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血統「茶媽媽」創立「茶中茅臺」!毛利率超70%,年入近4億

2020-12-19 新浪財經

來源:朱邦凌

近幾年,女性意識崛起,「女性力量」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最近熱播的電視連續劇《三十而已》反映了三十歲女性的喜與悲,信與惑,在劇中,童謠飾演的顧佳一角憑著超強的業務能力和敢愛敢恨的性格贏得了觀眾的喜愛。她精明幹練,治家有方,雙商在線,簡直就是完美人設、全能王。

顧佳利用太太圈的關係幫助丈夫解決了公司的困境,從太太圈裡接下了茶廠,開始了自己的事業。儘管茶廠的生意並不好做,但她還是沒有放棄,一直在為了茶廠東奔西走,最終在事業上大獲全勝。在現實中,有一個真實的「顧佳」,她就是瀾滄古茶的董事長杜春嶧。有著一半拉祜族血統的「茶媽媽」杜春嶧,從2006年開始,她公司出產的普洱茶便屢屢被冠上「茶王」的稱號,但這個樸實熱情的老人,卻謙卑隨和得讓人無法聯想起王者的霸氣,而是純淨執著,如同陳韻悠長的瀾滄古茶。

1、50餘年古茶品牌欲上市,產品毛利率連續三年超過70%

最近,杜春嶧帶著瀾滄古茶準備衝擊A股。瀾滄古茶的前身是成立於2002年的古茶公司,品牌歷史可追溯至 1966 年設立的瀾滄縣茶廠。目前,杜春嶧持有瀾滄古茶杜春嶧30.68%的股份。作為一家集研發、生產和銷售於一體的綜合性茶葉企業,瀾蒼古茶的產品以普洱茶為主,擁有「中國普洱茶十大品牌」、 「雲南老字號」、「普洱市十大茶葉品牌」等榮譽稱號。因此,等到瀾滄古茶真正登陸A股,或將成為 「茶葉第一股」。

根據招股書內容顯示,瀾滄古茶的經營業績增長十分穩定。2017 年-2019 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4,975.43 萬元、29,912.88 萬元、38,046.72 萬元,年複合增長率達 23.42%;淨利潤分別為5,932.91 萬元、7,559.45 萬元、8,116.71 萬元,年複合增長率達 16.96%。

憑藉著產品和品牌優勢,瀾滄古茶擁有很多長期穩定的客戶。擁有著五十餘年的制茶經驗和四十餘年的發酵經驗,瀾滄古茶的毛利率逐年提升。引人注意的是,瀾滄古茶熟茶產品的毛利率一直保持穩定的態勢,連續三年超過70%。這充分證明了瀾滄古茶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

2、創始人做茶40餘年舉辦茶王節,現實版「顧佳」帶領村民致富

創始人杜春嶧做茶已經四十多年了,她是為茶而生的,她的一生都與茶有關,年輕時在景邁山上種茶樹,中年時在瀾滄茶廠做茶葉,老年時經營破產後重組的瀾滄茶廠。現在57歲的她還在為茶奔波,她將茶葉看作是自己的孩子去培育、去推廣。1992年,杜春嶧與景邁山上的邦崴古茶樹結下了不解之緣,後來她便申請了這棵樹的官方認養資格,小心翼翼地呵護著這棵老樹。

由於之前的茶農沒有保護意識,採摘過程中的一些不規範行為導致這棵樹嚴重損壞,杜春嶧請來雲南的專家,聽取他們的意見進行科學養護,經過一系列保護措施後,這棵樹現在已經變得枝繁葉茂了。為了讓這顆寶樹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在2009年,她舉辦了「首屆邦崴茶王節」。

她帶了幾十個茶客和茶商到邦崴參觀這棵古樹,大家都非常激動,連樹上掉下來的胎葉都小心保存。這次茶王節舉辦的非常成功,為茶樹引來不小的關注,也給杜春嶧帶來了幾百萬的訂單。她把賺來的前都用來建設邦崴村,帶著全村的村民一起脫貧致富。

3、16歲學種茶,接手破產茶廠帶領公司起死回生

說起自己的創業經歷,杜春嶧總是熱淚盈眶。她從16歲就開始學習茶葉種植技術,學習時吃了不少苦,很多人都堅持不下來選擇了放棄,她卻一直學到了最後。後來,她慘遭迫害,度過了一段無比黑暗的時光,直到1975年平反後才恢復正常生活。此後,她一直在瀾滄茶廠工作,憑藉著自己豐富的經驗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一路晉升。

