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住房的話題,我們反覆提及。一年一次的匯總,一季度一次的匯總,甚至是一個月的匯總。而這些頻繁的總結與匯總,也一定程度上證明,大眾對於購房市場的高度關注。馬雲曾經預言:房價如蔥。而現在的大環境來看,依舊有不少人貸款進入購房市場,似乎已經等不及「蔥價」的到來。
根據央行最新公開的數據結果顯示,今年8月我國人民幣貸款新增達到1.28萬億元。除了企事業單位貸款新增的5800億元以外,大部分的貸款新增還是集中在住房部門,新增超過了8400億元。而在住房部門的貸款增加中,中長期依舊佔據主要地位,5570億元的新增貸款佔總貸款8400億元的66%左右。
這意味著什麼?對於大部分的購房家庭而言,住房部門的中長期貸款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購房需求。所以當佔比越來越高的時候,也就表明購房市場也很「熱鬧」。而按照城市來看,更是呈現出局部過熱的情況。雖然不少城市都在收緊樓市,推出限購、限貸的新要求,但是市場似乎依舊不缺消費者。
尤其是對於那些人口流入比較大的城市而言,似乎房價依舊錶現出略有上漲的情況。不斷湧入的人口,為城市的購房市場帶來了消費群體。即便是你不購買,市場上也不缺消費者。只要有人購買,房價的如何走,大家心中應該也都有數了。
而這樣的情況,似乎也讓我們的總結變得「索然無味」。因為在大多數的總結中,我們主要看的就是居民資金槓桿率。當一個城市因為人口流入不斷增長時,似乎就和這個形成了相反的情況。
一般情況下,當一個城市的買房負擔率偏高時,房價的上漲空間自然也就有限。但是我們以深圳市為例,買房的負擔率已經位居全國前列,甚至是首位,卻依舊在今年實現了房價的穩步上漲。不過,儘管如此,這些數據的匯總依舊有必要。對於一些上漲過快,或者負債過高的城市而言,能夠更早的發現問題,並及時地解決問題。
我們先來看看居民資金槓桿率的相關問題,從中做出一些潛在的準備。根據23座主要城市的居民槓桿率顯示,有7座城市的居民槓桿率已經超過了100%(廈門、杭州、南京、深圳、合肥、蘇州、廣州)。什麼意思呢,我們知道居民槓桿率是住戶存款和住戶貸款之間的比值。當一個城市的居民槓桿率超過100%的時候,意味著借的錢比實際存的錢還要多。這些城市的大部分居民,甚至為了實現「購房夢」,在透支自己未來的錢。
我們常常將信用卡、借唄等借貸產品比喻成比「黃賭毒」還要危險的東西,正是因為他們正在透支我們未來的財富。而這些城市的居民槓桿率已經超過100%,難道不也是一種危險行為嗎?尤其是居民槓桿率排在第一名的廈門市,居民槓桿率已經超過了160%。不僅如此,廈門市除了居民槓桿率過高以外,住房部門槓桿率(居民負債與GDP的比值)也同樣位居高位,超過了84%。一個城市的住房部門槓桿率過高時,也同樣意味著買房負擔在加重。
按照今年上半年的平均標準,我國住房部門槓桿率不到60%。而在調查的23個主要城市中,這一數值超過60%的城市多達13個,更有城市超過百分之百(杭州市住房部門槓桿率:107.4%)。
既然這些城市的居民槓桿率和住房部門槓桿率過高,是不是意味著購房市場比較「冷清」呢?畢竟就購房負擔和負債情況而言,似乎都難以支撐購房者的買房熱情。不過顯然是失望了,前面我們也提到了往往一些人口流入較大的城市,即便這些數值再高也不缺購房者。所以即便壓力再大,購房市場依舊人滿為患。
本身就壓力山大的城市,更應該及時的進行樓市政策的調控,避免陷入更深的「泥潭」。「熱門」的樓市城市深圳,就一直在忙著處理房地產調控的問題。數據顯示,深圳市的居民資金槓桿率達到137.2%,而住房部門槓桿率也高達83.2%。這樣的高佔比情況下,深圳市的房價依舊「居高不下」。而為了給本市樓市「降降溫」,有關部門也打了兩針「強勁藥」。「第一針」關於我們老生常談的離婚買房問題,而「第二針」則是關於房抵經營貸的問題。一起來看看吧!
早在之前,深圳市就對於離婚購房的問題,提出了新的方案。為了避免更多的購房者選擇這樣的「捷徑」,有關部門規定離婚三年內買房,需要按照離異前的家庭總套數計算。如果你已經擁有了兩套房,想要買第三套的時候,深圳市這樣的方式已經被「截斷」。
但是因為當時各部門之間並沒有進行統一的聯網,離婚是否超過3年,也沒有辦法進行準確的核實。所以為了解決這個核實的問題,9月10日後將聯合建立婚姻信息查詢機制,完善個人住房貸款管理。等到那時候,這樣的「假離婚」購房情況,或將得到不錯的解決。如果能夠起到不錯的效果,其他的城市,不妨也學習一下。
而關於房抵經營貸而言,也算是一次不錯的嘗試。深圳部分銀行也已經證實,從9月開始將嚴格把控房抵經營貸,對於產權不滿半年的房產,是不允許申請做經營貸的。而這樣的「強勁藥」,也算是擁有較大「殺傷力」了。對於一些想要用房子抵押獲得較低利率的居民而言,未來可能將不再有這樣的機會。而該政策的推出,也一定程度上讓這些錢不能進入樓市。
本身經營貸的目的,就是為了用來經營或者消費。如果按照之前的房抵經營貸,就給了一些人可乘之機。這些較低利率的貸款,不應該進入樓市。深圳市這樣做,某種程度上也就大大限制了「違規」資金進入樓市,讓樓市發展更加的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