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抗震紀念館升級改造完成!

2020-12-20 騰訊網

經過一年的調整改造,唐山抗震紀念館近日以全新面貌對公眾免費開放。這次改造最大的亮點是將高科技融入了展覽中,一改以往只有圖片、聲音、實物的單一表現形式,通過VR、智能等新技術給予參觀者超強的互動體驗。

展廳分為三部分

改造後的紀念館裝飾一新、大氣漂亮,與以前相比,布置更合理,展出內容更翔實,表現形式更豐富,從各個角度展示了唐山抗震精神。

此次改造總投資1100萬元,展陳面積擴大到2700平方米,推出的新展覽主題名為「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展示了唐山從開啟工業文明,到1976年遭受地震重創,奮力重生,再創唐山新輝煌的歷史。

展覽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人傑地靈、工業名城,第二部分為滅頂之災、回天之志,這兩個部分在展館一層;第三部分為涅槃新生、驚豔全球,在展館二層。

(圖片來自:遊蝦視角)

展覽第一部分通過唐山歷史沿革、近代工業、高等教育、革命鬥爭等幾個方面,呈現唐山的深厚底蘊,介紹了19世紀中葉,隨著洋務運動的興起,唐山得到了迅猛發展的機會,以採煤業為龍頭,由此成為中國近代工業文明起點的歷史進程。

(圖片來自:遊蝦視角)

第二部分通過珍貴的史料、圖片,重現了1976年震驚世界的大災難,再現了唐山人自救互救,黨中央親切關懷,解放軍全力救災,全國各地大力支援的全過程,展現了英雄的唐山人民偉大的抗震精神。

(圖片來自:遊蝦視角)

第三部分為觀眾呈現了美麗的生態唐山,全景式地展現了唐山的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世界眼光、國際視野、戰略思維、唐山優勢戰略發展,將一片廢墟建成繁華都市、樂居福地、發展熱土,創建文明和諧家園。

高科技融入展覽中

在唐山近代工業部分,陳列著一個大屏幕,上面有當時唐胥鐵路、開平礦務局、細綿土廠的介紹。但這個屏幕並不是講解式,而是交互式。顯示屏是可觸摸的,參觀者可以通過點選其中的項目,展現出一組組當時拍攝的照片,與操作手機類似,參觀者用手指對著需要觀看的照片在屏幕上滑動,進行擴大或縮小,照片也能放大或縮小,方便觀看,同時參觀者點住照片,可以隨心所欲移動到屏幕任意位置。

在一個展廳的中部,觀眾還能看到一個倒三角的「顯示屏」,正在播放「建築房屋提高其抗震性」的科普短片,讓不少觀眾嘆為觀止的是,無論站在顯示屏前哪個位置,都能看到科普短片,也就是說這個顯示屏是360度無死角的。該設計解決了以往展覽觀眾只能正對著展板一面參觀的缺陷,可以讓更多的觀眾同時觀看。它的原理是通過東南西北四個坐地朝天顯示屏,通過倒三角的鏡面反射,將畫面傳遞到人眼中,設計獨具匠心。

在科普廳,可以進行VR體驗,進行虛擬「應急避險」。參觀者戴上視覺頭盔,雙手拿住遙控器,可以選擇「系統體驗教學」和「進入地震體驗」兩種模式,身臨其境地體驗大地震來臨後,如何儘快地從房間中逃脫,如何進行自救,增加自己的「實戰」經驗。同時,牆上的電視屏幕也顯示著參觀者實時的視覺畫面,如果是孩子體驗,家長還能在一旁進行指導。

加強互動體驗

在科普廳,除了VR體驗,還有更多互動式項目。其中「傾斜的小屋」從外面看只是一間普通的小屋,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可是許多參觀者興衝衝地從入口進去後,出來時都覺得頭暈目眩、站立不穩。講解員道出了其中的秘密,原來人的行動受大腦指揮,當人們進入傾斜小屋後,雖然地板有傾斜,但看到牆面與小屋的地面是垂直的。相互矛盾的信息匯集到大腦中,使大腦不能發出正確指令,才會讓人感到行走困難。

