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憨兒的心願】在麵包天堂中尋找自我

2020-12-22 大蘇網

小學時父母曾許諾王小冬,如果他考試考得好,就帶他去夫子廟買只鳥,自此之後這個男孩就喜歡上了小動物。他曾經養過花慄鼠、金錢龜、倉鼠、蜥蜴,品種繁多,簡直能湊個花鳥市場。他從14、5歲又開始養鳥,家裡最多的時候曾經養了10多隻不同種類的鳥,有5、6隻虎皮鸚鵡,2、3隻紅牡丹鸚鵡,1隻八哥還有1隻鷯哥。王小冬說他最喜歡鷯哥,因為鷯哥會說話。簡單的「你好」、「歡迎光臨」不在話下,甚至還會背「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從幼兒園、小學到初中,王小冬都是在普通學校學習,之後因為智力缺陷便沒有再讀普通高中。他自己心裡也很清楚這一點,談起來完全不避諱,比普通人更樂觀。令人訝異的是,王小冬還是這個群體中難得工作過的一員。2007年通過他爸爸的介紹,王小冬開始在賓館當洗衣工。就這樣工作了7年,每天從早上8點半工作到下午3、4點,直到賓館倒閉。他甚至還會自己操作電子產品,在電腦上下載喜歡的日本動漫來看。

他們並非一無是處

只是需要悉心教導的「大孩子」

王小冬來慈佑院並不久,從今年8月起開始去麵包坊學做蛋糕。他說他喜歡麵包坊,老師也說他是這批學生裡做得最好的學生之一。我們問:「你會做什麼?」王小冬說:「原味曲奇、稱重。我還會做紙杯蛋糕,撒些核桃仁、葡萄乾、枸杞什麼的。」「那我們去看你們做蛋糕行麼?」他痛快地回答 :「好啊,我給你們做一個。」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來到操作間時,慈佑院的「大孩子」們已經穿著工作服,戴著口罩和手套開始練習做曲奇。每個人性格不已,熟練程度不一。有人速度飛快,王小東則慢慢悠悠。麵包坊的師傅說他心細活細,手指也纖細得像女孩,就是注意力不集中,愛開小差。一個高個子的叫朱芷萱的女孩,和王小冬一樣心智相對成熟,學習能力也更強一些。她讓我們嘗試著擠曲奇,需要控制好力度擠出適量的麵團,也需要一些小技巧來使花壓得更好看。喜憨兒雖然存在生理缺陷,但他們每天重複同樣的動作並沒有厭倦,而是慢慢彌補著自己的不足。

喜憨兒需要的不是憐憫

而是發自心底的尊重

比起普通的殘疾人,智障者更難適應社會,無法正常地工作、生活。我們在社會活動中很難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也自然而然地成為社會最邊緣的群體,且往往會給家庭帶來巨大的痛苦和負擔,其人生不被寄予任何希望。

愛德麵包坊是全國首家為智障人士服務的社會企業,為智障人士進行職業訓練和庇護性就業。我們在這裡看到,喜憨兒完全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為自己為家庭做出小小的貢獻。我們沒有理由看輕他們,他們需要的不是高高在上的憐憫,而是發自心底的尊重。

