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2 21:46:35 來源:
噠噠 舉報在熬夜這件事情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並不值得提倡。夢裡花落知道少,今晚早睡瞧一瞧。
本文系網易沸點工作室《噠噠》欄目(公眾號:dadatime)出品,每周五期,聚焦年輕人關心的科普話題。
中國年輕人之間正流行著一種病態的風氣,熬夜。
它畸形的地方在於,所有人都知道晚睡會影響健康,但仍有大批青年走火入魔似的堅持「修仙」。
一時間「睡你麻痺,起來嗨」成了夜貓子呼朋喚友的訊號,他們同時也以此譏笑那些早睡的同齡人是提前步入了中老年的生活。
睡眠佔據了人類壽命1/3的時間,一個活到70歲的人,有20年都在做夢。
《武林外傳》裡佟湘玉細算過一筆帳,如果她每天只睡3個小時,那麼節省下來的時間就長達十二萬零八千個小時,約等於五千三百天,也就是十四年零六個月。
「珍愛生命,遠離早睡」,成為了許多「熬夜黨」的說辭。2017年亞馬遜中國的調查數據顯示,81%的中國人睡眠時間已不足8小時。
但正如英國科學家貝弗裡奇所說,疲勞過度的人是在追逐死亡。晚睡並不等於活得更長。
近日網友@卡卡Prancil 在微博分享自己突發腦出血失聯9天的經歷,給了眾多「熬夜黨」一記響亮的耳光。
9月2日的早晨,博主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後腦勺劇烈疼痛,並冷汗直流。
在迷迷糊糊被送往醫院之後,醫院ct掃描結果顯示博主腦內多處出血。萬幸的是主血管無事,是多處毛細血管出血。
在失聯的9天裡,博主經歷了可怕的絕對臥床治療以及禁食。每6個小時打一組藥,每天打20多瓶藥,止血、吸收水腫、衝腦。
因為顱壓高,博主幾乎吃什麼都會引起嘔吐,吐到黃膽水都出來,還伴隨著不定期的間歇性頭疼。
博主的自述最後,將這地獄般的體驗都歸結於以下3點忠告:
一定要規律作息,朝六晚十。我長期熬夜到1點多才睡,第二天又早早起來工作。周末的時候一覺睡到12點多才起床,只吃兩頓飯,晚上2、3點多才睡覺。熬夜的傷害其實長期潛伏在你的身體裡,你永遠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爆發。
調節工作/學習壓力。可能因為在工作上越來越給力,收入越來越高,所以越來越忙。我想到的也只是盡力去做好,晚上加班到10點,第二天8點又單位,終於把身體給拖垮了。大家一定要權衡,量力而行。
一定要多多運動,不能老是躺著。醫生說我的血管太脆弱了,沒有彈性,長期缺乏運動。無論是怎麼樣的運動,都能鍛鍊身體,一定要動起來,光睡覺是不管用的。
想必各位看完這段也都不禁背心發麻,博主所描述的生活狀態只能用「是我本人」來概括了。
說現代年輕人把床當作奢侈品果真沒錯,因為他們都不捨得在床上睡覺。
《小時代》中,顧裡說:「像你這樣意志薄弱的人,方圓100米裡有張床,你還能幹其他事嗎?」
可惜的是,大多數年輕人的意志力並不堅定。白天困成狗,晚上嗨不夠。
該睡覺的時候不睡覺,中國年輕人的夜晚都過著西八區人民的生活。熬夜,成為了死亡的誘因。
根據中國心律失常聯盟,中國每年死於心臟性猝死的人數近55萬,平均每天有上千人猝死。這項數據,中國世界排名第一。
猝死現象近來愈發頻繁,並且呈現年輕化趨勢。一方面是因為患者有基礎疾病,另一方面是因為生活習慣、生活方式不正確造成的。
熬夜並不是猝死的根源,但在極端情況下,睡眠不足也確實能直接導致死亡。
2014年2月,一名熬夜看《來自星星的你》的潘女士突發心力衰竭住院,所幸被及時搶救。此前她已經有多年的高血壓,但一直沒有進行合理的醫治。
哈佛大學的一項針對70000名45-65歲的女性的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睡眠時間過短不利於心臟健康。
與每天睡8個小時的人相比,每天睡眠時間低於5小時可導致心臟病概率增加40%。
熬夜這麼高風險的事,卻有著一堆人前僕後繼趕著去做。
就像罵胖子會讓胖子更胖一樣,人越是知道熬夜傷身就越容易熬夜。人們往往越是責怪自己熬夜,越是容易產生「既然改不了,不如就這樣了」的暗示。鼓勵的口號在喊多了過後,也就僅僅是個口號了。
特別是不少學生黨,熄燈以前在桌子上玩手機,熄燈之後到床上玩手機。刷完這條微博再睡,卻刷到了天亮。
《齊魯晚報》曾進行過一項《大學生校園生活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大學四年「越睡越晚」成為大學生的通病。
調查數據表明,半數以上大學生經常熬夜。主要原因是玩手機,甚至有三成大學生熬夜是由於「熬夜久了睡不著」。
一學期下來,學生黨便陷入了因為平時熬夜耽誤了學習,又不得不熬夜準備考試論文的惡性循環。
這就是當代中國的大學生活,白天不懂夜的黑。
其實走出校園的象牙塔,熬夜依然是現代社會人的通病。
中國接近6成的人通常在深夜11點到凌晨1點入睡,46.61%的人在早上7點以前就已起床。
快節奏的時代腳步,造就了越來越多「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的悲劇。「多睡2分鐘,遲到1小時」,讓一個月的全勤獎泡了湯。