如果意猶未盡,還能在科普廳電腦前進行虛擬逃生訓練,其中有4個模式,分別為家中、教室、戶外、野外,可以深入了解不同環境怎樣進行避險。除了這些,還能進行答題,測試一下自己的能力,每一個選擇題解答後都會立刻出結果,測試的項目都是與防震減災相關的內容。

離開科普廳,來到最後一個環節「互動留念」。參觀者走到主控臺前,這時本人的畫面顯示在左前方圓弧形展板上,選擇拍攝後,留下自己的籤名,圖片將被保留下來,出現在右前方展板上,這裡還能看到其他參觀者留下的照片。在一旁的私人小房間中,參觀者還能錄製視頻。戴上耳機,拿上話筒,講一段溫馨的話,或是說出自己的心願,或是留下自己參觀後的感受,這些也將會被保留,極大地增強了參觀者和展館之間的交流互動。

參觀結束後,在資料贈閱處還有唐山市抗震減災條例、抗震減災知識手冊、唐山抗震紀念館小冊子等,有興趣的參觀者還可以拿回家深入了解。

開館時間:上午9時至12時(11時停止入館),下午13時30分(夏季14時30分)至17時30分(16時30分停止入館),星期一閉館。

本微信圖文資料來自唐山勞動日報、遊蝦視角,版權歸屬原作者所有,僅供參考學習!

