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撰死亡、硬傷頻出、收割流量:刷屏爆文「寒門狀元之死」現已被刪除

2021-02-23 青春楊浦


昨天,你的朋友圈有沒有被一篇

《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刷屏?

文章發出不久後

就遭到輿論的猛烈抨擊

該文章目前已被刪除

故事梗概:

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本科選擇了會計專業,畢業後不斷打工賺錢補貼家裡,最終身體染病而去世。

而作者——據文中描述是一個工作兩年就小有成就(住大悅城附近10000一個月房租的一居室)、出入上流社會(40多歲的投資人會單獨跟她吃飯),而且顯然還很有外貌資本的女生,一個物質社會成功樣本——從他的死亡中獲得醒悟,重新審視和批判自己以及世俗社會。


但文中硬傷頻出,比如:

主人公13年高考,高中看過《靈魂擺渡》。

《靈魂擺渡》14年才上線,而死者是2013年高考……

主人公「進入職場兩年」。

可就算17年畢業,也才剛勉強一年半算兩年?

文中提到「周有擇」像個在接受諾貝爾獎的數學家。

諾貝爾獎並沒有數學獎.


高中全班一共46個人,高考平均分643,全部考上一本。

這種「神班級」為什麼沒有媒體報導?

周有擇以693分的總分拿下了市理科狀元。

2013年四川省的理科高考各市最高分為707分,且不存在有693分的考生。

作者號稱這是真實故事

希望通過這種標註了時間的照片

增加可信度


可查遍排名全四川省前三的中學

一個都不符合

此外,這些文章漏洞也被網友質疑:

為什麼一個40多歲的投資人,要單獨約見一個25歲,只有兩年職場經驗,還在他面前裝傻賣萌而不是談創業計劃的年輕人?

死者作為一個一流大學畢業生,為什麼會收入如此微薄,以至於連高中時代的羽絨服都還在穿?

為什麼死者生前經歷的那麼多細節信息,比如打工一小時多少錢,銀行卡餘額,拒絕公司領導要求「做假帳」,來源都是聽同學朋友說?卻沒有可靠的信源?

而文中「被迫做假帳」的情節也被扒出,有人說與電視劇《超時空同居》劇情雷同。

回頭再看標題:「寒門、狀元、死」

摘要:「談理想三種人:傻X、騙子、去世的他」

有沒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1.用低劣的杜撰情節騙取大家的同情心,還口口聲聲說是真實故事;

2.用「寒門、狀元、死」等滿足傳播要素的字眼,煽動情緒,販賣焦慮,直戳社會痛點,來騙取流量。


這篇網文才發出幾個小時

就閱讀10w+,好看3w+


有人評價:「倘若用杜撰死亡的方式去做大眾傳播,這點,不高級,如果是年輕作者,就用這招來創作,很危險。」


「畢竟,討論一個杜撰的死亡毫無意義。"



很快,大家發現

文章出自咪蒙團隊

據@天眼查 數據顯示,《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的運營公眾號「才華有限公司」所屬公司為【霍爾果斯爆炸糖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咪蒙原名馬凌,為該公司法定代表人兼執行董事,該公司唯一股東為【北京十月初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馬凌佔股66.67%。

天眼查數據顯示,馬凌擁有多家公司,其中7家擔任法定代表人,行業範圍包括商業服務業、廣播、電視、電影和影視錄音製作業等。

原來又是出自咪蒙團隊之手!

