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好玩的地方排行榜 唐山抗震紀念館必到!

2020-12-20 娛樂盤點萬花筒

一、月坨島:月坨島在唐山好玩的地方排行榜中這個非常天然的生態旅遊度假區,在我國也是最美的島嶼之一,它整個環境比較的原始,所以選擇環島騎行會是不錯的選擇,周邊異國風情的建築也是能讓人流連忘返的。

二、唐山抗震紀念館:這個對大部分都是不陌生的點承載了那段不願提起的歲月,紀念館共分為五個部分,不僅近記錄著唐山大地震的慘狀,而且也記錄了全世界共20多次最慘地震,紀念館的設計也非常的獨特,整個也很有紀念意義。

三、李大釗紀念館:對於去唐山不得不去的地方,紀念館的建築看上去十分的獨特,甚是吸引人,憑藉身份證就能進到展館內,其中展示的方法還是很現代化的,也有講解員講述相關歷史,是個不錯的去處。

四、裕陵:去到這個地方第一感覺就是好奢華,整個看著非常的開闊,建築上的雕刻也相當的精美,給人氣勢非凡之感,其中依次也有石像生、牌樓門、一孔橋等景,如果喜歡古代建築風格的朋友千萬別錯過。

五、鳳凰山公園:自然環境相當好的公園,到目前是唐山市建立最早,設施設備等都非常齊全的公園,所以在當地的知名度是非常高的,不高的山和良好的環境,整個給人的感覺就是鳥語花香,十分愜意。

六、菩提島:在唐山市屬於一個開發時間不長的島,但整個的環境確是非常不錯的,一般遊客並不是很多,所以島上給人的感覺相當寧靜,適合散步散心,重點島上還有些非常不錯的自然景色喲!