相關焦點

  • 憶往昔|唐山抗震紀念館對公眾免費開放參觀!
    唐山抗震紀念館內部展覽大規模調整改造工程現已完成,經上級部門批准已經正式對公眾免費開放參觀。此次調整新增大量珍貴的圖片、影像以及實物展品,並通過多媒體及VR設備讓觀眾參與其中,學習更多地震及應急自救知識。歡迎全世界的遊客來館參觀。
  • 唐山抗震紀念館面向社會徵集地震文物
    唐山抗震紀念館面向社會徵集地震文物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為了更好地弘揚唐山人民的抗震精神,深入挖掘整合地震文化,唐山抗震紀念館從即日起面向社會徵集地震文物。  唐山抗震紀念館始建於1986年,是宣傳普及地震科學和防震減災知識,展示震後新唐山建設成就的重要場所。如您收藏了與唐山大地震和唐山抗震精神有關的物品(實物、資料、照片、圖書、影視資料等),歡迎您熱心捐贈出來,只要具有一定紀念意義,抗震紀念館都將視為大地震重要文物納入館藏或展示,並為捐贈者頒發捐贈證書。
  • 唐山抗震紀念館「再現」地震發生狀態(圖)
    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唐山發生了一場震撼世界的毀滅性大地震(資料圖片)  新華網石家莊7月21日電(記者馬書平 曹國廠)河北唐山抗震紀念館近日在擴建布展後對外開放,建築面積逾7000平方米的紀念館採用了現代聲光電技術,以「再現」當年地震發生時的情景。  1976年7月28日凌晨,強度達芮氏7.8級的唐山地震將唐山這座百萬人口的工業重鎮頃刻間夷為平地,造成24萬人死亡,16.4萬人重傷,震驚世界。
  • 唐山抗震紀念館,讓人們知道,當年地震是何等可怕
    這些從電影電視中都有呈現,為了重建家園,在全國各地的大力支援下,勇敢的唐山人開始了抗震救災工作。這次災難中,唐山人在抗震救災中展現出了令世人震驚的行動。為了紀念此次抗震救災,唐山市政府於1986年修建了「唐山抗震紀念碑」和「唐山抗震紀念館」,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這座英雄城市中的英雄人民吧。
  • 唐山抗震紀念館恢復開館
    唐山抗震紀念館開館公告在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的前提下,為滿足人民群眾的公共文化服務需求,報經上級有關部門批准,我館將於2020年6月2日起恢復開館,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三、入館須知1、觀眾參觀採取實名制線上預約,可通過唐山抗震紀念館微信小程序預約,每人每天可預約一次,額滿為止。每天進館人數不超過300人。暫不接受團體參觀預約和現場預約,暫不提供人工講解服務。
  • 30名小講解員在唐山抗震紀念館正式「上崗」(圖)
    30名小講解員在唐山抗震紀念館正式「上崗」  圖為小講解員們身著統一服裝,為前來參觀的觀眾講述唐山歷史和地震科普知識。本報記者 張北男 攝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 韓冬)抗震40周年紀念日當天,唐山抗震紀念館為30名合格的小講解員頒發「小小講解員榮譽證書」,今後,每周六、日,參觀者們都會在紀念館展廳裡看到這些志願者義務講解時忙碌的身影。
  • 唐山好玩的地方排行榜 唐山抗震紀念館必到!
    一、月坨島:月坨島在唐山好玩的地方排行榜中這個非常天然的生態旅遊度假區,在我國也是最美的島嶼之一,它整個環境比較的原始,所以選擇環島騎行會是不錯的選擇,周邊異國風情的建築也是能讓人流連忘返的。二、唐山抗震紀念館:這個對大部分都是不陌生的點承載了那段不願提起的歲月,紀念館共分為五個部分,不僅近記錄著唐山大地震的慘狀,而且也記錄了全世界共20多次最慘地震,紀念館的設計也非常的獨特,整個也很有紀念意義。
  • 清明假期 唐山抗震紀念館日迎千餘遊客
    唐山市抗震紀念館也迎來了參觀、紀念的高峰,日迎遊客千餘人。  4月4日上午10時,記者來到唐山抗震紀念館時,紀念館售票處外已經排成了約2米長的隊伍。眾多市民正耐心的等待領取門票。向館內望去,前來參觀的人人頭攢動。  在紀念館門口迎接遊客內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原本周一紀念館應當閉館整修,為了滿足清明期間市民參觀紀念館的需求,紀念館在清明假期也對外開放。
  • 【革命傳家寶】唐山抗震紀念館:一隻定格的鐘表
    【革命傳家寶】唐山抗震紀念館:一隻定格的鐘表 發表時間:
  • 2018河北唐山抗震紀念館招聘講解人員6名公告公告【招6人】
    由於工作的需要,唐山抗震紀念館擬公開招聘講解人員6名,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招聘原則(一)堅持德才兼備,品行優良,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二)堅持服從分配、安心工作的原則二、招聘崗位講解人員,男女不限。