再複習一下去年張濤甫教授剖析咪蒙的文章:

復旦教授:咪蒙之毒,是一種惡之花

咪蒙的「毒」性,集中在三個方面:傾斜的「三觀」、非理性、話語暴力。

咪蒙的「三觀」迎合了巨變中國的世道人心,迎合了瘋長在體制外的野生觀念和社會情緒。

從流量意義上說,這確實是一篇好文章

粗略估計幾百萬點擊輕鬆到手

但遇到這樣太刻意的人設、太精準的敘事

請一定要提防

別被人灑了一通雞湯,騙了一波流量

最後卻玩弄了感情和智商

文章來源:上觀新聞

相關焦點

  • 一個寒門狀元「死」於咪蒙之手
    《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光看這標題我就想轉發了,刷屏之勢來得迅猛,十萬加手到擒來,但同時反轉也比以往來得更早一些,昨晚朋友圈還在為死去的狀元集體哀悼,今天一大早這篇刷屏文已經被全方位多角度地無死角扒皮…… 《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究竟講了什麼?
  • 《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一篇師從咪蒙的欺騙之作
    只是凡人 添加關注歡迎閱讀小凡的第50篇原創文章善用碎片時間思考,零存整取你的收穫這幾天,咪蒙旗下的公號「才華有限青年」的一篇《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兩者不同的是,束昱輝直接從消費者口袋裡拿錢;咪蒙是先收割網民的流量,然後用流量變現。兩者相同的是:被收割的韭菜們,都心甘情願。
  • 《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刷屏背後,起底咪蒙的商業版圖
    昨天到今天,《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不斷刷屏。目前該文章已因內容違規無法查看,但背後的咪蒙團隊又火了。
  • 《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刷屏,是不是個騙局?
    文 | 鹿之谷中本文轉載自新浪微博@鹿之谷中,原文首發於2019年1月30日,標題為《如何識破<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這種垃圾?》,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昨天朋友圈出現了一篇刷屏的文章,叫《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
  • 刷屏的「寒門狀元之死」,為什麼會引發群嘲?
    一夜之間,一篇名為《一個出身寒門的高考狀元之死》在朋友圈刷屏。
  • 為《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一文辯護
    本文僅限於對《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一文的辯護,該辯護並不構成對作者其它文章的辯護,也不構成對此文背後的公司或者其他人行為的辯護,儘管在行文中可能會有所涉及。1.      一篇轉瞬即逝的「爆款」文章 這個世界充滿了不可預期性。
  • 媒體評"寒門狀元之死":請別似是而非販賣"毒雞湯"
    (原標題:「寒門狀元之死」:自媒體,請別似是而非販賣「毒雞湯」)
  • 「寒門狀元」沒有死,死的是咪蒙的「良心」
    近日一篇題為《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的「鴻篇巨製」,讓我們再次深刻認識習慣於消費別人苦難和吃人血饅頭的咪蒙,「良心」真的不痛嗎?《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描述的是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本科選擇了會計專業,畢業後不斷打工賺錢補貼家裡,最終染病去世的故事。目前該文已被禁封。
  • 虛構的《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
    睡前瞄一眼朋友圈,竟然被一篇《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刷屏了,文章大概講了作者的一位寒門出身的優秀同學,高考考了市理科狀元,大學期間辛勞打工為妹妹攢錢讀大學但因胃癌去世
  • 《寒門狀元之死》:為10w+要殺死多少「高中同學」?
