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碩士畢業才開始上班,感覺離35沒幾年了,已經開始焦慮!

2020-12-14 網際網路坊間八卦

古話說的好,三十而立。但三十能立嗎?現實是,如今的職場,三十就進入被淘汰的邊緣了。尤其是在激烈的就業競爭和生存壓力下的網際網路行業,絕大多數人可能在三十歲時就迎來「中年危機」。

在網際網路行業還有種說法,叫「網際網路公司沒有 35 歲以上的中年人」。35就是分水嶺,事業有成的都當上了管理層,失敗的則很有可能開始送外賣、賣保險、開網約車。但比35歲失業更扎心的,是——我碩士畢業還沒兩年,就開始中年危機了。

這是昨天熱榜榜一的話題,26歲碩士,畢業才開始上班,感覺離35沒幾年了,已經開始焦慮。

先來看看網友們都是怎麼說的。

有網友就說到:校招沒卡年齡就真的不錯了,你要想,網際網路還能火幾年,等到網際網路不火了你就明白學歷的好處。少看洗腦文,關鍵看你的碩士水不水,不水隨便玩,公司就喜歡碩士、博士來為其服務;話又說回來,如果是水碩士,那你還不快去補習功課,做面試攻略,來這求安慰嗎?

也有網友吐槽:可以選擇傳統大廠啊,國企這種,或者35送外賣到退休,怕啥?每天想送就送,不想送就在家休息。35焦慮完全是杞人憂天,送外賣,開滴滴,哪個不是出路。這某些個公司確實挺討厭的,什麼35就沒有競爭力,搞得這些老闆都效仿,尤其是我們老闆都走火入魔啦,各部門老大都要35以下。

也有網友建議到:幹幾年考公或去國企或讀博上岸,早焦慮挺好,提前準備考公後半生,我工作了兩年多才發現該焦慮了。感覺這一代大學生都會優先選擇讀研,這樣推下來,投入市場的人的平均年齡會慢慢拉高,說不定現在的35歲淘汰制,5年以後就是40歲淘汰制了

也有網友認為:35然後呢,自己整這麼悲觀還有啥辦法,不是所有公司都像華為那樣。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發展時區,不必去跟誰比,尤其是年齡,歐巴馬50歲總統退休,拜登76歲才當上總統,這能說明拜登比歐巴馬差嗎?各有各的好,真的不用在意年齡,真正的勝者是著眼於未來的那些人。

也有網友分析到:只要你一直不顧家不顧孩子,心思只在工作上,前途永遠是一片光明。我女生更是焦慮,沒工作幾年馬上30了快,後面是網際網路還是穩定點的工作焦慮到不行。中國人就被xx那種x企業搞得價值觀都扭曲了,35歲正值壯年,怎麼能被一些xx企業把價值都給否定了?悲哀!讀博畢業出來做啥呢?感覺那個年齡做不動網際網路了,焦慮。