相關焦點

  • 「喜憨兒」公益麵包溫暖孤獨心靈
    「喜憨兒」為雲南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提供公益麵包。愛德麵包坊供圖養老組織倡導殘疾人力所能及幫助社區老人「喜憨兒」公益麵包溫暖孤獨心靈本報訊(通訊員 李曉霞 記者 馬道軍) 9月21日是第25個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當天,位於鼓樓區湖南路街道雲南路社區的好來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經過重新裝修改造後,開始為附近居民提供養老服務。
  • 麵包坊助「喜憨兒」 融入社會
    昨天是國際殘疾人日,愛德基金會旗下企業愛德麵包坊在無錫正式開業,與一般麵包坊不同的是,這家麵包坊店員半數是「喜憨兒」(指「心智障礙者」),他們能夠在這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融入社會,實現自身價值。記者走進麵包坊看到,店面雖然不大,但各類設備齊全,右側貨架上麵包種類較為豐富,店員著裝統一,胸口皆貼著以「喜憨兒」為原型的麵包坊Logo標誌。「我們主要通過市場運營的方式來為心智障礙者提供就業訓練和機會。」
  • 【我奮鬥 我幸福】麵包坊裡的「喜憨兒」
    「喜憨兒」。麵包坊裡的每個「喜憨兒」都有一手絕活,能做出讓人讚不絕口的美味。   鼓樓區大鐧銀巷,是喜憨兒們每天的必經小路,麵包坊裡一共有7位喜憨兒麵點師,他們是先天唐氏綜合症患者,智力水平只相當於5歲。
  • 喜憨兒帶夢想起航 南京「很多人麵包坊」即將開店
    和南京知名的愛德麵包坊一樣,這裡也將作為喜憨兒的職業培訓場所,讓他們用親手製作的麵包、餅乾傳達心意,成為人們了解特殊人群的起點。眾籌捐款人姓名將刻在捐贈物品上「關注喜憨兒,有麵包,更有愛」,這是「很多人的麵包坊」在紫金所金融平臺上的一句標語。
  • 愛德麵包坊「喜憨兒」符曄:實習從穿衣學起
    夾麵包、打包,符曄現在得心應手。丁亮/圖 下午3點20分,遊府西街愛德麵包坊,街對面小學第一撥放學的孩子跑了進來,對著香甜四溢的麵包櫃擠腦袋。「叔叔我要這個甜甜圈。」符曄是叔叔,今年33歲的叔叔;他也是哥哥,心智停在10歲的哥哥,還有個特殊稱呼屬於他們——喜憨兒。從進入愛德慈佑院學習最簡單的穿衣服,再到麵包坊的夥計,「喜憨兒」也在經歷融入社會的「實習」。實習前先從穿衣學起符曄是一名心智停留在10歲的智障患者。
  • 喜憨兒餐廳-中新網
    喜憨兒餐廳 2015-08-14 16:22:56來源  逛著逛著,突然從落地窗看到一間布置典雅、簡單的喜憨兒(類似智障人士)餐廳,幾位喜憨兒正站在店門口招攬客人,店內除了陳列各式各樣的麵包,也擺放了幾張可愛的餐桌,我和朋友眼睛一亮,立刻推開餐廳大門,點了不同口味的套餐交換著吃。
  • 麵包坊的喜憨兒:十多年,他們活出尊嚴
    > 麵包坊的喜憨兒
  • 3年學會普通人3天能學會的工作 南京愛德麵包坊讓喜憨兒活出尊嚴
    是工作崗位 更是喜憨兒的第二個家無法參與工作,失去與外界接觸機會的喜憨兒們會越來越與社會脫節。像周周和符符這樣面臨這一問題的喜憨兒並非個例。愛德基金會注意到,讓喜憨兒有機會走出家門,學習專業技能,和正常人一樣參與工作是當務之急。
  • 繼主持人大賽後南京再現喜憨兒洗車中心,一年後的喜憨兒們怎樣了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在社會上擁有的「同樣的」生活條件之下,我們能看到的大部分都是正常人,但在我們看不到的角落裡,有那麼一群人值得我們去走近,去關注,去記錄,他們就是喜憨兒。喜憨兒是心智障礙者的統稱,它包括自閉症患者,唐氏症候群,智力發育遲緩等的人群。喜代表珍惜,憨代表憨厚老實,兒代表孩子,這個解釋是來自深圳喜憨兒洗車中心創始人曹軍的解釋。
  • 洗車行的「喜憨兒」
    喜憨兒3年,清洗了3萬多輛車這看似普普通通的數字可對他們來說
  • 臺灣民間照顧喜憨兒漸成風(圖)
    [內容速覽]臺灣喜憨兒基金會與超人氣網絡女作家彎彎合作,今天在臺北發起網絡串聯行動,冀望形成傳播力量,讓更多民眾認識喜憨兒(心智障礙者)。    彎彎同時宣布,未來三十天內,自己在網絡販售的有關授權商品,收入的百分之二捐作憨喜農場興建基金。    彎彎在今天的記者會上還介紹了此前她應邀與喜憨兒一起包麵包等工作的情景,並感動於憨兒認真執著的工作態度。她已在自己的部落格(博客)中分享了自己的志工心情,希望藉由網絡號召大家一起關心喜憨兒。
