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發燒就「燒」掉50萬,保險公司為何拒絕賠付?

2020-12-22 潮流家裝

相信大家都看過去年熱播的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

依託於現實世界赤裸裸的殘酷,許多的人為這個故事流淚,實際上也是為各自可能承受的命運流淚。

的確,在「活不起、病不起、死不起」的現實生活裡,在命面前,你願意付出所有。

近期某媒體報導一了一則「真實案例」,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看了後感覺即有啟示,也有警示,值得分享……

年僅今年15歲龔榮(化名),來自廣西北海。原本一家人擁有著簡單的幸福,爸爸是醫生,媽媽在銀行工作,這在中國可以算是小康家庭了。

因為一次高燒,燒掉了50萬?說出來可能不信。但正是因為這樣一件事情的發生,幾乎讓整個家庭陷入絕境。

一次發燒,「燒」掉了整個家庭

這件事情就發生在今年的5月份,15歲的龔榮突然發燒到了40度,開始父母以為這就是一很普通的感冒,因為每次發燒的時候幾乎喝點退燒藥就會好,可是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就是因為這樣一次高燒,燒掉了50多萬。

當時孩子的父親會想起當時的場景,平時一碰到這樣的情況一般都是給自己的孩子喝退燒藥,可是這次吃了快兩天的藥效果仍然不是很明顯,父母發現有些情況不對,就把孩子及時的送往了當地的醫院。

經過醫生的診斷發現,這並不是一場普通的感冒,孩子的父母聽到醫生的檢查結果——急性零巴白血病。得知這個情況以後,頓時孩子的父母可以說是失聲痛哭,極度的崩潰。

這件事情發生了,父母現在唯一的想法就是趕快給孩子治病,還要進行化療,現在目前唯一最缺的就是錢。

龔榮的父母瞬間想起,在龔榮13歲的時候,父母就給她買了一份50萬保額的重疾保險,截至今年的5月份,已經有投保有2年多了,面對巨額的手術費,醫療費,現在最直接也最快能夠幫助到孩子的就是這50萬元的理賠金額。

於是龔榮的家長帶著孩子確診報告以及孩子住院的相關資料,向保險公司進行理賠。可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兩天後保險公司發來通知:拒絕理賠!

講險君深度剖析

眾所周知,保險的保障範圍肯定是有這一項重大疾病,可是偏偏在最關鍵的時候,保險公司為何拒絕理賠?

保險公司發來通知說到:被保人屬於提前早產,保險公司並不給予賠付,並要求解除保險合同。

這件事情保險公司的調查人員認為:被保人龔榮是在孕育期40周前出生,體重不到2kg,調查人員認為龔榮的父母屬於早產。並且投保人(也就是龔榮的父母)沒有如實告知。

保險公司表明:因為在孩子早產,都應該做「保單的延期"處理。

然而龔榮的父母在給孩子投保之前並沒有做到如實地告知,以至於導致拒絕理賠。

龔先生的家庭表:自己通過熟人然後推薦購買的保險,當時也並沒有問那麼的詳細,但是孩子早產這個事情提前就已經告訴了這為保險代理人,而且還有當時的簡訊記錄可以證明。

這件事情龔先生將其告到了法院,龔先生認為這件事情保險公司肯定有責任,保險公司給出直接拒賠這樣的說法也併合理。

最終經過法院的判決:保險公司代理人並沒有按照當時的規章流程對投保人進行詳細詢問,投保人也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了投保,所以保險公司應該按照合同條約賠付給該家庭50萬的理賠金。

講險君特別提醒

通過這起案例,講險君也必須告訴大家,其實保險理賠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難搞,只要我們說實話,按照保險公司的正常流程走,並且符合相關的理賠的要求,保險公司想不賠都難。

那我們在理賠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講險君在這裡提幾點建議。

1、詢問告知

即問什麼,答什麼,不問就不答。

保險公司有嚴格的核保系統,專業的核保人員,他們制定的健康詢問一定跟本產品嚴密相關的,會對投保、核保、保費或者理賠等產生影響的,具有明確性和針對性的問題。

而對於他們沒有問到的情況,我們可以不說。只回答他們提出的問題,不需要主動進行告知。

2、有記錄的告知

身體健康狀況以醫院或者體檢機構留下的就診記錄為準,特別是用醫保卡就診。

以及用醫保卡在藥店買了相關的藥品,都很有可能被記錄在案,在藥店用醫保卡買藥的話,是會被記錄在網上的,包括詳細的藥品名稱和用量,一查就能知道。

3、收好投保依據

很多人在買保險的時候,可能都不是非常的了解保險,一般都是按照保險經紀人的方案經行投保,不要因為跟保險經紀人的關係很熟悉,就對這件事情不認真對待,很多時候如果被代理人忽悠,加上容易被誤導,從而你對此也會放鬆警惕,最終出險了也很難理賠。

