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押窯!張晞柴燒青瓷,值得收藏的美

2020-12-20 杭州日報

中國瓷器有三寶,其中兩件是青瓷(青釉荷葉形蓋罐,元青花鬼谷子下山),青瓷是遺憾的藝術,因為同一位大師也不可能做兩件一模一樣的手作青瓷。

張晞,從事青瓷製作研究30年,非物質文化遺產「龍泉青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多件作品被博物館永久收藏。張晞柴燒經驗豐富,成品率、精品率很高,他的柴燒還成了當地政府主推的旅遊體驗項目,開窯日人山人海。

2015年底,小抱抱初次與張晞合作柴燒「眾籌燒一窯」;2017年4月第二次,2019年11月第三次,今年,是第四次合作。

對前三次的柴燒,小抱抱進行了回訪:

抱抱粉「禪一」2015年眾籌了一尊鳳尾尊,存放在普陀山大酒店,用紅木玻璃框架護衛著,小抱抱告訴他,這尊張晞全程手工製作的鳳尾尊市價已有七八萬時,他說,「這是必然的,但沒想過變現,只想一直收藏。」有緣去酒店的朋友,可以留意下。

抱抱粉「青楊」2017年眾籌了點彩杯和弦紋花器,3年多過去,弦紋花器一直放在書架上,而杯子打破了,「你們下次柴燒眾籌,我會再買」。

抱抱粉「Secallr」2019年眾籌了一把三足壺。她醉心於收藏各種壺,以紫砂為主,這是她收藏的第一把柴燒壺,「釉色如水,器型玲瓏活現,非常好」。

為什麼張晞柴燒青瓷,這麼受捧?

浙江省收藏協會常務理事、鑑定委員會委員青瓷專家羅洪文說:「柴燒青瓷,相比氣燒青瓷,自然、質樸,更接近大自然,與我們有天生的親近感。」

現在很多器物市場價已與以往不同,但這次眾籌價沒變。如鳳尾尊,是張晞代表作之一,技藝把握爐火純青,限量2尊,眾籌者有特許權,開窯時可到現場挑選。又如點彩玉壺春,相較4年前的柴燒眾籌價8000元,直接優惠1500元,這是前所未有的張晞監製小件柴燒。這次還推出重頭戲荷葉蓋罐,張晞親制,不到萬元。

張晞在龍泉青瓷柴燒領域,堪稱國內大師。以硬功夫出名,擅長手拉坯,刀法自然流暢。

張晞師從爺爺張高嶽,後者是清末民初青瓷柴燒的高手,解放後龍泉青瓷恢復仿古技藝的主要人員之一,其代表作「龍龜」被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

張晞說:「傳統龍窯燒制技藝,是龍泉窯精髓,我不希望因為現代窯爐的出現和發展,把老祖宗技藝扔了。」

張晞的籤名款,每道工序自己做,弟子做的作品,他每件都檢查過,裝窯出窯這些苦力活,都自己動手。

柴燒主要憑實踐和經驗,張晞柴燒了多年,仍不敢馬虎。火窯、開窯,都帶著弟子舉行祭窯儀式。點火後,連續燒30多個小時,張晞與20多位窯工,輪班守在爐火前,視情適當調整窯溫,因為常盯著,視力受損嚴重。

張晞說,經過柴與火的洗禮,器物有很多不確定性。在這場風、火、水土、釉的交換中,柴燒作品渾然天成,每一件都是孤品。

為了這次眾籌柴燒,小抱抱專門請來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教授周少華做顧問,他說:青瓷有「三美」:造型美,美在單純飄逸;釉色美,美在自然衝淡;質地美,美在蘊藉本真。

小抱抱的理解是:器型如天生身材;釉色如妝容,大師能「濃妝淡抹總相宜」;質地如氣質,全在於大師的解讀。因此,小抱抱一選青瓷經典器,二選釉色美如玉,三選柴燒第一人張晞。

小抱抱每件都過過手,確定了8款柴燒青瓷作品,考慮到成品率,每款都多備幾件。(應巧盈)

這次小抱抱爭取到三大福利:

1. 押窯鳳尾尊一件,送三陽開泰一尊(氣燒,張晞蓋章)。

2. 押窯刻花荷葉蓋罐一件,送三足小茶壺一件(柴燒,張晞監製)。

3. 押窯點彩玉壺春一件,送張晞新七賢茶具一套(氣燒)。

①點彩杯(張晞監製)