  • 唐山地震遺址公園進行大規模改造提升
    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管理處自今年初開始對公園進行建園以來最大規模的整體修繕和改造提升,在抗震40周年到來之際,公園面貌煥然一新。同時,對紀念牆主體進行了加固和維修,對紀念牆序言文字部分重新描金,對紀念牆序言牆體進行重新噴塗,使紀念牆繼續保持古樸、嚴肅的風貌;修補主題雕塑周邊脫落瓷磚上百塊;填補、平整園區坑窪甬路1000餘平方米;對唐山機車車輛廠地震遺址部分圍牆進行了翻新;對東出口進行了草皮移植和樹木移栽。
  • 漫話唐山的地震文化【長城時評】
    原標題:漫話唐山的地震文化【長城時評】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不僅留下了「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而且留下了豐富多彩的地震文化,並成為唐山一道獨特的風景和名片。這些文化不但屬於唐山,同時屬於中國,屬於全人類,會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 小記者參觀唐山地震遺址紀念館………收好!關鍵時刻能救命!
    來源:中國地震臺網、澎湃新聞、央視新聞 河北唐山發生了地震, 北京天津有震感。 此前報導 剛剛,唐山地震!5.1級! 關於唐山地震的最新情況!
  • 千幅鋼筆畫作品震撼萬千唐山人(圖)
    這些作品裡既有唐山火車站、唐山抗震紀念碑、唐山抗震紀念館等標誌性建築,也有鳳凰山公園、大釗公園等城市公園的秀美風光,還有邱莊水庫、潘家口水庫、桃林口水庫、遷西景忠山等唐山地區著名旅遊景點風景圖及居民小區和市民生活小景等,其內容幾乎囊括了所有關於唐山的地理、風光、人文信息等。其中一些標誌性建築已經拆除或者改建,成為唐山的記憶。
  • 唐山地震三十年:在唐山街頭感受唐山故事(圖)
    中新社唐山七月二十四日電 題:在唐山街頭感受唐山故事   中新社記者 田張夢   唐山的故事多,已被劇作家、小說家等等演繹者眾。但是深入唐山不難發現,散落街頭的故事其實浩如煙海,幾乎每個從大地震中走過的唐山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瞬間」與「永恆」。
  • 無錫編制完成抗震防災規劃 防震、抗震、避震、救災一條龍
    昨天從市規劃局獲悉,《無錫市城市抗震防災規劃》已經編制完成。本次規劃的最大亮點,就是從防震、抗震、避震、救災四個角度對城市抗震救災作了詳細規劃,堪稱「一條龍」防護。其中「兩級」指根據城市防禦地震災害的目標及抗震救災功能要求,將無錫市抗震防災分區劃分為兩個層次。「四帶」指控制無錫市抗震防災空間格局的京滬高鐵、滬寧高速、京杭大運河及錫宜高速公路。「十三片」指無錫市劃分的13個一級防災分區。網狀指由救災幹道和疏散主幹道組成的城市救災骨幹網絡。
  • 唐山:不再是那個瘡痍的它,現在已經可以作為旅遊點,等你來看
    唐山夜景唐山抗震紀念碑廣場一提到唐山,就會想到唐山那一年的大地震,但是歷史是無法改變的,只有通過加強相關的學習來降低自然災害帶來的風險。那就可以先去看看唐山抗震紀念碑廣場。雖然是一個廣場,但是這是一個唐山標誌性區域,所以,禾頁認為到了唐山一定要來這裡,勿忘那一段歷史,更要增強抗震精神。在進入這裡之後,東部是紀念碑,西部是紀念館。
  • 涅槃重生的城市,河北唐山最值得遊覽的六個旅遊景點
    唐山位於河北省東部,地處華北平原東北部,因唐太宗李世民東徵高句麗駐蹕而得名,素有「北方瓷都」之稱。唐山旅遊資源豐富,40多年前舉世震撼的唐山大地震幾乎讓這裡瞬間化為廢墟,然而唐山人民堅韌不拔、勇於創新,使得唐山如涅槃重生,迅速發展,成為最現代化的城市。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唐山最值得遊覽的六個旅遊景點吧。
  • 唐山旅遊景點安排,沒去過這些地方,那你就真的白來唐山了
    唐山的旅遊資源很豐富,主要的景點有清東陵、月坨島、南湖公園、青山關、潘家口、南湖溼地、灤州古城、李大釗故居紀念館、南湖公園、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等。今天小編就來推薦幾個景點,第一次來唐山旅遊必去,你去過了嗎?灤州古城簡介灤州古城坐落於河北省唐山市灤縣灤州鎮,是當地著名的的古城景區。
  • 軍人、退役軍人可免費、優惠遊覽唐山30個旅遊景區
    13個政府投資興辦的旅遊景區為:玉田縣淨覺寺;玉田縣江浩故居;唐山灣國際旅遊島三島景區;唐山市南湖景區;唐山抗震紀念館;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唐山博物館;唐山動物園;遵化市清東陵;樂亭縣李大釗紀念館;樂亭縣李大釗故居;豐潤區潘家峪慘案紀念館;灤州市文峰塔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