對此,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35歲,真的是科研事業的分水嶺?
    對於搞科研的人來說,35歲是一個多少有點敏感的年紀,在這個年紀,有些人也許已經幸運地謀取了一份教職,得以在科學的道路上繼續前行;有些人碩博畢業沒幾年,還在職稱評審道路上奮進,積極肝科研申項目尋求突破;也有的人早已向生活低頭,放棄科研轉行在某個車間或是格子間揮灑汗水...35歲,真的是科研年齡的分水嶺?
  • 90後已經開始失業了
    後來和另外幾個被辭退的同事聊天才知道,領導的說辭都差不多。我是四川南充人,在成都上班,2017年設計本科畢業後,一直幹著設計的活兒。幾年下來,對設計的工作沒了激情,就想轉行,一開始也不知道幹什麼,碰巧這家出版公司在招編輯,我就來了。試用期6個月,被辭退的時候,我已經工作快4個月了。
  • 26歲碩士研究生畢業早還是晚?
    這樣的問題是很多考研學生都曾或多或少想過的,有的是最擔心自己的年齡問題,有的是最擔心自己的讀研費用問題,有的是最擔心自己能否畢業的問題。其中,有不少的學生都在想自己的年齡問題,因為這是一個不可更改的極為現實的問題,或許當我們碩士研究生畢業已經28歲或者是更大,因此有很多學生是難以接受的。
  • 我25歲,985碩士,剛畢業竟遭遇職場「中年危機」
    連帶著我們的老師們,都是事業有成的多金中年人;我們的師兄師姐,也都是一顆顆畢業即搶手的人才市場冉冉上升的新星。甚至很多其他專業女性朋友都跟我表達過,你建築系的啊,那趕緊找個建築師男朋友,或者給我們介紹介紹。建築師男朋友,那時候是多金又浪漫的代表。大概跟現在能混進大廠的碼農的感覺差不多,何況學設計的還更懂女孩子的心。
  • 他26歲,浙大碩士畢業,放棄學歷重新高考,被本科大學錄取
    對於一個學生來說能在高考中考上985高校,並且在本科之後拿到碩士畢業證書,這樣的學習成果應該是非常讓人羨慕了,要知道在現在這個社會上想求得好的發展,學歷是第一重要的,其次就是能力,只有學歷先得到認可才有能力發揮的空間。
  • 大佬們的35歲
    小學畢業就進入浙江省名校杭州外國語學校,高中畢業直接保送浙江大學混合班,後來到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留學,畢業後進入谷歌工作。 早在求學之時,他就已經認識了丁磊、段永平這樣的前輩,並和他們成為知交好友。 27歲那年,黃崢離開谷歌,開始創業生涯。
  • 40歲才開始結婚生子,結果會是怎樣?
    而40歲才當爸媽的那些人結果會是怎樣呢?第二天發現爸爸帶小孩,和媽媽帶小孩其實是一樣的,四十多歲的老父親,喝了半瓶啤酒,開始絮絮叨叨說,唉,真不容易。 我們把一切都結束得太早了,女的過了25歲,開始不停有人催促,你要錯過最佳生育年紀了,過了30歲,到處都是高齡生育會經歷什麼的恐慌,到35歲,城裡到處有人在說,這個年紀的卵子質量已經不行了。
  • 26歲離過婚的女人,35歲未婚的女人,男人會選誰?
    大家好,兔兔今天中午,跟幾個同事吃飯的時候,聊起了八卦,挖出了不少乾貨原來在我們身邊出現了兩個典型的例子,一個26已離婚,一個35還未婚,為此我們私下展開了有點兒激烈而又有點兒嚴肅的小討論。有位朋友說,他呢,會選擇35歲未婚的女人,因為他身邊的同事或者朋友基本上都是30多歲才結婚。那35歲女性大多在樣貌啊,學歷工作上都有而且未婚。另一位朋友呢,則更傾向於26歲的離婚女性。
  • 《心動的信號3》女一22歲碩士畢業是真的?女三被排擠沒人選!
    沒想到,在最近的更新劇情來看,她也就才26歲,94年的小姐姐。跟女二號鍾鍾是一樣大的。只有女一號稍微年紀小一點,98年生的,才22歲。本科畢業於新加坡拉薩爾藝術學院的。也就是跟虞書欣是同一個學校讀的本科,也可以看得出來家底子很不錯了。畢業後繼續深造,考上了諾丁漢特倫特大學的碩士。在第一集也說畢業就回國參加綜藝了(有女團內味兒了,畢業後就演個小偶像劇)。
  • 00後都已經開始找工作了,突然明白,原來35歲法則是這麼回事?
    為了工作的需要,我現在要招聘一批員工,所以在刷簡歷的時候,刷著刷著突然看到99年2000年的孩子已經開始應聘工作的,雖然說他們都是一屆應屆生畢業是大的衝擊,這個衝擊來源於原來真的要要來工作了原來00後真的已經進入社會職場想想我這個80後如果還不努力,有什麼資格去跟00後去PK?