押窯福利價:300元

限量200件

行家點評(周少華):源自宋元經典杯,結合日本韓國的當下流行款,契合當下審美。杯身釉色溫潤如玉,自然細膩。

②螞蝗絆碗(張晞監製)

押窯福利價:780元

限量150件

去年因為時間倉促沒有製作,這次以補缺憾。複製南宋龍泉窯螞蝗絆碗,古韻悠然。「螞蝗絆」是歷史的殘缺,沒有原樣複製。

③三足小茶壺(張晞監製)

押窯福利價:1200元

限量80件

行家點評(羅洪文):釉變難得,多種可能性,在這把壺上得到體現。如在把手、壺面側身處,各有釉變,非常有趣。

④三足弦紋爐

(張晞親筆籤名)

押窯福利價:1380元

限量10件

行家點評(周少華):宋代經典器型,源於古時禮器,造型穩重端莊,弦紋流轉如水韻,整體小巧精緻,三足有力,有扛「鼎」之力。非常棒的一個小香爐。

⑤點彩玉壺春

(張晞親筆籤名)

押窯福利價:6500元

限量9件

行家點評(羅洪文):壺形頗有元代遺風,看得見的張晞拉坯功底。那幾筆點彩,看似隨意,卻是美學經典設計。90分以上的好器。

⑥刻花大荷葉蓋罐

(張晞親筆籤名)

押窯福利價:9800元

限量8件

南宋龍泉青瓷荷葉蓋罐是中國瓷器文物,它尺寸大,造型美,釉色漂亮。

⑦梅子青小荷葉蓋罐

(張晞監製)

押窯福利價:1000元

限量20件

2016年初次眾籌燒柴時的經典款,受不少抱抱粉喜歡。

⑧鳳尾尊(張晞親筆籤名)

押窯福利價:39000元

限量2件

行家點評(周少華):兼具青瓷釉色之美、器型之美、氣質之美。

行家點評(羅洪文):值得收藏的藝術品。它的陳設觀賞之美,如美少女,站在那自己會說話。素雅之美,左看右看看不厭。雕工繁中見簡。

眾籌時間:9月9日起到10月23日結束

製作時間:9月中旬至11月初。按訂單開始製作,進行拉坯、修坯、裝飾刻花、風乾、上釉、裝窯、引火、燒制等工序。

點火時間:11月23日吉時

開窯時間:11月27日吉時(將進行開窯直播)