    飆車過後易翻車,刷屏過後必反轉,如今已跟「著名哲學家」王境澤的「真香定律」一起,成為輿論場中的規律式存在了。最新大熱的爆款文《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就驗證了這點。,光是這番「出身寒門的狀元」人設,就深諳什麼是社會痛點與癢點、深知怎麼製造「懸念+衝突性+信息階梯」——你們不是愛為「底層逆襲」和「寒門難出貴子」唏噓嗎?
  • 刷屏文《寒門狀元之死》真假引爭議,如何擦亮雙眼?
    想必大家一定朋友大都聽說過這篇文章《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文章講述了一個出身貧寒的男孩逆襲為高考狀元,卻因為人正直,在走上社會後處處碰壁,最後不幸患病,25歲匆匆離世。作者在悲痛之餘,對理想和人生進行了反思。
  • 如何識破《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這種垃圾?
    狀元、寒門、死亡,三個關鍵詞,非常抓人眼球。以前正經媒體寫特稿的時候,也會用《寒門狀元之死》這樣張揚悲劇意味的標題。這篇文章我的很多朋友都轉了,包括不少媒體圈的大佬。從流量意義上說,這確實是一篇好文章。發出來幾個小時,就閱讀10w+,好看3w+,粗略估計幾百萬點擊輕鬆到手。然而你只要冷靜一下,就會發現事情不對。
  • 《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背後95後團隊揭秘
    今天,朋友圈被一篇名為《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的文章刷屏了, 文章好不好呢?
  • 「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在綿陽,高考總分693!綿中實驗出面闢謠:學校從不曾有這位「狀元學生」
    狀元!死!當這些自帶化學效應的文字組合在一起的時候,毫無疑問地形成了網絡焦點。《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再次刷屏。簡單說,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聰穎過人的寒門學子,通過勤奮努力實現人生逆襲考上名校,讀書期間勤工儉學,工作後埋頭苦幹,攢錢供妹妹讀書,卻因為人正直,工作後不幫富二代作弊、不為老闆做假帳而處處人生受限。
  • 花肉一八五:誰殺死了寒門狀元
    我愛死這個標題了,咪蒙式。爆款文中所有的不合理都有了合理的解釋——因為它是杜撰的。是咪蒙們殺死了狀元我不講故事,用證據說話吧。這些咪蒙們,最終用咪蒙的手法,咪蒙地殺死了寒門狀元周有擇。寒門狀元沒有死寒門狀元周有擇,其實並沒有死。根本不存在周有擇,不存在這個寒門狀元。
  • 為什麼寒門狀元讓你想流淚
    為什麼寒門狀元讓你想流淚首先明確劃分並加深階級鴻溝,然後讓所謂的寒門狀元悲慘於此岸,而彼岸那些靠誠實勞動過著正常生活的普通人,卻變成了間接參與迫害狀元的兇手。 狀元的苦鬥,本是一種需要改善而一直未得改善的生活常態,可以說,狀元的天然稟賦,還讓他比被關在富士康工廠車間裡的很多孩子要幸運一點點。
  • 「寒門狀元」出自綿中實驗?學校:沒出過高考狀元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馬瑾倩 姜慧梓)昨天(1月29日),《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文章刷屏朋友圈,文章中提到「周有擇」為當年市高考理科狀元。根據網友對文中配圖的對比印證,基本確定「周有擇」的高中為綿陽中學實驗學校(下稱綿中實驗),記者聯繫到該校補習班招生組長,獲知該校自2013屆第一屆高考生以來還未出現過高考狀元。記者發現,有網友稱文章中「周有擇」的學校為綿中實驗,通過比對文章中照片與綿中實驗的VR全景,有相似教學樓和石碑等景觀。
  • 咪蒙怎麼了寒門事件介紹 微信公眾號為何停更微博關停原因
    昨天,掃了一眼朋友圈,有人在轉《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的文章,懶得點開看。誰知,今天一覺醒來,就發現扒皮文章滿天飛了。  有考據文中細節有誤的,有批判傳遞信號負面的,有指斥作者玩弄焦慮牟利的……晚些時候,文章的發布帳號也被騰訊禁言了,60天。  文章出品方是咪蒙團隊,一個讓人又佩服又厭惡的寫作班子。佩服的是深諳傳播之道,厭惡的是沒安慈悲之心。
  • 考入清華暑期搬磚的高考狀元是寒門貴子?任正非用腳投票
    這件事情被媒體挖掘報導了出去,很快就登上了各大媒體的熱榜,也迅速在無數朋友圈刷屏。 如此勵志、暖心的正能量事件刷屏了,十分符合大眾的需求,因為它能給予很多人心靈感動和精神力量,哪怕只是片刻的。這件事本身沒有任何值得批評的地方,如果這樣都能噴,那可真是骨灰級的噴子,死槓到底的槓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