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喜歡吃手指,很多時候是為了緩解自己的情緒壓力。
文 | 上官媽(高級母嬰護理師)
不知道父母有沒有發現,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做的一個動作,那就是吃自己的手指。有的媽媽在做檢查時,也可能看到自己的寶寶在肚子裡吮吸手指。
很多父母見此,總會馬上呵斥、阻止他,認為這樣會生病,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無關
1、提升智力
孩子大腦的發育,需要感覺的刺激,嬰兒在吃手的時候,他的味覺、嗅覺、觸覺等一併被刺激,這能促進大腦神經的發育,讓孩子的智力得到發展。
小知識:其實父母經常溫柔地撫摸孩子,陪孩子說話,也能刺激孩子的感覺,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2、緩解情緒壓力
如上述所言,孩子吃手的很大原因來自情緒壓力,因此,吃手能讓他更開心。
3、緩解牙痛
嬰兒的牙齒在萌芽時,可能會讓他們的牙齦發癢、脹痛,而咬自己的手指,能讓他們緩解這種不適感。
4、加強孩子對世界的探索
嬰兒時期,孩子主要通過口腔來探索世界,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小孩拿到東西的第一步,就是往嘴裡塞,而且對世界探索更多的孩子,性格也能更自信、勇敢。
5、鍛鍊感覺和運動系統
嬰兒最開始想咬自己的手指時,可能還找不到位置;之後,他們能咬到自己的手掌;再後,他們能成功地咬到自己的手指。
這整個階段下來,孩子的感覺系統和運動系統得到了很大的配合,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也能更靈活。
很多時候,寶寶喜歡吃手指,是為了釋放自己的情緒壓力。
因此,孩子的年紀慢慢增長後,他們如果可以找到其他釋放情緒壓力的方式,就不會再吃自己的手指了。
孩子吃手有這樣的年齡規律:大多從三四個月大開始,七八個月大時吃得最頻繁,兩歲後可能不再吃。
否則可能會有以下幾個危害——
1、對身體的影響
2、對心理的影響
長期吃手指的寶寶可能會形成習慣,對吃手形成依賴心理,以後碰到自己解決不了的麻煩時,第一反應是咬手指,戒不掉的話,孩子又可能產生自卑情緒。
3、對社交的影響
年紀較大的寶寶還在吃手,不一定讓人覺得可愛。可能因此受到別的小朋友的嘲笑、排擠。
1、注意衛生
如果孩子不是太頻繁地吃手,就隨孩子去,但父母要時常注意其手部衛生,在孩子撫摸髒東西後,及時清理,以免被孩子吃到肚子裡。
2、用安撫奶嘴代替手指
當孩子吃手時,將自己的手指都咬破了,就是次數太過頻繁了。這時,家長可以用安撫奶嘴代替手指。但需要注意的是,安撫奶嘴也不能使用太頻繁,它對孩子的不良影響與手指類似。
3、注意寶寶的情緒
既然寶寶吃手指是因為不良情緒,那麼幫孩子緩解情緒很重要了,父母應該觀察周圍有什麼事情影響了孩子的情緒。
與此同時,還可以早點教導孩子其他釋放情緒壓力的方式,這樣他們也能早點戒掉吃手。
注意:父母在解決孩子吃手問題時,千萬不能用恐嚇,呵斥,塗肥皂水、辣椒水等強硬手段。這反而會增加其情緒壓力,讓他更習慣吃手。
今日話題:你們都有哪些安撫自己孩子不良情緒的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