發貨時間:11月底至12月初

這次眾籌的製作時間較長,是讓張晞和他的團隊靜心製作,出好活。其間,小抱抱會對眾籌進程不定時地跟進消息。

押窯器物不退不換,不支持7天無理由退換貨,介意慎拍。

相關焦點

  • 押窯:在傳承匠心中把玩心跳,一場柴燒「豪賭」 你敢來嗎?
    千年瑰寶坭興陶,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了,不過他們的玩法卻賦予了傳統更多的網際網路精神,他們稱之為:押窯! 什麼是押窯? 大家也許都聽說過「賭石」,指的是翡翠在開採出來時,有一層風化皮包裹著,無法知道其內的好壞,須切割後才能知道翡翠的質量。
  • 印象·吉州窯首屆龍窯柴燒節押窯活動盛大啟幕(多圖)
    吉州窯首屆龍窯柴燒節活動現場(本文圖片由吉州窯景區提供) 龍窯柴燒點火儀式  中國江西網/吉安頭條客戶端訊 曠喜保、記者劉靖雯近日,吉州窯首屆龍窯柴燒節舉辦,時隔六百年的龍窯再次燃起窯火。2019年12月29日至2020年1月4日,主辦方在吉州窯遺址公園持續推出民俗柴燒押窯活動,現場,千餘件限量作品供廣大陶瓷愛好者、收藏家進行押窯。
  • 揭秘九龍窯柴燒青瓷
    當時,此窯所產「珠光青瓷」曾大量出口日本及東南亞國家,並深得當時的日本僧人喜愛。近日,武夷建盞再次邀請到了:九龍窯傳承人危威為我們解答「九龍窯柴燒青瓷」的知識。▲九龍窯柴燒青瓷九龍窯柴燒青瓷危威老師高興的說到:九龍窯現為南平市柴燒示範基地
  • 浙江溫州柴燒龍窯首窯開窯 超千件青瓷出爐
    永嘉縣委宣傳部供圖中新網溫州1月13日電(見習記者 周悅磊 通訊員 汪伊帆)連日來,在浙江永嘉甌窯小鎮唐代坦頭窯遺址旁,溫州龍窯柴燒第一窯試燒的1000多件作品陸續出窯。開窯現場,甌窯研究所副所長章長才取下一塊塊帶有溫度的窯磚,並從窯中取出裝著青瓷的匣缽。遊客們紛紛圍至窯門,翹首企盼。
  • 建水紫陶刻填柴燒壺,玩的到底是什麼?
    建水紫陶、建水紫陶柴燒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壺友開始關注,也有一些柴燒愛好者比較迷茫,建水紫陶柴燒為什麼大熱?買建水紫陶柴燒壺玩的是什麼?陳朝超柴燒玩歷史 滇南鄒魯千年古城,文獻名邦悠悠歲月,有一份情懷值得玩味。
  • 《柴燒之美》徐五一
    柴燒陶當繪畫之美有了多種體驗後,柴燒應是個人藝術之旅的延伸。利用薪柴為燃料燒成的陶,是一種古老的技藝,其成敗取決於土、火、柴、窯之間的關係,在高溫烤制下形成溫澤光潤、層次豐富的自然灰釉,熔化或未熔化的木灰,在陶表面形成平滑或粗糙的質感,及各種顏色的變化,意在回歸自然,無粉飾之氣,有一種質樸、渾厚、古拙的原始之美……。
  • 柴燒,不只是情懷
    / 溯源 /中國的制瓷史已經有數千年,柴燒是一種古老的燒制方法。可以說凡是利用薪柴為燃料燒成的陶瓷製品,都可稱之為柴燒,作品可分上釉(底釉)與不上釉(自然釉)兩大類,如宋朝天目碗及青瓷釉,都是上釉的,日本的備前燒是不上釉的(取其自然落灰效果)。
  • 嚴格品控丨危敏捷九龍窯柴燒盞全面升級
    古代九龍窯以青瓷和黑釉瓷這兩種鐵系釉組成。此窯盛產「珠光青瓷」在日本及東南亞國家名揚海外,並深得當時的日本僧人喜愛。▲九龍窯身為土生土長的松溪人,危敏捷為自己的家鄉居然藏著這樣的寶藏內心激動不已,進而有了恢復古窯的念頭 。
  • 龍泉青瓷藝人群像
    近年來,他結合自己對青瓷和藝術的理解,投身於個性鮮明的青瓷創新創作中,經常與各地美院師生交流創作心得與體會。龍泉青瓷始於三國,盛於宋代。傳承千年,窯火至今不滅。一代代龍泉青瓷藝人匠心雅藝,守正創新。如今,浙江省龍泉市29萬人口中,知名度較高的青瓷工藝美術大師就有近300人,名不見經傳的民間藝人更是為數眾多。
  • 柴燒建盞的五大特點!
    隨著歷史的變遷和時代的發展,也使人們對瓷器的要求越來越高,更多人崇尚自然,追逐古樸;而柴燒又是符合這樣的審美標準,燒制出的建盞古樸脫俗。但是,你真的了解柴燒建盞嗎?一、什麼是柴燒?中國的制瓷史已經有數千年,歷代的傳承與發展也使人們對陶瓷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柴燒是一種延續宋代的古老燒制方法,以雜柴、松脂作為燃料,燒制建盞時用匣缽罩住,把木灰與火隔開避免直接接觸,使建盞釉面保持完整一致。龍窯採用自然通風方式,窯內火焰多平行窯底流動。加上此種窯建在山坡上,火焰抽力大,升溫快,降溫也快;可以快燒,也可以維持燒造青瓷的還原焰。
  • 柴燒美,薪柴之上鳳凰舞
