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看過去年熱播的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
依託於現實世界赤裸裸的殘酷,許多的人為這個故事流淚,實際上也是為各自可能承受的命運流淚。
的確,在「活不起、病不起、死不起」的現實生活裡,在命面前,你願意付出所有。
近期某媒體報導一了一則「真實案例」,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看了後感覺即有啟示,也有警示,值得分享……
年僅今年15歲龔榮(化名),來自廣西北海。原本一家人擁有著簡單的幸福,爸爸是醫生,媽媽在銀行工作,這在中國可以算是小康家庭了。
因為一次高燒,燒掉了50萬?說出來可能不信。但正是因為這樣一件事情的發生,幾乎讓整個家庭陷入絕境。
一次發燒,「燒」掉了整個家庭
這件事情就發生在今年的5月份,15歲的龔榮突然發燒到了40度,開始父母以為這就是一很普通的感冒,因為每次發燒的時候幾乎喝點退燒藥就會好,可是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就是因為這樣一次高燒,燒掉了50多萬。
當時孩子的父親會想起當時的場景,平時一碰到這樣的情況一般都是給自己的孩子喝退燒藥,可是這次吃了快兩天的藥效果仍然不是很明顯,父母發現有些情況不對,就把孩子及時的送往了當地的醫院。
經過醫生的診斷發現,這並不是一場普通的感冒,孩子的父母聽到醫生的檢查結果——急性零巴白血病。得知這個情況以後,頓時孩子的父母可以說是失聲痛哭,極度的崩潰。
這件事情發生了,父母現在唯一的想法就是趕快給孩子治病,還要進行化療,現在目前唯一最缺的就是錢。
龔榮的父母瞬間想起,在龔榮13歲的時候,父母就給她買了一份50萬保額的重疾保險,截至今年的5月份,已經有投保有2年多了,面對巨額的手術費,醫療費,現在最直接也最快能夠幫助到孩子的就是這50萬元的理賠金額。
於是龔榮的家長帶著孩子確診報告以及孩子住院的相關資料,向保險公司進行理賠。可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兩天後保險公司發來通知:拒絕理賠!
講險君深度剖析
眾所周知,保險的保障範圍肯定是有這一項重大疾病,可是偏偏在最關鍵的時候,保險公司為何拒絕理賠?
保險公司發來通知說到:被保人屬於提前早產,保險公司並不給予賠付,並要求解除保險合同。
這件事情保險公司的調查人員認為:被保人龔榮是在孕育期40周前出生,體重不到2kg,調查人員認為龔榮的父母屬於早產。並且投保人(也就是龔榮的父母)沒有如實告知。
保險公司表明:因為在孩子早產,都應該做「保單的延期"處理。
然而龔榮的父母在給孩子投保之前並沒有做到如實地告知,以至於導致拒絕理賠。
龔先生的家庭表:自己通過熟人然後推薦購買的保險,當時也並沒有問那麼的詳細,但是孩子早產這個事情提前就已經告訴了這為保險代理人,而且還有當時的簡訊記錄可以證明。
這件事情龔先生將其告到了法院,龔先生認為這件事情保險公司肯定有責任,保險公司給出直接拒賠這樣的說法也併合理。
最終經過法院的判決:保險公司代理人並沒有按照當時的規章流程對投保人進行詳細詢問,投保人也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了投保,所以保險公司應該按照合同條約賠付給該家庭50萬的理賠金。
講險君特別提醒
通過這起案例,講險君也必須告訴大家,其實保險理賠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難搞,只要我們說實話,按照保險公司的正常流程走,並且符合相關的理賠的要求,保險公司想不賠都難。
那我們在理賠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講險君在這裡提幾點建議。
1、詢問告知
即問什麼,答什麼,不問就不答。
保險公司有嚴格的核保系統,專業的核保人員,他們制定的健康詢問一定跟本產品嚴密相關的,會對投保、核保、保費或者理賠等產生影響的,具有明確性和針對性的問題。
而對於他們沒有問到的情況,我們可以不說。只回答他們提出的問題,不需要主動進行告知。
2、有記錄的告知
身體健康狀況以醫院或者體檢機構留下的就診記錄為準,特別是用醫保卡就診。
以及用醫保卡在藥店買了相關的藥品,都很有可能被記錄在案,在藥店用醫保卡買藥的話,是會被記錄在網上的,包括詳細的藥品名稱和用量,一查就能知道。
3、收好投保依據
很多人在買保險的時候,可能都不是非常的了解保險,一般都是按照保險經紀人的方案經行投保,不要因為跟保險經紀人的關係很熟悉,就對這件事情不認真對待,很多時候如果被代理人忽悠,加上容易被誤導,從而你對此也會放鬆警惕,最終出險了也很難理賠。
我們在投保時,一定要留好當時相關依據,比如交流的對話,以及簡訊的記錄,還有口頭的錄音等等。
之所以這起案例會拒賠,很大部分原因也跟投保人的自身有關,如果說我們能在投保前提前做好檢查,講險君相信這種拒賠的情況肯定會大大降低的。
如果講險君今天的文章對你有幫助,也希望能夠給講險君一些小小的動力,在文末給講險君點個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