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青龍浦,船上。當弟子問要說點什麼,王陽明留下這一句話後,溘然長逝。
至此,以陽明心學照亮後世,同時開啟中國文藝復興的王陽明,走完了他探索、艱難、光輝而偉大的一生。
後世把他稱為「立德立言立功」真三不朽,他也被儒家稱為儒家四聖之一:孔子、孟子、朱熹、王陽明。
這短短的八個字,是寓意最深、感情最濃的臨終絕筆。我認為它至少包含了三層含義。
一、「此心光明」是心學的高度概括
陽明先生終其一生之力,將心學從理論到實踐的完整體系構建完成,而
心學最終目的就是光復內心的良知,達到我心光明的境界:
一念發動、一言一行,都沒有私慾和惡意藏匿其中。
所以「此心光明」是其心學的高度概括。
二、「此心光明」是陽明一生的寫照
陽明先生一生有幾個關鍵點。
劉瑾掌權後,該打的打該殺的殺,朝廷沒有了反對聲音,陽明先生這時挺身而出,上書正德皇帝遠小人。
在龍場,雖然條件艱苦,仍孜孜以求聖人之道,終於悟出「聖人之道,吾性自足」。
先生十五天平定寧王叛亂,靠著我心不動,戰無不勝。如何才能不動心,當然是沒有私心雜念最能不動心。
功成名就之後,先生學說被詆毀,個人遭污衊,卻沒有得失之心,依然堅持不懈弘揚心學,喚醒世人的良知。
所以,陽明先生的一生,秉承著光明的內心,為人處事,問心無愧。
內心既然光明,還有什麼其他好說的呢?
三、「此心光明」是陽明對後學者的期望
我們的心本來就光明,最終目的又是我心光明。這是什麼意思?
原來我們的心被私心雜念隔斷,就好像鏡子蒙上灰塵,漸漸失去了光明。我們要做的就是擦去灰塵,恢復原本光明的本心。
所以,先生最後一句「此心光明」,蘊含著對後學者的期望。
後來的人學習心學,要學習的是「我心光明」,要實踐的是「此心光明」,最終要達到的也是「此心光明」,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可學,可實踐,可達到。
除了這個,還有其他什麼可說呢?
歡迎您給我留言。 我是作者陳橋,堅持原創,傳播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