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關鍵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有何重大意義?

2021-03-05 德晟集團

黨的十九大報告鮮明提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這是我們黨準確把握我國發展新特點新要求作出的一個重大政治判斷。這裡的「新時代」,是黨和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繼續前行的重要基礎性話語,是我黨新的思想、新的徵程、新的政策、新的部署的根本依據。新時代的科學論斷基於歷史性成就和變革,同時新時代也彰顯了新飛躍、新境界和新價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現實意義和世界意義。

歷史意義: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徵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實際上表明近現代以來中華民族命運的逐步改變與中國現代化進程的質的躍遷。

中華民族曾創造出燦爛的古代文明,對世界文明發展作出過巨大貢獻。但自工業革命興起後,中國卻在世界發展潮流中明顯地衰敗落伍了。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中國逐步淪落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落伍的中國開始尋找救亡圖存、國家富強的復興之路。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成為近代中國必須面對的兩大歷史任務。中國人民在苦難和屈辱中奮起抗爭,歷經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中法戰爭、中日戰爭、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中國終於找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成立了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帶領全國人民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創造了根本政治前提。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迎來了站起來。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又努力在現代化建設實踐中探索實現民族復興之路,雖然探索的歷程充滿艱辛曲折,但取得的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改革開放後,中國共產黨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借鑑世界社會主義歷史經驗,把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抓住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實現了中華民族由近代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迎來了富起來。

新世紀新階段,中國共產黨緊緊抓住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戰勝一系列重大挑戰,奮力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到新的發展階段。如果說富起來側重經濟,強起來則是現代化各要素之間結構的優化與整體功能的升級。如果說富起來很大程度還要追求發展的數量與速度,強起來則更強調發展的質量,表明中國的現代化達到了更高的層次與程度。今天,我們進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光明前景。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民族復興的目標、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

理論意義:開闢了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境界

在理論層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一部我們需要用心讀懂的科學社會主義的新文本。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改變了自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以來社會主義在全球所面臨的被動局面,21世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顯示出的強大生機活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所取得的成功及其產生的世界性影響,充分彰顯了科學社會主義文明形態的魅力。可以說,社會主義改變了中國的命運,中國也改變了社會主義的命運。這種強大的生機活力,一方面表明我們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經驗與規律的認識愈益深化,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在今天的中國實現了辯證統一和內在結合,另一方面也證明了社會主義的生命力與必然性。

社會主義思想和實踐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從一國到多國,經歷了500多年的歷史,走過了6個歷史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的堅持和發展。2016年是空想社會主義誕辰500周年,這意味著社會主義自空想以來已經發展了500年的歷史;2017年是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100周年,這意味著社會主義作為一種優於資本主義的制度已經走過了100年風雨歷程;2018年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這也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作為無產階級革命的指導思想已經誕生170周年了;2019年,我們又迎來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明年2021年,我們即將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實際運用,正如馬克思、恩格斯所說的「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

21世紀的世界社會主義,在經歷了20世紀末蘇東劇變、21世紀初資本主義金融危機這兩次具有歷史發展轉折點意義的重大事件的洗禮後,呈現出不同於 20世紀的新的發展特徵,進入到新的發展階段,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煥發生機活力。如果說馬克思主義在資本主義尚處於上升階段和全球擴張的條件下解決了為什麼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問題,使社會主義實現了由空想到科學的飛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進入「社會主義1.0」階段;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在以戰爭與革命為主題的時代解決了落後國家如何建立社會主義的問題,使社會主義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從一國到多國的飛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進入「社會主義 2.0」階段;那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則是在以和平與發展為主題、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過渡的時代,解決了經濟文化相對落後國家如何建設、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問題,從而使社會主義實現了從傳統到現代的飛躍,世界社會主義進入「社會主義3.0」階段。

這個階段的社會主義是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推動,這種社會主義不是馬恩等經典作家所設想的社會主義,也不是蘇聯模式理解的片面強調結構性特徵的社會主義,而是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加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既借鑑利用資本主義又在合作競爭中超越資本主義,既體現社會主義價值原則、本質和功能同時又賦予現實社會主義制度包容性、成長性的新社會主義。

世界意義:提供了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的中國經驗

從人類社會發展史的角度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近代以來,實現經濟快速發展和現代化是很多國家孜孜以求的目標。20世紀中後期,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通過不懈努力陸續擺脫了殖民統治,實現了民族解放和民族獨立。隨後,現代化建設成為發展中國家必須面對的共同課題。現代化建設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發展道路問題。選擇發展道路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複製移植、照搬照抄;另一種是獨立探索、合理借鑑。一些發展中國家為西方發達國家的發展模式所吸引,試圖通過模仿複製快速發展起來。隨著時間的推移,西方現代化模式給這些忽略了本國國情的國家帶來了經濟畸形發展、社會矛盾凸顯、政局動蕩不安等諸多災難性後果。與之形成鮮明對比,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創造了連續多年經濟高速增長的中國奇蹟,1978—2015年年均增長率達到9.6%,用幾十年的時間走過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現代化進程,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方面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從一個貧窮落後、溫飽不足的國家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最重要引擎。世界驚奇地發現,中國走出了與西方國家不同的現代化道路。