  • 6歲才開始學習穿襪子的孩子,已經被家長耽誤了太多
    焦慮父母症候群,成為了很多父母的通病。其實,這一種焦慮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在父母心中紮根了,背後的問題也早就出現了:這些父母在孩子入學前,生活方面的獨立培養有所缺失,這直接影響了未來的自主學習能力。朋友那時才明白,以為孩子要扶著才能走都是她的一廂情願。是自己不願意放開女兒的手才限制了女兒的成長放手不是指在孩子滿幾歲的某一年,就突然再也不管了,也不是像剪斷風箏線那樣讓TA自由飛翔,而是父母要把自己看做是火箭升空的引擎裝置,分別在每個必須脫落的時間點離開,這樣孩子才能飛得更好。
  • 35歲的電子工程師,還有哪些出路?
    35歲,是青春的結束中年的起始,肩負了對個人價值的追求、對事業和家庭的責任而負重前行,每一位工程師在人生分水嶺選擇了不同的軌道,而誰又知這抉擇的背後經歷了多少輾轉、焦慮、迷茫和捨棄? 電子行業從來都是英雄輩出。
  • 職場」35歲門檻「,怎麼邁?
    事實上,與其說是35歲門檻,不如說是試錯和適應的窗口縮短了。如果經歷10多年還沒有做出什麼成績,或者沒什麼提高,自然就可能面臨出局的情形。如何化解職場焦慮,順利邁過這道坎兒?  自從過完34歲生日,在北京一家文化創意公司工作的許露就開始擔心,自己會不會在一年內失去現有的職位,「公司基本沒有35歲以上的人。」
  • 35歲職場危機,中年人的職場焦慮
    如果對35歲的求職者來說,唯一的劣勢是「生理年齡」,那大可不必過於焦慮。>關於35歲職場危機,很多人從二十多歲便開始焦慮。而開始焦慮的人中,大多也可能是沒混到管理層,平凡庸碌地在基層拼搏的人。網絡上有不少雞湯、毒雞湯,不少「必看」、不少「方法」。但焦慮感很難通過看幾篇文章而消除,也有可能越看越焦慮,從而陷入無盡的迷惘中。
  • 95後還沒找到工作,就開始為「35歲失業」慌了
    這屆95後在聽聞「35歲定律」後恍若大夢初醒,突然拍案而起,惶恐地開始向周邊詢問——「他們都老了嗎?他們在哪裡呀?」不少人雖然年紀才剛剛觸及35歲的大半,但卻已經開始真心實意地為前輩們、以及終將走向35的自己打抱不平。近幾年,所有平臺都在竭力描繪35危機在中國職場上劈出的殘忍溝壑。
  • 幼兒園已經開始內卷了
    但令人難以想像的是,現在連幼兒園都開始內卷了。01幼兒園內卷浪潮2020年,學生自殺事件頻發,家長們憂心忡忡。2020年5月6日,西安一名9歲女孩因為無法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從15樓跳下自殺身亡。這個時代的內卷是從何時開始的呢? 有人覺得大學生畢業後的第一次面試,才算進入內卷旋渦。
  • 30歲才開始考公務員,晚了嗎?
    公務員報考條件裡面有一條年齡限制,35周歲(包含35)以下的人才能報考公務員。很多年紀已經是3開頭的人,因為種種原因,想要考公務員。但是報考公務員的年齡限制就快到了,這時候才開始準備,會不會有點晚了?「備考要趁早,大三剛剛好。」一年一度的暑假又來了,大學生們也都背上行囊回到家鄉。
  • 35歲才考上公務員是怎樣的體驗
    35歲的年齡,正好卡在末班車上岸,再晚一年就超過報考年齡不能考了。所以也算比較幸運了。但是考上公務員真的就很穩定嘛?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會回答「肯定穩定」但只有進門來的人才能體會。大家都知道福利好、地位高、工作穩定是公務員的標籤。
  • 35歲未婚失眠男子持刀闖診室砍傷醫生跳樓自殺,曾在多家醫院精神科就診,自稱上班受刁難被孤立
    「當時毫無徵兆,後來警方調查才知道他是一個病人。」據知情者透露,當時門診大廳一片混亂,有人喊砍醫生,有參與救治的醫護人員,衣服是都是血跡,醫院報警後,警察和保安逐層搜尋行兇男子,後來才證實,他已經跳樓身亡。
  • 內卷已經開始滲入幼兒園了.
    自由活動+隨機提問+全程觀察最恐怖的是,香港幼兒園的面試已經形如社畜申請工作「全面撒網、看運氣中獎」的模式,一次讓孩子面試6~10家幼兒園,哪家給offer去哪裡。有人覺得大學生畢業後的第一次面試,才算進入內卷旋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