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常做的一個舉動,有助於大腦神經發育,但專家建議2歲前戒掉

2020-11-03 上官媽育兒

寶寶喜歡吃手指,很多時候是為了緩解自己的情緒壓力。

文 | 上官媽(高級母嬰護理師)

不知道父母有沒有發現,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做的一個動作,那就是吃自己的手指。有的媽媽在做檢查時,也可能看到自己的寶寶在肚子裡吮吸手指。

很多父母見此,總會馬上呵斥、阻止他,認為這樣會生病,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無關


其實,孩子吃手不是太頻繁的話,還有一定的好處

1、提升智力

孩子大腦的發育,需要感覺的刺激,嬰兒在吃手的時候,他的味覺、嗅覺、觸覺等一併被刺激,這能促進大腦神經的發育,讓孩子的智力得到發展

小知識:其實父母經常溫柔地撫摸孩子,陪孩子說話,也能刺激孩子的感覺,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2、緩解情緒壓力

如上述所言,孩子吃手的很大原因來自情緒壓力,因此,吃手能讓他更開心。

3、緩解牙痛

嬰兒的牙齒在萌芽時,可能會讓他們的牙齦發癢、脹痛,而咬自己的手指,能讓他們緩解這種不適感

4、加強孩子對世界的探索

嬰兒時期,孩子主要通過口腔來探索世界,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小孩拿到東西的第一步,就是往嘴裡塞,而且對世界探索更多的孩子,性格也能更自信、勇敢。

5、鍛鍊感覺和運動系統

嬰兒最開始想咬自己的手指時,可能還找不到位置;之後,他們能咬到自己的手掌;再後,他們能成功地咬到自己的手指。

這整個階段下來,孩子的感覺系統和運動系統得到了很大的配合,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也能更靈活。

寶寶喜歡吃手的原因是什麼?

很多時候,寶寶喜歡吃手指,是為了釋放自己的情緒壓力。

  • 小嬰兒在吮吸媽媽RT時,能得到安撫,咬自己的手指,可以當作替代,同樣能讓自己得到滿足
  • 而兩歲以上的孩子吃手指,很可能是為了應對自己的負面情緒,因為兩歲以上的孩子,有自我意識後,就可以產生負面情緒,在沒有其他應對方式時,吃手是很好的辦法。

因此,孩子的年紀慢慢增長後,他們如果可以找到其他釋放情緒壓力的方式,就不會再吃自己的手指了。

孩子吃手有這樣的年齡規律:大多從三四個月大開始,七八個月大時吃得最頻繁,兩歲後可能不再吃。


專家建議:2歲前應該戒掉吃手的習慣

否則可能會有以下幾個危害——

1、對身體的影響

  • 孩子頻繁地吃手會干擾上下牙齒之間的咬合,導致牙齒出現排列不齊等現象,進而影響孩子面部的美觀
  • 吃手對手的影響也很大,手指長期泡在口水裡,變得浮腫,如果寶寶已經有牙齒了,很容易將手指咬破,可能引起手指感染;而且手指長期受到口腔的壓迫,骨骼發育異常,容易變得畸形。

2、對心理的影響

長期吃手指的寶寶可能會形成習慣,對吃手形成依賴心理,以後碰到自己解決不了的麻煩時,第一反應是咬手指,戒不掉的話,孩子又可能產生自卑情緒

3、對社交的影響

年紀較大的寶寶還在吃手,不一定讓人覺得可愛。可能因此受到別的小朋友的嘲笑、排擠

父母應該如何應對

1、注意衛生

如果孩子不是太頻繁地吃手,就隨孩子去,但父母要時常注意其手部衛生,在孩子撫摸髒東西後,及時清理,以免被孩子吃到肚子裡。

2、用安撫奶嘴代替手指

當孩子吃手時,將自己的手指都咬破了,就是次數太過頻繁了。這時,家長可以用安撫奶嘴代替手指。但需要注意的是,安撫奶嘴也不能使用太頻繁,它對孩子的不良影響與手指類似

3、注意寶寶的情緒

既然寶寶吃手指是因為不良情緒,那麼幫孩子緩解情緒很重要了,父母應該觀察周圍有什麼事情影響了孩子的情緒

與此同時,還可以早點教導孩子其他釋放情緒壓力的方式,這樣他們也能早點戒掉吃手。

注意:父母在解決孩子吃手問題時,千萬不能用恐嚇,呵斥,塗肥皂水、辣椒水等強硬手段。這反而會增加其情緒壓力,讓他更習慣吃手。

今日話題:你們都有哪些安撫自己孩子不良情緒的小技巧?

