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總是有許多在留學的朋友跟我反饋,說在國內找工作太難了。原本想著出國留學鍍金,回來一定能順風順水,但在面試中也有不少被刷下來的案例。我聽到這些,第一反應就是你的競爭力是不是足以讓你在某一個城市站穩腳跟。
留學回國的人不如國內三本的大學生,你怎麼看?
這個是我回國一年裡被問到最多的問題,我當時被問到時,其實有點失落。因為我認為留學經歷是一種優勢,但是留學的孩子們往往因為社會經驗不夠,而暫時比不上國內的大學生了解國內行情。在國內,我甚至有種留學歸來就被歧視的錯覺,總被戴上「什麼都不懂,只是英語好,有錢富二代」 的標籤。
為什麼回國?國外不好嗎?
這是我被問得最多的第二問題。回國前一年,學多朋友就跟我說,國內的市場更大一些,這麼多家初創企業,這麼多職位云云。我回國一年也是首先進入了一家初創公司,薪資很高,我一個剛畢業的人就有8000的月薪,我已經很滿足。只是在初創公司的3個月,我被迫加班到凌晨4點的事情頻頻發生,還在周六周日被叫到公司加班加點。公司還以加班為榮。更糟糕的是,3個月後,初創公司因為支付不起工資和房租,老闆落跑,公司關門大吉。回國第一份工作就此結束,而剩下的時間,我基本是在一家玻璃工廠幫忙做設計和網站推廣為主,雖然工資不高,卻也安全。
看完我的經歷,大概很多寶寶都會說,「只是你運氣不好,遇到的都是渣一樣的HR和公司,於我,斷然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是的,只是我不認為是我的運氣不好,我更覺得是我自身準備不足,自身的競爭力不足以與國內的孩子比,才會造成這樣的結果。所以,說白了一句話,自身的競爭力最重要。
應該如何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1: 十指長不如一指長
我本身是設計師,所以小見大。不管你人在哪裡,你總要有拿得出手,讓人覺得你不可替代的技能。很多人總是抱怨,為什麼找不到工作?為什麼面試頻頻總是拿不到offer?總是要有一項突出的技能,能讓你在職場中更加突出。
2: 閒暇時間充實自己,為跳槽儲備能量
我有個從小玩到大的朋友,從英國回國工作。起薪2000人民幣,雖然是在國企工作,卻頻繁加班。下班後經常要自己做關於市場的調查,真的是拿著最少的工資,做著最多的事情,加上額外學習,社交等等,他睡覺的時間也大大減少。就這樣堅持了一年,以自己對國內市場的分析能力,跳槽了一家基金公司,月薪兩萬五,公司還承諾加薪,期權以及各種福利待遇等等。。。如果你覺得不夠勵志,可以再去找找更多通過自身學習,一年就月薪過20萬甚至是50萬的人。
3: 抓住每一個學習的機會
當時回國,我只是一個初級設計師。沒有工作經驗加上沒有過硬的作品集,只能靠著英語優勢在外貿公司做翻譯兼設計。只是回國初期雖然工資不高,卻也不閒著。因為有英語優勢,我獲得了許多額外的學習機會,包括搜尋引擎的優化,谷歌推廣,國外媒體的推廣方式等等,讓我在原有設計的基礎上多加了好多技能。再次回來美國,也因為在國內積累的網站推廣經驗獲得了一份不錯的工作。
所以大家總是在問到底回國好還是留下好,我認為都可以去試試。畢竟只有自己親身試驗了,才能明白哪裡更適合你。但是更重要的不是地域,而是自身對夢想或者是發展方向的需求。或許你就喜歡那種忙的不可開交的滿足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