度去看這個世界,會覺得全世界的想法都跟他們一樣,感受也一樣。在成人看來,這是孩子「自私」。其實不然,他們只是還沒有學會換位思考。
  • 學會換位思考,才懂真正的相處之道!
    丈夫平靜地答道:「我只是要讓你知道,我在開車時,你在旁邊喋喋不休,我的感覺如何……」人與人之間要互相理解,信任,並且要學會換位思考,這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基礎:互相寬容、理解,多去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思考。換位思考帶來更好的人際關係。心理學上提到過一個概念,叫共情,而共情能力的鍛鍊,往往來自於換位思考的這個思維模式。
  • 換位思考,換位做事,換位做人!(句句精闢)
    人生要換位思考!拿破崙·希爾說:「懂得換位思考,能真正站在他人立場上看待問題,考慮問題,並能切實幫助他人解決問題,這個世界就是你的。」站在自己位置上看別人,所得出的結論,或許永遠都是糟糕的。而只有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才能創造良好的人際關係。做人,要懂得換位思考,善待別人。 能感受別人難處,是關懷;能體諒別人不易,是寬厚;能饒恕別人錯誤,是大度。 生命,是一種回聲。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別在自己的位置上看別人,要多在別人的位置上看自己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 換位思考與感同身受!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麼一句話:換位思考。是的,換位思考,做父母的,有時候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肯帶問題;做老師的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看問題,甚至做銷售的要站在客戶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問題,並且換位思考一度被奉為銷售聖經。但是換位思考真的能感同身受嗎?
  • 換位思考|溝通成本會大大減少,效率會大幅提升
    換位思考在工作、生活上很多時候,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事情,人往往都會陷入到自我的意識層面上來。有時候真的會嘆服《厚黑學》立書的原則,認為人性本惡,強調的就是人性本來就是自我、自私的,根深蒂固的,因為這樣才能有安全感,才能足夠的多一點保護自己,才能去計算、算計他人,無論這樣你算計的是你的上司、領導、老闆、父母、兄弟、愛人、朋友。換位思考有時候是需要長時間堅持的,就和吃飯穿衣一樣,和記英語單詞相同,是日積月累的,只有形成了一個習慣,才會形成條件反射的反應。
  • 將心比心,換位思考(經典)
    一個人不主動去理解別人,就容易產生誤解,同時自己的心裡,也會耿耿於懷,感覺有什麼東西堵住了胸口。只有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才理解別人的言行舉止,自己也會「豁然開朗」,然後就放下了恩恩怨怨。你顧及別人的難處,順便搭把手,別人不能盡力回報 你,起碼會給你一個微笑,一句「謝謝」,你自己也會感覺暖心,問心無愧。
  • 換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亦勿施於人
    換位思考的實質,就是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在心理學上,換位思考是共情能力強,有同理心的表現,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人與人相處,最重要的莫非兩個字:舒服。 跟誰在一起舒服,才想多多交往;如果一個人總是以自我為中心,朋友一定越來越少。
  • 換位思考,換位做事,換位做人
    什麼是換位?換位就是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體諒對方,學會理解。丈夫很平靜地說:「我只想讓你知道,我開車的時候,你在旁邊一直嘮嘮叨叨,我的感覺是怎樣的.」換位思考,是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為他人著想,學會理解和體諒。人與人相處,難免會意見不合,站在別人的立場上看待問題,要給別人說話的機會,不能不聽別人的意見,固執己見。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換位思考能讓人學會理解,懂得有人會因為我不開心,有人會因為我快樂。
  • 怎麼才能感同身受~換位思考
    推薦一本書《換位思考》該書將溝通技巧與各種場景緊密結合,讓每一位讀者都能快速、輕鬆地成為溝通高手。我們常說磨刀不誤砍柴工,換位思考就是磨刀,前期就是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從對方的角度出發進行溝通,換位思考是好好說話的前提,做到換位思考是掌握溝通技巧的捷徑。
  • 做人做事要換位思考
    正是由於現在能夠換位思考的人少了,才有了許多交通事故中,車子撞傷行人而棄傷者不顧,駕車逃逸者;正是由於能換位思考的人少了,才屢屢出現購票不按次序排隊而插隊者;正是由於能換位思考的人少了,出現路人暈倒,別人前去施救,反而遭到親屬訛詐的現象,使得大家見義而不敢為了。只有人人懂得換位思考,家庭才會和睦,社會才會和諧、文明、進步。
  • 怎樣才能做到換位思考?能夠和諧地相處?
    我再通過一個故事的講解來告訴大家什麼是換位思考:話說牧羊人分別買了一頭奶牛、一隻綿羊、一頭豬,把它們關到了同一個柵欄裡,每天吃飽喝足。每段時間,牧羊人都會把奶牛和綿羊帶走,再送回來,好像沒有什麼特別的事發生。一天,牧羊人把奶牛和綿羊送回來時,突然把那頭豬也帶走了。豬嗷嗷大叫,強烈反抗。綿羊和奶牛就覺得不可思議,這又沒什麼,還不是和我們一樣會回來。
  • 五碳糖電臺 | 換位思考,用心體諒
    碳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同樣充滿了許許多多諸如此類的事情,我們會和朋友吵架,和父母頂撞,或許是什麼誤會,或許是什麼巧合,或許是我們太過執拗,或許是他們太過一意孤行。然而我們站在對方的角度想一想,問題是不是會得到更好的解決?糖糖:曾經有同學向我抱怨,說他的父母對他要求太高,總是讓他考第一。
  • 遇事會自我反省,懂得換位思考的星座,射手座善解人意
    巨蟹座無論發生什麼事,無論誰對誰錯,巨蟹座們首先要從自身找出問題。因為這件事和你們兩個人都有關,而且他們也是多多少少有點問題,而且他們也很樂意為你們做個表率,所以他們才會對你們進行反思。歸根結底,思考問題不能斷章取義,所以他們願意站在你的角度去感受,也許他們也會這麼做。
  • 你會換位思考
    這是因為你或者別人都缺乏換位思考的能力,今天就一起聊聊換位思考的三個層次。知不知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不知道換位思考的重要性,而是很多時候意識不到自己其實沒在換位思考。提醒自己注意換位思考的方法:1) 在醒目的地方做提醒比如,在座位的隔板上、電腦桌面上或者手機的日曆提醒裡記上「別忘了換位思考哦」,經常提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