相關焦點

  • 寶寶如果在1歲前,睡覺常有「反常舉動」,恭喜,大腦發育達標了
    一歲的寶寶正處於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在這個階段,孩子會完成80%~90%的大腦發育。其實,寶寶如果在1周歲以前,睡覺時經常有這3種「反常舉動」,那就該恭喜你了,因為寶寶的大腦發育達標了。周先生今年32歲了,和妻子要了2年孩子一直沒要上,後來經過努力,妻子終於給自己生了一個大胖小子,對此周先生也是格外的開心,只要有時間就會在旁邊靜靜的看著孩子。心裡真是喜歡的不得了。
  • 奶睡必須要戒掉?專家說夜奶可以催眠嬰兒,促進寶寶大腦發育
    另外,有專家認為奶睡妨礙培養寶寶獨立入睡的能力,可能造成寶寶齲齒,甚至導致寶寶猝死。一系列文章讀下來,寶媽自己都覺得奶睡實在是一種糟糕透了的哄睡方式,自己竟然奶睡寶寶,作為媽媽太不稱職了!2.有益大腦發育寶寶出生第一年,大腦容量是剛出生的兩倍,這就需要寶寶頻繁的吃母乳,奶睡對媽媽和寶寶而言,無疑最省心省力。研究發現,夜奶中含有促進寶寶大腦發育的物質,無怪乎小月齡寶寶白天、黑夜吃個不停。母嬰同睡的提倡者——James J.
  • 孩子睡覺後常做這4個舉動,暗示大腦「發育高」,更易成為小學神
    其實寶寶平時的一些小動作,對他的未來會有一些「暗示」,特別是睡覺後寶寶的一些舉動,有些往往會「暗示」寶寶大腦的發育情況,寶媽如果留心觀察會發現的。那麼,孩子在睡覺之後經常做哪幾個動作,能夠看出來他的大腦發育是非常強的呢。
  • 0-3歲寶寶大腦發育不可逆!輔食添加這樣做,寶寶更聰明
    我們都知道,寶寶大腦發育一生只有一次不可逆!人的大腦發育最旺盛的時期是從胚胎3個月開始到生後3歲這段時間,在這個時期,主要進行腦細胞的增加,磷鞘的生成以及腦部溝回的形成,極少數的小朋友可以持續增長到身後的5到6歲。
  • 1歲內的寶寶,如果睡覺常出現三種反應,恭喜,大腦發育達標了
    倫敦大學的研究團隊,選擇了一萬多名7歲及以下的兒童,進行跟蹤調查,主題就是大腦發育與睡眠的聯繫。結果顯示,作息規律、睡眠質量佳的孩子,大腦發育得更好,尤其在3-6歲的孩子中,差別愈加突顯。02聰明寶寶睡覺時的三種反應:1歲內的寶寶,如果睡覺常出現以下三種反應,恭喜,這說明大腦發育達標了,寶媽們的照顧很妥當。
  • 1歲內的寶寶,如果睡覺常出現三種反應,恭喜,大腦發育達標了
    另外,家長們在寶寶們睡著時,也別忘了觀察他們的反應,以免錯過大腦發育的信息。關於睡眠與大腦發育有實驗證明,孩子的睡眠習慣,對大腦發育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倫敦大學的研究團隊,選擇了一萬多名7歲及以下的兒童,進行跟蹤調查,主題就是大腦發育與睡眠的聯繫。
  • 這3種「刺激」有助於開發寶寶智力,促進寶寶大腦發育
    4個孩子,讓他們分別放在一組充滿音樂裝飾的房間當中,在一個安靜的屋子裡,堅持觀察了一個月之後,發現在充滿音樂的房間中,大腦神經更加活躍。當孩子喜歡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會發現孩子在做這件事的時候非常的聰明,比起一般孩子大腦都要靈活的多。
  • 懷孕期,這4種食物建議孕婦常吃,能促進寶寶大腦發育,改善便秘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能夠擁有一個聰慧的寶寶,所以在孕期的時候特別注意胎教的工作。其實孕婦除了採用這種方式來刺激寶寶智力發育之外,孕婦還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飲食來給寶寶大腦的生長一定的幫助。懷孕期,這4種食物建議孕婦常吃,能促進寶寶大腦發育,改善便秘。
  • 寶寶睡著後出現這幾個舉動,說明大腦發育良好,智商情商都很高
    睡眠對於小寶寶來說特別重要,月齡比較小的寶寶,每天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睡覺,寶寶只有睡得好,身體才會發育得更好。很多家長發現寶寶在睡覺的時候會做出一些小舉動,其實有些舉動可以反應出寶寶大腦發育的情況,證明寶寶情商和智商都很高。
  • 如何把握大腦發育的3個高峰期?看看專家怎麼說
    核心的基本結構就是神經元,神經元之間的突觸會形成神經聯結網絡。 研究人員發現0-6歲是神經網絡形成的重要時期。 因此,0-6歲時家長要儘量讓孩子多接觸新鮮的東西,提升學生使用各種感知覺的可能,讓寶寶多嘗試一些遊戲、運動……幫助神經網絡的形成與發展。