    當科技的發展讓美越來越統一規格並且可控之後,我們開始想念那種不可預知的美所帶來的驚喜。這樣的美生如夏花,如露亦如電,卻讓人們窮極一生去追逐。我見過一次柴燒出爐,那是一個初秋的傍晚,在景德鎮三寶村的山裡,橫貫在山腳的龍窯蜿蜒而上,據說通紅的焰火已經燒了三天三夜。
  • 銅官窯的一隻茶壺 傳承了千年柴燒技藝
    從他爺爺的父親開始,家裡就一直在做泥人,但他偏要搞一些不一樣的東西,直到大二,偶然的機會讓他接觸到了柴燒這一燒窯技法,劉嘉豪被柴燒「窯變」的那種不確定的神秘感深深吸引住了,使他對專屬於柴窯的金屬色彩感到痴迷
  • 解讀丨九龍窯傳承人帶你揭開柴燒建盞的神秘面紗
    電燒則因草木灰含量有限,燒制出的建盞釉面光澤度很強但缺少柴燒的溫潤質感。建盞大師危敏捷,束口柴燒花月夜釉面光澤度不強 但觸感溫潤聽完柴燒與電燒的區別之後,小編提出了「柴燒和電燒,到底誰更美」這個怎麼回答都會得罪人的問題,危老師聽後笑著說:「把建盞比喻成美女,電燒建盞,是時尚漂亮的摩登女郎,展示的是一覽無餘的奔放美;而柴燒建盞則是極具古典神韻的東方美女,展現的是一種含蓄內斂的美,需要人細細品味。
  • 柴燒的時代已經落寞,為什麼大師們還在堅持?揭開柴燒的神秘面紗
    電窯燒制然而,伴隨著瓷器發展數千年的傳統柴燒,依然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流傳至今。而現代柴燒,在古老柴燒窯爐的基礎上結合現代技術,其作品與古代作品相比在藝術形式與審美內蘊方面既具有共同特性,又具有顯著區別。宋代,面對最原始的柴燒窯爐,數代窯工在不斷的嘗試與改進中,依據地形來建造龍窯,其燒成技術是劃時代的,即使在現代也有值得借鑑與參考的地方。
  • 柴燒|質樸古拙卻又不失溫煦
    >可見於一件非凡的物件可感於一次美妙的體驗溫度,不止步於溫馨它是以物動人喚起人與其共度長日的惜物之情它是以心碰撞完成彼此間的一次次對話與柴燒講究緣分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渾然天成值得被有惜物之情的人真正喜愛建水紫陶柴燒,柴燒,柴燒壺,柴燒名家,柴燒大師,柴燒茶具【裝窯】▼
  • 日本柴燒——備前燒
    備前燒所採用的登窯是半地下式的穴窯,是一種效率較為低下的窯。沿山的斜面挖溝,用黏土搭建頂棚和側壁,在備前燒的發展過程中,為了更有效地實現高溫燒成,不斷加大地面的傾斜度、地面面積以及更寬廣的頂棚。在燃料充足的情況下,燒制過程中產生不同斑紋,這種斑紋的生成被稱為「窯變」,是備前燒的生命之所在,也成為現代柴燒主要的藝術表現。
  • 柴燒器物|五行之美,自然天成
    柴燒器物之美亦是偶然五行之美,自然天成,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金克木,水克火。陳朝超柴燒古人自遵循陰陽五行之規律得天地之道得以行運,對於柴燒器物來說,五行之律也蘊藏其中,缺一不可,柴燒器物土也,金蘊其中,以水潤之,火燒成器,唯有以木投之,方能五行其善。
  • 學習「柴燒」需要知道的三件事
    美妙的藝術總是使人輕鬆愜意,閱之欣然,如心下的琴弦撥動,亦如柴燒的火焰,跳躍著歡快的顫慄,情感亦然。柴燒藝術是情感的產物柴燒是一門充滿情感的藝術,傾注了創作者對自然的情感,以其獨特的審美意象,給觀者和使用者帶來不同的聯想。
  • 【古窯講堂】周榮林——景德鎮柴燒瓷窯(系列之五)
    第五個問題,講一講景德鎮柴燒瓷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作為傳統的柴燒瓷窯,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主要體現在手工技藝:攣窯的技藝、燒成的技藝。所以我在前面有兩個大問題就是講了攣窯技藝和燒成技藝。我們景德鎮市2006年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當時申報的時候有兩個問題沒有考慮好。一個問題就是把所有的技藝全部打包,叫「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弄得景德鎮的青花、顏色釉、粉彩這些技藝都報不了國家級的名錄,它全部含到裡面去了。
  • 於灰燼中品味紫陶魅力,建水紫陶,茶壺中的柴燒壺,樸品
    大家好,這裡是【樸品說歷史】【柴燒壺】【紫陶】【茶】頻道,我是百家號作者樸品,今天小樸跟大家聊一下,距今900年歷史的建水紫陶,以及精選當地的建水五色陶土,柴燒出的茶壺。「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瓷,清有紫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