  • 「喜憨兒」就業,用勞動創造價值
    由於身體或智力上的缺陷,「喜憨兒」自理能力差,很難正常就業。在這些關愛之外,幫助他們融入社會,用勞動創造自我價值,才是深層次的關愛。勞動不僅是謀生的手段,也是人與社會交流的方式,是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融入社會勞動中,「喜憨兒」不僅創造了價值,也塑造了全新的自己。
  • 「喜憨兒」品牌將走出深圳
    昨天,曹軍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諾頓先生的信非常令人感動和鼓舞,甚至細緻地提出了「喜憨兒」如何拓展營收、如何削減開支以及這些項目的開展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等等,這些建議對「喜憨兒」未來的成長都無比珍貴。 近日,第三屆「CCTV慈善之夜」展播「善行·尋找愛的故事」,在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頻道每天中午11:59分播出,而排在最前面的就是深圳喜憨兒洗車中心,用了整整10多分鐘的時間講述,從最初的9個員工,到現在已經有16名。對不適合洗車的,還開闢了一小塊園藝中心,在老師的帶領下,他們靠種植、售賣綠植養活自己。
  • 《阿喜》公益首映 盧秀芳做蛋糕敗給喜憨兒 (圖)
    喜憨兒幫盧秀芳(左)綁上圍巾要彩繪蛋糕,她打趣自認手藝不行。    中天娛樂臺開春大戲《阿喜》8日晚8點將在中天娛樂臺首播,4日舉辦公益首映,中天主播群總動員呼籲大家看戲兼做公益,大夥和憨兒小賢、小智彩繪蛋糕,體驗喜憨兒麵包工作訓練過程。盧秀芳說,工作上擁有專業的傳播知識,但她做蛋糕技巧卻很薄弱,只懂得吃,完全輸給憨兒,她最後還靠憨兒協助完成彩繪蛋糕。中天並與喜憨兒基金會共同舉辦「幸福阿喜,徵文分享」網絡活動,邀觀眾獻愛心。
  • 南京首家「喜憨兒洗車中心」運營一年,那裡的「喜憨兒」工作咋樣啦?
    去年5月22日,南京首家「喜憨兒洗車中心」正式運營。
  • 麵包坊裡的「喜憨兒」,十多年,刷黃油搓小球做麵包:活出了自信
    麵包坊裡的「喜憨兒」,十多年,刷黃油搓小球做麵包:活出了自信!人生而平等?南京鼓樓區的一個麵包坊裡,有八位喜憨兒麵點師,他們的智力只相當於兒童,十多年來,他們一遍遍刷黃油、搓小球,做麵包,就是這樣簡單的工作,卻讓他們活出了自信。據了解,這家麵包店就是專門招這些有殘疾的人,他們一般來說都是義務教育階段結束之後,在家沒有路,所以他們的父母就可以把他們送到這個機構來,智商只相當於兒童一樣,儘管如此,他們在這裡做麵包,還是可以做的很好。
  • 助殘日走基層 | 從1到12,複製中的「喜憨兒」
    (中國殘疾人網記者馮歡圖文報導)兩個月前,因為一段視頻,深圳「喜憨兒」洗車中心備受關注,當幾千萬網友溼了眼眶時,現實中的喜憨兒們並不明白什麼叫「紅了」,只是感覺最近來洗車的人多了,不少還是特地找過來的。
  • 你好,喜憨兒為你服務 - 南風窗網
    7點整,寄宿在洗車行的喜憨兒種新來和早早來上班的另一位喜憨兒李嘉師已經站在院子裡聊天了。為了守住這個規矩,孩子們5人一組,輕度、中度、重度喜憨兒分工合作,將一輛車拆解為許多個小面積擦拭完成。每天上班工作,通過試用期的喜憨兒會籤訂勞動合同,得到每月2230元的工資,擁有公司繳納的五險一金,像任何一個普通上班族一樣,用勞動養活自己。
  • 「喜憨兒」成社會組織扶貧榜樣
    深圳喜憨兒洗車行。受訪單位供圖   深圳晚報訊(記者 方壯芳)近日,記者獲悉,深圳市智家喜憨兒成長關愛中心(簡稱喜憨兒)被列為深圳社會組織助力精準扶貧典範案例,收錄於《深圳社會組織發展報告2018》藍皮書中。作為民辦非企業單位,喜憨兒創新幫扶模式,助力可持續扶貧助困是亮點。
  • 洗車行的喜憨兒 | 湃客年度視覺大賽
    深圳有一家特殊的洗車中心,用三年的實踐告訴我們,心智障礙者也能實現自我價值,贏得社會的理解和尊重。(05:14) 喜憨兒,是對心智障礙者的一種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