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類人員「掛靠」行為如何認定?法律後果是什麼?

2020-12-13 FourMan77

從法律上講,掛靠經營實質上就是一些自然人、合夥組織利用企業法人的獨立人格和資質,規避國家法律政策對某種行業的要求和限制,並利用所掛靠的企業法人所具有的某種資質從事經營活動的行為。從這個意義上講,掛靠經營其實是一種「違法」行為。

從行政法角度分析掛靠的屬性及後果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某些市場主體要進入市場從事經營活動必須取得相關資格或資質,從而實現市場的有序性和規範化。而國家通過行政許可等手段,對市場主體的資格進行審查,對於達到某種行業要求的市場主體,允許其進入市場,而對未達到某種行業標準的市場主體,不允許其進入市場,有效防止了不具備資質或生產經營條件的經濟組織從事該項經濟活動,有效地保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防止了不正當競爭和其他有損交易秩序的行為發生。而掛靠經營正是對行政審查的規避和違反,掛靠者在不具備資質的的情形下以被掛靠企業的名義從事市場活動,會嚴重擾亂市場秩序。因此,掛靠經營在行政法上屬違法行為,行政機關應當對掛靠單位和被掛靠單位進行行政處罰。

掛靠在民法上的屬性及責任承擔分析

正如前文所述,掛靠是掛靠者以被掛靠者名義對外從事民事法律行為,既然是以被掛靠者名義對外從事民事法律行為,並徵得被掛靠者同意,由此產生的法律後果,理應由被掛靠者承擔。《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四十三條規定,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或私營企業掛靠集體企業並以集體企業的名義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在訴訟中,該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或私營企業與其掛靠的集體企業為共同訴訟人;第五十二條規定,借用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蓋章的空白合同書或者銀行帳戶的,出借單位和借用人為共同訴訟人。既然被掛靠者允許他人從掛靠經營中獲得了利益,其承擔必要的法律後果和風險也是理所當然的。

掛靠之刑法屬性及後果分析

在掛靠經營中,一部分是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在這些領域中,如果掛靠單位沒有取得相關資質而從事經營活動,情節嚴重的也可構成非法經營罪,依法承擔刑事責任。《行政許可法》第七十九條規定,被許可人出租、出借、轉讓、倒賣許可證構成犯罪的,依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第八十一條也規定,未經許可而從事相關活動構成犯罪的也應依法承擔刑事責任。《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違反國家規定,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者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的,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或情節特別嚴重的,都構成非法經營罪,應依法承擔刑事責任。