我們在投保時,一定要留好當時相關依據,比如交流的對話,以及簡訊的記錄,還有口頭的錄音等等。

之所以這起案例會拒賠,很大部分原因也跟投保人的自身有關,如果說我們能在投保前提前做好檢查,講險君相信這種拒賠的情況肯定會大大降低的。

如果講險君今天的文章對你有幫助,也希望能夠給講險君一些小小的動力,在文末給講險君點個讚吧~

相關焦點

  • 根據存款保險條例,最高優先賠付50萬,存在銀行多少錢才算合理
    假如,我們在四大銀行存50萬,存3年期普通定期存款。根據我國央行2020年公布的存款基準利率,3年期定期存款年化利率是2.75%。商業銀行都會在央行基準存款利率基礎上,上調30%到45%存款利率。以建設銀行存款為例,50萬元大額存款資金,3年期定期存款,年化利率是3.85%。存滿3年後,到期取出來總收益是:500000*3*3.85%=57750元
  • 保險公司拒絕賠付……
    近日,下薩克森州最高法院審理了一起不孕夫婦與健康保險公司之間的理賠糾紛案件。 昨日(2日),聯邦法院就此案作出最終判決,裁定健康保險公司必須向投保的不育夫妻/伴侶支付相關輔助生育手術費用。保險公司不得以高齡產婦生育風險較高為由,拒絕賠付。
  • 各類保險賠付「潛規則」 揭秘為什麼賠付縮水
    比如有時,一份保額為20萬的意外險,在被保險人發生意外後,保險公司到頭來可能只會賠1萬元,低於很多人的預期。事實上,脫下保險「基本保險金額」的外衣,會發現實際的賠付情況多種多樣。身故、傷殘、重疾的賠付規則各有千秋,而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賠付標準也大相逕庭。如果保險事故中交叉了身故和傷殘等多種人身傷害,那麼具體的賠償工作也會相對複雜。
  • 男子罹患尿毒症理賠被拒,保險公司:以前有過高血壓,法院:賠付
    被保險人發生保險事故能不能賠付,還是要依據保險合同的規定,但是保險公司往往因為擁有制定保險合同的優勢,會強加各種理由來拒賠,消費者因為沒有專業的保險知識,也不了解保險合同中的各種專業名詞,有的消費者出險之後只能聽憑保險公司拒賠,因此很多消費者對於保險的信任度直線下降。
  • 女童患病,理賠被拒,保險公司:解除合同,不退保費,法院:賠付
    保險公司的這種做法是為了維護自身利益的,如果消費者在投保之前就患有與申請保險金的保險事故中所患的疾病有直接或間接的治療記錄的話,保險公司就會以被保險人未如實告知給出拒賠處理,那麼消費者以前的醫療記錄存在問題,保險公司給出拒賠就是合情合理的嗎?
  • 銀行破產最高賠付50萬,那千萬富翁億萬富翁他們的錢是怎麼存的?
    根據央行的數據統計顯示,國內居民存款中,存款50萬元內的帳戶佔比率是99.63%,按照《銀行存款保險條例》如果銀行破產倒閉了,保險最高賠付金額是本息50萬元,賠付上限50萬是基本能夠保障絕大多數人的存款安全的。
  • 男子患癌理賠被拒,保險公司:沒有病理報告單,法院:荒謬,賠付
    許某便整理資料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保險公司以許某的身體狀況未達到重疾險合同約定的重大疾病給付標準為由拒賠了。許某不服,將保險公司訴之法院,要求保險公司賠付保險金。>02案例分析在庭審現場保險公司辯稱許某的病曆本上只描述了病情,但並未進行過相關的治療,根據保險合同的條款約定,明確診斷為惡性腫瘤需要提供病理學報告單,許某未能提供,因此保險公司可不予賠付。
  • 保險公司如何對新冠肺炎患者進行保險賠付?答案來了!
    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彭立峰,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一級巡視員葉燕斐、副局長吉昱華,就信貸支持、保險賠付、網上服務等問題回答媒體提問,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主任、主任醫師魏文斌介紹健康知識。Q一些保險公司向醫務人員捐贈保險,但很多醫務人員沒有辦法現場籤署保單,這樣的流程手續是否合規?目前為止,此類保險已經賠付了多少?
  • 男子罹患癌症,理賠被拒,保險公司:兩者無保險利益,法院:賠付
    以往消費者願意相信保險公司,但一發生保險事故,保險公司往往會維護自身的利益,不惜損害消費者的利益,這讓消費者對保險公司不再信任,甚至不想再聽到以及見到與保險有關聯的東西,最後導致消費者對保險產生排斥心理。
  • 報了保險,保險公司說我騙保不賠付,保險公司是怎麼處理騙保案件
    保險未賠付,大多情況都是不符合保險條款、超出保險範圍、騙保等等。講講保險公司對騙保案件的處理:各保險公司都設置有保險稽查崗,大公司專職,小公司兼職,但都有。保險稽查崗的工作性質是什麼?就是維護好和交警系統的關係,對嫌疑案件進行查證、收集證據、判斷是否符合保險賠付規範、調查結果處理等等核查工作。當有嫌疑案件發生後,先由查勘員初步判斷是否有疑點,這是查勘員的本職工作。然後上報稽查崗,稽查員會詳細分析現場痕跡、事故起因及過程、駕駛員狀態等等,說白了就像破案一樣!
