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她媽在欽州」熱了。
這源於廣西靈山縣人民政府辦公室的一份文件。
文件中說,為「挖掘靈山歷史文化遺產,豐富靈山歷史文化底蘊,保護和傳承靈山歷史文化,經縣人民政府同意,決定成立《武則天她媽在欽州》歷史文化研究組。」
網文標題式的話語和嚴肅刻板的「行政腔」結合,立刻產生了一種反差式「幽默」,這是網友歡樂圍觀的基礎。
不過,面對輿情,該縣反應也非常迅速,不等再度發酵,「武則天她媽」就改成了「武利歷史文化研究工作組」。
為什麼會有這個奇葩的名稱呢?
該項目負責人解釋道,這個名稱來源於該縣自媒體人「欽州土豆哥」的系列推文《武則天她媽家在欽州》。
悅華搜索了一下,果然有。
該推文共上中下三篇,目的在於考證武則天之母楊氏的籍貫。該作者依據史書與地方史料的零星記載,結合民間傳說、地名和不多的歷史遺存,意在考證「武則天她媽」籍貫為廣西欽州市靈山縣武利鎮。
欽州土豆哥的文字很活潑,是典型的網文風格,雖然長,但挺好看的。
而這篇文章的題目也是配合網文,走的是搞笑路線。
作者在寫文時就已經預計到了讀者的反應,所以貼了佟掌柜哈哈大笑的圖,並配文:「看了這個題目,估計很多人要笑屎。」
但他可能沒料到,這個極富創意的題目會進入「紅頭文件」,「笑屎」了一眾網友。
那麼對武則天她媽,的,研究,(彆扭!)有沒有學術價值呢?
有啊。
——僅從一個方面說。兩晉以來的門閥制度在唐代依舊盛行,很多世家高門連皇帝家也看不起,把李家當成窮人乍富的暴發戶。
史書上講,皇帝想把公主嫁給某氏族,誰承想那家非常生氣,覺得是家族的恥辱,立馬拒絕。
據「土豆哥」的文章,武則天謊稱她的母親是隋朝宰相楊達之女,出身高門貴族,但實際上這楊氏卻出身寒微,從欽州被人帶入長安,40歲時才做了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彠的續弦夫人。
如果能弄清楊氏出身,弄清武則天怎樣對她母親進行包裝的,可以為門閥制度在唐代的發展情況提供一個例子和旁證。
但行政幹預下的學術就不一樣了。
靈山縣之所以搞這個學術項目,功利性太明顯,就是要藉助名人效應發展經濟,挖武則天不好挖,那麼就挖武則天的媽媽、姥姥、七大姑八大姨。
如果從純學術的角度研究武氏的母族是否出自欽州,可以證實,也可以證偽,但行政幹預最終結果是必須證實武氏的母族一定源自欽州。
所以,他們對課題的論證過程是不重視的,只要有最後的結果就行。——從自媒體上拉一個「武則天她媽在欽州」作為工作組名就可以看出這是多麼地潦草、不嚴謹。
在這種情況下,會不會為達目的假造證據,會不會生拉硬拽、粗糙論證就不得而知了。
有人這樣評價:要把學術交給學術。此言得之。對待歷史和文化,行政幹擾還是要悠著點兒。
要知道,一旦錯了,後面幾代人也難平這個坑。