然而好景不長,九十年代末廠裡由於經營不善破產了,杜春嶧不想就這麼放棄瀾滄,便召集廠裡的老工人集資重組了瀾滄茶廠,她也順利被推選為董事長。對於經營之道一竅不通的她被騙了五萬,公司陷入困境,由於破產後重組的企業沒有信譽度,再銀行貸不到款,杜春嶧只能硬撐。經過八年的精心鑽研,瀾滄茶廠的產品重新獲得市場,公司終於起死回生。

4、將一生奉獻給茶葉傳遞匠人精神,中國茶葉市場銷額近千億

直到如今,說起普洱茶就能想起杜春嶧和瀾滄古茶,她追求完美,將這條路一走到底,做到了極致。她經歷了普洱茶的低迷和強勁發展,就如她坎坷的一生一般令人敬畏嚮往。在杜春嶧的身上,看得到的是認真敬業的匠人精神和手藝人的執著堅守。她茶香四溢的一生溫暖了無數茶客,她傳承下來的不僅僅只有茶藝和財富,還有對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尊崇和熱愛。她將一生都奉獻給了茶葉,嘔心瀝血地雕琢,只為了讓世人品到自然真味。

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發祥地。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茶產業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發展態勢,2009 年以來,全球茶葉產量增速放緩,但整體仍保持增長態勢。根據相關數據統計,2018 年,茶葉消費總量最大的國家為中國,消費量達 211.9 萬噸。2019 年,中國茶葉內銷售量達到 202.56 萬噸(不含進口茶葉),較上年同期增長6.02%,2019 年茶葉市場內銷額達到 2,739.50 億元。

5、茶葉消費年輕化衍生大量新需求,瀾滄古茶力爭成為「茶中茅臺」

我國茶葉行業巨大市場的背後,除了令人眼花繚亂的品類,不同的產地讓茶葉的價格和質量參差不齊。普洱茶作為我國茶行業中的一個重要品類,擁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自2006年普洱茶價格達到歷史頂峰後,普洱茶市場迎來了價格泡沫,隨後造成了產業大幅度滑坡。近年來,隨著消費者消費觀念的改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普洱茶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普洱茶行業回到了穩定的高速增長態勢。

在傳統文化慢慢佔據主流市場後,擁有濃厚文化底蘊的茶文化也逐漸成為主流。新零售、新式茶飲的興起給茶葉市場帶來了新的增長點,同時也對傳統品牌形成了衝擊。以白酒行業為例,休閒、年輕化的消費場景有了越來越多的酒、茶文化。茶葉因其天然、健康的特點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接受,呈現年輕化趨勢。茶葉不再僅僅是高品質生活的代表,茶葉消費也從最初的「禮品」「自飲」不斷的延伸和細化,衍生出多元化的新需求。

近3000億的龐大市場規模,茶葉行業卻沒有絕對的龍頭。從消費者對品質的追求角度來看,品牌競爭或許將成為茶葉市場競爭的主要表現。網際網路電商渠道的興起,為瀾滄古茶在內的茶企拓寬了銷售渠道。瀾滄古茶以自身的品牌優勢,適應時代趨勢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和大數據,核心競爭力或將不斷增加。在成功上市後,瀾滄古茶有望成為「茶中茅臺」。