  • 美國神經生物學家:0-5歲是大腦發育黃金期,家長務必幫寶寶抓住
    《0-5歲——大腦發育的黃金五年》正是她的著作。所有的關鍵期基本都在出生後的前5年內就已經開始,5年以後,所有腦區的突觸都會走向衰退。用更通俗的話來說就是0-5歲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期,而且是有且僅有一次的高峰期。
  • 3歲前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多「刺激」寶寶,能促進大腦發育
    你是否發現3歲前的寶寶都有一個「頭重腳輕」的特點,尤其是在1歲左右非常明顯,有時候寶寶因為大笑都能摔個跟頭,那你想過這是為什麼嗎?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花費了二十年對大腦進行研究,得出結論:出生後頭3年是最重要的大腦發育期,甚至決定了人一生的智力水平!多接受外部刺激,能促進大腦發育。
  • 科學的撫觸和孩子們互動,有助於寶寶的智力發育!
    有助於寶寶智力發育的小手指寶寶的小手是TA們認識物體的主要器官之一。寶寶從2~3個月開始逐漸有了去主動抓握的意識,TA們通過小手接觸物體進而傳遞給大腦來感知認知這個世界。寶寶的小手指越靈活,就能與大腦皮層神經建立更多的聯繫,促進腦細胞的發育,從而讓自己變得更加的聰明。
  • 大腦發育好的寶寶,睡覺時常有「反常舉動」,只佔一個就足夠
    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爸爸媽媽對寶寶的喜愛無法用語言來表達。有多少寶媽哪怕已經累了一天,卻還是願意趴在寶寶的床頭,靜靜看他熟睡的小臉。實際上細心查看寶寶睡著後的狀態,不僅能看出寶寶是否已經進入甜美夢鄉,一些細節也反映出寶寶的大腦發育狀況。
  • 寶寶三種錯誤睡姿,建議半歲前戒掉,以免孩子頭骨變形、脊柱受損
    而醫生表示,孩子用不恰當的姿勢入睡,不僅會影響睡眠質量,還可能嚴重影響生長發育,尤其是有三種睡姿,長時間易導致寶寶頭骨變形,半歲前就該戒掉。兒科專家崔玉濤表示,新生兒頭骨並未定型,如若在其定型發育期,長時間枕著胳膊或其它硬物睡覺的話,寶寶的頭骨發育會受到影響,進而嚴重可導致變形。
  • 2歲寶寶吃什麼有利於大腦發育
    我家寶寶已經2周歲了,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一直都在考慮寶寶的營養搭配問題。由於是對於寶寶的體力和腦力發育能夠起到關鍵性作用的食物。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對於腦力發育,吃什麼更重要。寶寶的大腦發育需要的營養元素:1、脂肪脂肪是構成腦組織的極其重要的營養物質,在大腦發育過程中起著不可期待的作用。
  • 多摸摸寶寶兩個部位,有助於大腦發育,每位新手爸媽都學習一下
    讓寶寶大腦發育更好,將來更聰明,是很多父母的心願。於是早教班、早早教班、早早早教班應運而生。各種大腦開發課程的年齡一降再降,最乾脆變成0歲就可以報班學習……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急切心理可以理解,但所謂世間萬物皆有其發展規律,寶寶的成長也一樣。
  • 一歲寶寶常做這6件事,說明大腦發育好,日後多半是個聰明娃
    到了2歲,孩子的叛逆期一來,這種好日子就一去不復返。而1歲不僅是可愛的最佳時期,也是大腦發育的好時期,若一歲寶寶常做這6件事,說明大腦發育好,日後多半是個聰明娃。一歲大腦發育的特徵寶寶在剛出生時,大腦的重量大約為350克,一歲時重量可達到1000克,是出生時的三倍、成人腦重的60%。
  • 寶寶如果在睡覺時,常出現這三種反應,說明他的大腦發育達標了
    寶寶在出生之後的那一刻起,就大部分時間都在嬰兒床上呼呼大睡,看似這呼呼大睡,其實這期間他們的大腦時在高速地發育著。寶寶們在呼呼大睡的時候,家長們也千萬不要忘了近距離觀察他們在睡覺時候的反應,以免錯過寶寶大腦發育的重要信息。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有這3個舉動,暗示大腦發育快,智商低不了
    睡覺時身體會分泌生長激素促進全身的成長和大腦發育,因此,睡眠是影響智力發育的一個重要因素。倫敦大學還曾就「睡眠對智力的影響」做過相關研究,結果發現:晚上超過10點還沒有進入深度睡眠的孩子,在智商檢測時分數往往會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