  • 事故導致孕婦提前生產,孩子還進了ICU,保險公司不願賠付?
    現在,對方車主所投保的太平洋保險公司不願意賠付自己妻子剖腹產以及孩子在ICU住院的費用。只賠付修車的費用,任何人傷都沒有賠付。車主張先生表示:目前,自己已經墊付了20000多元。自己一直在聯繫太平洋保險公司,但是保險公司仍然沒有賠付。
  • 專訪慕尼黑再保險董事會成員赫曼:高颶風賠付給保險公司帶來巨大...
    慕尼黑再保險公司(下稱慕再)創立於19世紀80年代,至今已有138年歷史。其總部坐落於德國慕尼黑 ,在全世界150多個國家從事經營壽險和非壽險的直保和再保業務。作為全球最大的再保險公司之一,該公司在全球巨災風險的承保和管理中起著重要作用。
  • 男子受傷理賠被拒,保險公司:不賠,職業不一致,法院:必須賠付
    男子受傷,理賠被拒,保險公司:不賠,職業不一致,法院:必須賠付吳某住院期間就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但保險公司以多種理由推脫,拒絕理賠吳某,吳某一氣之下將保險公司告到法院,請求法院裁決。男子受傷,理賠被拒,保險公司:不賠,職業不一致,法院:必須賠付
  • 為何37萬奔馳上保險被2次拒絕?車主查完理賠愣住了:喪葬費4萬!
    導語:為何37萬奔馳上保險被2次拒絕?車主查完理賠愣住了:喪葬費4萬!汽車是個好東西,因為它能給生活帶來便利,可無論什麼東西多了性質可能就變了,汽車也不例外。首先就是交通壓力的增加,工作日的早晚高峰,休息日的景區遊玩,還有就是事故發生率的提高。
  • 孩子罹患重病,父母理賠被拒,保險公司:賠不了,法院:有權拒絕
    於是劉某便整理資料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保險公司經過核查之後,拒賠了劉某,保險公司表示劉某孩子所患的疾病不在保險合同賠付的範圍之內,因此不能予以賠付。劉某聽後猶如晴天霹靂,一年繳納那麼多的保費,到頭來卻不能得到理賠金,劉某無法接受,於是一紙訴狀將保險公司告到法院,請求法院裁決。
  • 男子患病被拒賠,保險公司:不在保障範圍,法院:賠付並豁免保費
    白某出院之後,便整理資料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保險公司經過調查之後,拒賠了白某,因其所患的重症胰腺炎不在保險合同的賠付範圍之內,因此保險公司不承擔理賠責任。白某不服,與保險公司理論,自己已經經歷過重大手術,而且還下過病危通知書,怎麼就不是重大疾病了,保險公司還講不講理了,買保險的時候說得好,只要得了重病就能賠付,現在理賠就不承認了。雙方經過協商無果,白某將保險公司告到法院,請求法院裁決。
  • 首起「律師執業保險案」判決 平安保險公司被判賠付17萬餘元
    這份保險合同引發了滬上首起「律師執業保險案」。最近,本市靜安區法院對該案作出了一審判決,原告上海市競業律師事務所勝訴,保險公司被判賠付人民幣175940元。  事情要從一起律師失職案說起,上海虹喬停車有限公司曾聘請競業律師事務所的朱律師代理訴訟事務,雙方籤署的《聘請律師合同》上,蓋有競業律師事務所的印章。
  • 嬰兒患重病,母親理賠被拒,保險公司:病得太輕了!法院:立刻賠
    01真實案例在2018年1月份,家住山東的王某給自己剛滿八個月的寶寶購買了一份重疾險,保額為50萬,保險期限為30年。王某孩子入院治療,王某想起自己為孩子買過重疾險,就開始整理資料向保險公司提出理賠申請,保險公司以孩子病情未達到合同約定的危重情況拒賠了王某。王某家庭本不富裕,孩子生病花費數目也較大,王某就等著這筆理賠金給孩子看病呢,誰成想保險公司拒賠了,於是王某一怒之下將保險公司告到法院,要求保險公司賠付50萬元。
  • 女子患癌理賠被拒,保險公司:不在賠付範圍,法院:立馬賠15萬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保險諮詢、索賠維權,請私信好買保,專業索賠專家有問必答消費者購買保險之後,最害怕的就是出險的時候,保險公司不賠付保險金,如果消費者了解保險知識,那麼當保險公司找理由拒賠的時候,自然不能聽之任之;一旦消費者不了解保險知識,有時候就會被保險公司蒙蔽,最後拿不到理賠金
  • 以平安福為例,談談大保險公司的產品有多「坑」
    其實也不是坑,只是保險公司銷售目的不一樣。對於小公司來說,沒代理人,少渠道,想活下去或搶佔市場佔有率,只能靠產品性價比,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爆款產品都出自小保險公司。大保險公司不一樣,代理人、銀行、經紀/代理公司......渠道在手,保費不愁,為衝擊更高的保費規模,在渠道量固定的情況下,保險的價格當然越高越好。代理人也一樣,佣金和保費掛鈎。同樣賣出一單,當然推薦你買更貴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