相關焦點

  • 《建築法》及相關法律對掛靠行為的規定亟待完善
    在目前法律法規相對缺乏的情況下,如何認定掛靠行為,以及掛靠雙方不同情形下對外如何承擔民事責任,正是許多工程糾紛案件的重點與難點問題。一、依《建築法》規定難以認定掛靠行為及其違法嚴重性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國家政策的調整和路線的轉變,我國的經濟、社會各方面在黨的領導下,有著很大進步和發展。
  • 掛靠施工合同,效力如何認定?
    ④開發公司雖與張某存在掛靠開發關係,客觀上使得張某存在職務代理的授權外觀,但第三人對該外觀合理信賴應限於與工程開發相關的事務為宜。在與掛靠開發有關的事項範圍內,張某以開發公司名義對外從事的法律行為,應由開發公司承受相應法律後果。
  • 最高院:掛靠情況下認定工傷,職工無需確認與被掛靠單位存在勞動關係
    故認定工傷的行為事實清楚,證據確鑿,適用依據正確,程序合法,內容適當,應予維持。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條第(五)項規定:「個人掛靠其他單位對外經營,其聘用的人員因工傷亡的,被掛靠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
  • 民指案例傳真:掛靠施工合同,效力如何認定?|天同碼
    ④開發公司雖與張某存在掛靠開發關係,客觀上使得張某存在職務代理的授權外觀,但第三人對該外觀合理信賴應限於與工程開發相關的事務為宜。在與掛靠開發有關的事項範圍內,張某以開發公司名義對外從事的法律行為,應由開發公司承受相應法律後果。
  • 法官枉法裁判的認定標準及法律後果
    ,立案標準是什麼,有哪些法律後果,今天小編具體給大家說說。首先明確一點就是法官枉法裁判是法律所不允許的,是要受到嚴厲處罰的,甚至是要坐牢的,我國刑法專門規定的有這個罪名,枉法裁判罪,所以後果非常嚴重,那麼什麼情況下才構成枉法裁判罪呢,法官枉法裁判該如何認定,有什麼法律後果,小編接著給大家說。
  • 工程施工中如何區分掛靠關係和轉包關係 | 法律實務
    轉包與掛靠如何區別認定掛靠,就建築業而言,是指一個施工企業允許他人(建築商或個人)在一定時期或某一工程上使用自己企業的名義對外承接或承建工程的行為。相應的使用被掛靠企業名義從事經營的企業或個人稱為掛靠人,其與被掛靠企業之間的關係稱為掛靠,而相對的被掛靠人允許他人以自己名義承接工程的行為,也稱為「出藉資質」。
  • 掛靠情形下的法律後果?違法分包人應承擔哪些責任?
    《建築工程施工轉包違法分包等違法行為認定查處管理辦法》第十條規定:「本辦法所稱掛靠,是指單位或個人以其他有資質的施工單位的名義,承攬工程的行為。前款所稱承攬工程,包括參與投標、訂立合同、辦理有關施工手續、從事施工等活動。」
  • 什麼是建設工程掛靠?
    那什麼是借用資質(掛靠)?該如何認定借用資質(掛靠)?(掛靠)根據《建築工程施工發包與承包違法行為認定查處管理辦法的通知》第九條的規定:單位或個人以其他有資質的施工單位的名義承攬工程(包括參與投標、訂立合同、辦理有關施工手續、從事施工等活動)的行為。
  • 建設工程領域違法分包、轉包、掛靠法律定性的邏輯旋渦
    轉包和違法分包在現行司法解釋中往往一同出現,其法律後果及權利人實現權利的形式也較為類似,但在現有的法律框架下,借用資質(掛靠)與轉包和違法分包之間卻有較為不同的法律後果。 因此,本文意在分析轉包與借用資質(掛靠)之間的幾個較為核心的法律問題,以期與各從業者能有一些交流和探討。
  • 違法發包、轉包、違法分包及掛靠的認定(2019)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以及《全國人大法工委關於對建築施工企業母公司承接工程後交由子公司實施是否屬於轉包以及行政處罰兩年追訴期認定法律適用問題的意見》(法工辦發〔2017〕223號),結合建築活動實踐,制定本辦法。
  • 最高院裁判觀點:被掛靠人同意他人掛靠,應承擔連帶責任(之四)
    ↑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最高院裁判觀點:掛靠方以被掛靠方名義籤訂合同,被掛靠方為實際受益人,被掛靠方與掛靠方對合同項下的義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再審申請人所提交的證據已經證明梁某某冒用再審申請人名義訂立《租賃合同》,該《租賃合同》並非再審申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原審法院依法應當重新就《租賃合同》的法律效力進行審查及認定。另一方面,原判決認為(2012)滄民終字第1685號民事判決書認定了600mw工程是由再審申請人承建以及梁某某、梁化鵬等人為600mw項目部負責人或實際施工人員的情況。
  • 被掛靠單位承擔掛靠個人聘用人員的工傷保險責任
    被掛靠單位承擔掛靠個人聘用人員的工傷保險責任 2020-12-31 19: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貨運車輛掛靠經營合同糾紛的審理思路和裁判要點(類案系列)
    鑑於貨運車輛掛靠經營合同系無名合同,司法實踐中存在不同的評價與處理標準,尤其在合同應否解除及相應法律後果的處理上分歧較大,統一裁判尺度實有必要。現以典型案例為基礎,結合法律規範和司法實踐中的審理難點,對貨運車輛掛靠經營合同糾紛的審理思路和裁判要點進行梳理、提煉和總結。
  • 從案例看借用資質籤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掛靠的事實認定與民事責任
    如果對「缺乏資質」僅僅解釋為字面意義上的沒有資質,就無法規制相同資質的施工單位互相借用和不同級別資質的施工單位互相借用等行為,而這些行為同樣會擾亂建築市場秩序,危及建築工程的質量和安全,故法律對其予以擴張解釋。
  • 無效民事行為的法律後果探析
    合同法對無效民事行為的構成作了適當修正,其變化有:第一,取消了合同應遵守指令性計劃的規定;第二,將原屬無效民事行為的不損害國家利益的欺詐、脅迫、趁人之危等行為,調整為可變更、可撤銷的行為;第三,在違法的認定上,規定只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中強制性規定的行為方屬無效,地方性法規、部門和地方規章不是認定民事行為合法性的標準,全部法律中非屬強制性規定的規範,也不能用於民事行為合法性的判斷。
  • 船舶掛靠經營案件的法律適用及創新轉型
    [1]船舶掛靠經營行為不僅影響航運安全和航運市場秩序,亦存在著巨大的法律風險,通過對當前法院審理的船舶掛靠案件的審理思路和現有法律、法規規範的調研、總結,找出問題並提出對策,希冀對今後該類型案件的辦理有所裨益。
  • 類案裁判方法 | 貨運車輛掛靠經營合同糾紛的審理思路和裁判要點
    ,司法實踐中存在不同的評價與處理標準,尤其在合同應否解除及相應法律後果的處理上分歧較大,統一裁判尺度實有必要。掛靠方違約時,被掛靠方依約實施扣留行為,並要求掛靠方支付車輛保管費用。公安機關一般認定該扣留行為系因經濟糾紛引起,不予處理。在扣留條款的效力及扣留行為合法性的認定上,實踐中存在較大分歧。
  • 類案裁判方法|貨運車輛掛靠經營合同糾紛的審理思路和裁判要點
    案例四: 涉及扣留行為性質的認定 李某將貨車掛靠至D公司名下,雙方籤訂《車輛掛靠合同》。合同約定,D公司代辦貨車保險(包括車上人員險);李某需按期支付保險費,逾期則D公司有權扣留車輛號牌、相關證件等。合同履行期間,D公司未購買車上人員險。
  • 掛靠關係與代理關係的區別與轉換及對訴訟主體的影響
    1.掛靠的法律屬性    所謂掛靠,是指被掛靠企業允許他人在一定期間內使用自己的名義從事經營活動的行為。掛靠關係有兩方當事人,主要解決的是掛靠人與被掛告企業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該權利義務關係的實質是一種借權(從掛靠人的角度)或授權(從被掛靠企業的角度),只要這種借權或授權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禁止性規定,就應當認定有效,如機動車輛掛靠經營。
  • 吸毒會帶來什麼法律後果?
    吸毒會帶來什麼法律後果?「行刑交錯」的認定與處罰 在我國現有的禁毒法律體系當中,吸毒行為並不構成犯罪,而是歸於行政違法行為,由治安管理處罰法作為處罰依據。那麼在「吸毒處罰、成癮處遇、毒品犯罪」之間,應當如何準確適用法律,既保證法律的有效施行,又保障吸毒人員的合法權益,就成為了需要釐清的重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