相關焦點

  • 市場規模近3000億關注度不高?「茶中茅臺」會出現嗎
    市場規模近3000億元!關注度卻不高?「茶中茅臺」會出現嗎  茶是世界三大飲品之一,我國是產茶大國,然而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茶產業面臨嚴峻考驗。眼下中秋旺季臨近,茶商們生意如何,上半年的損失能否在下半年有所彌補?
  • 誰能成為茶中茅臺、中國立頓?
    國際茶葉委員會2018年的數據顯示,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茶葉生產國和消費國(另有數據顯示,中國佔據世界茶葉總產量份額超70%),但是,全球最大的茶葉品牌卻不在中國,而是歐洲聯合利華的立頓茶包,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是印度的TATA集團和英國的紅茶品牌Twinings。
  • 年入16億,A股即將迎來「茶企第一股」,中糧實控,厚樸為第二大股東...
    年入16億,仍有5家子公司虧損產品方面,中茶股份的產品主要分為品牌茶和原料茶兩類。以天貓平臺為例,投中網查閱「中茶旗艦店」,這家顯示10年老店的店鋪粉絲數量僅為31.4萬,銷量最好的產品月銷量僅在800份左右,約為小罐茶的三分之一,藝福堂的十分之一。從整個茶葉行業來看,中茶產品的整體市場佔有率仍然不高,以其2019年銷量最好的烏龍茶為例,在國內該類別中的銷量總量佔比僅佔有1.74%,未來仍存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 茅臺又火出新高度!中國茶葉,永遠不會出現一個茶中茅臺?
    都說茶酒不分家,茶與酒,差別挺大! 剛剛!茅臺酒又火出了新高度,2021年第一個交易日,1月4日,茅臺單股最高報2004.99元,茅臺總市值超2.5萬億。 市值高也就算了,還催生了網上代搶茅臺的新業務,可見,茅臺有多火。
  • 港股洗衣液第一股 淨利潤超10億港幣ROE超過茅臺
    藍月亮集團(06993.HK)發布公告,公司擬全球發售約7.47億股股份,其中香港發售股份7471.3萬股,國際發售股份約6.72億股,另有15%超額配股權;2020年12月4日至12月9日招股,預期定價日為12月9日;發售價每股發售股份10.20港元-13.16港元,每手買賣單位500股,入場費約6646港元;BofA SECURITIES、中金公司及花旗為聯席保薦人
  • 喜茶與奈雪的茶也要赴港上市了!背後股東曝光,王興成大贏家!
    來源:新浪港股據不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奶茶連鎖公司喜茶與奈雪的茶尋求於2021年在香港上市,分別籌資4-5億港元。其中,喜茶獲得兩輪融資,2016年8月獲今日投資和IDG資本投資1億元,2018年4月獲美團旗下龍珠資本獨家投資4億元。近期更是傳言喜茶即將完成新一輪融資:由高瓴資本和Coatue(蔻圖資本)聯合領投,投後估值或將超過160億元。
  • 喜茶到底值不值160億?
    來源:第一財經記者 許冰清在瑞幸因虛增交易量「暴雷」、市值一夜間蒸發掉48億美元之後,回頭再看喜茶先前曝出的融資新聞,會感到錢來得格外「珍貴」。2016年至今,喜茶共完成4輪融資,幾乎每一輪融資背後,都是將門店數翻倍、再翻倍的計劃。2020年年初,喜茶曾對外表示年內要開出800家門店,2019年年底這個數字還是390家。喜茶開的門店越多,就意味著公司越賺錢嗎?2020年年初喜茶400家左右的門店數量,能夠支撐起160億元的估值嗎?
  • 29歲喜茶創始人首登胡潤百富,專科畢業賣手機,靠喜茶攢45億身家
    在阿里馬雲、騰訊馬化騰、順豐王衛、恆大許家印、網易丁磊等「老牌富人」繼續穩居前列的同時,也出現了743個「新面孔」,其中,29歲的喜茶創始人聶雲宸以45億身家首次闖入榜單,排在第1227名,成為榜單上27位「90後」富豪中唯一一位白手起家的「90後」企業家。而在百度百科上,聶雲宸的個人履歷只有短短兩句話,其中最重要的成就是——創立喜茶。
  • 海底撈遭國金證券唱空;喜茶賣臭豆腐;林俊傑奶茶店即將開業……
    在2019年上半年,新增門店中900平方米以下小店的佔比近七成,海底撈的單店營收貢獻將繼續呈下降趨勢。低線城市中大桌的消費需求佔比較高,能否轉化成以中小桌為主的復購就餐習慣,是決定未來海底撈低線城市門店表現的關鍵。
  • 蜂蜜柚子茶救不了天喔
    2013年,國內突然颳起了一陣蜂蜜柚子茶的風。開瓶即喝的瓶裝飲料、需要自己衝泡的灌裝茶,甚至還有便攜裝的膠囊小包裝... ...直到現在,便利店、商超的飲料貨架上依然有蜂蜜柚子茶的一席之地,各個奶茶店、咖啡館菜單上也總有這款養生熱飲的影子。
  • 兩塊一瓶毛利1.2元,農夫山泉上市,老闆身家超3000億