相關焦點

  • 唐山抗震紀念館升級改造完成!
    經過一年的調整改造,唐山抗震紀念館近日以全新面貌對公眾免費開放。 改造後的紀念館裝飾一新、大氣漂亮,與以前相比,布置更合理,展出內容更翔實,表現形式更豐富,從各個角度展示了唐山抗震精神。
  • 唐山抗震紀念館面向社會徵集地震文物
    唐山抗震紀念館面向社會徵集地震文物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為了更好地弘揚唐山人民的抗震精神,深入挖掘整合地震文化,唐山抗震紀念館從即日起面向社會徵集地震文物。  唐山抗震紀念館始建於1986年,是宣傳普及地震科學和防震減災知識,展示震後新唐山建設成就的重要場所。如您收藏了與唐山大地震和唐山抗震精神有關的物品(實物、資料、照片、圖書、影視資料等),歡迎您熱心捐贈出來,只要具有一定紀念意義,抗震紀念館都將視為大地震重要文物納入館藏或展示,並為捐贈者頒發捐贈證書。
  • 唐山抗震紀念館「再現」地震發生狀態(圖)
    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唐山發生了一場震撼世界的毀滅性大地震(資料圖片)  新華網石家莊7月21日電(記者馬書平 曹國廠)河北唐山抗震紀念館近日在擴建布展後對外開放,建築面積逾7000平方米的紀念館採用了現代聲光電技術,以「再現」當年地震發生時的情景。  1976年7月28日凌晨,強度達芮氏7.8級的唐山地震將唐山這座百萬人口的工業重鎮頃刻間夷為平地,造成24萬人死亡,16.4萬人重傷,震驚世界。
  • 唐山抗震紀念館,讓人們知道,當年地震是何等可怕
    為了紀念此次抗震救災,唐山市政府於1986年修建了「唐山抗震紀念碑」和「唐山抗震紀念館」,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這座英雄城市中的英雄人民吧。佔地5.44公頃,由抗震紀念碑,抗震紀念館和綠地公園組成。為了悼念在大地震中遇難的同胞和在抗震搶險中犧牲的烈士而修建的紀念廣場。在1985年6月動工,在1986年7月唐山大地震10周年前夕時建成。
  • 唐山抗震紀念館恢復開館
    唐山抗震紀念館開館公告在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的前提下,為滿足人民群眾的公共文化服務需求,報經上級有關部門批准,我館將於2020年6月2日起恢復開館,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三、入館須知1、觀眾參觀採取實名制線上預約,可通過唐山抗震紀念館微信小程序預約,每人每天可預約一次,額滿為止。每天進館人數不超過300人。暫不接受團體參觀預約和現場預約,暫不提供人工講解服務。
  • 30名小講解員在唐山抗震紀念館正式「上崗」(圖)
    30名小講解員在唐山抗震紀念館正式「上崗」  圖為小講解員們身著統一服裝,為前來參觀的觀眾講述唐山歷史和地震科普知識。本報記者 張北男 攝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 韓冬)抗震40周年紀念日當天,唐山抗震紀念館為30名合格的小講解員頒發「小小講解員榮譽證書」,今後,每周六、日,參觀者們都會在紀念館展廳裡看到這些志願者義務講解時忙碌的身影。
  • 憶往昔|唐山抗震紀念館對公眾免費開放參觀!
    唐山抗震紀念館內部展覽大規模調整改造工程現已完成,經上級部門批准已經正式對公眾免費開放參觀。此次調整新增大量珍貴的圖片、影像以及實物展品,並通過多媒體及VR設備讓觀眾參與其中,學習更多地震及應急自救知識。歡迎全世界的遊客來館參觀。
  • 清明假期 唐山抗震紀念館日迎千餘遊客
    唐山市抗震紀念館也迎來了參觀、紀念的高峰,日迎遊客千餘人。  4月4日上午10時,記者來到唐山抗震紀念館時,紀念館售票處外已經排成了約2米長的隊伍。眾多市民正耐心的等待領取門票。向館內望去,前來參觀的人人頭攢動。  在紀念館門口迎接遊客內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原本周一紀念館應當閉館整修,為了滿足清明期間市民參觀紀念館的需求,紀念館在清明假期也對外開放。
  • 2018河北唐山抗震紀念館招聘講解人員6名公告公告【招6人】
    由於工作的需要,唐山抗震紀念館擬公開招聘講解人員6名,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招聘原則(一)堅持德才兼備,品行優良,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二)堅持服從分配、安心工作的原則二、招聘崗位講解人員,男女不限。
  • 【革命傳家寶】唐山抗震紀念館:一隻定格的鐘表
    【革命傳家寶】唐山抗震紀念館:一隻定格的鐘表 發表時間:
  • 唐山地震三十年:在唐山街頭感受唐山故事(圖)
    中新社唐山七月二十四日電 題:在唐山街頭感受唐山故事   中新社記者 田張夢   唐山的故事多,已被劇作家、小說家等等演繹者眾。但是深入唐山不難發現,散落街頭的故事其實浩如煙海,幾乎每個從大地震中走過的唐山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瞬間」與「永恆」。
  • 唐山旅遊景點安排,沒去過這些地方,那你就真的白來唐山了
    唐山的旅遊資源很豐富,主要的景點有清東陵、月坨島、南湖公園、青山關、潘家口、南湖溼地、灤州古城、李大釗故居紀念館、南湖公園、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等。今天小編就來推薦幾個景點,第一次來唐山旅遊必去,你去過了嗎?灤州古城簡介灤州古城坐落於河北省唐山市灤縣灤州鎮,是當地著名的的古城景區。
  • 漫話唐山的地震文化【長城時評】
    一、唐山抗震紀念碑唐山抗震紀念碑是唐山的一座標誌性建築,建於1986年,位於唐山市中心的新華道與文化路交叉口的紀念碑廣場。這座紀念碑,由4根相互獨立的梯形變截面鋼筋混凝土碑柱組成。主體上端造型有四個收縮口,猶如伸向天際的巨手,象徵人定勝天。碑身四周高1.5米處,為8幅花崗巖浮雕,象徵著全國四面八方的支援。
  • 小記者參觀唐山地震遺址紀念館………收好!關鍵時刻能救命!
    針對此次唐山地震,記者採訪唐山市應急管理局方面得知,此次地震屬於1976年的餘震。 「這次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一個正常的起伏。雖然已經過了這麼多年,但當時震級比較大,再加上唐山本身的地質構造,造成了餘震起伏。」唐山市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 有網友拍到家中燈具猛晃!
  • 唐山:不再是那個瘡痍的它,現在已經可以作為旅遊點,等你來看
    唐山,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唐太宗東徵高句麗駐蹕而得名。由此可可以看出,唐山也是個歷史悠久的城市,而在這個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景色也是那麼的美到極致。那,接下來,讓禾頁帶領你們去感受它那個漂亮的風景吧。唐山夜景唐山抗震紀念碑廣場一提到唐山,就會想到唐山那一年的大地震,但是歷史是無法改變的,只有通過加強相關的學習來降低自然災害帶來的風險。
  • 翻譯翻譯,什麼是唐山
    作為一個唐山人,在外地上大學坐火車回家的時候,總會被問到關於唐山大地震的種種。唐山之所以被稱為涅磐城市,是因為當災難降臨,目之所及沒有任何參照物,剛地震的土地上,人們連東南西北都分不清,沒有任何參照物。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唐山人民在廢墟中清醒過來,在外援來之前拿雙手把磚石瓦礫搬開,救出一個又一個生還的生命。
  • 涅槃重生的城市,河北唐山最值得遊覽的六個旅遊景點
    每到過年過節,還會舉辦民俗節慶活動。三、清東陵清東陵位於唐山遵化市石門鎮六盤營村西, 地處北京、天津、唐山、承德、秦皇島之間,西距北京125公裡,南距天津150公裡,東南距唐山100公裡,是我國現存規模最為宏大、體系最為完整、布局最為得體的清代皇家陵寢建築群之一。
  • 千幅鋼筆畫作品震撼萬千唐山人(圖)
    20多年間,帶著這些寶貝,李洪業走遍唐山,繪製了千餘張鋼筆畫,其中既有唐山的地標性建築,也有自然風光以及生活場景,堪稱唐山城市寫真集。老人說,他要用鋼筆畫這種獨特的方式記錄下震後唐山日新月異的變化,讓更多人感受到新唐山的美。  20多年繪製千餘幅鋼筆畫  日前,在本報熱線新聞部辦公室,李洪業向記者展示了他的部分鋼筆畫作品。
  • 唐山地處環渤海中心地帶是具有百年歷史的中國沿海重鎮
    在短短10年時間裡,唐山人民在廢墟上重建了一座嶄新的城市,1990年,唐山榮獲聯合國授予的「人居榮譽獎」。 唐山背山臨海的地理格局、複雜多樣的地貌類型和特有的地方歷史文化,造就了多種極具特色的旅遊資源。北部長城沿線風貌古樸,原汁原味,薈萃了明長城的精華。遷西水下長城、遷安大理石長城、鷲峰山「幹砌長城」、長城磚窯「左三窯」、喜峰口、青山關皆為長城妙處。
  • 走過1976唐山給世界一個奇蹟
    昨天上午,唐山抗震30周年紀念活動在唐山抗震紀念碑廣場舉行。 成千上萬的唐山人從四面八方趕來。有人抱著紀念碑碑柱失聲痛哭,有人遠遠望著紀念碑黯然神傷,有人把鮮花插在紀念碑的浮雕上。 淚水、哽咽、鮮花…… 30年前那場災難的記憶,30年來對逝去親人的哀思,30年中生活的堅強。 30歲唐山,深知苦難,眼含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