其實,中國和其他一些發展中國家雖然曾經站在大致相同的發展起點上,但由於選擇了不同的發展方式,得到的結果可謂天壤之別:中國道路使中國發展成就輝煌,而西方道路則使很多發展中國家陷入困境。尤其是在拉美新自由主義政策破產、亞洲金融危機和國際金融危機接踵而至的世界形勢下,中國不僅經受住了各種危機和困難的考驗,而且為本地區乃至全球經濟的復甦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提供了中國經驗,因此備受世界關注。很多發展中國家從事實中認識到西方發展模式的弊端,發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具有的優勢和潛力,體會到了中國經驗的寶貴价值,因此更加注重借鑑中國的發展經驗,更加注重探索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模式。中國道路的成功使中國從地域性存在走向世界歷史性存在,能夠為具有相似國情、相似命運和共同使命的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有益參考借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繁榮發展,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的重大成就告訴世界,人類走向現代化的路子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根據自己的國情,根據自己國家的特點,經過自己的努力走向現代化的經濟。它打破了西方現代化路徑唯一性的神話,打破了過去很多發展中國家所陷入的西方路徑依賴性的誤區。中國現代化路徑提供給世界的,尤其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並不是一種現成的發展模式,而是一種成功經驗的啟示:走適合自己國情發展的現代化之路。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副教授)

相關焦點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重大意義
    習近平同志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上、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在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人類社會發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制度、中國文化更加生機勃勃,不斷為人類文明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四維理路
    「新時代」是黨的十九大的重要關鍵詞。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這一重大判斷是我們黨堅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基於我國社會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而作出的重大理論創新。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意義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時代課題,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 「四史」關鍵詞|中國的植樹節從何而來?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這「四史」,是黨員幹部的一門必修課。繼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首度開設「政治關鍵詞」專欄、新中國成立70周年到來之際二度推出「政治關鍵詞」專欄後,澎湃新聞繼續與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上海市政治學會聯合開啟「四史」關鍵詞。今天刊發「四史」關鍵詞第54篇,關鍵詞是中國植樹節。
  • 深刻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意義
    原標題:深刻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意義 我們要充分認識十九大這一歷史性決策的重大意義,著力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為實現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歷史交匯期的新飛躍   時代是思想之母。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意義(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時代課題,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要義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明確了在新時代黨和國家發展中具有全局性帶動和引領意義的重要方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以總體布局統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以戰略布局作為各項工作的戰略目標和戰略舉措,確立了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戰略方向、重點領域和主攻目標,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了頂層設計和戰略部署,也提供了更加科學的布局安排。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選擇、內涵與時代意義
    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準確把握時代特徵,科學判斷我黨所處歷史方位,集中全黨智慧,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怎樣把黨建設好」的重大歷史性課題,堅定地捍衛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鮮明特徵是「一脈相承,與時俱進」。 3、科學發展觀的重大貢獻在於進一步深入思考並探索實踐了新時期「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嶄新課題。
  • 深刻理解和認識「四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意義
    因此,學習「四史」,以史為鑑,服務現實,意義重大!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9周年,為迎接黨的百年華誕,貫徹落實好「四史」的學習教育,更具有歷史與現實重要意義。黨的十九大報告從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出發,從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出發,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論從史出」,這是黨中央再次順應歷史潮流,主動求變,而做出的新時代重要研判。
  • 從時代視野再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偉大意義
    原標題:從時代視野再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偉大意義 序言 飽經滄桑、古老而又年輕的中國,在黨的十八大以來,迎來了自己新的偉大時代,創造了自己新的偉大理論。黨的十九大宣布,中國邁進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 【中外媒體看十九大】海內外熱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在新浪微博上也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話題討論。 20日,《人民日報》通過新聞報導、代表團發言、專家評論多角度聚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文章指出,一個新時代的到來,總是以新思想、新理論為標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是過去5年最具深遠意義的成就,也是黨的十九大報告的最大亮點。
  •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內涵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內涵 2017年12月14日 07:1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佟德志 字號 內容摘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博大精深,
  • 講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故事的有益探索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以寬廣的世界視野,深邃的歷史站位,非凡的理論創造,強烈的使命擔當,必勝的理想信念,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論斷,向全黨全國發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行動指南,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進軍令和衝鋒號。這是社會主義「潮邏輯」在當代中國的最生動體現,也是社會主義「潮邏輯」在當代世界的最鮮活實踐。
  • 【理論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要義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明確了在新時代黨和國家發展中具有全局性帶動和引領意義的重要方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以總體布局統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以戰略布局作為各項工作的戰略目標和戰略舉措,確立了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戰略方向、重點領域和主攻目標,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了頂層設計和戰略部署,也提供了更加科學的布局安排。
  • 新時代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重大意義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主流價值共識,其倡導的價值理念具有強大的道義力量、昭示的前進方向契合中國人民的美好願景,對我們鑄牢理想信念、堅守價值追求、聚合磅礴之力有重大意義。  對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具有重要作用。
  • 高高舉起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偉大旗幟
    這一重要理論概念的鄭重推出,標誌著我們黨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產生了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實現了我們黨指導思想上的又一次與時俱進。從此,我們黨的旗幟因注入鮮活的時代精神而更加鮮豔,黨的領導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也將更加堅強有力。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高高舉起這一偉大旗幟,怎樣更好地開闢未來?
  • 學「四史」 守初心 強擔當 京津滬專家相聚雲端說「四史」
    此次研討會由市教育兩委、天津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聯盟、天津科技大學主辦,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集體備課,深入研究「四史」的重大意義、發展脈絡和實踐邏輯,推進「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和立德樹人全過程。
  • 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
    原標題: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   核心提示   ●每個時代都有反映這一時代的話語體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正確認識當今時代潮流和國際大勢的時代產物,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話語體系   ●「不斷增強意識形態領域主導權和話語權」,摒棄國際國內「戴著有色眼鏡的人的主觀臆斷
  • 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依據
    [摘 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一種社會形態,是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統一體,它受制於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總體狀況,特別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躍進是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變的決定性因素,主要矛盾階段性轉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根本依據,同時孕育體現新時代解決矛盾的新理論、新戰略。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意義
    原標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意義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上、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在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人類社會發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