    9月8日,農夫山泉在港上市,發行價為21.5港元/股,截至發稿,股價漲62%,報34.8港元/股,最新總市值達3899 億港元。公告顯示,農夫山泉上市後總股本大約為118.9億股,最大股東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睒睒持股84.4%。鍾睒睒的身價將隨著農夫山泉的上市飆升至超3000 億港元。
  • 20億?小罐茶背後的「炒茶人」什麼來路?
    有好事者開始計算:8位制茶大師手工製作、一位大師一年炒2.5億的茶、每位大師一天要炒1466斤鮮茶葉……對比之下,一般的手工炒茶師傅一年只能炒30斤左右鮮茶葉。小罐茶真是大師們手工炒出來的?年銷20億是誰「炒」出來的?究竟是誰炒?
  • 估值16億美金的奈雪的茶,如何啃千億規模的新式茶飲市場?
    奈雪的茶也是締造這樣場景的其中一員。  奈雪的茶創立於2015年12月,不同於傳統的以茶飲切入市場,奈雪的茶從進入市場就提供茶飲和軟歐包(烘焙食品)。超人氣單品「霸氣芝士草莓」僅在2019年銷量就超過了1000萬杯,累計售出5000萬杯;軟歐包爆款霸氣榴槤王和草莓魔法棒,年銷量也超過了300萬。
  • 估值200億的鄭州蜜雪冰城,憑什麼超喜茶成奶茶界「黑馬」?
    坊間流傳,蜜雪冰城將計劃融資10億~20億元,投資方為高瓴資本、美團旗下龍珠資本,本輪融資後蜜雪冰城估值約200億人民幣。另有,蜜雪冰城已在同步籌備上市,本輪融資或為蜜雪冰城IPO之前最後一輪融資。這意味著,從估值方面看,蜜雪冰城將超過喜茶(約160億)和奈雪的茶(約60億)兩大「網紅茶」。
  • 喜茶又雙叒被群嘲了!
    以單店年營收1200萬計:喜茶當前年營收能力約為79億,遠超蜜雪冰城2019年的65億。當然這個數據有失偏頗,因為大量門店是在今年新增的(對,就在疫情期間),而蜜雪冰城的數據據悉是2019年的全年數據,我們不妨退一步打個折,計喜茶年營收能力為60億,如媒體所述略低於蜜雪冰城,那下一個問題來了:喜茶門店直營比例100%,而據報導稱蜜雪冰城直營比例不到10%,哪怕蜜雪冰城在與加盟商的合作中最終分潤50%(註:必須強調的是這是一個假設,當然也是一個不低的比例
  • 奈雪的茶完成C輪融資 絕味食品遭控股股東減持
    來源: 鳳凰網奇點商業2021年的開端,值得祝賀。去年低迷以久的中國電影市場,在新一年的開始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元旦假期3天,電影票房超12億,而元旦當日票房超6億,刷新同檔期影史紀錄。同時,資本市場的故事還在上演,奈雪的茶宣布完成C輪融資,距離成為新茶飲第一股又近了一步,而與之相對的是絕味食品遭控股股東減持,累計套現金額高達25.59億元。
  • 奈雪的茶又融資了,估值130億!新茶飲「IPO爭先戰」顯露端倪
    奈雪的茶宣布完成C輪融資,創立6年估值接近130億近日,天眼查APP顯示,奈雪的茶已經完成了1億美元C輪融資,投資方為PAG太盟投資集團和雲鋒基金。截至目前,奈雪的茶已完成了5輪融資。本輪融資後,奈雪的茶據估值將接近130億人民幣。
  • 農夫山泉披露招股書:年賺近50億 毛利率超60%
    4月30日凌晨,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官網披露招股書。招股書顯示,2019年,農夫山泉營業收入為240.21億元,淨利潤為49.54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7.15%。分產品看,2019年,農夫山泉四大核心產品包裝飲用水、茶飲料、功能飲料、果汁飲料的收入佔比分別為59.7%、13.1%、15.7%、9.6%。
  • 小罐茶杜國楹:年銷20億背後的「炒茶人」
    在對外宣傳年銷售額突破20億元後,一張「小罐茶大師會不會累壞了?」的圖片開始在朋友圈中熱傳。有好事者開始計算:8位制茶大師手工製作、一位大師一年炒2.5億的茶、每位大師一天要炒1466斤鮮茶葉……對比之下,一般的手工炒茶師傅一年只能炒30斤左右鮮茶葉。小罐茶真是大師們手工炒出來的?年銷20億是誰「炒」出來的?究竟是誰炒?
  • 2020-2026年中國茶市場深度調查研究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圖表 51近3年湖南蘭嶺綠態茶葉有限公司流動資產周轉次數變化狀況分析  圖表 52近3年湖南蘭嶺綠態茶葉有限公司總資產周轉次數變化狀況分析  圖表 53近3年象山義超茶葉有限公司銷售毛利率變化狀況分析  圖表 54近3年象山義超茶葉有限公司資產負債率變化狀況分析  圖表 55近3年象山義超茶葉有限公司產權比率變化狀況分析  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