一方面工作壓榨了私人時間,導致不少上班族不得不犧牲睡眠時間來彌補這一空缺。
回家就洗澡睡覺,大家都討厭被工作填滿的生活。眼皮再重,也要補完上周的綜藝節目。
另一種則是睡眠時間完全被工作所霸佔。因為做不完的工作,有了熬不完的夜。
陌陌的統計顯示,熬夜族佔比最多的行業包括公關、媒體、遊戲、動漫、投資等。他們中有的平均凌晨3點睡覺都是常事。
2015年3月24日,深圳36歲IT男張斌,被發現猝死在公司租住的酒店馬桶上。去世前一天,張斌曾對媽媽說「太累了」。
所以也難怪,10點半的西二旗,在許多人飛奔著去趕4號線末班車的同時,周圍網際網路公司的大樓卻依然燈火通明。
除此之外,《生命時報》曾總結過中國的「十大高猝死行業」,其中醫生也列在其中。
據不完全統計,從2017年初到7月,醫療界已經發生數起醫生猝死事件:
1月9日,石河子市人民醫院一名麻醉科醫生,在值班過程中猝死。
2月10日,河北省某縣醫院年一名僅39歲的醫生「連續24小時上班」發生猝死;
3月27日,江陰某醫院25歲麻醉醫生鄧某猝死家中;
4月16日,南寧市中醫院一名不到30歲的年輕醫生猝死;
5月10日,臨沂市平邑縣中醫院外一科副主任彭英雨突發疾病猝死,年僅37歲;
6月10日,上虞市人民醫院骨科羅斌主任值完夜班後猝死;
6月28日,浙江邵逸夫醫院26歲的規培麻醉醫生陳德靈猝死在宿舍。
7月9日,江西省新餘市人民醫院骨科一名醫生因過度勞累猝死,年僅32歲。
誰都不願意被工作壓迫,但每個人又不得不為了活著而工作。但其實熬夜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本可以避免的一件事。
真正殺死人的不是心臟病、腦出血,而是你的不自律。這才讓許多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再玩一把就睡、再看一集就睡、再聊一會兒就睡……生命就是這樣一點點地燃燒殆盡。
至於熬夜的危害、關於睡眠的建議已經說過了太多次,大家可以自行翻閱前文。
這裡總結四點:
1. 每日計劃規律生活
熬夜往往是由於自己對時間管理不當而產生的,每日列好計劃按照大體的計劃工作生活,讓自己不再拖延,生活規律點。
2. 睡前泡腳或者洗澡
睡覺前洗個熱水澡或者泡泡腳有助於入睡,給自己營造一個舒適的睡眠環境。
3. 創造黑暗的睡眠環境
研究顯示,在黑暗的環境下人能較快入眠,同時對褪黑色素的分泌也能產生影響,從而提升睡眠質量,改善情緒並增強活力。
4. 上床不要玩手機
最重要也是最難的,上床前把手機放到自己夠不到的地方。
另外,特別是對於實在不能保證睡眠時間的人,早晨醒來時不宜馬上起身。因為睡醒後,人體由抑制狀態轉入興奮狀態需要一個過程。
如果立即起身穿衣、洗漱,身體沒適應過來,血流也比較慢,不能及時將氧氣輸送到大腦,容易出現頭暈、眼花等不適,中老年人還容易發生心腦血管意外。
最後,不要忘了,「年輕人不要老熬夜」,這是中央的最高指示。
聚焦青年話題,搜索關注噠噠微信公眾號(dadatime),每天用最短的時間,看最酷的世界。
為您推薦
中國裁判文書網
20小時前
2659 跟貼2659
政知圈
12小時前
4525 跟貼4525
環球網
10小時前
1282 跟貼1282
中國裁判文書網
13小時前
2270 跟貼2270
澎湃新聞
14小時前
65527 跟貼65527
紅星新聞
8小時前
1101 跟貼1101
財經網
8小時前
661 跟貼661
台州交通廣播
3小時前
812 跟貼812
環球網
17小時前
375 跟貼375
環球網
13小時前
942 跟貼942
環球網
9小時前
151 跟貼151
環球網
1天前
10 跟貼10
環球網
20小時前
954 跟貼954
環球時報
1天前
944 跟貼944
央視網
18小時前
12 跟貼12
環球網
17小時前
2 跟貼2
央視新聞客戶端
8小時前
0 跟貼0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10小時前
269 跟貼269
央視新聞客戶端
22小時前
0 跟貼0
環球時報
1天前
981 跟貼981
環球時報
1天前
848 跟貼848
央視新聞客戶端
1天前
680 跟貼680
2020-12-16 01:03:33
2020-12-15 20:52:06
2020-12-15 23:05:55
2020-12-15 20:23:09
2020-12-15 14:13:53
2020-12-15 19:42:39
2020-12-15 22:54:50
2020-12-14 10:43:02
2020-12-15 11:51:36
2020-12-15 23:33:08
2020-12-15 10:18:01
2020-12-14 19:31:59
2020-12-16 01:16:59
2020-12-16 00:03:10
2020-12-16 02:41:28
2020-12-15 09:31:40
2020-12-15 10:45:00
2020-12-15 10:40:51
2020-12-15 22:12:57
2020-12-14 10:4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